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清溪镇,晨雾刚散,大祠堂前的空地上已挤满了人 —— 青石板地面被踩得发亮,村民们背着竹篮(有的装着针线布料,有的盛着刚烙好的饼),揣着卷边的纸笔,连墙角的老槐树都倚着几位拄拐杖的老人,眼神里满是期待。自清溪镇的 “凡人抗魔课堂” 开设以来,短短半年便成了周边村落最热闹的 “学堂”,每月逢初五、十五,林砚与苏清欢准会带着学院的学员来授课,如今课堂向中原村落普及的消息传开,连三十里外王家坳的村民,都赶了大早的牛车来听课。
“大家先看我手中的香囊!” 苏清欢站在临时搭起的土台上,土台铺着村民们凑钱买的红布,她举起一个巴掌大的棉布香囊,上面用青线绣着 “平安” 二字,针脚细密,“这里面装的醒魔草粉末,是前几日在灵犀谷采的,晒了整整七日,还有避魔佩碎片,要按‘十字缝法’缝在香囊四角,这样灵气才不会散。” 说着,她拿起针线演示:左手捏着香囊边角,右手持针,线穿过布面时特意放慢速度,“针脚要匀,每寸缝六针,太紧会压坏碎片,太松容易掉。” 台下的村民们立刻动起来 —— 李家村的王婶掏出针线筐,线轴滚到脚边,邻村的姑娘赶紧帮她捡起;清溪镇的林父(林风的父亲)站在第一排,手中捧着本翻得纸页发脆的 “笔记册”,封皮上用毛笔写着 “抗魔课笔记”,遇到重点,他就掏出红笔,在 “十字缝法” 旁画个小圆圈,笔尖顿了顿,还添了行小字 “家里有旧布,回去给林风也做一个”。
识别 “魔气异常现象” 的教学,林砚特意选在祠堂旁的菜园。他蹲下身,手指轻轻拂过一株发黄的青菜叶,叶片边缘的黑斑清晰可见:“大家看,正常青菜叶是油绿的,摸起来发嫩;被魔气染了的,叶子发脆,一捏就碎,黑斑还会慢慢往叶心扩。” 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炭笔,在菜园的石板上画 “魔气异常对照表”—— 左边画着翠绿的青菜、安静刨食的鸡,右边画着黄叶黑斑的菜、炸毛乱窜的狗,连不识字的老人都能看懂。“要是发现家里的鸡突然不进窝,狗对着空气叫,别不当回事!” 林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先把老人孩子往屋里带,然后往村口跑 —— 那口预警钟,拉一下是‘有异常’,连拉三下是‘紧急’,我们学院的学员听见钟声,半个时辰内准到。” 他刚说完,人群里就有人喊:“林修士,要是钟绳断了咋办?” 林砚笑着从学员背上的包里掏出个铜哨:“每个村会发三个铜哨,哨声尖,能传二里地,备用!”
课堂最后,林砚宣布要在每个村落组织 “凡人护村队” 时,台下的掌声差点掀翻祠堂的瓦。“护村队由学院学员当教练,教大家格挡、躲避,还教做‘探魔棒’—— 就是用柳树枝,裹上灵草汁泡的布。” 话音未落,年轻的村民们就举着手报名,连几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都挤到前排:“我能报名吗?我跑得快!” 林父挤到林砚身边,双手在衣角上擦了擦:“林修士,我想当清溪镇护村队的队长!我家林风在学院学抗魔,我在家乡守着,也算父子俩一起出力!” 他说着,指了指自己的腰:“我年轻时练过几天把式,巡逻、敲钟都能干!” 林砚看着他眼里的光,笑着点头:“有林叔在,我们更放心!”
接下来的一年,中原地区的凡人抗魔课堂如雨后春笋般铺开 —— 清溪镇的模式被原样复刻:每个村落的祠堂前都搭起土台,护村队的红绸旗插在村口,连预警钟的绳子都缠上了防滑的布条。从清溪镇周边的李家村、王家坳,到百里外的张家镇、赵家堡,五十余个村落先后建起护村队,每个队标配一面铜铃预警钟、十余个简易探魔棒(柳树枝裹着灵草布,一端系着红绳)、二十个避魔香囊,学院的学员们轮流驻点指导:沙月教村民们 “风沙格挡术”,动作太大怕老人学不会,她就把招式拆成三步骤;林风放假回家时,还帮父亲把护村队的巡逻路线画在纸上,标注 “村西头老井旁要多留意,去年有过魔气痕迹”。
这年深秋,李家村的护村队率先立下功劳。护村队员李二柱(个高腿长,负责西头山林巡逻)背着探魔棒走在山道上,突然发现前方一片松树的叶子,竟从深绿变成了枯黄,凑近一看,树皮上还沾着点点黑斑 —— 他瞬间想起林砚教的 “魔气异常”,转身就往村里跑,鞋跑掉了一只都没顾上捡,到村口时双手抓着钟绳使劲拉,“当 —— 当 —— 当” 的钟声在山谷里回荡。抗魔学院的学员接到消息,骑着灵犀兽赶来,半个时辰就到了现场,探查后发现是处废弃的魔修巢穴,石壁裂缝里渗着低浓度魔气(魔窟残留余波)。学员们掏出净化符时,李二柱还主动递上干柴:“我去村里叫人,把周边的干草清了,别让符纸的火星烧起来!” 最终魔气被顺利净化,村民们围着学员,非要塞给他们一篮刚煮好的红薯。
没过多久,王家坳与张家镇的护村队也接连预警成功。王家坳的护村队发现村东头的河水泛黑,立刻组织村民 “别挑河水、别喂牲口”,还在河边插了警示木牌;张家镇的护村队更是机灵,发现魔气时,先把老人孩子集中到祠堂,用避魔香囊在门口摆了个小阵,等修士赶到时,村里连一只鸡都没受惊。这三次预警,让凡人与修士的 “协同守护体系” 真正立了起来 —— 凡人熟悉乡土:哪片林子易藏东西、哪条小路能快速传信,他们门儿清;修士掌握专业技能:净化魔气、破解陷阱,两者配合得严丝合缝,连玄机子都称赞 “这才是三界守护该有的样子”。
年末仙门联军开议事会时,林父作为 “凡人抗魔代表”,第一次走进了福临山的清霄阁。他特意换上了过年才穿的蓝布长衫,袖口熨得平整,手里攥着写满建议的纸条(提前让林风帮忙改了三遍)。议事厅里,各仙门掌门穿着华丽的法袍,林父坐在角落的木椅上,起初有些紧张,手指捏着纸条边缘,可一说起护村队的事,他就放松了:“我们村的预警钟,拉绳缠了麻布,冬天不冻手;还有探魔棒,泡灵草汁时加了点蜂蜜,能引来蜜蜂 —— 要是魔气让蜜蜂不靠近,也能当预警!” 他还提出 “在村落间设烟火传讯点”:“山顶上搭个台子,白天放烟(黑烟是异常,白烟是安全),晚上点火,比跑着送信快!” 这番话引得沙千里哈哈大笑:“林老哥说得在理!我们沙驼派在沙漠里,也常用烟火传信!” 各掌门当场拍板,让林风把这些建议整理成《凡人护村队操作手册》,分发到各个村落。
夕阳西下时,林父走出清霄阁,晚风裹着灵犀谷飘来的草香,混着祠堂前醒魔草的清苦,拂过他的衣襟。他望着远处的清溪镇,炊烟袅袅升起,村口的预警钟静静地挂在槐树上,几个孩子围着护村队的红绸旗跑闹,笑声能传到半山腰。林父摸了摸怀里的《凡人护村队操作手册》,封面上有林风写的 “父亲留存”,他忽然觉得,自己这辈子种了几十年地,如今能为守护家园出份力,比什么都值。风里传来村民们的欢声笑语,他知道,这场凡人与修士携手的抗魔守护,才刚起头,未来会有更多人拿起针线做香囊、握着探魔棒巡逻,用最朴实的方式,守住这片世代生活的土地,让三界的安宁,在每一缕炊烟、每一声钟响里,扎得更深、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