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鼎记

鸣石

首页 >> 撰鼎记 >> 撰鼎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朕即帝国 
撰鼎记 鸣石 - 撰鼎记全文阅读 - 撰鼎记txt下载 - 撰鼎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章 闽海潮生(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官道蜿蜒于葱翠岭壑之间,湿润的东南风裹挟着海的气息与泥土的芬芳,吹拂着这支看似寻常、实则暗藏龙虎的商队。为首的“朱公子”朱由检,一袭半旧青衫,跨坐于骏马之上,目光沉静地扫过沿途景象。与北地的苍茫辽阔迥异,此处山水钟灵,田畴如锦,层层梯田上新秧翠绿欲滴,赤足农夫在及膝的水田中俯身劳作,汗滴禾下土,却也在间歇时唱起悠扬俚俗的渔歌山调,眉宇间少了些北地农人常见的愁苦,多了几分对收成的期盼与忙碌中的活力。

管家模样的王承恩紧随朱由检身侧,眼神警惕而不失温和;护卫首领沈炼则面沉如水,锐利的目光如同出鞘的短刃,不漏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曹变蛟与二十余名精干护卫散在队伍前后,虽作伙计打扮,但在顾盼间偶尔流露的彪悍之气,却非寻常行脚商人所能拥有。

越往福建腹地而行,人烟愈发稠密,商贸的痕迹也愈发显着。官道上不再仅仅是挑担步行的乡民,更多的是骡马车辆,载着捆捆生丝、精美瓷器、厚重茶砖,络绎于途。空气中混合着汗水、牲畜、茶叶、海盐以及某种来自远方的、难以名状的香料气味,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喧嚣的南国行商图。

队伍行至一处依山傍水的繁华市镇,镇口赫然设有一处市舶司分卡。不同于以往关卡森严、胥吏刁难的情形,此刻卡前虽也排队等候查验,秩序却井然。几名身着号衣的吏员正忙碌地核对文书、检查货物,动作颇为利落。旁边还设有一凉棚,张贴着以朱砂誊写、盖有官印的最新告示,内容是关于鼓励合法出海贸易、明确税则以及规范宝钞使用的条款。不少商贾围在告示前,或低声议论,或凝神细读。

朱由检示意队伍稍停,他并未上前,只是勒马立于不远处的柳荫下,静静观察。

只见一队来自江浙的丝绸商正与市舶司吏员交接。那为首的商人递上厚厚一叠文书,不仅有所在地官府开具的引票,还有市舶司特制的、绘有商船样式、货品清单及纳税凭证的“船契”。吏员仔细核验后,又用一把特制的、刻度精细的大秤复核了几包抽样丝绸的重量,随即在一份簿册上登记盖章,动作娴熟。

“王掌柜,你这批苏缎成色上好,去往月港,定能卖个好价钱。”那吏员似乎与商人相熟,一边忙碌一边搭话,“按新章程,丝织品出口税再减半成,用宝钞结算,还有额外优惠,可曾去钱庄兑足了宝钞?”

那王掌柜笑道:“多谢李书办提醒,早已备妥。如今这宝钞确是便利,轻便易携,不像以往押运银钱,既沉重又提心吊胆。只是不知到了月港,与番商交易,他们认不认这宝钞?”

李书办手下不停,答道:“放心,月港、泉州的大钱庄都与番商有约定,见票即兑白银。朝廷信誉担保,比他们自己带着沉甸甸的银币漂洋过海更稳妥。听说京师格致书院还新印了防伪技法,这宝钞是越来越难仿造了。”

另一旁,几个推着独轮车、满载景德镇瓷器的工匠也在接受检查。他们的货物量小,手续更为简便,吏员只是查看了货物与路引,按件收取了小额税费,便挥手放行,并未刻意刁难勒索。其中一个年轻工匠低声对同伴感慨:“早几年,这等关卡,不剥层皮岂能过去?如今这光景,倒是清爽了不少。”

王承恩在朱由检耳边低语:“公子,看来新政在此地推行,卓有成效。胥吏办事效率提升,税则公开,商民负担减轻,怨言自然也少了。”

朱由检微微颔首,目光却投向那些告示旁几个看似闲散、却眼神精明、腰间鼓囊的汉子。他们虽未穿公服,但与市舶司吏员偶尔交换的眼神,以及对那些商人货物不经意的打量,都显示出其特殊身份——这或许是魏忠贤或地方官府安排的暗探,用以监控市场、缉查走私。海禁虽开,但这片汹涌商海之下的暗流,显然并未平息。

穿过市镇,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河流汇入不远处的海湾,河畔码头桅杆如林,帆影幢幢。空气中咸腥味更浓,夹杂着鱼虾、桐油和船体防腐沥青的味道。大小船只在此停泊、装卸货物,人声、号子声、水流声交织一片。

朱由检信步走向码头,曹变蛟与沈炼一左一右,不动声色地隔开可能靠近的人群。

码头上,工人们喊着粗犷的号子,将一箱箱茶叶、瓷器、丝绸扛上即将启航的福船。那船型宽阔,吃水深,显然是为远航设计。船主模样的中年人正与一个身着短褂、皮肤黝黑的船老大站在跳板旁,指着船舱低声商议。

“……陈老大,这趟去倭国长崎,风向正好。舱底那五十担生丝是定金,到了地方,自有人接应,用他们新到的倭银结算。另外那二十箱景德细瓷,是给平户那位李旦后人的礼物,务必亲自送到。”船主声音压得极低,但朱由检内力精深,耳力过人,隐约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那船老大陈老大咧嘴一笑,露出被槟榔染黑的牙齿:“东家放心,这条航线跑了十几年,熟得很。如今朝廷放开海禁,咱们是持照经营,不比从前偷偷摸摸,心里踏实多了。只是……听说刘香那伙人最近在粤东那边又不老实,虽然郑爷的令旗咱们也孝敬了,但经过那片水域,还是得加几分小心。”

船主叹了口气:“是啊,郑爷的‘保护费’虽不便宜,但总算能保得大体平安。只盼着朝廷水师再强些,或者郑爷能早日把这最后一根钉子拔了,咱们行商才能真正高枕无忧。”

另一边,一艘来自暹罗(泰国)的商船正在卸货。散发着浓郁气味的苏木、色泽沉静的犀角、还有一筐筐叫不出名字的南洋水果被搬下船。几个通译模样的汉子上前,与船上的暹罗商人连说带比划地讨价还价。更远处,甚至能看到几个金发碧眼的佛郎机人,正指挥着水手将一些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木箱搬上等候的马车,那些箱子的形状,让朱由检瞳孔微缩——那绝非寻常商品,极可能是火铳或火炮的部件。

“陛下,”王承恩低声道,他也注意到了那些佛郎机人的动静,“看来这海外之物,流入的不仅是奇珍异货啊。”

朱由检面无表情,只是将目光投向海湾之外,那无垠的、蔚蓝而神秘的大海。新政激发了商贸活力,带来了财富,也引来了窥伺的群狼。海权的争夺、亦商亦盗的武装海商集团、以及西方殖民者的触角,共同在这片海域编织着一张复杂而危险的网。郑芝龙,这个雄踞东南海疆的“闽海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恐怕远比一份奏折、几句市井流言所能描述的更为复杂。

离开码头,队伍进入镇中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旌旗招展。除了常见的酒楼、客栈、布庄、粮行外,一种新型的铺面引起了朱由检的注意——门脸不大,匾额上却写着“通海银号”、“裕民质库”等字样,进出之人多为商贾打扮,神色匆匆。

朱由检使了个眼色,曹变蛟会意,走向街角一个卖凉茶的老丈,买了几碗茶,顺便攀谈起来。

“老丈,生意不错。我看那边几家银号,人气很旺啊。”

老丈一边收钱,一边笑道:“客官是北方来的吧?如今这世道不同喽。出海贸易,本钱动辄成千上万,风险又大,光靠自家积蓄哪够?这些银号,就是专门借钱给跑海商的,利息虽比官定高些,但放款快,手续相对活络,只要你有可靠的船契或货物作抵押,就能借出钱来。也有些番商,拿了赚来的银子不愿全带回去,就存在这些银号生息,或者委托他们放贷。”

“哦?风险不小,他们不怕血本无归?”

“嘿,哪能不怕。”老丈压低声音,“所以啊,这些银号背后,多半都有靠山。要么是本地豪族,要么……就跟海上的大爷们有些关系。借钱的人,不仅要抵押物,有时还得找保人,保人还得是那些海上大爷们认的。规矩多着呢!不过,只要能按时回来,连本带利还上,这钱赚得也确实快。听说月港那边,还有更厉害的‘保险’业务,给船货上个险,万一遇上海难或海盗,还能得些赔偿,具体咋弄,小老儿就不甚清楚了。”

正说着,一个报童模样的小子挥舞着几张粗糙印刷的纸张跑过,口中吆喝:“《海事杂闻》!最新《海事杂闻》!粤东碣石湾警讯,红毛夷船队动向,月港下旬船期表!五个铜板一份!”

立刻有数个商贾模样的人围上去购买。沈炼不动声色地也买了一份,递给朱由检。这所谓的《海事杂闻》纸质粗糙,印刷也谈不上精美,但内容却颇为实用,除了老丈提到的船期、简单新闻,甚至还有几处主要港口的近期物价列表和几句对天气、海流的预测。这显然是顺应海贸大潮而生的民间信息媒介,虽粗陋,却折射出市场需求的热切与民间智慧的活跃。

朱由检翻阅着这份散发着墨臭的小报,目光在“碣石湾警讯”和“红毛夷船队动向”上略有停留。这与魏忠贤密报中所言相互印证。民间已然感知到风浪将至,只是不知这风浪究竟会掀起多大的波澜。

通过这半日的亲眼观察、亲耳听闻,朱由检对东南沿海的现状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知。新政的春风确实吹活了经济,市舶司的规范运作、宝钞的初步流通、民间金融的萌芽、信息渠道的拓展,都显示出勃勃生机。然而,在这繁荣的表象之下,郑芝龙等海商集团的隐性权力、西方殖民者的虎视眈眈、以及刘香之类海盗的威胁,如同海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令航船倾覆。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蓝色疆域,其治理难度,丝毫不亚于烽烟四起的北方边塞。

数日后,队伍抵达巨港泉州。尚未见城墙,那独属于海洋城市的混杂而磅礴的气息已扑面而来——咸风更烈,裹挟着数以万计的人畜体味、堆积如山的货物气息(香料、樟木、皮革、干货)、以及船坞飘来的桐油石灰味,形成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独属于这座“东方第一大港”的嗅觉印记。

车马人流,摩肩接踵,其繁华喧嚣远超之前所经任何城镇。头缠白布的阿拉伯香料商、皮肤古铜的马来水手、衣着华丽的闽浙豪商、趾高气扬的佛郎机冒险家、还有神色谨慎的日本武士……各色人种、语言、服饰在此交汇,宛如一幅活生生的《万国来朝图》。

朱由检一行并未惊动地方官府,依照预定计划,绕过正门,从侧郭隐秘处入城,直抵魏忠贤位于城南幽静处的别院。得到飞鸽传书,早已肃清内外、屏息以待的魏忠贤,在院门内垂手恭候。

当那抹青衫身影踏入院门的瞬间,魏忠贤心中仍是抑制不住地掀起惊涛。几年光景,昔日京中那位虽心思深沉却难掩少年意气的天子,如今身形更见挺拔矫健,常年的武事修炼与忧劳国事,在他眉宇间刻下了山川般的险峻与深沉。面容被南方日光镀上浅金,少了些许苍白,多了几分刚毅。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沉静如古井寒潭,看似波澜不惊,却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直抵人心最隐秘的角落。他身后紧随的曹变蛟、沈炼等人,气息沉凝,眼神锐利如鹰,行动间自有法度,俨然是一支历经锤炼的精锐。

魏忠贤慌忙趋前,就要行跪拜大礼,却被朱由检一个淡然却不容置疑的眼神制止。“进去说话。”声音平静,却带着久居上位者特有的威严,在这幽静的院落中回荡。

步入花厅,挥退所有闲杂仆人,只留王承恩、曹变蛟、沈炼在侧。魏忠贤这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以额触地,声音带着精心锤炼过的哽咽与激动:“老奴魏忠贤,叩见陛下!数年未见,陛下龙姿凤章,更胜往昔,凛然有天威!老奴……老奴日夜思念,今日得见天颜,欣喜欲狂,死而无憾矣!”

朱由检安然受了他的全礼,片刻后,才淡淡道:“起来吧。忠贤,朕知你在福建,并不轻松。”

魏忠贤小心翼翼起身,绝不敢坐,依旧垂手躬身侍立,语气极尽恭顺:“老奴残躯败骨,蒙陛下天恩浩荡,未加斧钺,反委以重任,得以在这东南一隅为陛下效犬马之劳,看守海疆门户,乃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岂敢言苦?”

“海疆之事,波谲云诡,各方势力盘根错节。你能在其中斡旋平衡,稳住大局,更不忘朕之所托,献上那份‘名单’,其心可鉴,其功,朕记下了。”朱由检语气依旧平和,但“名单”二字,如同无形的针,轻轻刺在魏忠贤最敏感的神经上,让他背脊渗出冷汗,姿态愈发谦卑。

“陛下天恩!老奴所做些许微末之事,皆是本分,岂敢居功?陛下信重,老奴纵使粉身碎骨,亦难报万一!”他偷眼觑见皇帝修长的手指在紫檀木椅扶手上无意识地轻叩,那节奏仿佛直接敲在他的心鼓之上,让他不敢有丝毫拖延,立刻切入正题,禀报核心机密:“陛下,老奴刚得到确凿密报,巨寇刘香之残部,目前正聚集于粤东碣石湾一带,修缮船只,招揽亡命,劫掠往来商船,其麾下仍有大小船只数十,悍匪千余。据查,他们与盘踞东蕃(台湾)热兰遮城之红毛夷(荷兰人)往来甚密,恐有异动,图谋不轨。”

朱由检目光倏然一凝,如电般射向魏忠贤:“郑芝龙可知情?”

“回陛下,以郑将军在海上之耳目,想必早已知晓。然则……”魏忠贤略一迟疑,组织着措辞,“那刘香极为狡诈凶悍,依仗碣石湾水道复杂,岛屿星罗棋布,兼之或确有红毛夷暗中提供火炮、物资乃至情报支持,郑部水师前几次进剿,虽有所斩获,却皆因种种缘由,未能竟全功,使其屡屡逃脱,终成疥癣之疾。”

朱由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幽光,未再就此事深入追问,只是转换了话题,语气斩钉截铁:“朕要见郑芝龙。你去安排,要快,要隐秘,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老奴遵旨!”魏忠贤深深躬下身去,心中明白,皇帝此番南巡的真正重头戏,即将在这暗流汹涌的泉州港拉开序幕。而大海之上,风暴正在酝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民国投机者 
最近更新苏维埃战神:犯我强汉者,远必诛 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 白马大祭师 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 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 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 再造山河三十年 三国:美女收集者 扶苏已死,秦匠当立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 美利坚望族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五世同堂记 翰土惊尘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蟠龙谜局 大明神医 这穿越成猎户?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撰鼎记 鸣石 - 撰鼎记txt下载 - 撰鼎记最新章节 - 撰鼎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