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周身那锐利无匹的金色毫芒缓缓收敛,他恭敬地再次向空中诸多虚影行礼,随后退回到队列之中。空中几道虚影微微颔首,显然对这不足百岁便能领悟一丝金之法则的少年颇为赞许。
陈三七站在原地,心中那丝因对比因果之力而产生的疑惑涟漪尚未完全平复。他能感觉到,空中那些深不可测的目光,在扫过李辰之后,正逐一落在他们剩余八人身上,带着审视与探查。
“若无人再领悟法则,那么……”中央那道剑影流转的虚影再次开口,语气平淡,似乎对此结果并不意外。
就在此时,陈三七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头的杂念,一步踏出,与李辰并肩而立。他抬头望向那数十道令人心悸的虚影,声音平稳而清晰:
“弟子陈三七,”
他略作停顿,并未像李辰那般报出自己所悟法则之名,而是心念微动,悄然引动了识海深处那初步凝聚的因果之力。
嗡——
一种无形无质,却仿佛能牵动万物根源的奇异波动,以他为中心,悄然弥漫开来。没有耀眼的光芒,没有属性的气息,更没有李辰那般锋锐逼人的意境。但在陈三七的身周,空间仿佛变得有些“不真实”,光线似乎发生了微不可查的偏折,一种难以言喻的、关乎“联系”、关乎“秩序”、关乎“必然”的韵味,将他轻轻环绕。
他并未刻意去“展开”什么具象化的力量,仅仅是让自身初步领悟的因果之道的自然气息,流露出来一丝。
然而,就是这一丝看似平淡无奇的气息流露,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高台之上,那数十道原本或淡然、或好奇、或审视的虚影,几乎在同一时刻,剧烈地波动了起来!
“这是……?!”
“此种韵律……绝非五行!非阴阳!非时空表象!”
“难道是……那种力量?!”
一道道蕴含着震惊、疑惑、乃至难以置信的神念波动,在空中激烈地交织、碰撞。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有几道虚影似乎因为过于激动,而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彼此间的气息相互冲撞,引得那片虚空都微微扭曲。
“此子当入我天衍峰!推演天机,正需此等……”一道带着沧桑计算气息的虚影神念震荡。
“荒谬!此等特质,合该来我天玄峰,以因果定胜负,掌控先机!”另一道煞气凛然的虚影毫不相让。
“尔等皆着眼细微,此道关乎根本,当入我天清峰,执掌宗门秩序根基!”又一道威严厚重的虚影加入战团。
争执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虚影被牵扯进来,场面一度有些失控。陈三七甚至能感觉到,有几道格外强大的神识,毫不客气地在他身上来回扫视,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剖析一遍,那股压力让他周身业火都似乎活跃了几分,带来一阵灵魂层面的刺痛。
就在这纷乱之际——
高台最中央,空间如同水波般轻轻荡漾,一道新的虚影,无声无息地凝聚浮现。
这道虚影,与其他虚影截然不同。他并非模糊不清,反而凝实得近乎真人,只是周身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微光,让人无法看清具体容貌,只能隐约辨出其身形修长,带着一种亘古不变的沉静。他没有任何动作,也没有散发出任何强大的气息。
但就在他出现的刹那,如同沸水被瞬间冰封,之前所有激烈争执的虚影,全部戛然而止!一股无形的、难以言喻的绝对静谧笼罩了整个大殿,连空中飘荡的仙气仿佛都凝固了。所有先前争执的虚影,都微微转向这道新出现的虚影,流露出一种混杂着敬畏、忌惮乃至一丝无奈的情绪。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片刻之后,一道飘渺出尘,仿佛自九天之外传来,却又清晰地响彻在每个人灵魂最深处的声音,缓缓回荡开来:
“本座——道木。”
当“道木”这两个字清晰传入耳中时,陈三七的心脏猛地一跳,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抽搐了一下。
“盗墓?!”他内心瞬间被巨大的荒谬感充斥,“这位峰主的名号……还真是……别致!这种事,也能如此堂而皇之地说出来吗?第九峰难道是专门干这个的?”
他强忍着吐槽的欲望,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
那道号“道木”的虚影,似乎完全不在意下方弟子们可能产生的联想,声音依旧平淡无波,直接锁定了陈三七:
“现为第九峰,峰主。”
“你,是陈三七。”
“可愿,拜入本座名下?”
没有询问,没有试探,直接便是最核心的问题。语气虽然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早已料定陈三七不会拒绝,也无人敢与他争夺。
陈三七压下心中的种种杂念与吐槽,迅速权衡。能让之前所有争执的长老瞬间噤声,这位“道木”峰主的实力与地位,在内门绝对属于顶尖层次。拜入其门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盗墓”这个道号背后的含义……日后自有分晓。
他不再犹豫,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躬身拜下,行了标准的拜师礼:
“弟子陈三七,拜见师尊!”
“善。”
道木虚影只回了一个字。随即,他看似随意地一招手。
陈三七顿时感觉周身空间法则瞬间改变,一股无法抗拒但又异常柔和的吸力传来,眼前景象急速变幻,仙宫、光环、其他新晋弟子、乃至空中那些虚影,都如同退潮般迅速远去、模糊。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吸入了一条无形的空间通道,耳边只剩下呼啸而过的、扭曲的光影。
与此同时,一个恢弘浩大、仿佛源自天地规则本身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玄清宗内门的每一个角落:
“弟子陈三七,拜入第九峰峰主道木门下,为内门弟子。”
这宣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内门无数弟子、长老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道木峰主,可是从未亲自收过徒的!
……
待那空间传送的轻微不适感消失,陈三七稳住身形,定睛看去。
他已身处另一座大殿之内。这座大殿与他刚才所在的仙宫主殿风格迥异,没有金碧辉煌,没有仙气缭绕,反而显得异常古朴、简洁、甚至有些……空旷。
大殿四壁似乎是某种天然的深色岩石,未经雕琢,上面刻满了无数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古老符文与图案,这些符文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流转,散发出微弱而玄奥的光芒。殿顶很高,隐没在淡淡的阴影之中,看不到光源,但整个大殿却弥漫着一种均匀而柔和的光亮。大殿中央,只有一个简单的灰色蒲团。
而此刻,那道号“道木”的峰主虚影,正凝实了许多,盘坐于那个蒲团之上。虽然依旧看不清具体面容,但陈三七能感觉到,一道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能洞彻一切的目光,正落在自己身上。
“陈三七,”道木的声音在这座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更显清晰,“将你所悟之法则之力,尽数展开,无需保留。”
“是,师尊。”
陈三七收敛心神,知道这是师尊要亲自检验他的根基。他不再像之前在外那般仅流露出一丝气息,而是彻底沉下心神,引动了识海深处那枚由业火煅烧、明悟因果而凝聚的道种!
轰!
这一次,不再是细微的波动。当他全力展开因果之力的刹那,一种更加宏大、更加深邃、更加本质的力量气息,以他为中心弥漫开来!他周身仿佛化为了一个无形的因果漩涡,无数细微到极致的、若有若无的丝线在他身周浮现、缠绕、延伸向无尽的虚空,仿佛连接着万物众生,贯穿了过去未来。
而就在这全力展开的瞬间,陈三七之前经历过的那种玄妙状态再次降临!他自身的所有气息,与外界的一切因果联系,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暂时屏蔽、剥离了!他再次沉浸于那浩瀚无边的因果大道的感悟之中,自身仿佛化为了因果的一部分,超然物外。
在这种极致沉浸的状态下,他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投向自身那复杂的因果网络。他清晰地“看”到,除了原本那些或粗或细、或明或暗的因果线之外,就在不久前,一条新的、散发着柔和而尊贵淡金色光泽的因果丝线,悄然连接在了他的因果根源之上。这条丝线,似乎与这片内门天地,与眼前的师尊,有着某种关联。
“果然……是因果之道。”
道木那平静无波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陈三七的沉浸。声音中,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确认与了然。
陈三七闻声,立刻收敛心神,将那弥漫的因果之力缓缓收回体内。那种超然物外的状态如潮水般退去,他的气息重新与外界相连,意识也彻底回归现实。
他看向蒲团上的师尊虚影,心中积累的关于法则的诸多疑惑,此刻再也按捺不住。他整理了一下思绪,恭敬地问道:“师尊,弟子愚钝,对法则之力尚有诸多不解,恳请师尊解惑。”
“讲。”道木言简意赅。
“弟子想知道,何为法则?为何元婴之境,常人难以领悟?而李辰师弟与弟子,似乎又有所不同?”
道木虚影微微波动,似乎是在组织语言,随后,那飘渺的声音缓缓道来,为陈三七揭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层面:
“法则之力,究其根本,乃是此方天地固有规则的一种体现,亦是生灵与某种规则之间亲近状态的显化。”
“或许可以这般理解:你自身的存在,与天地间运行的某项特定规则,产生了极高的契合度,从而能模糊地感知到它的存在,理解它运行的某种状态与规律,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用它的力量,干涉现实,为你所用。”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凝重:“然而,借用的前提,是承载。若你完全掌握某一条‘道’,即一条完整的法则,理论上你可以借用其所有的力量。但前提是,你自身的‘容器’——也就是你的生命本源、灵魂强度、修为境界——必须足够强大,能够承载这股力量。否则,妄图驾驭超越自身极限的法则之力,唯一的下场,便是被狂暴的‘道’之力量撑破,形神俱灭。”
“这便是为何,寻常元婴之境,根本不会,也无法去感悟法则之力。”道木的目光仿佛能穿透陈三七的元婴,“因为元婴修士的‘容器’太过脆弱,即便是最微弱、最表象的一丝法则之力,都足以将其彻底撑爆,更遑论引动借用。”
“但,天地间总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他继续解释道,“若某个生灵,其本质、其灵魂、其经历,与某条‘道’的契合度天生极高,高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那么,他便能在元婴这般弱小的境界,提前模糊地感应到这条‘道’的存在,并极其艰难地,借用其微不足道的一丝力量。李辰之金之法则,你之因果,皆属此列。此为缘法,强求不得。”
道木接着阐述了后续的修行路径:“而当修为达到炼虚之境时,修士的生命本质发生跃迁,‘容器’足够坚固,届时,几乎所有修士,都能凭借自身之道途与积累,感悟到与自身最为契合的‘道’,开始真正接触法则之力。”
“炼虚往后的修行,便不仅仅是修炼己身能量,更重要的,是修炼自身所契合的‘道’。对‘道’的领悟越深,进展越快,实力便越强,对法则之力的运用也越发精妙恐怖。”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悠远:“传闻中,若想登临那虚无缥缈的仙位,其中之一,便是必须完整地领悟、掌控一条法则,也就是一条完整的‘道’。继而以此‘道’淬炼真灵,褪去凡胎,方能铸就仙基,登临仙境。”
“不过,”道木语气微顿,“一条完整的‘道’,何其艰难浩瀚?古往今来,能掌控其十之一二者,已足以纵横此方天地,难逢敌手了。”
陈三七听得心潮澎湃,但又抓住了另一个关键点,他再次恭敬请教:“师尊,那法则之间,又有哪些区分?是否如典籍所载,分阴阳、五行、时空等等?”
听到这个问题,道木虚影似乎发出了一声极轻的笑声。
“非也。”他否定了陈三七的猜想,“法则的区分,并非按你所想的属性类别那般。”
“法则,以其作用形式与涉及层面,可分为两大类别:物质法则与维度法则。”
“物质法则,即其力量的展现与实现,必须通过物质作为媒介或载体。你所知的五行——金、木、水、火、土,风、雷、冰等,皆属此列。便如李辰所展金之法则,他需引动金属性的灵力或物质,方能将‘锋锐’、‘坚固’之规则,作用到目标对象之上,产生结果。”
“而维度法则则截然不同。”道木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奇异的韵味,“其力量的展现与实现,无需依赖任何物质媒介,可直接作用于规则层面,干涉现实。便如你所悟之因果法则,你无需触碰任何物质,便可直接操控因果之力,斩断或建立联系,令果随因生。又比如时间法则、命运法则等,同样无需触碰物质,便可直接作用于目标对象之上。”
他进一步阐释道:“所有的物质法则,修行到极致,溯本归源,最终会万法归一,走向同一条终极的创造大道。因为构成物质的基本本质是相通的,只是其外在表现形态与规则侧重不同而已。”
“而维度法则……”道木的语气首次带上了一丝不确定性与凝重,“至今尚无‘万法归一’的明确概论,其源头与终极,远比物质法则更为神秘、更为深邃。并且,维度法则极其罕见,堪称凤毛麟角。”
“修士达到炼虚境后,因我等生灵本身便是由物质构成,故所能感悟到的,绝大部分都是物质大道。而维度法则……”他顿了顿,“其领悟几乎完全依靠虚无缥缈的概率与天赋,强求不得。据本座所知,放眼整座银河系,能领悟维度法则者,数量……不超过双手之数。”
最后,道木的声音带着一种告诫的意味:“而且,每一位领悟了维度法则的存在,都拥有随时改变整个银河局势的潜在能力。只是,动用维度法则干涉现实的代价往往极大,涉及到的因果与反噬超乎想象。故而非到逼不得已,生死攸关,谁都不会轻易主动出手,引火烧身。”
陈三七静静地听着,内心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物质法则,维度法则……因果之道,竟是如此罕见且强大的维度法则!
他回想起自己领悟因果的历程,那业火焚身、痛彻灵魂的折磨,那观摩因果丝线断裂时的道韵涟漪……一切似乎都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这条道路,注定充满艰难,但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他看向蒲团上那道神秘的虚影,深深一拜:
“多谢师尊解惑!那师尊您的“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