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香甜的韭菜根

首页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绍宋 晚唐浮生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太子,不做也罢!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香甜的韭菜根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全文阅读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txt下载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1章 齐使诡言探秦意 庙墙秘刻泄天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蓟城的残雪还未消尽,召公庙的断壁下已生出新绿。陈墨跪在东配殿的焦土上,指尖拂过被烟火熏黑的砖缝,那里藏着半片青铜镜,镜面映出他眼下的青黑——自陈砚死后,他已三日未曾合眼。

太史令,燕地七城的乡老都在庙外候着,说要推举您主持春祭。蒙武的声音压得很低,甲胄上的寒霜还未化尽,他们带来了燕国的舆图,说愿意献城归秦,只求......

只求保住这宗庙。陈墨接过青铜镜,镜面突然反射出庙顶的破洞,一只乌鸦正从洞口探进头来,告诉他们,春祭按燕礼举行,祭品由秦军供给。另外,把那些在战乱中失去家园的燕人,都安置到城南的空宅里,口粮从我的军饷里扣。

蒙武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拱手领命。他转身时,靴底蹭过墙角的灰烬,露出块刻着字的砖——这是吕不韦安插在蓟城的眼线留下的标记,意为有密令到。

陈墨看着那块砖,忽然想起父亲的旧物箱里,也有块一模一样的砖。当年父亲在邯郸为质,正是靠着这块砖与吕不韦搭上线,才得以保全陈家血脉。他将青铜镜揣进怀中,镜面贴着心口,冰凉的触感让混乱的思绪清明了几分。

咸阳宫的偏殿里,檀香与药味纠缠在一起。嬴政坐在榻边,看着侍医为吕不韦诊脉。老相邦的脸色蜡黄如纸,手腕上的青筋在枯瘦的皮肤下突突跳动,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体而出。

陛下,相邦是忧思过度,气血逆行。侍医跪伏在地,需静养三月,不可再劳心费神。

嬴政没说话,目光落在吕不韦枕边的竹简上。那是从蓟城快马送来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载着陈砚勾结匈奴、纵火焚庙罪证,末尾还附着陈墨斩杀陈砚时的现场绘图——图中陈墨的剑正刺穿陈砚的心口,溅起的血珠竟诡异地聚成个字。

陈墨倒是心狠。嬴政忽然开口,声音里听不出喜怒,亲弟弟说杀就杀,比朕还像个法家弟子。

吕不韦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痰里带着血丝:陛下......老臣听说,陈砚死前,曾往临淄送过密信......

哦?相邦的消息倒是灵通。嬴政拿起案上的青铜灯台,火苗在他眼中跳跃,密信是写给淳于越的,说要借齐兵十万,助燕复国。相邦觉得,这是不是陈墨兄弟演的一出苦肉计?

吕不韦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张了张嘴,却被嬴政打断:朕已派李斯去临淄,名为,实为查探。若齐人真敢插手燕地事务,朕不介意让王贲的军队,顺便去临淄逛逛。

殿外传来谒者的通报:陛下,蓟城急报,齐国派使者来见陈太史,说是要商议燕齐边境盐场之事

嬴政将灯台重重顿在案上,火星溅落在吕不韦的手背上,老相邦却浑然不觉,只是喃喃道:来了......他们终究是来了......

齐使淳于越的马车停在蓟城门口时,陈墨正在召公庙的西庑整理典籍。那些从灰烬里抢救出来的竹简还带着焦味,他用羊毫蘸着糨糊,小心翼翼地拼接断裂处——这是燕国的《春秋》,记载着从召公封燕到惠王时期的史事,其中关于燕秦同源的记载,或许能解开他心中的疑团。

太史令好雅兴。淳于越的声音带着笑意,玄色的儒袍下摆扫过门槛,国破家亡之际,还有心思修补故纸堆。

陈墨没抬头,指尖捏着片碎简:淳于先生可知,这简上写着什么?他将竹简转向来人,燕襄公二十二年,秦穆公分兵救燕,击败山戎,燕秦会盟于无终山,歃血为誓永为兄弟,不相攻伐

淳于越的笑容淡了几分:陈年旧账,何必再提。如今秦军踏破蓟城,当年的盟约,早就成了废纸。

先生此言差矣。陈墨放下竹简,目光锐利如刀,盟约可废,血脉难断。先生此次来蓟城,怕不是为了盐场,是为了看看,燕人的血与齐人的血,到底哪个更红吧?

淳于越的脸色变了。他从袖中掏出个锦盒:陈太史果然快人快语。这是稷下学宫的荀子先生托我转交的,说您看了就知道,什么是天下大同

锦盒里没有竹简,只有块龟甲,裂纹纵横交错,像极了燕北草原的地图。陈墨的指尖刚触到龟甲,就认出这是当年父亲用来占卜的那片——甲尾刻着的字,是他小时候用刻刀歪歪扭扭刻上去的。

荀子先生说,有些债,总得有人还。淳于越的声音压得很低,长平之战坑杀的四十万赵卒里,有三千是墨家弟子,其中就有陈太史的叔父。

陈墨的呼吸猛地一滞。这块龟甲,父亲临终前说早已遗失在邯郸战乱中,怎么会出现在淳于越手里?更让他心惊的是,叔父之事,连陈砚都不知晓。

秦军的营帐在燕齐边境连绵十里。王翦站在辕门外,看着探马带回的齐军布防图,眉头拧成个疙瘩。图上标注的齐军数量,比情报里多了整整五万,而且都配备了燕国的强弓——那是太子丹当年用盐场从齐国换来的军备。

将军,陈太史的密信。亲卫递上竹筒,封口盖着太史令印说齐人是虚张声势,主力根本不在边境,在济水南岸。

王翦剖开竹筒,里面的帛书只有八个字:围而不打,静观其变。他忽然笑了,将帛书凑到火上点燃:陈墨这小子,比他爹还会算计。

火焰舔舐帛书的瞬间,王翦注意到帛书背面用朱砂画着个奇怪的符号——像个字,又像个字,最后一笔却拐向齐地。他想起二十年前,陈墨的父亲在长平军中,也常用这个符号传递军情,当时的解释是墨家兼爱,无分彼此。

传我将令,王翦扔掉帛书的灰烬,让前军退后三里,在营外竖起燕秦同宗的大旗。另外,派人与齐军主将说,秦军只讨太子丹余党,与齐人井水不犯河水。

亲卫领命而去时,王翦望着齐军大营的方向,忽然觉得这场景有些熟悉。当年长平之战,白起也是这样故意示弱,引诱赵军出击,最终成就了那场惊天动地的歼灭战。只是这一次,陈墨要的不是歼灭,是收服。

召公庙的深夜,只有东南角的钟楼还亮着灯。陈墨踩着梯子,在钟楼的横梁上摸索——根据龟甲裂纹的指引,这里藏着陈砚留下的东西。指尖触到个硬物时,他的心跳骤然加速。

那是个青铜匣,锁孔的形状恰好能容下他怀中的半片青铜镜。匣子弹开的瞬间,一股陈年的墨香扑面而来,里面整齐地码着三卷竹简:一卷是陈砚与匈奴王的密约(墨迹明显是伪造的),一卷是稷下学宫的《攻守策》(上面有淳于越的批注),最后一卷,竟是父亲的日记。

陈墨颤抖着展开日记,泛黄的竹简上,父亲的字迹力透纸背:昭王四十七年,与不韦定计,以假降诱赵军入长平。吾率五千死士为先锋,本欲里应外合,不料白起竟要坑杀降卒......

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某一行:墨儿七岁,砚儿五岁,若吾不测,让他们兄弟二人,一仕秦,一游齐,待天下有变,或可阻止又一场长平之祸......

青铜匣突然发出轻响,底层的暗格弹了出来,里面是张绘制精美的地图,标注着齐军在济水南岸的布防,图旁写着行小字:哥,齐人欲借燕地为饵,诱秦军深入,淳于越已在临淄城外伏下三万锐士。

陈墨的指尖冰凉。他终于明白,陈砚杀匈奴人、藏王头、甚至不惜自焚,都是为了逼匈奴人远离战场;伪造密信,是为了让秦军警惕齐人的动向。这个从小就爱跟在他身后的弟弟,用最惨烈的方式,践行了父亲的遗愿。

钟楼外突然传来脚步声,蒙武的声音带着惊慌:太史令,不好了!咸阳来的使者说,陛下怀疑您与齐人勾结,要押您回咸阳受审!

陈墨将地图塞进怀中,合上青铜匣放回横梁。他走到窗前,看着蓟城的夜色——远处的秦军大营灯火通明,燕秦同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而东南方向的天际,已泛起诡异的鱼肚白。

他忽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唯宗庙香火,能系人心;唯血脉相连,能止刀兵。

脚步声越来越近,陈墨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门口。青铜镜在怀中微微发烫,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觉醒。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只是秦国的太史令,更是那个要在秦齐之间,撑起一片安宁的墨家传人。

而远处的临淄城外,淳于越正站在高台上,看着三万齐军精锐列成方阵。他手中的令旗缓缓举起,旗面绣着的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等待着吞噬猎物的时机。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燕齐边境的地平线上,悄然凝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丹武双绝 穿越之重返高中时代 蛊真人 说好一心求死,你怎么飞升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最近更新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洪武:医圣朱橚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离之星 于府钱庄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寒门小神童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箭神三少爷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香甜的韭菜根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txt下载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最新章节 -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