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首页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我的谍战岁月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一品布衣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1章 百年屈辱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槿随后看向身旁的汪广洋。

朱槿不由想到历史上记载,汪广洋在明初确实曾两度担任中书省右丞相。

明朝建立后,首任丞相李善长因“骄纵专擅”引起朱元璋不满,加之李善长所属的淮西集团势力膨胀,朱元璋决意罢黜其相位(洪武四年,1371年),转而寻求一位“无党援”“易掌控”的文臣填补相位。

此次拜相仅两年多,汪广洋便因“无所建白”(缺乏主动作为)被朱元璋贬为广东参政,相位由胡惟庸接任。

这一变动既暴露了汪广洋“无锋芒”的能力缺陷,也反映出朱元璋对“执行型”丞相的短暂不满。

胡惟庸接任相位后,权势迅速扩张,结党营私、独断专行,甚至隐瞒奏章、架空皇权,引起朱元璋强烈警惕。为牵制胡惟庸,朱元璋于洪武十年(1377年)重新起用汪广洋,任命其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明初以左为尊),意图以汪广洋的“中立性”平衡胡惟庸的势力。

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隐瞒刘基(刘伯温)被胡惟庸毒害的实情(朱元璋追责时“不发奸”),汪广洋被朱元璋怒斥“朋欺”,再次被贬往海南,途中被赐死。

次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中书省被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至此终结。

汪广洋的两次起复,始终围绕朱元璋对相权的“控制需求”:他既非朱元璋心中的理想丞相(缺乏决断力),也非淮西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填补相位真空”和“平衡派系势力”。

而他最终的悲剧结局,则印证了明初皇权高度集中下,丞相作为“皇权附庸”的脆弱性——当他无法满足朱元璋的制衡需求时,便注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对于汪广洋所说的增加山东人口的章程,朱槿一边听着,一边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轻轻敲击着。他很明显听出,那些条条款款几乎全是自己老爹朱元璋定下的成规,从移民比例到婚嫁补贴,甚至连农具发放的数量标准,都带着浓浓的“洪武烙印”。

汪广洋不过是照本宣科,自己毫无半分创见。朱槿心里清楚,汪广洋的忠诚度倒是无可挑剔,论经史子集的功底也是同辈中的佼佼者,诗文写得清丽雅致,可在政务上,终究少了点破旧立新的魄力,更像是个精密的账房先生,而非开疆拓土的谋臣。

朱槿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眼底的神色。

想起临行前与刘基在青灯之下的夜谈,刘基曾捻着胡须感叹:“汪公之才,在守不在创,若放对了位置,便是栋梁;若强推高位,反倒折了。”

此刻见了汪广洋在政务上的表现,才真正领会了这话的深意。

心中渐渐有了计较:这一世,汪广洋注定成不了权力巅峰的人物,自己手头倒有几件事,编纂新的农书、整理各地方志、修订前朝律法注疏,这些事既需深厚学识,又要耐心细致,恰恰合了汪广洋的性子,远比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更适合他。

随后,朱槿又和汪广洋闲谈了许久,从济南府城外那条淤塞的河道该如何疏浚,到流民安置点的茅草屋该用多少根椽子才结实,汪广洋果然如刘基所说,对各项政策的执行细节了如指掌。哪个驿站的草料储备不足,哪个县的里正办事拖沓,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回答时条理分明,连具体的数字都分毫不差。

待众人酒足饭饱,院中的灯笼已被夜风吹得微微摇晃,朱槿见夜色已深,便起身道:“汪大人,时候不早了,您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我们明日一早就要启程。”

临走前,朱槿亲自送到驿站门口,看着院外沉沉的暮色,对着汪广洋诚恳说道:“汪大人,山东脱离我汉人政权已有百年,先为金占,后属蒙元,百姓早已不知汉家正统为何物。”

朱槿心中暗叹,这百年间的日子,山东百姓过得哪里是人过的日子。金人刚占山东时,骑着高头大马的女真兵挨村搜查,见了男子便强征入伍,见了女子便肆意掳掠,稍有反抗便是刀斧加身。

官府逼着百姓改穿左衽胡服,男人必须剃去头顶的头发,只在颅后留一绺头发,编成长长的辫子,辫子根要用红绳系紧,垂在背后晃荡,远远望去像根灰黑色的绳索。那辫子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细,官府还派了差役挨家查验,谁若辫子不合规制,或是偷偷留了汉家发髻,轻则被当众按在地上用鞭子抽得皮开肉绽,重则直接枭首挂在城门上示众。

田间的收成刚下来,一半要缴给官府,剩下的还得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摊派,冬天里多少人家啃着树皮草根,眼睁睁看着孩子冻饿而死。

好不容易熬到蒙古人入主中原,日子反倒更苦了。蒙古人把人分作四等,山东的汉人被压在最底层,连个正经名字都不能有,只能用数字编号相称。

官府要修驿道、建宫殿,便把汉人当牲口使唤,成千上万的百姓被铁链锁着赶往工地,饿了啃口发霉的干粮,病了就直接拖去乱葬岗。

有一年济南府大旱,赤地千里,百姓跪在府衙门前求官府开仓放粮,蒙古官员却把粮仓的钥匙揣在怀里,逼着百姓用女儿换粮食,换不来的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死。

那些年里,百姓活命都要拼尽全力,谁还有心思记得什么汉家礼仪、故国山河?祖辈们偶尔在夜里偷偷念叨几句“大宋”,到了儿孙辈,连“汉人”两个字都快忘了怎么写,只知道照着官府的规矩低头做事,能多活一天便是一天。

所谓的正统,在饥肠辘辘面前,不过是句空话。

他接着对汪广洋说道:“如今虽归吴王治下,但要让他们真正归附吴王,心向应天府,可不是件易事。您也知道,百姓向来不在乎头顶的皇帝姓什么,在乎的是能不能有一口饱饭,能不能安稳度日。那些增加人口的章程,说到底是让他们能活下去、活得好。还望您多巡访州县,盯紧政策落地,莫让官吏盘剥,断了他们的活路。若是有难处,缺人缺粮,尽管上书应天府,我会让大哥在应天府也会帮着留意。”

汪广洋连忙撩起官袍下摆,深深一揖:“二公子放心,下官明白。百姓的心是秤,谁让他们活得踏实,他们就向着谁。下官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定会让山东百姓看清吴王的仁政,绝不负上位与二公子的托付。”

说罢,又郑重地拱了拱手,带着王文显转身踏入夜色,两人的身影很快便被浓重的黑暗吞没,只余下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敲出沉闷的回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华夏少年闯西甲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兵临城下之召唤名将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河葬 红楼梦白话文版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红头册 朕的北宋欢乐多 七星大罗盘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清史错位录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兽兽欧巴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txt下载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最新章节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