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者号”在星海间划出一道银亮的轨迹,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信使,穿梭于古老星图标注的坐标之间。自“森之魂”的成功接触后,航程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密集的工作和更为复杂的挑战。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逻辑核心”——一个在“火种播种图”上被标记为“高度理性”、“排他性强”的机械文明。根据档案馆零星的记载,它们是“先驱者联盟”中纯粹逻辑与机械科技路线的杰出代表,但在离散后,似乎走向了排斥有机生命的极端。
航行途中,舰桥内的氛围与之前探索档案馆时已截然不同。每个人身上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工作节奏更快,交流更为简洁高效。
许奕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休息舱兼办公室内,面前悬浮着数个光屏。一个显示着“潮汐信标”的实时数据流,那内部星辰生灭的韵律似乎比之前又急促了一丝,无声地鞭策着他;另一个光屏上是不断更新的星图,除了“火种播种图”的古老标记,还多了许多来自太阳系总部的、关于其他探索队进展以及接收到零星回应的信息节点;第三个光屏则正在与远在太阳系的苏婉儿进行定期加密通讯。
“……‘观察者’文明的初步接触报告已经传回,”苏婉儿的面容在光屏上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明亮,“过程比预想的顺利。他们确实是一个极度古老的文明,倾向于观察而非干预,但‘虚无之潮’的威胁让他们意识到无法再独善其身。他们同意加入联盟,并愿意提供部分关于高维空间感知和超光速通讯方面的先进技术,但要求极高的保密性和独立的决策参与权。”
“这是合理的,”许奕点头,“强大的盟友必然有其诉求。只要核心目标一致,细节可以协商。”
“是的,理事会已经原则上同意。另外,根据你传回的‘森之魂’的‘生态场稳定技术’资料,‘归墟’科研团队发现其原理与我们从‘谐律之民’处获得的‘情感共鸣场’理论存在某种深层关联,正在尝试进行初步耦合实验……虽然失败了很多次,但方向似乎是正确的。”苏婉儿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希望。
跨文明科技的融合绝非易事,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弥足珍贵。
“我们正在前往‘逻辑核心’的途中,”许奕汇报着使团的进展,“预计二十小时后抵达目标星域。根据现有资料,这次接触可能会非常困难。”
“总部明白。已授权你全权处理,必要时可以展示‘归墟’的部分深层逻辑权限,根据‘守夜人’的信息,‘逻辑核心’对其应该仍有响应。安全第一,许奕。”苏婉儿叮嘱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放心。”许奕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结束了通讯。
他揉了揉眉心,目光再次落在那不断脉动的“潮汐信标”上。时间,他们最缺乏的就是时间。
二十小时后,“寻迹者号”脱离超光速航行,悬停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星域前。
这里没有恒星,没有行星,只有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无数大小不一的几何结构构成的巨型迷宫。立方体、四面体、十二面体……各种完美的欧几里得几何体以违反物理直觉的方式拼接、嵌套、旋转,形成了一座横亘在虚空中的、不断自我重构的机械之城。城市表面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没有任何可见的入口或窗口,只有无数条在结构间流淌的、由纯粹能量构成的数据流,发出低沉的、规律的嗡鸣。
这就是“逻辑核心”——一个纯粹的,拒绝任何“不完美”和“非逻辑”存在的机械文明世界。
“扫描结果:结构体内部能量反应极高,存在强大的联合护盾。未检测到任何有机生命信号。所有对外通讯频道均被屏蔽,仅开放了一个……数学逻辑验证接口。”埃琳娜博士汇报着,语气凝重。
“尝试发送‘先驱者’通用语问候和身份识别码。”许奕下令。
信息发出,如石沉大海。那座冰冷的机械迷宫毫无反应,依旧按照其内在的、无法理解的逻辑规律缓慢而精确地变动着。
“看来,它们只认可‘逻辑’。”阿里教授皱眉道。
“让我来试试。”“影”突然开口。他走到主控台前,双手如同演奏般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他没有发送语言信息,而是开始向那个数学验证接口输入一系列极其复杂、基于“归墟”核心数据库提取的、蕴含着“先驱者”最高数学成就的公式和逻辑命题。
这是一场无声的、在数字层面的交锋与对话。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影”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对方的逻辑防火墙坚固得超乎想象,并且充满了攻击性,试图反向解析甚至入侵“寻迹者号”的系统。
就在“影”感到有些吃力时,许奕走上前,将手按在控制台上,闭目凝神。他调动起自身与“归墟”的那份独特亲和力,并非直接参与运算,而是将自己的意识沉浸到那浩瀚的数学之海中,去感受其中蕴含的、超越纯粹逻辑的——那种属于“先驱者”的、探索未知、守护生命的“意志”。
他引导着“影”输出的数据流,在其中注入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属于“可能性”与“感性”的扰动。这并非破坏逻辑,而是在绝对的理性之墙上,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突然,机械迷宫那恒定的、规律的嗡鸣声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紊乱。一条数据流的方向发生了偏转。紧接着,正对着“寻迹者号”的一片巨大的金属墙壁向内凹陷、旋转,露出了一个闪烁着蓝光的通道入口。
一个冰冷的、毫无情绪的合成音,通过那个验证接口传来,依旧是“先驱者”通用语,但措辞极为简洁:
“验证通过。逻辑链中存在……非常规变量。说明来意。”
它们注意到了许奕注入的那一丝“不纯粹”的逻辑,并因此产生了……好奇?
许奕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来。他通过通讯器,用清晰而冷静的语气,直接向“逻辑核心”阐述了“虚无之潮”的威胁,以及“新生先驱者联盟”的倡议。他强调了“潮汐”对一切秩序,包括纯粹逻辑秩序的威胁,并指出单一文明的脆弱性,以及多样性联合在对抗宇宙熵增法则中的必要性。
“……绝对的理性是强大的工具,但宇宙本身并非绝对理性。‘虚无之潮’即是明证。要对抗这种层面的威胁,我们需要容纳理性,也需要包容感性,需要秩序,也需要混沌中的无限可能性。这,才是超越毁灭的终极‘逻辑’。”
许奕的话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机械迷宫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只有内部能量流加速流转的嘶嘶声表明它们正在高速运算。
良久,那个合成音再次响起:
“论点……存在概率上的合理性。‘虚无之潮’数据模型……与内部危机预案有百分之七十三吻合度。但,与有机生命体联合,存在不可控风险,效率低下。”
它们动摇了,但仍有巨大的顾虑。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安静记录的“光韵织者”忽然向前。它没有试图用语言说服,而是开始调整自身的光谱。它那由光线构成的身体,开始演绎一段复杂无比的“光之交响”。光线时而凝聚成完美的几何图形,代表着极致的理性与秩序;时而又爆散成一片混沌的色彩漩涡,象征着感性与无限可能;最后,两种看似对立的状态开始交织、融合,形成了一种既稳定又充满生机、既有序又蕴含变化的、动态平衡的崭新光晕。
它用自身的存在,演绎了“理性”与“感性”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共筑更高层次和谐的证明。
同时,“青蔓”也散发出柔和的生命能量场,这能量场并非对抗,而是如同藤蔓般,轻轻缠绕、抚平那从机械迷宫中散发出的、过于尖锐和排斥的能量波动。
“逻辑核心”的沉默更久了。
最终,那个合成音再次响起,语气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妙的……变化?
“演示……具有参考价值。基于生存优先级最高逻辑,同意建立初步信息共享与危机应对合作机制。加入‘联盟’……需进一步观察与评估。”
没有完全加入,但打开了合作的大门!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对于一个极度排外的纯粹机械文明而言,这几乎是它们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让步。
许奕知道不能强求,立刻代表联盟接受了这个结果,并留下了加密通讯协议和部分关于“潮汐”的共享数据。
当“寻迹者号”离开那片冰冷的几何迷宫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他们又争取到了一个强大的、 albeit 态度保留的潜在盟友。
而与此同时,来自总部的广播和多方探索队的努力,也开始结出更多的果实。一些较小的、一直在观望的文明,在确认了“虚无之潮”威胁的真实性以及联盟的初步实力后,开始陆续发出加入申请。联盟的星图上,代表盟友的光点,正在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增加着。
“新生先驱者联盟”,这个在绝望危机中诞生的幼苗,正在汲取着来自银河各处的养分,顽强地生长。
这一日,“寻迹者号”收到了来自太阳系总部的全体广播。并非苏婉儿或某位理事,而是由联盟所有创始文明代表共同签署的、《新生先驱者联盟宪章》正式发布的宣告!
宣告回顾了“先驱者”的辉煌与离散,阐明了“虚无之潮”的威胁,明确了联盟以“多样性共生”与“动态平衡”为核心宗旨,号召所有志同道合的文明加入,为了文明的延续,为了生命在宇宙中的尊严而战!
宣告的最后,是联盟最高统帅部(由各文明代表组成)发布的动员令:
“基于‘潮汐信标’监测数据及各方情报汇总,‘虚无之潮’活跃期加速逼近。我宣布,‘新生先驱者联盟’即刻起,进入全面备战状态!”
“所有成员文明,依据《宪章》与各自特长,整合资源,全力投入防御体系建设与科技研发!”
“所有探索使团、外交舰队,继续执行寻访与联合任务,扩大联盟规模,收集一切可用于抵御‘潮汐’的技术与知识!”
“文明的最终归宿,不应是冰冷的寂静!生命的火种,必将永续传承!”
“远征的号角已经吹响!为了生存!为了未来!为了所有逝去的,以及即将诞生的——光明!”
庄严而悲壮的声音,通过量子网络,传遍联盟的每一个角落,也传到了远在数万光年之外的“寻迹者号”上。
舰桥内,所有成员肃立,聆听着这历史的强音。许奕握紧了拳头,感受着怀中信标那急促的脉动与远方号角的共鸣。
文明的目标,已从单纯的自我保护,升华为了主动联合、传承火种、守护宇宙多样性的神圣远征。
前路未知,危机四伏。
但号角已响,唯有向前。
第160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