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太古剑尊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寒门枭龙 赤色黎明 一品布衣 第一权臣 日月风华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1章 崇祯下旨定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王书吏几乎是跌进来的。

他手里捏着一封皱巴巴的军报抄件,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连平日里最讲究的吏员仪态都顾不上了,冲到沈砚秋案前,声音发颤:“大、大人!京城……京城来的消息,陛下……陛下在朝会上发了好大的火,把、把都察院一个替王府说话的御史当场革职拿问了!”

沈砚秋正在批复一份关于水渠日常维护的文书,笔尖一顿,一滴浓墨落在宣纸上,迅速洇开一片。他缓缓放下笔,抬眼看向王书吏,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有搭在案沿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些。“慢慢说,什么情况,说清楚。”

王书吏喘了口粗气,努力平复心绪:“是徐光启徐大人设法递出来的消息。说昨日大朝,王巡按联名陕西三州府的奏本到了,陛下当庭让念了。念到李老栓家破人亡、赵石头被强占田产那几段时,陛下的脸色就沉了下去。等念完,陛下半晌没说话,然后突然就问……”他模仿着那种天威莫测的语气,“‘朕的皇叔,便是这般为朕牧守地方的?’”

沈砚秋心头一跳,崇祯这话,重了。他示意王书吏继续。

“当时就有御史出列,说什么‘宗室乃国本,不可因小民一面之词轻动’,还说大人您……您是在米脂邀买人心,蓄养私兵,其心可疑。”王书吏咽了口唾沫,“陛下当时就抓起龙案上的镇纸砸了下去,没砸中人,落在金砖上碎成了几瓣。陛下指着那御史骂……骂他‘眼中只有宗亲,没有百姓,不配为言官’,直接让锦衣卫拖出去了。”

沈砚秋沉默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叩。崇祯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激烈。这位年轻皇帝登基以来,一直试图扭转朝局,整顿吏治,对结党营私、贪腐无能之辈深恶痛绝。朱常浩此事,恐怕是正好撞在了刀口上,成了崇祯立威、敲打宗室的一个契机。

“后来呢?”他问,声音依旧平稳。

“后来陛下就问徐大人意见。徐大人出列,没直接说王府如何,只奏报了大人您在米脂安置流民、兴修水利、剿匪安民的具体政绩,还有……还有那棉纺公坊使得县衙税收大增,百姓得以糊口。徐大人最后说,‘沈砚秋或许行事刚直,不谙圆滑,然其心为民,其行务实,若因此等能干之臣被构陷去职,恐寒了天下实干官员之心。’”

苏清鸢不知何时也走了进来,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眼眸低垂,看不出情绪。

王书吏继续道:“陛下听完,沉吟良久,又让内阁和司礼监当庭议处。听说……听说争执得很厉害,最后还是陛下乾坤独断,定了调子。”他深吸一口气,终于说出了最关键的那句,“圣旨……圣旨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内容虽不知详实,但徐大人暗示,对大人您……应是无碍了!”

后堂内一时间静得只剩下几人深浅不一的呼吸声。王书吏脸上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苏清鸢微微松了口气,抬眼看沈砚秋。

沈砚秋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反而眉头微蹙。无碍?只是无碍吗?崇祯此举,看似回护了他,但更深层的用意是什么?是真心认可他的作为,还是仅仅需要借他这把“刀”来敲打日益跋扈的宗室?天威难测,今日能借他打压朱常浩,他日若需平衡朝局,是否也会毫不犹豫地将他舍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院中的老槐树在冬日阳光下投下光秃秃的枝影,带着一种萧瑟的冷硬。他知道,这道即将到来的圣旨,绝不会是这场风波的终结,反而可能是一个新的、更复杂局面的开始。

“王书吏,”他转过身,声音恢复了平时的冷静,“圣旨抵达前,县衙一切照旧。水渠维护、乡勇操练、棉纺公坊的运作,不得有丝毫懈怠。尤其是乡勇营,告诉周老憨,外松内紧,没有我的手令,一兵一卒不得妄动。”

“是,大人!”王书吏连忙躬身应下,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到了这个时候,沈大人最先想到的依然是地方的安稳。

王书吏退下后,苏清鸢才轻声开口:“大人似乎在担忧?”

沈砚秋目光落在窗外遥远的天际,那里云层堆积,似乎预示着另一场风雪。“清鸢,陛下此举,固然是还了我一个清白。但你想过没有,朱常浩是万历爷的儿子,是陛下的皇叔。陛下可以罚他,可以申饬他,但绝不会因为几个佃户的证词,就真的将他如何。最终,板子高高举起,恐怕还是会轻轻落下。”

苏清鸢默然,她何等聪慧,立刻明白了沈砚秋的顾虑。皇权的平衡术,从来不会将一方彻底打死。陛下保下了沈砚秋,对朱常浩也必然会有惩戒,但这惩戒能否让那位跋扈的皇叔真正收敛?还是会因此埋下更深的怨恨?

“那我们……”她迟疑道。

“等。”沈砚秋吐出两个字,“等圣旨到来,看清楚陛下的真正意图。同时,让我们在米脂的根基,扎得更深一些。”他回头,看向苏清鸢,眼神锐利而清醒,“只有让米脂离不了我沈砚秋,让这里的民生、防务与我牢牢绑在一起,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风波,我们才不至于如此被动。”

他走到案前,拿起那份被墨迹污了的文书,轻轻撕掉,重新铺开一张干净的宣纸。“去吧,帮我将近期乡勇营扩编后的名册、粮饷支用明细,还有棉纺公坊这几个月来的税收、流民安置数目,再详细核算整理一遍。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苏清鸢看着他沉静执笔的侧影,心中那点因为京城好消息而产生的松懈瞬间消失无踪。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妾身明白。”

几天后,携带着皇帝旨意的钦差终于抵达了米脂县城。没有预想中的旌旗仪仗,只有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士和一乘低调的马车。圣旨是在县衙大堂宣读的,沈砚秋率领县衙一众属官跪听。

旨意措辞严谨,透着皇家特有的冷硬威严。对于朱常浩,旨意中斥其“治家不严,纵仆为恶,疏于管教,有负圣恩”,最终处罚是“罚俸一年,禁足王府三月,深刻反省”。而对于沈砚秋,旨意肯定其“在米脂知县任上,安抚流民,剿匪安境,兴利除弊,卓有劳绩”,结论是“治县有功,免予追责,仍管米脂乡勇营,望尔恪尽职守,勿负朕望”。

钦差宣读完,将圣旨交到沈砚秋手中,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沈知县,接旨吧。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

沈砚秋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黄绫,叩首谢恩:“臣,沈砚秋,领旨谢恩,必竭尽驽钝,以报陛下天恩。”

他站起身,面色平静无波。一切都如他所料。朱常浩被轻轻放下,罚俸禁足,不痛不痒。而他,得到了“免予追责”和一句轻飘飘的“望尔恪尽职守”。

大堂外阳光正好,照在青石板上,反射出有些刺眼的光。沈砚秋捧着圣旨,一步步走出县衙大堂。王书吏、苏清鸢等人跟在他身后,神情复杂,既有事态平息的放松,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憋闷。

沈砚秋走到院中,停下脚步,抬头看了看湛蓝的天空。皇权之下,真相和正义,终究需要权衡和妥协。这一次,他借势过关,但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位置的微妙与脆弱。

他将圣旨轻轻拢在袖中,转身对众人道:“都散了吧,各司其职。”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

风波看似平息,圣旨已下,定调分明。但沈砚秋知道,朱常浩那道怨毒的目光,绝不会因为这一纸诏书就轻易消散。而他自己脚下的路,也从未因这一次的“胜利”而变得平坦。

他低头,看了看袖中隐约透出的明黄色一角,眼神深处,是一片冷凝的坚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我的书屋通古今,娇养脆皮王爷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游戏民国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最近更新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玄黄十二域 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 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 白虎御唐:龙阙血鉴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 司马老贼 玄黄问道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