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边李云龙用钢铁洪流碾碎关东军、南边八路军和新四军把华中搅得天翻地覆的时候......
镜头暂时拉到看似“风平浪静”的胡北前线。
为啥说看似呢?
因为这里的画风跟其他战场一比,简直悠闲得就像是来度假一样。
桂系阵地一片“祥和”。
枪声?有。
但都是“哒哒哒”、“砰砰砰”的点到为止,就跟过年放鞭炮一样,听着热闹其实没啥实质伤害。
进攻?也有。
战报上写得那叫一个牛逼plus!什么“我军奋勇向前,毙敌无数”、“一举攻克前沿据点,士气大振”......
不知道的还以为桂系在这里跟鬼子打生打死呢。
可你要是凑近了看就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那“攻克”的“前沿据点”,可能就是个早就被鬼子放弃的破炮楼。
那“毙敌无数”,可能就打中了几个出来拉屎的倒霉蛋。
典型的出工不出力,雷声大雨点小。
当然这一切都出自两位大佬的精心导演。
在指挥部里面,李综仁和白崇喜正在密谈。
白崇禧指着地图,脸上全是藏不住的笑意:
“德公你看。八路军他们在东北把鬼子最后的王牌都给打崩了。在华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更是猛得一塌糊涂,眼看就要捅到金陵城下了。”
他凑近压低了声音,带着得意:“小鬼子他们现在肯定在焦头烂额。我敢断定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很快就要从我们胡北这边抽兵。”
“要么北上去堵李云龙,要么东进去救金陵。”
“到时候我们......”
他手指在胡北日军的防线上重重一划,做了个切割的手势。
“这里的防线必然空虚。”
“到时候就是我们桂系出手收复失地的天赐良机。”
李综仁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脸上却没什么喜色反而叹了口气。
“健生啊,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说实在的,你以为我真想看着八路军这么出风头?我们桂系的子弟兵也不是孬种。不是那种等着摘果子的人。”
他放下茶杯,语气带着憋屈和愤懑。
“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山城那些那个老阴逼。当初说好的美式装备,结果呢?就给点钢盔、衣服撑门面。”
“就给点步枪,机枪的数量都少得可怜。重火力,是他娘的一门像样的炮都没有。”
“要是我们有八路军一半,不,三分之一的火炮,我们还需要在这儿出工不出力,眼巴巴等着八路军把鬼子吸引走才能动手?”
“这些天老子心里也憋屈得很。”
这话算是说到白崇喜心坎里了。他立刻接话,脸色同样不好看:“是啊德公。我这些天巡视下面部队时,弟兄们的情绪也不小。”
“好多连长营长都跑来问我,为啥光打雷不下雨?看着友军在前面吃肉,我们连口汤都喝不上,心里憋着火啊。”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我们把这些广西子弟带出来,除了建功立业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可能把他们带回去。”
“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让我们的子弟兵不要命地往前冲,结果呢?打赢了战果是别人的,损失是自己的。这种憋屈仗我们吃得够多了。”
李宗仁重重一拍桌子。“就是这么个理。”
“山城那些人就会玩这些上不得台面的算计。地盘他们要抓,旁系部队他们也要消耗,好处他全占。”
“要是他们能把心思多放点在抗战上,别光想着窝里斗,现在的局面何至于此?”
他越说越气胸口在起伏。
但很快他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摆了摆手一脸无奈。
“罢了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他看向白崇喜,眼神重新变得锐利:“健生,你去安排一下,让下面的人都给我打起精神,做好准备。”
“我估摸着,我们出手的时候快到了!”
“别真到了要亮真本事的时候,他们给老子掉链子。”
“是,德公。”白崇喜领命,立刻转身去布置。
就在桂系摩拳擦掌,准备“摘桃子”的时候......
而鬼子那边呢?可就没这么惬意了。
金陵华中派遣军司令部。
现在这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
“报告,吴湖急电。八路军先部队已突破外围防线。”
“报告,羊州......羊州失守了。守军全员玉碎。”
“震江请求紧急战术指导。他们说快顶不住了。”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就像冰雹一样砸过来。
金陵司令官看着地图上那几支迅猛扑向金陵的红色箭头。
这几天,他额头上的冷汗就没干过。
“八嘎,八嘎。”他气得一把将桌上的文件全扫到地上。“安魏的守军都是废物吗?这么快就被八路军打穿了?”
“金陵,必须保住金陵。”
金陵不仅仅是他们的占领中心,更是政治象征。要是丢了对整个士气和战略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可拿什么保?
安魏的兵力已经被打残了,江酥的部队也在节节败退。就连本土现在也是天天挨炸。
唯一的办法,就是......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地图西侧,那片相对“平静”的胡北战线。
那里还部署着几个完整的、战斗力较强的师团。
“只能......只能从胡北抽调部队了。”
他咬着牙,几乎是挤出了这句话。
虽然他知道这很可能导致湖北战线崩盘,让一直按兵不动的桂系有机可乘。
但是眼下保住金陵和东路防线更重要。
顾头不顾尾了。
“命令。”
石凉俊六猛地转身下令:“驻胡北的第3师团、第13师团,现在立刻脱离当前战线。”
“以最快的速度秘密东调。驰援安魏和江酥的方向。”
“行动务必隐蔽,要快。”
这道密令就如同一声发令枪。
让早已准备多时的日军精锐师团,悄无声息地从胡北前线撤出。
昼伏夜出,绕开大道拼命往东赶。
他们这一动,哪里瞒得过早就瞪大眼睛盯着的桂系?
“报告,发现日军第3师团有大规模调动的迹象。”
“报告,鬼子第13师团的阵地后方出现大量车辆集结。”
消息迅速传到李综仁和白崇喜那里。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掌握。
“我们的机会来了。”白崇禧笑眯眯地说。
李综仁点了点头,眼神变得锐利:“告诉弟兄们,鬼子准备开始溜了。”
“让他们做好准备,等鬼子主力走远了,防线最空虚的时候......”
“就是我们出手收复失地攫取战果的时候。”
胡北日军的防线随着这两个主力师团的悄然离去,瞬间变得千疮百孔,兵力瞬间捉襟见肘。
剩下的部队,要么是二流守备队,要么是已经被耗得七七八八的残兵。
他们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侧翼空了,后方也空虚了。
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惧在剩余的日军中蔓延。
而对面桂系的阵地上,士兵在摩拳擦掌,军官们则是眼神热切。
一场“摘桃子”的好戏,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