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纪元二年,深冬,铁脊隧道内第七日。
“主控室”内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压抑的兴奋。
秦瑶博士的全息影像已然消散,但那句“愿生命生生不息”的嘱托,如同温暖的种子,落在每个人心间。
实验室的自毁协议解除后,原型机核心光球与“种子”保持着和谐的同频脉动,柔和绿光笼罩着整个控制中心,空气中那股陈旧尘土与消毒水混合的气味,似乎也被一种淡淡的、雨后泥土般的清新气息所取代。
然而,短暂的宁静很快被现实打破。
通讯器里传来罗根依旧洪亮的汇报,夹杂着能量武器开火的爆鸣:“外部压力减轻了!‘收割者’的攻势突然减弱,像是在重新集结!但隧道入口处的结构受损严重,我们需要工程支援!”
林风的目光从中央原型机上收回,扫过厅内众人。
周维清和几位技术人员仍沉浸在获取海量数据的狂喜中;青岚和她的“守林人”队员则神情复杂,既有对实验室传承开启的震撼,也有对未来的深切忧虑;莱恩安静地坐在角落,左臂伤疤处的纳米残留异常平静,他偶尔抬眼望向“种子”,眼神不再是以往的痛苦挣扎,而是一种探寻与共鸣。
“青岚负责人,”林风开口,声音沉稳,打破了沉默,“‘守林人’对隧道结构最熟悉,工程修复需要你们的专业。请立刻组织人手,协助罗根加固入口防御,评估结构损伤。”
青岚深吸一口气,迅速从复杂的情绪中抽离,恢复了往日的干练:“明白。岩晟,带你的人,带上所有的工程凝胶和结构支架,立刻去入口支援!优先确保主通道的稳定性。”
名为岩晟的疤痕脸壮汉沉声应下,迅速带着一队人离开了主控室。
“周教授,”林风转向仍在快速浏览数据的周维清,“我们需要知道两件事:第一,实验室的生态维持系统还能支撑多久?能否扩展庇护范围?第二,关于‘共生协议’和‘种子’的校准,秦瑶博士的数据里有没有更具体的执行方案?”
周维清推了推眼镜,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生态循环系统核心完好,能源储备……惊人!如果仅维持实验室及相连的b区、c区,理论上可以运行数十年。但扩展需要额外能量和物资,尤其是修复外围破损结构。至于‘共生协议’……”他调出一份加密等级极高的文件,“核心校准程序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态基座’,就是这台原型机本身,以及……一个能与‘种子’深度共鸣的‘引导体’。”
他说到最后,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了角落的莱恩。
莱恩身体微微一颤,低下了头。
林风走到莱恩面前,蹲下身,平视着他:“莱恩,你感觉怎么样?”
“我……很好。”莱恩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很清晰,“那种被撕扯的感觉……消失了。这里很安静,‘种子’也很平静。但我能感觉到……它需要我。”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恐惧,但更多的是坚定,“如果……如果我能帮上忙……”
这时,伊芙琳从通讯控制台前抬起头,脸色凝重:“林风,我们截获到一段非常微弱的、但来源极其遥远的广播信号重复。内容……是关于我们的。”
“播放。”林风站起身。
一段经过强降噪处理的、断断续续的电子音在厅内响起:
“……通告……新芽镇势力……携带‘钥匙’……占据‘摇篮’……重复……新芽镇……已控制‘生态圈-III’遗产……各方警惕……其可能……成为新的……垄断核心……”
信号到此中断。厅内一片寂静。
“不是‘同盟’的风格,也不是‘收割者’。”青岚眉头紧锁,“信号编码方式很古老,像是……旧时代联邦紧急事态委员会的残留频道。但内容……是在把我们塑造成众矢之的。”
“有人在把我们推到风口浪尖。”夜枭冷静地分析,“想让所有还对旧时代科技有企图的势力,都把矛头对准我们。”
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外部有强敌环伺,内部有亟待修复的家园和尚未完全信任的盟友,暗处还有不知名的势力在散播谣言。
这刚刚萌发的“绿芽”,脆弱得仿佛下一秒就会被狂风摧折。
林风走到主控室那面巨大的虚拟舷窗前,望着窗外模拟出的、生机勃勃的旧世界景象。
他需要做出抉择。是固守这片来之不易的庇护所,慢慢发展?还是主动出击,在敌人完成合围之前,打破僵局?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而坚定的面孔。
“我们不能被困在这里。”林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等待只会让敌人有更多时间准备。我们必须掌握主动。”
他指向舷窗外那片虚拟的蓝天:“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占据一个实验室。我们的目标,是让真实的世界,重新变得像这样充满生机。”
“周教授,”他看向技术团队的核心,“你和‘守林人’的技术团队合作,优先完成三件事:第一,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尽快修复隧道入口,并尝试小范围启动外围生态防护。第二,全力研究‘共生协议’的校准方案,明确‘种子’的安全应用路径。第三,也是重中之重,伊芙琳,尝试一切办法与‘回响’系统重新建立链接!它不仅是我们的数据库,更是理解全局的关键。”
“青岚负责人,”林风的目光转向这位新盟友,语气坦诚而务实,“新芽镇需要‘守林人’的知识和技术。同样,‘守林人’也需要新芽镇的战士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孤军奋战,我们都会被潜在的威胁吞噬。我提议,我们在此地,成立‘地球联邦’的临时执行委员会。暂时由你、我、周教授,以及各方代表共同组成,统一指挥,资源共享,共同应对眼前的危机。”
青岚沉默了片刻,目光与林风坦然相对。她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诚意与决断,也看到了隐藏在深处的疲惫与重压。
最终,她缓缓点头:“‘守林人’同意加入。但我们要求,联邦的一切决策,必须遵循‘共生协议’的核心精神——不以任何形式奴役生命,不以任何借口破坏生态平衡。”
“这是底线。”林风郑重承诺。
“罗根,夜枭,”林风接通通讯,“加固防御后,挑选精锐人员,组成侦察小队。我们需要主动出击,摸清‘收割者’的虚实,找到那个散播谣言的源头。情报,是我们现在最缺的东西。”
“交给我们!”罗根的声音带着兴奋。
最后,林风走到莱恩和周维清面前:“关于‘引导体’和校准……我们必须谨慎。周教授,所有实验必须以莱恩的意愿和安全为最高优先级。莱恩,你有权拒绝任何让你感到不适的测试。你的价值,不在于牺牲,而在于存在。”
莱恩怔怔地看着林风,眼眶微微发红,用力点了点头。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隧道网络如同精密的机器般开始高效运转。
工程队在隧道入口处日夜不停地作业;技术团队在主控室内废寝忘食地解析数据;侦察小队在夜枭的带领下,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隧道外的风雪与黑暗之中。
林风则与青岚、周维清等人开始了艰难的磋商,起草临时委员会的章程,分配资源,协调可能出现的分歧。
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几天后,夜枭带回了关键情报:“‘收割者’军团的后撤并非放弃,他们在外围建立了临时基地,似乎在等待增援。另外,我们追踪到那个伪造广播的信号源,大致方向指向北方……可能是‘自由城邦联盟’的势力范围,但无法确定。”
与此同时,周维清和青岚的联合团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成功利用原型机的能量,在小范围内净化了隧道入口处一片被污染的雪地,顽强的苔藓重新生长出来。
虽然范围很小,却是一个无比振奋人心的信号——修复,是可能的。
而莱恩,开始尝试在周维清的监控下,近距离引导“种子”的能量与原型机进行初步的谐振练习。过程依旧充满未知的风险,但他的眼神不再迷茫。
隧道的危机暂时解除,但更大的风暴正在远方酝酿。
这株在废墟与冰雪中破土而出的“绿芽”,能否在接下来的狂风暴雨中存活下来,并真正茁壮成长,考验的将是所有人的智慧、勇气与坚守。
希望如同破晓时分的微光,虽微弱,却已刺破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