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季知棠结束卤肉卷的生意后,立刻赶往胡家肉铺。还未到铺前,就看见店外围着不少人,两个舅舅忙得团团转,却满面红光。
“棠丫头来啦!”胡瓜眼尖先看到她,声音里是掩不住的兴奋,“你猜怎么着?拆开的鸡肉卖得特别好!西街张铁匠家的媳妇只要鸡腿给她坐月子的儿媳补身子;醉仙楼的伙计来订了十只鸡的鸡胸肉,说大师傅要做新菜式!”
胡豆一边麻利地为顾客称鸡翅,一边插话:“这才一上午,准备的五只鸡都快卖完了!比预想的还好!”
一位正在挑选鸡杂的大娘接过话头:“这主意真方便!我家小孙子就爱吃鸡心,以前买整鸡太浪费,现在花几文钱就能解馋!”
季知棠看着这热闹场景,心中石头终于落地。她悄悄拉过二舅:“那我需要的鸡架...”
胡豆哈哈一笑,指着后院:“都给你留着呢!五副完整的鸡架,按说好的价给你!”接着压低声音,“棠儿,这拆分买卖确实比整卖赚得多!我粗略算了算,光这五只鸡,就比平时多赚了五十多文!”
见生意这么好,胡豆认真地对胡瓜说:“大哥,我看这生意真有前途。不如让我专门经营鸡铺吧?猪肉铺你一人照看绰绰有余,两家店离得近,也好互相照应。”
胡瓜看着弟弟眼中的光彩,终于点头:“也好!你向来比我会变通,这拆分买卖正需要你这般灵活的头脑。”
季知棠在一旁听着,适时建议:“二舅若专门做鸡肉生意,不妨取名‘胡家鸡铺’,专营各类鸡肉分件,刚好打响胡家的牌子。”
胡豆越听越兴奋,连连称妙。
三日后,“胡家鸡铺”的招牌正式挂起,与胡家猪肉铺比邻而立。胡豆专门做起了鸡肉分件买卖,生意日益红火。而季知棠得到了稳定且廉价的鸡架供应,终于可以大展拳脚,研制她的新吃食。
见二舅给自己留下的鸡架、鸡爪、鸡头这些,鸡架是准备做拌鸡架的,望着鸡爪、鸡头,季知棠脑中灵光闪现。若只卖拌鸡架,客人迟早会吃厌,何不将这些“添头”也变成宝贝?她可以把这些鸡头、鸡爪、鸡脖放进每日卤肉卷的卤料中一同熬制,不费什么工夫,却能多出好几样卤味可供客人选择。
当晚,季家厨房里飘出比以往更加复杂浓郁的卤香。季知棠将鸡头、鸡脖、鸡爪仔细清洗,用粗盐搓去表面杂质,再放入加了姜片的沸水中焯去腥味,与原有的卤料一同下锅,文火慢炖,然后浸泡到第二日。
翌日清晨,她将定价仔细算给母亲何氏听:“娘,您看,一个鸡头一文钱,鸡脖两文,一个鸡爪一文。一副鸡架可分成两份出售,每份十文。就算加上调料成本,这些鸡附件成本总共十二文,但卖出去能挣二十五文,翻倍还不止呢!”
“更重要的是能引来更多客人。”季知棠眼睛发亮,“有些人可能不想吃卷饼,却愿意买些卤味佐餐下酒。”
何氏被女儿说得心动,却又担心:“这些东西...真有人买吗?鸡头看着怪吓人的。”
“穷苦人家一年吃不上几回肉,鸡头对他们而言也是美味。”季知棠道,“至于富裕些的,我们可以推荐鸡爪和鸡脖。”
翌日清晨,在卤肉卷旁边将木板支起小摊。
何氏负责这块新添的售卖区,面前摆着两个大陶盆:一个盆里盛着红亮油润的拌鸡架,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光是看着就令人食指大动;另一个盆里则是浓油赤酱的卤味,鸡脖、鸡爪、鸡头堆得满满当当,卤香四溢。
刚开始时,过往行人只是好奇地瞥一眼,并无人上前购买。何氏有些着急,季知棠却淡定地在一旁准备卤肉卷的食材。
“季小娘子,老样子,两个卤肉卷!”熟悉的嗓音响起,是邻居江慧。自从尝过卤肉卷后,便成了常客。
季知棠热情地招呼着,手上麻利地开始制作卤肉卷。
江慧等待时,目光被何氏面前的两个陶盆吸引:“咦?这是什么新吃食?”她好奇地凑近,“闻着真香!”
季知棠笑道:“江姐姐好眼力,这是新添的凉菜卤味。您尝尝?”说着,她将准备好的试吃小碟递过去,里面有切成小块的拌鸡架和卤鸡脖。
江慧本就好美食,见那鸡架色泽诱人,忍不住夹起一块放入口中。葱姜蒜的清香与鸡肉的鲜美完美融合,微辣中带着一丝甜酸,开胃又爽口。
“这味道真特别!”江慧眼睛一亮,又尝了块卤鸡脖。卤香浓郁,肉质紧实有嚼劲,越嚼越香。
“怎么卖的?”她当即问道。
何氏这才想起价目牌还没摆出来,忙将木牌立在显眼处。
上面用工整的字迹写着价目:
拌鸡架:十文一份
卤鸡头:一文一个
卤鸡脖:两文一条
卤鸡爪:一文一个
江慧浏览一番,笑道:“不贵不贵。给我来一份鸡架、一个鸡脖、两个鸡爪罢!正好今日相公在家,买回去给他下酒。”
季知棠笑笑,细心地将江慧要的卤味包好,又额外送了一小块鸡脖:“第一天试卖,多谢江姐姐照顾生意。”
江慧欢喜地接过:“要是好吃,明日我还来!”
江慧看不上相貌不佳的鸡头,觉得有些骇人。但对许多贫苦百姓来说,一文钱一个的鸡头简直是天赐的惊喜——总算能尝到荤腥了。
开张后,生意渐渐来了。先是几个熟客好奇的尝了试吃,后来路过的行人也被香气吸引驻足。
午时刚过,来了个穿着打补丁衣服的老汉,在摊前踌躇良久,小心地问道:“鸡头...真的一文钱一个?”
季知棠点头:“老伯,要尝尝吗?卤得入味着呢!”
老汉掏出两文钱,犹豫道:“要、要两个鸡头。”接过油纸包时,他的手有些颤抖,“好久没尝过肉味了...多谢小娘子,这价钱实惠。”
何氏见状,心里蓦地一软,又多塞给他一个鸡爪:“老伯,这个送您尝尝。”
老汉连声道谢,捧着那包卤味如获至宝般离去。
季知棠与母亲相视一笑,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随着日头升高,摊前越发忙碌起来。有工人买几个鸡头解馋,有书生买鸡爪佐酒读书,有妇人买鸡脖给孩子当零嘴。那拌鸡架更是受欢迎,酸辣开胃,格外爽口。
令季知棠意外的是,卤味比卤肉卷还早售罄。当最后一份鸡架卖出时,卤肉卷的食材还剩一小半。后来的人只能眼睁睁看着空盆失望而归,何氏忙不迭地记下预订:“明日一定给您留着!”
“没想到这么好卖!”何氏又惊又喜,清点着收入,“棠儿,你这主意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