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烽烟尽处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章 展示流民价值破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砰!”

赵德安将茶盏重重顿在案几上,溅出的茶水在名册上洇开一团污渍。他盯着校场上那群刚被强行凑齐、却分明暗流涌动的三百人,胸口那股浊气几乎要顶穿喉咙。

昨日沈砚秋在校场上靠着银钱与强压暂稳局面,但赵德安清楚,这不过是沙上筑塔。衙役们的怨气并未消散,只是暂时被压了下去。他今早一来,便敏锐地察觉到,被抽调的那一百三十名衙役,眼神里的怠惰和抵触几乎凝成了实质。反观那些流民,虽站得笔直,眼神里却藏着不安与惶恐,与身旁那些身着号服、却站得松松垮垮的“同袍”格格不入。

这所谓的乡勇营,不用外力,自己就能从里头烂掉。赵德安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拂袖便往县衙大堂走去——他倒要看看,沈砚秋今日召集所有官吏乡绅,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县衙大堂内,气氛比校场上更为凝重。

本县有头有脸的乡绅来了七八位,大多面无表情,或低头品茶,或眼神放空,显然对这位年轻县令折腾出的“乡勇营”兴致缺缺,甚至隐含不满。几位衙役班头站在下首,眼神不时瞟向端坐主位的沈砚秋,又飞快移开。

沈砚秋指尖轻叩光滑的榆木桌面,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他开门见山,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请诸位前来,非为空谈。乡勇营初立,人多言其弊,谓流民难以管束,谓衙役抽调误事,谓粮饷兵甲无着。”

他略一顿,见无人接话,才继续道:“然,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流民是负担,亦可为臂助;衙役抽调是损失,亦可成磨砺。关键在于,如何用之,如何管之。”

乡绅中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乃是米脂大户李老爷,他掀了掀眼皮,慢悠悠道:“沈大人雄心,老夫佩服。只是这‘臂助’之说,空口无凭。那些流民,除了会张口吃饭,还能做什么?难不成比我们各家训练有素的家丁护院还得用?”

这话引来几声压抑的低笑。几位班头也交换着眼色,显然深以为然。

沈砚秋并不动怒,反而点了点头:“李老爷所言,正是今日要议之关键。口说无凭,便请诸位移步校场,一观究竟。”

众人皆是一愣。赵德安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大人,校场杂乱,岂是议事之所?再者,让流民当着乡绅老爷们的面操演,万一出了丑态,岂非徒惹笑话?”

“是不是笑话,看过便知。”沈砚秋站起身,语气淡然,“若他们果真一无是处,这乡勇营,本官即刻解散,亲自向朝廷请罪。”

话已至此,无人再能反对。一行人各怀心思,簇拥着沈砚秋来到校场。

校场上,三百人依旧泾渭分明地站着。看到这么多官吏乡绅前来,流民队伍微微骚动,周老憨低喝一声才稳住阵脚。衙役们则大多挺了挺腰杆,想在老爷们面前留个好印象。

沈砚秋走到场中,先对周老憨微微颔首,随即朗声道:“今日不演花枪,不耍把式。只做三件事:筑墙、负重、垦荒。”他目光转向那些面露不屑的乡绅和班头,“诸位皆是我米脂栋梁,熟知农事工役,不妨亲自评判。”

他首先指向校场一角堆放的土石木料:“第一项,筑墙。以百人为一队,流民一队,衙役一队,各筑一道十步长、五尺高的土墙。时限,半个时辰。”

命令下达,场面立刻动了起来。

流民队在周老憨的指挥下,迅速分出人手,挖土的挖土,担水的担水,垒石的垒石,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他们之中多有曾是泥瓦匠、或是常年干惯苦力的,做起这些来轻车熟路。反观衙役队,虽也动了起来,却显得杂乱无章,有人抢轻便活,有人站着指挥,真正下手干活的速度远逊于流民。

不到半个时辰,流民队面前已立起一道齐整结实的土墙,而衙役队那边,墙才勉强垒到一人高,歪歪扭扭,仿佛一推就倒。

乡绅们看着,眼神里最初的轻视淡去了几分,开始低声交谈。

李老爷捻着胡须,没说话,目光却在那两道墙之间来回逡巡。

“第二项,负重行军。”沈砚秋命人抬来数十个同样份量的麻包,“每人负一包,绕校场疾走十圈,先完者为胜。”

这一次,差距更为明显。流民们常年忍饥挨饿奔走,耐力远超这些平日里最多巡巡街、偶尔追捕小贼的衙役。十圈下来,流民队大多还能坚持,而衙役队已瘫倒大半,气喘如牛,汗透衣背。

几个乡绅微微颔首,看向流民的目光里多了些别样的意味。

赵德安脸色难看,强笑道:“大人,衙役兄弟们平日公务繁忙,疏于锻炼,也是情有可原……”

沈砚秋不接他的话,直接进行第三项:“最后,垦荒。”他指着校场边缘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同样百人队,各开垦一亩荒地。时限,一个时辰。”

这才是流民真正的主场。他们挥舞着分发的简陋农具,动作熟练而富有节奏,锄头落下,杂草连根翻起,泥土被迅速耙平。那份浸润在骨子里的农耕技艺,绝非衙役们笨拙模仿所能及。一个时辰后,流民队负责的土地已平整如镜,而衙役队那边,草除得七七八八,地却坑洼不平。

三项比试,高下立判。

沈砚秋走到场中,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乡绅和官吏,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诸位都看到了。流民非是废物,他们有力气,有技艺,更能吃苦耐劳。若招安为乡勇,农时便是最好的屯田劳力,闲时便是守护乡里的兵卒。他们所求,不过是一口安稳饭吃,一片能立足的地。予其生路,他们便能为我米脂筑起最坚实的墙,开出最肥沃的田!”

他顿了顿,看向那些眼神终于炽热起来的流民,又转向面色复杂的衙役班头:“至于衙役兄弟们,抽调入营,并非剥夺尔等职责,而是赋予更重的责任——保境安民!平日辛苦,本官知晓。故,乡勇营之军饷,优先保障,绝不动用诸位原有俸禄分毫。今日所展,非为贬低谁,而是要让诸位明白,流民与衙役,各有其用,合则两利!”

周老憨激动得浑身微颤,猛地抱拳,声音洪亮:“愿为沈大人效死!为米脂效死!”他身后的流民们齐声应和,声浪震得校场旁的柳树枝叶簌簌作响。

几位乡绅交头接耳,李老爷沉吟片刻,终于缓缓开口:“沈大人……所言不虚。这些流民,确是能做事的。”他话锋一转,“只是,这军饷兵甲,终究是实打实的开销……”

“李老爷放心。”沈砚秋接过话头,“军饷来源,昨日已言明。至于兵甲,首批百套,三日内必至。后续亦有着落。沈某在此立誓,绝不因此事,再向各位乡绅摊派一分一毫,增加百姓一丝负担!”

这话掷地有声。乡绅们最大的顾虑被堵死,又亲眼见了流民的价值,态度顿时软化不少。

赵德安看着眼前局面,心知沈砚秋这一步,又走成了。他强压下心头嫉恨,挤出一丝笑容:“大人深谋远虑,属下拜服。只是……这人招来了,日后如何管束,如何调配,还需细细斟酌,万一……”

“没有万一。”

沈砚秋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掠过赵德安,扫过全场。

“今日起,乡勇营便按此规制运转。衙役、流民混编为三队,各设队正。周老憨任副统领,协助本官总理营务。营中设立章程,有功即赏,有过即罚,一视同仁!”

他袖中手指微微蜷紧,感受着那份早已拟好的、融合了现代管理思维的训练与编制草案的厚度。他知道,展示价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这支成分复杂、心思各异的队伍真正拧成一股绳,才是真正的考验。校场上的风带着尘土的气息,吹动他官袍的下摆,也吹动了米脂未来格局的莫测风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血色白银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于府钱庄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 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 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一剑照汗青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 谁说神罗不算罗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