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天山圣女果

首页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我的谍战岁月 仙人只想躺着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赤色黎明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天山圣女果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全文阅读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txt下载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4章 江南王临政施恩 旧案卷重翻惊澜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江南王临政施恩 旧案卷重翻惊澜

(扬州府衙的朱漆大门前,新挂的“江南王府”匾额在晨光中泛着哑光。匾额是皇上御笔亲题,“江南王”三个字苍劲有力,下方坠着的鎏金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府内的庭院里,新栽的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与往来侍卫的玄色劲装相映,添了几分生机。)

九殿下(如今应称江南王)穿着一身月白常服,坐在书房的楠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份苏州呈报的春耕进度奏报。自从册封圣旨下达后,他便褪去了往日的急促,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奏报上写着苏州各县已完成九成耕地的播种,新修的灌溉水渠也已通水,他满意地在末尾批下“甚好,需持续督查,勿让百姓误了农时”,才将奏本放在一旁。

霓裳(轻步走进书房,手里捧着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羹里加了些江南特产的莲子,软糯清甜。她将碗放在桌案一角,低声道):殿下,这是厨房刚炖好的,您尝尝。三皇子刚才派人来传话,说常州的新粮种试种成功了,亩产比往年高了两成,他要在常州多留几日,把粮种的种植方法教给当地农户,晚些时候再回扬州。

九殿下(放下手中的狼毫笔,端起银耳羹,舀了一勺尝了尝,温度刚好。他笑了笑,道):三哥倒是上心。常州多水洼,往年粮食产量一直不高,这新粮种若是能推广开来,百姓们的收成就能稳定不少。对了,前几日让你查的扬州城内无家可归的流民,安置得怎么样了?

霓裳(躬身道):回殿下,属下已经在城外选了一块空地,盖了五十间民房,流民们都已经搬进去了。另外,属下还请了几个老农,教他们耕种的手艺,等春耕结束,就把城西的荒田分给他们,让他们能自给自足。

九殿下(点了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欣慰):做得好。流民也是百姓,不能让他们一直漂泊。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去查一下扬州府的旧案卷宗,尤其是十年前的案子——我听说十年前扬州有个叫“清风案”的冤案,当时牵连了不少人,却一直没平反,你去把案卷找来,我要亲自看看。

霓裳(愣了一下,十年前的案子,大多已经尘封,而且“清风案”她隐约有印象,似乎和当年的楚王被贬有关。她应道):属下遵旨,这就去府衙的档案室查找。

(霓裳离开后,九殿下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的海棠花。十年前,他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对朝堂上的纷争知之甚少,只记得当时父皇突然下令贬斥楚王,朝野震动,却没人知道具体原因。如今想来,“清风案”或许和楚王被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能查清此案,或许能彻底清除楚王在江南的残余势力,也能还那些蒙冤之人一个公道。)

(半个时辰后,霓裳抱着一摞厚厚的案卷回到书房。案卷的封面已经泛黄,有的地方还沾着霉斑,显然是常年未被翻动。她将案卷放在桌上,道:“殿下,这就是‘清风案’的全部卷宗。属下刚才大致翻了翻,此案发生在十年前,当时的扬州知府李清风被指控勾结盐商,贪污盐税,还私通敌国,最后被判处斩,家人也被流放三千里。此案牵连了二十多人,都是李知府的下属和亲友。”)

九殿下(拿起最上面的一卷案卷,缓缓打开。里面的供词、证物清单、判决文书都保存得还算完整。他仔细看着,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供词上的字迹虽然是李清风的,却显得很潦草,像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写的;证物清单上的“私通敌国的书信”,字迹模糊,根本看不清内容;而判决文书上的签字,除了当时的大理寺卿,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楚王赵元朗。)

“果然和楚王有关。”九殿下低声道,语气带着几分冰冷。十年前,楚王还未被贬,是父皇身边的红人,掌管着部分朝政。李清风是当时有名的清官,在扬州任知府期间,严惩贪腐,深受百姓爱戴,怎么可能勾结盐商、私通敌国?显然是被人陷害的,而陷害他的人,很可能就是楚王。

霓裳(凑过来,看到判决文书上的楚王签名,也恍然大悟道:“殿下,这么说来,李知府是被楚王陷害的?楚王为什么要陷害他?”)

九殿下(沉思片刻,道:“十年前,江南的盐税是朝廷的重要收入来源,而李清风在扬州严惩盐商,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其中或许就有楚王的人。另外,当时楚王正野心勃勃,想要拉拢朝中官员,李清风不肯依附他,他便设计陷害,既铲除了异己,又能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手,控制江南的盐税。”)

霓裳(语气带着几分愤怒):这个楚王,真是心狠手辣!为了自己的野心,竟然不惜陷害忠良,残害百姓!殿下,我们一定要为李知府平反,还他和那些被牵连的人一个公道!

九殿下(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当然要平反。不过,此案已经过去十年,很多证据可能已经消失,证人也可能已经不在人世,想要平反,并非易事。霓裳,你去派人查一下李清风的家人现在在哪里,是否还活着。另外,再去查一下当年参与此案的官员,尤其是负责审讯李清风的官员,看看他们现在的情况。

霓裳(躬身应道):属下遵旨!

(霓裳离开后,九殿下继续翻看案卷。案卷里有一份李清风的自白书,上面写着他“认罪”的经过——当时他被关押在大牢里,遭受了严刑拷打,还被告知家人已经被抓,如果他不认罪,家人就会被处死。为了保护家人,他才被迫签下了认罪书。看到这里,九殿下的心里一阵酸楚,一个清官,为了家人,竟然被逼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惋惜。)

(三日后,霓裳带着调查结果回到王府。她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也带着几分兴奋,道:“殿下,属下查到了!李知府的妻子和儿子还活着!当年他们被流放到了西北的苦寒之地,去年流放期满,就回到了江南,现在住在苏州的一个小渔村里,靠捕鱼为生。另外,当年负责审讯李清风的官员,叫王坤,现在已经退休,住在扬州城外的乡下。属下还查到,王坤当年审讯李清风时,收了楚王的贿赂,对李清风严刑拷打,逼迫他认罪。”)

九殿下(眼睛一亮,道:“太好了!立刻派人去苏州,把李清风的妻子和儿子接到扬州来。另外,去把王坤请过来,就说本王有要事相商。”)

霓裳(躬身应道):属下遵旨!

(又过了两日,李清风的妻子张氏和儿子李墨被接到了扬州王府。张氏已经年近五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里带着几分怯懦和警惕。李墨二十出头,身材高大,眼神坚定,看到九殿下时,虽然有些紧张,却没有退缩。)

九殿下(看着张氏和李墨,心里一阵愧疚。他起身走到他们面前,躬身行礼,道:“张夫人,李公子,本王来晚了,让你们受委屈了。十年前,李知府是被冤枉的,本王一定会为他平反,还你们一个公道。”)

张氏(听到“平反”两个字,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她对着九殿下跪了下来,哭着道:“殿下!您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十年了!我夫君是个清官,他没有贪污,没有私通敌国,他是被冤枉的!”)

李墨(也跟着跪了下来,声音带着几分哽咽):殿下,求您一定要为我父亲平反,让他在九泉之下能够安息!

九殿下(连忙扶起张氏和李墨,语气温和道:“张夫人,李公子,快起来。本王答应你们,一定会为李知府平反。你们放心,本王已经找到了当年陷害李知府的证据,很快就能还李知府一个清白。”)

(当天下午,王坤被请到了王府。他已经七十多岁,头发全白了,背也驼了,走路需要人搀扶。看到九殿下,他显得有些紧张,眼神躲闪,不敢与九殿下对视。)

九殿下(坐在主位上,看着王坤,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压迫感):王大人,十年前的“清风案”,你还记得吗?

王坤(身体一僵,连忙道:“回……回殿下,老臣记得。只是时间过去太久,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

九殿下(冷笑一声,道:“记不清了?那本王帮你回忆一下。十年前,你负责审讯李清风,收了楚王的贿赂,对李清风严刑拷打,逼迫他认罪,是不是?”)

王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身体开始发抖,他连忙跪了下来,哭着道:“殿下!老臣知错了!老臣当年是一时糊涂,被楚王蒙蔽了双眼,才做出了那样的事!求殿下饶了老臣吧!”)

九殿下(眼神冰冷,道:“你现在知道错了?当年李清风被你折磨得遍体鳞伤,最后含冤而死,他的家人被流放十年,吃尽了苦头,你有没有想过他们的感受?本王可以饶你不死,但你必须如实交代当年的情况,写下证词,证明李清风是被冤枉的,还要指证楚王当年的罪行!”)

王坤(连连磕头,道:“老臣愿意!老臣愿意交代一切!求殿下给老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接下来的几日,王坤写下了详细的证词,交代了当年楚王如何指使他陷害李清风,如何贿赂他,如何伪造证据的经过。九殿下还找到了当年参与“清风案”的其他官员,在证据和王坤的指证下,他们也纷纷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写下了证词。)

(证据确凿后,九殿下写了一份奏折,详细说明了“清风案”的真相,附上了王坤等人的证词和案卷中的证据,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请求皇上为李清风平反,恢复他的名誉,还那些被牵连的人一个公道。)

(半个月后,京城传来圣旨:皇上看完九殿下的奏折后,龙颜大怒,没想到楚王当年竟然如此胆大妄为,陷害忠良。皇上当即下令,为李清风平反,恢复他的扬州知府之职,追封他为“忠烈公”,赐谥号“清节”;李清风的家人被恢复自由身,返还当年被查抄的家产;参与“清风案”的官员,除王坤因年老体衰,免去死罪,流放三千里外,其他官员一律革职查办,重者判处斩刑;另外,皇上还下令,彻查楚王在江南的所有残余势力,务必清除干净。)

(接到圣旨的那天,扬州城的百姓们都沸腾了。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李知府平反昭雪。张氏和李墨捧着皇上追封李清风的圣旨,跪在王府门前,对着京城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哭着道:“夫君(父亲),你终于沉冤得雪了!你可以安息了!”)

九殿下(站在王府门前,看着百姓们欢呼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为李清风平反,不仅仅是还了一个清官的公道,更是向江南的百姓证明,朝廷是公正的,只要有冤情,就一定会被平反。)

三皇子(从常州回来,看到扬州城的热闹景象,笑着道:“九弟,你又做了一件大好事!李清风平反,百姓们都对你更加敬佩了。”)

九殿下(笑了笑,道:“这是本王应该做的。江南刚经历过战乱,需要的是公正和安定。只有让百姓们相信朝廷,相信本王,江南才能真正太平。”)

霓裳(也笑着道:“殿下,现在‘清风案’平反了,楚王的残余势力也被清除得差不多了,江南总算是彻底太平了。”)

九殿下(点了点头,却还是皱着眉头道:“虽然楚王的势力被清除了,但朝廷里的纷争还没有结束。太子虽然被废,但他的残余势力还在,还有其他的皇子,也在觊觎皇位。江南是朝廷的重要财源,本王必须守护好江南,为父皇分忧,也为百姓们创造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的日子,九殿下在江南更加用心地治理政务。他推广新粮种,提高粮食产量;兴修水利,治理水患;减免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创办书院,培养人才;整顿吏治,严惩贪腐。江南的经济越来越繁荣,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扬州城也成为了江南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这日,九殿下正在王府的书房里处理公务,霓裳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脸上带着几分兴奋,道:“殿下,京城传来消息,皇上身体不适,召您回京城议事。另外,皇上还说,要让您在京城多留几日,陪陪他。”)

九殿下(接过书信,快速看了起来。看完后,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道:“父皇身体不适,我必须立刻回京城。霓裳,你和我一起回去,三哥留在江南,处理日常政务。”)

霓裳(躬身应道):属下遵旨!

(九殿下立刻收拾行装,带着霓裳和几名侍卫,快马加鞭赶往京城。他心里清楚,这次回京城,或许会面临新的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守护好江南的百姓,也守护好朝廷的安危。)

(夕阳西下,九殿下的身影消失在扬州城的街道尽头。百姓们站在街道两旁,望着他离去的方向,纷纷祈祷他能平安归来。他们知道,江南王是他们的希望,有他在,江南就永远是太平盛世。)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谋动天下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 我在明朝修铁路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糊涂县令贾清廉 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 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 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 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 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 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 鬼才汪臧海 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朱棣的麒麟逆子 谋天录 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 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 天山圣女果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txt下载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最新章节 - 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