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之文明共生 第三十九卷 第八章 实操遇阻生差异,玉符指导解困惑
数据共享日结束的第二天一早,联盟群就热闹得像菜市场 ——ζ-6 的维护员在群里发了段视频,画面里他们对着符阵忙活半天,额头上全是汗,可符阵的节能效果连 θ-4 说的一半都没达到。
“这不对啊!”ζ-6 的维护员急得声音都变了,“我们明明按 θ-4 分享的步骤调的参数,怎么节能效果差这么多?是不是哪里漏了没说?”
θ-4 的维护长赶紧回复,语气带着委屈:“我们真的把所有步骤都分享了!从符墨调配到光丝强度,一步都没少,你们是不是…… 操作的时候没注意细节?”
这话刚发出去,δ-8 的维护员也插了进来,还附了张导管检测的照片:“我们按 Ω-12 的技巧检测导管,结果漏检了 3 处磨损!Ω-12 的维护长,你们是不是用了特殊工具啊?”
Ω-12 的维护长急得连发三个问号:“没有啊!就是普通的检测仪,你们是不是没按‘从左到右逐段测’的顺序来?”
群里你一言我一语,渐渐有了点火药味。莉娅看着手机,叹了口气:“这可咋整?共享日的时候说得好好的,一到实操就出问题,再这么下去,大家该互相猜忌了。”
小米坐在电脑前,翻着各文明的实操视频:“我对比了 θ-4 和 ζ-6 的操作,发现 ζ-6 调参数的时候,用的是‘手动旋钮’,而 θ-4 用的是‘自动调控器’,速度不一样,参数没稳住;δ-8 则是检测仪的‘灵敏度没调好’,才漏检了磨损。不是谁藏了技巧,是大家的设备和操作习惯不一样!”
“可怎么跟他们说清楚啊?” 阿明啃着压缩饼干,愁眉苦脸的,“总不能让每个文明都重新换设备吧?那也太费时间了。”
林野正拿着主玉骨符擦拭,听到这话,把符牌放在视频分析台上。符身的淡粉色光丝晃了晃,突然分出两缕光,分别罩住 ζ-6 和 θ-4 的操作视频。没过一会儿,屏幕上就出现了 “操作差异对比图”—— 左边是 ζ-6 的手动旋钮,右边是 θ-4 的自动调控器,中间用红色箭头标着 “适配方法:手动旋钮每调一次,停顿 3 秒稳参数”。
“哎!玉骨符这是帮着找差异呢!” 莉娅凑到屏幕前,眼睛一亮,“快把这个对比图发到群里,让 ζ-6 的人看看!”
林野点点头,把图发到群里。ζ-6 的维护员很快回复:“原来是这样!我们没等参数稳住就接着调,难怪效果不好!现在按‘调一次停 3 秒’的方法试,节能效果上来了!”
θ-4 的维护长松了口气,发了个 “太好了” 的表情包:“我就说我们没藏私吧!都是操作习惯的问题,现在弄清楚就好。”
这边刚解决,δ-8 又发来消息:“我们的检测仪灵敏度怎么调啊?按 Ω-12 的方法调,还是不准。”
林野把主玉骨符转向 δ-8 的检测仪照片,光丝再次跳动,在照片上标出 “灵敏度旋钮”,还附了行字:“按 δ-8 设备型号,旋钮需顺时针转 2 圈半,而非 Ω-12 的 2 圈”。
δ-8 的维护员赶紧去试,没过多久就发来好消息:“调好了!这次全检测出来了,谢谢玉骨符!也谢谢 Ω-12 的维护长,不是你们的问题,是我们设备型号不一样!”
群里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下来,之前的猜忌也没了。γ-5 的维护员还主动问:“我们下次按共享的抗辐射技巧实操,能不能让玉骨符提前帮我们看看操作差异啊?省得再出问题。”
莉娅笑着回复:“没问题!以后大家实操前,都可以把设备和操作步骤发给我们,让玉骨符帮忙做‘适配指导’!”
散了群,莉娅看着主玉骨符,忍不住摸了摸:“以前总觉得‘把方法说清楚就行’,现在才知道,‘适配操作习惯’更重要。你这本事,真是帮了大忙了!”
阿明把最后一口压缩饼干咽下去,感慨道:“我爷爷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技’,以前不懂,现在才明白 —— 不是别人的方法不好,是得找个适合自己的方式用。玉骨符就是帮我们找这个‘适合的方式’。”
林野把符牌收好,光丝在他手心轻轻跳动:“其实每个文明的操作习惯,都和他们的设备、环境有关,没有对错之分。玉骨符只是帮大家看到这些差异,找到适配的办法。就像联盟的共生,不是让大家都用一样的方法,而是让每种方法都能发挥作用,互相补台。”
接下来的几天,不少文明都提前把实操计划发给联盟中枢。林野和团队借助主玉骨符,为每个文明做 “定制化适配指导”:给用老式设备的文明标注意思停顿时间,给操作节奏慢的文明调整步骤顺序。大家按指导实操,再也没出过错。
一周后,ζ-6 的维护员发来喜报:“按适配方法调符阵,节能效果比 θ-4 的还高 2%!谢谢联盟,谢谢玉骨符!”
莉娅把喜报转发到群里,群里满是 “恭喜”“我们也达标了” 的消息。阿明看着手机,笑着说:“以后就算有新文明加入,只要有玉骨符帮忙适配,再也不怕实操出问题了!”
林野望着窗外的星空,手里握着主玉骨符,淡粉色的光丝和远处的星光交相辉映。他知道,跨文明的互助从来不是 “照搬方法”,而是 “互相理解、灵活适配”—— 有了这份理解,再加上玉骨符的帮忙,联盟的共生之路,一定会走得更稳、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