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山项目的施工进度,在克服了资金和质检风波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核心场馆的主体结构已经封顶,远远望去,雄伟的轮廓在蓝天映衬下已初具规模。
所有人都以为,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这天下午,工地如同往常一样繁忙。塔吊缓缓转动,混凝土搅拌车进出有序,工人们在脚手架上紧张作业。
何尘正在几公里外的县政府主持会议,主题正是石龙山项目下一阶段的运营筹备。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撞开,汪伟甚至连报告都忘了喊,脸色惨白如纸,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县…县长!石龙山…出…出大事了!核心区边坡…塌了!埋了好多人!”
何尘手中的笔“啪”地掉在桌上,他猛地站起身,大脑有瞬间的空白。“什么?!说清楚!”
“刚刚接到现场电话…正在浇筑混凝土的3号场馆旁边,支撑山体的边坡突然大面积滑塌!半个山体压下来了!具体埋了多少人…还不清楚!”汪伟的声音带着哭腔。
何尘什么也顾不上了,抓起外套就往外冲,一边跑一边对着跟上来的汪伟嘶吼:“立刻启动最高级别应急预案!通知医院、消防、公安,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全部赶赴现场!快!”
当他赶到现场时,看到的是一片如同地狱般的景象。
巨大的土石方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将原本繁忙的施工区域彻底掩埋,扭曲的钢筋和破碎的脚手架从泥土中狰狞地探出头,几台大型设备只剩下一角。
漫天的尘土尚未散去,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土腥味和隐约的血腥气。
幸存工人们的哭喊声、呼救声、机械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撕心裂肺。
何尘的眼睛瞬间就红了。“救人!不惜一切代价救人!”他夺过一个扩音器,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冲向了救援最前线,亲自指挥调度。
他冒着二次坍塌的风险,查看地形,协调大型机械入场,声音很快就在尘土和焦急中变得嘶哑不堪。
几乎在事故发生的同时,一场舆论的海啸已在网上掀起。
赵逸飞残存的势力和他背后操控的媒体机器,像是早已准备好了一般,将血腥的现场画面和极具煽动性的标题瞬间推送全网——
《政绩工程还是夺命工程?石龙山项目重大坍塌致多人死伤!》
《年轻县长何尘的疯狂跃进,终以鲜血告终!》
《必须严惩责任人!》
舆情瞬间爆炸,要求严惩何尘的声浪铺天盖地。
云城市委书记陈国良在办公室看到初步报告和网络舆情,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胡闹!”他立刻做出严厉批示:全力抢救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立即成立省市联合调查组,彻底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宋静宜在县委坐镇,一边紧急调配全县资源支援救援,一边顶着巨大的压力,通过保密电话向秦娅汇报:
“秦秘书长,事故情况惨烈,何尘同志正在一线拼命组织救援。
我以党性担保,项目质量和安全流程绝对严格,此次事故极为蹊跷,请求调查组务必客观公正!”
秦娅的声音也无比凝重:“静宜,我明白。陈书记已经发了大火,现在舆论压力太大……你们要稳住,全力配合调查。”
救援现场,高剑带着公安局的精锐力量也赶到了。
他一边指挥干警维持秩序、协助救援,一边以其刑侦出身的敏锐目光,仔细勘查着坍塌区域的边缘。
在一片混乱中,他注意到滑塌面靠近基岩的部分,有几处断裂痕迹异常整齐,不像是自然应力所致,反而更像是被某种强力工具预先破坏过。
他心中巨震,立刻示意手下最信任的技侦人员,不动声色地将那几个关键区域保护起来,禁止任何人靠近,等待进一步专业勘查。
然而,现实的巨轮依旧无情地碾过。
第二天上午,云城市委的正式决定抵达上源县:
鉴于石龙山“6·30”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便于彻底调查,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何尘同志暂停履行上源县县长职务,接受组织调查。由省市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即日进驻。
消息宣布时,何尘正在临时指挥部协调搜救工作,他沉默地听完市委组织部领导的宣读,脸上沾着尘土和汗水,没有任何辩解,只是沙哑地回了三个字:“我服从。”
他回到县政府办公室,开始简单收拾个人物品。
来往的工作人员目光复杂,有同情,有惋惜,也有躲闪。
巨大的屈辱感和对被困工人的愧疚感如同毒蛇般噬咬着他的心,但他眼神深处,那簇火焰并未熄灭。
他相信高剑的专业判断,更相信宋静宜。
深夜,在县城边缘一处由高剑安排的绝对安全的秘密据点里,何尘、宋静宜、高剑三人再次会面。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何县长,基本可以断定,不是事故,是人为破坏!”高剑语气斩钉截铁,“滑塌面有至少三处明显的液压钳剪切痕迹,而且位置非常刁钻,是计算好的承重关键点。这绝不是意外!”
宋静宜面色冰寒,接口道:
“调查组内部情况复杂,有人想尽快把案子定性为管理责任和工程质量问题,把责任钉死在你身上。
我会尽力周旋,引导他们关注人为破坏的可能性。
高剑,你的调查必须加快,但要绝对保密,证据要铁!”
何尘看着眼前两位在最黑暗时刻依旧坚定不移的战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部分寒意。
他沉声道:
“我现在‘自由’了,反而更方便从暗处观察。
调查组那边,静宜你多费心。
高剑,需要我做什么,尽管说。我相信你们!”
在高剑先行离开布置任务后,房间里只剩下何尘与宋静宜。
昏暗的灯光下,两人对视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最终,宋静宜走上前一步,轻轻替他拂去肩头残留的一点尘土,动作轻柔,目光却坚定如磐石,低声道:“等着我们接你回来。”
何尘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被推出了风暴眼,失去了权力和光环,成为了舆论的靶心和某些人眼中的“罪人”。
石龙山项目彻底停工,巨大的工地死寂一片。
然而,在这片看似绝望的黑暗深处,他的战友,已经为他,也为沉冤得雪的那一天,悄然张开了反击的网,正无声却坚定地劈波斩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