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首页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龙魂侠影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渔港春夜 王妃每天想和离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神医嫡女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文阅读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txt下载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茶香漫延,往事一程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唐走后,茶室里的光线越发柔和,夕阳的金辉透过葡萄藤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我们几个端着茶杯,一时都没说话,心里还萦绕着他讲的那些故事,像是泡在茶里的茶叶,沉沉浮浮,滋味悠长。

老张率先打破沉默,用手指敲了敲桌面(带着些感慨):“说真的,老唐这族爷,我越想越觉得不简单。你想啊,从战场上九死一生回来,又经历了那么多波折,换作一般人,早就心灰意冷,只顾着自己过安稳日子了。可他倒好,还能把全村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尤其对孩子们,那真是掏心掏肺。”

小李点头附和:“可不是嘛,就说那个考清华的孩子,复读四年,换作谁家老人,可能都觉得‘这孩子太犟,不值得’,但老支书愣是咬牙支持。这种魄力和耐心,现在真少见。”

我抿了口陈皮火龙果茶,那清甜的味道里似乎多了些沉甸甸的东西:“我最触动的是他把军功奖状绑在腰上那段。那不仅仅是护身,更是一种对信念的坚守吧?就算被冤枉,被批斗,他心里那点对国家、对荣誉的敬畏,从来没丢过。”

小王忽然笑了笑(眼神里带着点向往):“说起来,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我们村有个老猎户,无儿无女,脾气古怪,但每次我放学晚了,他总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坐着,见我来了,就从怀里掏出个烤得焦香的野兔腿塞给我。那时候不懂,现在才明白,有些人的好,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

“对,就像老唐说的,饿了去族爷家找鸡蛋煎着吃。”老张接话道,“这种不带任何功利心的照顾,才最让人记一辈子。”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清脆地穿过暮色。我们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中年男人推着自行车朝茶室走来,车后座绑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他走到离我们不远的桌子旁坐下,从包里拿出个搪瓷缸,冲了杯浓茶,咕咚咕咚喝了两口(脸上带着赶路的疲惫,却透着股精神劲儿)。

许是听到我们聊起乡村旧事,他侧过头朝我们笑了笑:“几位老哥是在聊老家的事?听着就亲切。”

老张热情地招呼:“是啊,刚听一位老乡讲了些村里老辈人的故事。你也是从乡下出来的?”

“可不是嘛,”中年男人擦了擦额头的汗,“我老家在山那边的李家庄,离这儿几百里地。今天来城里办事,顺道在这儿歇口气。”他指了指自己的搪瓷缸,“还是喝不惯城里的茶,总觉得不如家里的粗茶有味道。”

“那你可来对了,”小王笑着说,“我们刚听了个特别感人的故事,是关于一位老支书的,当年在村里帮了不少孩子读书,还……”

他话没说完,中年男人眼睛一亮(猛地坐直了身子):“老支书?帮孩子读书?你们说的是不是唐姓的老支书?是不是当年在朝鲜战场待过,腰上缠过军功奖状?”

我们几个都愣住了,老张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难道你认识?”

中年男人激动地拍了下大腿(声音都有些发颤):“何止认识!那是我亲大伯啊!就是老唐说的那位族爷!我小时候经常听我爹念叨他的事,说他这辈子没享过福,净为别人操心了。”

这可真是太巧了,我们几个又惊又喜,连忙让他坐下,小李还给他续了些热水:“快说说,你大伯还有啥故事?我们刚才听老唐讲了不少,正觉得没听够呢。”

中年男人端起搪瓷缸喝了一大口,平复了下情绪(眼神里泛起怀念的光):“我大伯啊,这辈子干的好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就说他当村支书那阵子吧,村里的路全是泥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走,孩子们上学得光着脚踩泥坑,深一脚浅一脚的,好多孩子因此耽误了课。我大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顿了顿,像是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画着):“那时候村里穷,没钱修路。他就自己带着工具,每天天不亮就去修路,挖石头、填泥土,一个人干得满头大汗。村里人看他年纪大了还这么拼,都不好意思了,纷纷拿着工具来帮忙。他就给大家鼓劲:‘路修好了,孩子们上学方便,将来走出大山,咱村才有盼头!’”

“就靠全村人一锄头一铲子,硬是把村里的路修得平平整整。我现在还记得,路修好那天,孩子们在上面跑着跳着,比过年还高兴。”中年男人笑着说,眼里满是温暖的回忆。

老张感慨道:“这才是真正为村民办实事啊!不像现在有些干部,就知道喊口号。”

“可不是嘛。”中年男人点点头,“他不光修路,还在村里办起了夜校。那时候好多村民不识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出去办事处处碰壁。我大伯就把自己家的堂屋腾出来,白天种地,晚上就教大家认字、算账。他自己的文化也是在部队学的,教起人来特别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一笔一划地写。”

他说起夜校的事,语气里带着些自豪(嘴角微微上扬):“我娘就是在夜校认识的字,后来还能给在外打工的我爹写信呢。那时候夜校可热闹了,屋里坐不下,就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点上煤油灯,黑压压一片人,跟着我大伯念‘人、口、手’,那声音,能传到半里外去。”

我听得入了神,想象着当年那个场景:昏黄的煤油灯下,一群朴实的村民跟着一位老者认真识字,空气中飘着泥土和煤油的味道,那该是多么温暖而有力量的画面。

“那你大伯自己的孩子呢?”我忍不住问(心里有些好奇,他对别人的孩子那么上心,对自己的孩子又会是怎样)。

提到自己的堂兄弟姐妹,中年男人的语气低沉了些(眼神里掠过一丝复杂):“我大伯有一儿一女,我堂哥和堂姐。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大伯把工资都贴补给了村里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却过得很清苦。堂哥想买本字典,说了好几次,我大伯都没舍得买,后来还是用自己熬夜编竹筐换的钱给他买的。”

“堂姐更是早早地就辍学了,在家帮着干活、带弟弟妹妹,就为了让堂哥能安心读书。我大伯心里愧疚啊,好几次半夜里偷偷抹眼泪,说对不起孩子。但堂姐从不抱怨,总说‘爹是为了村里好,我懂’。”

说到这儿,中年男人叹了口气:“后来堂哥也考上了大学,学的农业,毕业后回了县里的农业局,专门研究怎么改良土壤、提高粮食产量,也算继承了我大伯的心思,想让家乡的土地多打粮食。堂姐则嫁在了本村,守着我大伯和大伯母,把家里照顾得妥妥帖帖。”

小李听着,眼眶有些湿润:“真是不容易,对别人的孩子倾尽所有,对自己的孩子却亏欠那么多。这心啊,得有多宽才能装下这么多人。”

“我大伯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村里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中年男人说(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敬意),“他对乡邻的好,真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就说村里有个孤寡老人,姓王,腿有残疾,走路不方便。我大伯就每天去给他挑水、劈柴、做饭,一照顾就是十几年,直到老人去世。”

“有一年冬天特别冷,雪下得齐膝盖深,我大伯踩着雪去给王大爷送吃的,路上不小心滑倒了,摔断了胳膊。可他第二天还是忍着疼,让我爹扶着他去看王大爷,怕老人没人管饿着。”

我们几个都沉默了,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酸酸的,又暖暖的。老张拿起茶壶,给每个人都续上茶,轻声说:“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善啊。”

中年男人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我大伯不光对人好,对村里的一草一木也特别上心。村头有棵老槐树,据说有上百年了,枝繁叶茂的,夏天是村里人乘凉的好去处。有一年刮台风,树被吹得歪歪扭扭,眼看就要倒了。我大伯急得不行,冒着风雨组织大家用绳子拉、用木头撑,硬是把树保住了。”

“他说这树是村里的念想,看着它,就像看着村里的老辈人,不能让它倒了。后来他还专门请人给树做了加固,每年都亲自去给树施肥、修剪枝叶。现在那棵老槐树还好好的,枝繁叶茂的,夏天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还在树下做游戏呢。”

暮色渐浓,茶室里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笼罩着我们,也笼罩着那些流淌在话语里的往事。中年男人又跟我们讲了很多老支书的故事:他如何顶着压力,把村里的荒地开垦出来种果树,让村民多了份收入;他如何调解邻里纠纷,让吵架的两家人重归于好;他如何在洪水来临的时候,第一个跳进水里,带领大家筑堤防洪……

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平凡,却又那么动人,就像老支书亲手种在地里的庄稼,朴实无华,却滋养着一方人。

“说起来,我小时候也受过大伯的恩惠。”中年男人忽然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些孩子气的回忆),“那时候我嘴馋,总想吃糖,但家里穷,哪有闲钱买。我大伯就把自己领的补助攒下来,买些水果糖,偷偷塞给我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他总说‘孩子吃点甜的,心里亮堂’。”

“有一次我发高烧,昏迷不醒,村里的医生束手无策,说要赶紧送镇上的医院。可那时候是半夜,又下着大雨,山路不好走。是我大伯,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镇上跑,跑了十几里地,把他累得差点虚脱。到了医院,医生说再晚点就危险了。现在想起来,我这条命,都是大伯给的。”

说到这儿,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抬手擦了擦眼角):“我大伯走的前几年,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走路都需要人扶着,但他还是每天拄着拐杖,在村里转一圈,看看谁家有困难,谁家的庄稼长得怎么样。他总说‘只要我还能动,就不能不管村里的事’。”

“他走的那天,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的。全村人都来了,好多在外工作的、上学的,都特意赶回来送他最后一程。我堂哥在葬礼上说,我大伯这辈子,没给家里留下啥值钱的东西,就留下了一箱子的奖状和村民们送的感谢信。但在我们心里,他留下的东西,比啥都金贵。”

茶室里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我们几个都没说话,默默地喝着茶,心里被这些故事填满了。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串联起来,就是一个人伟大的一生。

过了好一会儿,小王才轻声说:“这样的人,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一个村子,也温暖了几代人。”

“是啊,”中年男人点点头,“现在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盖了新学校、新医院,修了柏油路,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泥路了。每次回去,看着村里的变化,我就觉得,这都是我大伯当年盼着的样子。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村里的人都记得他,都学着他的样子,互相帮衬,把村子建设得更好。”

夜色越来越深,公园里的人渐渐少了,只有我们这一桌还亮着灯,茶香袅袅,话语轻轻。中年男人看了看表,站起身:“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家里人还等着呢。今天能在这儿碰到你们,听你们说起我大伯,真是太巧了,也太高兴了。”

我们起身相送,老张握着他的手说:“今天能听到你讲这些,是我们的福气。你大伯的故事,我们会记在心里的。”

“谢谢你们。”中年男人笑着点头,推着自行车朝公园门口走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茶室里只剩下我们几个,灯光下,茶杯里的茶汤泛着温润的光。老张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今天这一下午,真是没白过。喝了茶,听了故事,心里敞亮多了。”

“是啊,”小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英雄离我们很远,其实啊,英雄就在我们身边,就是这些默默付出、心里装着别人的普通人。”

我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想着老支书,想着那些在岁月里闪光的往事。或许,这就是生活的味道,像一杯浓茶,初尝苦涩,回味却甘甜悠长;也像那些平凡的人们,看似普通,却用一生的坚守,书写出最动人的篇章。

我们收拾好茶具,慢慢走出茶室。晚风拂过,带着些凉意,却也带着茶香和青草的气息。远处的路灯亮着,像一颗颗温暖的星子,照亮着回家的路。

“以后有空,还来这儿喝茶吧。”老张说。

“好啊,”我和小李、小王异口同声地应道。

或许,我们还会遇到老唐,遇到那个中年男人,或许还会听到更多关于老支书、关于家乡、关于那些温暖往事的故事。而那些故事,就像这弥漫在空气中的茶香,会一直萦绕在心头,提醒着我们,这世间,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感动。

夜色温柔,茶香不散,往事的余温,在心底缓缓流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都市极乐后后宫 艳海风波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四合院的大力钓鱼佬 后宫春春色 洛公子 渔港春夜 动漫之后宫之旅 都市花语 校花学姐从无绯闻,直到我上大学 都市花缘梦 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四合院小市民 
最近更新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觉醒天赋:一证永证 娱乐:系统让娶江莱,她抱太紧了 剑气近 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 让你去道观实习,你请老祖上身? 快活的山村小神医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这个人渣不简单 龙志炼 无限重置,我高三研发可控核聚变 从海鲜摊到局长桌 港岛:法外狂徒开局先赚一个亿! 重回1990:我爹是煤老板 莫说少年志短,手搓神兽幼崽! 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 姐姐的闺蜜们 烽火神忆破敌 我对神秘抡大剑 穿越70这个大队长狗都不当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 惯看秋风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txt下载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最新章节 - 我说我的二零二五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