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苏府主院的书房内却依旧亮着灯。苏承儒没有像往常一样处理商务信函,而是捧着一杯浓茶,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上,眉头微锁,似乎在沉思着什么。书房内檀香袅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随即,苏婉清端着一碟精致的宵夜点心,推门走了进来。
“父亲,这么晚了还未歇息?”苏婉清将点心放在书桌上,声音轻柔。
苏承儒抬起眼,看着自己这个越来越有主见、也越发让他看不透的女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清儿,坐。为父正好有些事想问你。”
苏婉清依言坐下,姿态优雅,神情平静,仿佛早已料到父亲会有此一问。
苏承儒没有绕圈子,直接切入主题,他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地看着女儿:“清儿,此处没有外人,你与为父说实话。你对那位林小泉林公子,究竟是如何看待的?抛开他救你的恩情不谈。”
苏婉清似乎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她并未回避父亲的目光,清丽的脸上收起了一贯对外人的那种清冷疏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认真与郑重。
“父亲,”她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林公子此人,或许不通世俗礼数,言行举止甚至时常…令人啼笑皆非。”
苏承儒微微颔首,想起了家宴上阿蛮的“光盘行动”和小泉那僵硬的行礼,嘴角不由抽动了一下。
“但是,”苏婉清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欣赏”的光芒,“其医术之天赋,女儿生平仅见,堪称鬼才!更难得的是,他有一颗赤诚仁心,不为名利所缚,行事但求问心无愧,此等心性,在当今世道,尤为可贵。”
苏承儒沉吟道:“哦?鬼才?赤诚?你且细细说来。” 他需要更具体的判断依据,而不是女儿感性的评价。
苏婉清知道父亲是在考较,她便将从江南到京城这一路上,关于小泉的所见所闻,拣重要的、能体现其“特点”的事情,娓娓道来。
她说到小泉用加入“怪植物汁液”的安神汤治好了她的惊悸,虽然带来了一个荒诞的“金甲神人”梦,但效果奇佳。(苏承儒听到“金甲神人”时,表情有些微妙。)
她说到清泉镇上,小泉诊断出那富家子是中了水草的光毒,力排众议,用混合药粉的河泥敷身,外加怪植物汁液遮光,三日便治愈怪病,获得百两赏银。(苏承儒听到“河泥敷身”时,眉毛挑得老高,但听到“百两赏银”和“治愈”时,又陷入了沉思。)
她甚至没有隐瞒船上的趣事,比如小泉如何用“辨药”和“扎针”吓跑了想来吟诗作对的文人。(苏承儒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以拳抵唇,低咳了两声,掩饰住差点溢出的笑意,摇头叹道:“这…这还真是…别具一格。”)
苏婉清一条条说来,语气平和,但列举的事例却一件比一件“惊世骇俗”。她最后总结道:“父亲,您看,林公子行事看似荒诞不羁,不循常理,往往从常人想不到的角度入手,但结果却总能出人意料地解决问题。女儿以为,此非歪门邪道,而是他心思纯粹,不受陈规旧矩束缚,直指问题本源。此乃大智慧!”
她顿了顿,看着父亲的眼睛,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女儿相信,以林公子之才,若得机遇,必非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定能在京城这方更大的天地里,大放异彩!他的医术,不该被江南一隅所局限。”
苏承儒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女儿的话,与他之前的观察和判断相互印证。
这个小泉,确实是个异类。不懂规矩,出身成谜,行为跳脱,像个没被驯化的野猴子。但偏偏,这野猴子身怀绝技,心思单纯,而且…似乎运气还不错?更重要的是,女儿对他评价极高,甚至可以说是…极力推崇。
他之前招揽小泉,更多是出于对女儿救命之恩的报答,以及商人本能的对“奇货”的投资。但此刻,听了女儿这番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的“力荐”,他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或许,这不只是一笔人情投资,更可能是一笔回报率惊人的…潜力股投资?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半晌,苏承儒终于停止了敲击桌面,他抬起眼,目光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看向苏婉清,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算计与期待的笑容。
“既然清儿你如此看好他…”苏承儒缓缓开口,“那为父,便再推他一把。”
苏婉清美眸一亮:“父亲的意思是?”
苏承儒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听竹苑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夜色看到那个正在失眠的少年:“明日,为父便亲自带他去太医署看看,让他见识见识何为天下医者圣地!顺便…”
他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为他争取一个参加本届‘杏林国手赛’的资格!”
苏婉清闻言,心中一阵激动,她知道,这意味着父亲真正开始将小泉视为一个值得培养和投资的人才了!虽然争取参赛资格绝非易事,但以苏家的人脉和财力,并非没有可能。
“多谢父亲!”苏婉清起身,郑重地行了一礼。
苏承儒摆了摆手,意味深长地说道:“不必谢我。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去遛遛。太医署那地方,藏龙卧虎,也最是看重规矩和出身。让这小子去碰碰壁,见识见识真正的‘人心’,对他未必是坏事。”
他很好奇,那个能用河泥糊人、用银针吓跑文人的野小子,到了那规矩森严、汇聚了天下顶尖医者的太医署,会闹出怎样的动静?是会碰得头破血流,还是会…再次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无论哪种结果,似乎都很有趣。
苏婉清也明白父亲的用意,她微微一笑,轻声道:“女儿相信,林公子…不会让父亲失望的。”
至少,不会让场面太过无聊。她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
父女二人的这次夜谈,正式为小泉的京城之路,按下了加速键。
而此刻,对此一无所知的小泉,大概还在那张过于柔软的床上,辗转反侧,思考着人生和那只月光下显得格外神秘的“炖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