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呢,公子?见徐福领了任务,焰灵姬忍不住开口。
马车上已经交代过,既然你要正式些,我便再说一遍。”赢零无奈笑道,调查桑海城溺毙女婴的情况,向我汇报。”
先前巡视东郡时,赢零发现当地盛行溺毙女婴之风,便决定让焰灵姬处理此事。
还有你,少司命。”赢零看向她,既然被阴阳家舍弃,不妨寻找新的意义去拯救那些被遗弃的女婴。”
她也有任务?没有被当作外人。
少司命与赢零对视片刻,轻轻颔首,面纱下的眼眸平静如水。
自小圣贤庄听闻赢零的天下大同之志后,她便不再怀疑他另有企图。
与此同时,荀子凭借儒家广泛的人脉,以其在天下间的崇高威望,召集诸子百家在东郡与赢零会面的消息迅速传遍秦国。
这消息不仅惊动了诸子百家的领袖,也传到了嬴政耳中。
秦国咸阳城。
东郡的消息犹如狂风般席卷大秦朝堂。
嬴政仔细审阅罗网呈上的情报,沉思良久。
朝中百官看到东郡传来的消息,无不震惊。
秦皇嬴政将重任托付九公子赢零,命他平定东郡的六国余孽及诸子百家势力。
然而,赢零并未直接剿灭诸子百家,而是前往小圣贤庄,请出荀子,并召集诸子百家举行会谈。
召开诸子百家会议,究竟意欲何为?
难道要与诸子百家和解?
这怎么可能?
难道赢零不知嬴政素来厌恶诸子百家?
即便诸子百家中人才济济,可被赢零招揽,但农家和墨家又该如何处理?
对于儒家、道家这类怀有政治抱负的学派,嬴政并不担忧,毕竟朝中不乏这两派的能臣。
然而,农家和墨家截然不同。
他们是诸子百家中势力最庞大的门派,门下凝聚了数十万无产无业的底层百姓。
这些百姓对大秦来说是极大的隐患,随时可能引发。
嬴政期望赢零能妥善处理农家与墨家的底层追随者。
然而赢零竟准备与诸子百家商议,如何安置这两派门徒?
收编他们?
谈何容易?这些人既无才干,又无产业,分散各地且人数众多,根本无法吸纳。
若不能妥善解决,这场百家会议只会沦为笑柄。
到头来,嬴政必将对赢零大失所望。
支持赢零继位的大臣暗自摇头,觉得他选错了方向,必定会惹怒嬴政。
昌平君和赵高等人则在暗处讥笑,仿佛已看到赢零惨败的场面。
朝堂之上,丞相李斯微微颤抖,神色严肃。
他强压内心的震动,对赢零的做法并不认同。
但有一件事着实令他震惊
赢零居然请动了恩师荀子出山。
外界普遍以为荀子早已作古,而这位大儒也的确隐居多年。
此刻,荀子竟为赢零打破惯例,不仅亲自出山,还动用儒家庞大的人脉与声望,召集诸子百家与赢零会面。
听闻此事时,李斯简直难以置信。
他的老师作为儒家后圣,地位仅次于亚圣孟子,弟子遍布天下,受其思想影响的百家人物数不胜数。
论影响力,即便是鬼谷子也难以企及。
不过了解内情后,李斯明白了缘由。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样的抱负,足以打动胸怀天下的恩师。
换作是他,若当时在小圣贤庄,恐怕也会被赢零的壮志感染。
但凡读书人,谁能对此无动于衷?
还有那天下大同的理想李斯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赢零隐忍十余年,原以为他心机深沉,怎会怀抱如此天真的幻想?
天下大同,岂是说成就能成的?
龙椅上的嬴政缓缓开口:
大道通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故奸邪不生,盗贼绝迹,夜不闭户。
此谓大同。”
赢零平静地背完这段论述,神色难辨。
众卿,寡人九子赢零胸怀大同之志,甚好。”
大同虽美,终是虚妄。”
昌平君上前进谏:
陛下,赢零公子欲召开百家会议,臣认为不妥。”
农家墨家聚集数十万众,皆是无业游民,实乃大秦之患。”
应以强硬手段,九公子想与之和解,无异于养虎为患。”
臣请派使者前往东郡,阻止公子妄为。”
东郡密报已送达咸阳,各国皆知此事。
嬴政淡然道:小圣贤庄中,荀子公布了赢零的话他有法令可使农家墨家一日消散。”
卿以为,此令为何?
臣不知。”
昌平君躬身:若真有此令,大秦早该根除此患。”
众卿之意?
嬴政目光扫过群臣,李斯上前:臣猜不透公子之策。”
不如静观其变。
若成,当赏;若败,当罚。”
嬴政点头:寡人,只要结果。”
大唐紫寰殿内。
李丽质快步走向李世民,忽见长孙皇后在侧。
李世民手持奏章,拍案叫绝:妙极!这番大同之论!
父皇为何喝彩?
可是赢零的新作?李丽质急忙上前。
李世民捋须笑道:长乐怎知必是赢零?
秦国的密报今日送达长安。”
女儿终究是向着外人的。”
李世民轻叹,却未将密折递出,朗声念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长乐觉得如何?
言辞朴实,不像是赢零的笔法。”李丽质微微皱眉,以他的性情,当真会追求大同之境?
朕初闻时也难以相信。”
李世民感慨道:并非文采不足,只是难以想象此等铁血之人,竟怀有这般志向。”
真是赢零所写?
李丽质面露讶色。
在她记忆中,那位杀伐果断的公子,本该志在一统天下。
此文的核心不过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八字。
可帝王眼中,天下怎会属于万民?普天之下皆是王土,万物皆为君王所有。
百姓的意志,又如何能主导天下?万民皆是天子臣属,唯有顺从皇命才能生存,生死荣辱全在帝王一念之间。
知晓此文出自赢零笔下,长乐有何想法?李世民饶有兴致地望着女儿李丽质。
儿臣对赢零有了新的认知。
他过往展现的才情与气度已令长乐敬服,却未料其胸襟竟如此广阔不恋权位,心系苍生。”
赢零的品格远超长乐所想。”
李丽质得知《天下大同》乃赢零所作时,心中震撼难言。
这篇宏文全然为黎民谋福,而非追逐权力。
此乃至高的理想境界。
多少豪强渴求帝位,只为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满足私欲。
而赢零所求,却是让天下百姓共享盛世老者安享晚年,幼童得到抚育,众生安居乐业。
帝王之位对他而言,不过是实现理想的途径。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
若师妃暄在此,她定要将此文掷于其面前,令这虚伪的慈航静斋看清何为真正的宏愿。
所谓代天择帝,不过是佛门扩张的幌子,何曾真心为民?
父皇如何看待赢零的《天下大同》?
寻常帝王见此文必会不悦,朕却颇为欣赏。”李世民含笑答道:长乐须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不能造福百姓,大唐倾覆只在旦夕之间。”
赢零另有一言,将震动诸国。”
何言?
李世民神色肃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霎时间,李丽质眸光微颤,肌肤泛起细密的战栗。
这也是赢零所言?
此言振聋发聩,但凡心怀壮志之人闻之,必生济世之念。
正是。
天下大同,为万世开太平,足见赢零器量。”李世民展颜道:长乐,朕愈发庆幸将你许配于他。”
父皇!李丽质双颊微红,伸手道:东郡究竟发生何事?请将大秦谍报给儿臣一观。”
阅毕情报,她轻蹙眉头:秦皇命赢零处置六国遗族与诸子百家?他要在东郡召见百家学子,招揽贤才?
儒家与道家黄老派确有能臣,秦廷亦有子弟为官。
但墨家、农家之人该如何安排?
李世民赞许点头:此问切中要害。
百家隐患根源,在于农家、墨家裹挟二三十万无业流民。
这些随时可能生乱的百姓,才是秦皇真正担忧之处。”
若问朕有何良策帝王含笑摇头:朕亦无解。
大军围剿徒劳无功,因其门徒早已散入民间。”
可赢零不是已有应对之策吗?
他说只需一道政令就能让农家和墨家顷刻覆灭,想必不是虚言。”
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政令?
李丽质眉头紧蹙,思绪纷飞,却始终想不通有何良策能顷刻化解农家与墨家的威胁。
赢零坐镇东郡的消息如涟漪般扩散,大秦、大唐等诸国相继获悉。
与此同时,儒门弟子奔走相告,将荀子诚邀百家赴东郡桑海城与赢零共议大事的讯息传递四方。
墨家机关城内。
当代墨家领袖召集诸位统领,商讨是否应约前往桑海参与百家盛会。
秦皇嬴政遣公子赢零执掌东郡,专司处置六国贵族与诸子百家。”
赢零在小圣贤庄劝得儒家荀子出山,发起此次集会。
高渐离、雪女、班大师、徐夫子,诸位怎么看?
一位墨紫衣衫、黑纱遮面的男子沉声发问,目光缓缓掠过堂下众人。
此人正是墨家现任巨子燕丹,亦是昔日燕国太子。
荀子先生竟尚在人世?
班大师霍然起身,面露惊色,其余统领亦神色震动。
燕丹颔首道:确凿无疑,儒门弟子亦已证实。”
墨家与农家素来与秦为敌,荀子先生为何要为赢零张目,以其威望召集百家?徐夫子捻须质疑。
此乃儒门传来的密报,诸位可自行过目。”燕丹将文书分与众人。
班大师、徐夫子、高渐离、雪女等人细读东郡来讯,神情逐渐由惊疑转为震撼。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这段文字如晨钟暮鼓,直叩墨者心扉,仿佛道尽他们毕生所求。
等墨家精义,竟与此文暗合。
若非知晓出自赢零之手,几乎要以为是某位墨家先贤遗作。
再看为天地立心四句,更令众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