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首页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逆天明末三十年 烽烟尽处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日月风华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全文阅读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txt下载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6章 护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赤岭的新岁朝阳刚洒在穗苞上,我已循着籽粒灌浆的清甜气息,踏过田垄间带着晨露的泥土奔向共耕区。距 “灌浆前奏” 不过六日,田里的作物已正式迈入灌浆期 —— 麦区的麦粒雏形已鼓胀饱满,淡绿色的颖壳被撑得发亮,轻轻一碰就能感受到里面流动的浆汁;青稞区的穗苞更显沉实,深绿色的颖壳下,籽粒正悄悄积累养分,风过时 “簌簌” 声更显厚重,仿佛在诉说灌浆的力量。唐蕃的军民们提着浇水皮囊、扛着防鸟网支架赶来,汉地的陶制浇水壶摆在田埂边,吐蕃的驱鸟铃铛挂在腰间,还有记录灌浆进度的羊皮纸铺在案上,处处透着对 “籽粒饱满” 的郑重守护。

我的鼻尖凑近麦区的颖壳,清晰嗅到浆汁流动的清甜气息,还捕捉到一丝土壤过干的 “燥味”—— 那是灌浆期缺水的信号。大唐的农师正蹲在田垄间,用手指轻捏麦粒,对围拢的军民说:“中原农耕老话说‘灌浆期缺水粒不饱’,这时候麦粒最需水分,得用‘细水慢灌’的法子,咱们中原的陶壶壶嘴细,能精准浇在根部,你们吐蕃的皮囊浇水方便,适合给边角地块补水;另外,麦粒灌浆后招鸟,除了之前的防鸟网,还得挂驱鸟铃铛,风一吹铃铛响,比单靠骨哨管用;可别让鸟啄了灌浆的麦粒,那可是半年的收成!” 吐蕃老农握着驱鸟铃铛,用生涩却清晰的汉文回应:“铃铛我们已串好,每五米挂一串;还做了‘测湿陶片’—— 把陶片埋进土里,湿陶片颜色深,干陶片颜色浅,比用手摸准;刚才我看麦区边缘几株,颖壳有点发皱,怕是缺水,咱们先给那片浇水吧?” 我立刻走向发皱的麦株,用前爪轻轻扒开根部土壤 —— 土层干燥,指尖触不到潮气,便用爪子在土上压出浅痕示意缺水。军民们见状立刻行动,大唐农卒提陶壶浇水,吐蕃牧民则埋陶片测湿度,动作轻缓不碰伤穗苞。

“白泽大人,帮着看看哪片青稞区有鸟群靠近!” 大唐的农妇在田埂上招手,手里还提着备用的防鸟网。鸟群飞过会带着特有的羽毛气息,与作物气息截然不同,我的嗅觉能提前察觉。我抬头望向天空,在西北方向捕捉到一丝羽毛气息,立刻对着农妇低吼一声,同时用爪子指向西北方的青稞田。农妇们立刻跑去加固那片的防鸟网,“多亏白泽大人提醒!这鸟群专挑灌浆的麦粒啄,晚一步就糟了。” 吐蕃老农也跟着赶来,教她们用 “铃铛加网” 的防鸟法:“把铃铛挂在防鸟网边缘,风一吹铃铛响,鸟听到就不敢靠近,比单挂网管用;你们浇水时要注意,别把水溅到铃铛上,免得生锈不响。” 我趴在防鸟网旁,盯着西北方的天空,若再次嗅到羽毛气息,就再低吼示警,农师笑着说:“有白泽大人当‘鸟群预警员’,田里的麦粒肯定安全!”

巳时的日头渐渐升高,浇水与防鸟同步推进。田间,大唐农师正教吐蕃牧民分辨灌浆好坏:“好的麦粒捏着有弹性,颖壳发亮;要是捏着软、颖壳发暗,就是缺水缺肥,得赶紧补;你们的测湿陶片要每时辰看一次,湿度不够就浇水,可别等颖壳发皱再补。” 吐蕃老农则拉着大唐农卒,教他们挂驱鸟铃铛:“我们吐蕃的老法子,铃铛要挂在穗苞上方一尺高,太低会被风吹到穗上,太高铃铛声传不远;你们浇水要‘绕根浇’,别直接浇在穗上,免得浆汁稀释,影响籽粒饱满度。” 田埂旁,农卒们忙着记录灌浆进度 —— 大唐农卒用毛笔在羊皮纸上写 “麦区灌浆率七成,青稞区灌浆率六成五”,吐蕃牧民则用炭笔在旁写吐蕃文,两种文字并排,清晰记录着每日的变化。我跟着他们在田埂间走动,看到一卷羊皮纸被风吹得滑落,立刻用爪子轻轻勾回案上;发现一处记录的灌浆率与实际不符,便用鼻尖轻碰羊皮纸,农卒连忙核对麦穗,“有白泽大人帮忙盯记录,这灌浆进度肯定错不了!”

“不好,东边的浇水渠有堵塞!” 吐蕃老农突然指着渠口喊道,“要是水过不来,青稞区就缺水了!” 大唐农卒立刻扛着锄头跑过去,“得用木耙清理渠里的杂草,咱们中原清理水渠都这么弄,别让杂草挡了水流。” 吐蕃牧民则抱来几块碎石,“我们吐蕃的老法子,清理完渠底,用碎石把渠边垫平整,免得水流冲垮渠岸;你们清理时要小心,别把土掉进渠里,不然又要堵。” 我也跟着跑向渠口,蹲在渠边看着 —— 渠里满是杂草和落叶,水流缓慢。我用爪子轻轻扒开渠口的杂草,把缠在一起的草根勾出来;看到渠底有块石头挡住水流,便用身体轻推石头,帮着挪开。农卒边清理边说:“多亏白泽大人帮忙!这渠堵得厉害,多个人手就快多了,不然青稞区真要缺水了。”

午后的阳光变得温暖,浇水与防鸟工作已近尾声。麦区与青稞区的灌浆麦粒饱满发亮,防鸟网与铃铛整齐排列,浇水渠也通畅了,田埂上的羊皮纸记录得满满当当。大唐农师与吐蕃老农蹲在田边,看着穗苞里饱满的麦粒,低声讨论:“明天要再测一次灌浆率,要是麦区到八成,就准备防倒伏的加固;后天得检查一次铃铛,不响的要换新。” 我卧在他们身边,看着阳光透过叶片洒在颖壳上,风里的清甜气息越来越浓,心里也跟着踏实 —— 这灌浆期的守护,总算没白费。

傍晚的共耕区渐渐安静,夕阳把田野染成金红色,军民们收拾好工具准备返回。大唐农卒热情地邀请吐蕃牧民:“走,去驿站吃‘灌浆暖身餐’!新煮的麦粒粥,还烤了青稞饼,配着酥油吃,暖和又顶饿。” 农师们则在田头插了块木牌,用汉蕃双语写 “禁碰穗苞、定时巡鸟”,提醒路过的人别碰灌浆的作物,也叮嘱守田的人按时巡查。我跟着他们往驿站走,看着夕阳下的浇水渠,水顺畅地流淌,灌溉着田里的作物,穗苞里的麦粒还在悄悄灌浆,变得更饱满。

夜幕降临时,村落里的篝火燃了起来,军民们围坐在篝火旁,捧着粥碗讨论后续计划:“明天要多带些陶片,每片田都测一遍湿度;后天得把生锈的铃铛换成新的,可别让鸟钻了空子。” 我趴在篝火旁,听着他们的对话,看着火光映在羊皮纸上,汉文的 “灌浆顺利” 与吐蕃文的 “麦粒安全” 字样,在火光中格外清晰。窗外的月光洒在田野上,像一层柔软的纱,守护着灌浆的作物 —— 它们在夜色中还在积蓄养分,等着变成金黄的麦粒。

回到驿馆时,大唐农师正坐在案前写灌浆期简报,要把今日的浇水、防鸟情况报告给长安;吐蕃农官则把羊皮纸整理好,准备送往逻些。我趴在文书房的案边,看着他们笔下的文字,汉文的 “籽粒饱满” 与吐蕃文的 “守护到位”,虽然文字不同,却都传递着对丰收的期待。远处的雪山在夜色中泛着银光,仿佛也在为灌浆的作物祝福,盼着秋日能有好收成。

作为一头白虎,我或许不懂陶片测湿的原理、铃铛挂设的高度,但我能清晰感受到这份 “灌浆护粒” 里的细心与协作 —— 大唐的陶壶与吐蕃的皮囊互补,防鸟网与铃铛配合,军民们的动作默契,连风里都透着 “齐心护麦粒” 的真诚。我会继续守在这里,看着麦粒慢慢变得金黄饱满,听着农师们讨论后续的收割准备,也会见证唐蕃的盟约,在这灌浆期的守护里愈发牢固 —— 就像田里饱满的麦粒、整齐的防鸟网一样,在互助中抵御风险,稳稳为秋日的丰收筑牢根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流浪吧!蓝星人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爸,这好像是北宋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 全球统一系统 大唐长安秘物栈 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 大明第一战神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寒门小神童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 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 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清欢渡:味染人间 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小狩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txt下载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最新章节 -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