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爱吃清蒸桂花鱼的小娘

首页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爱吃清蒸桂花鱼的小娘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文阅读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txt下载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9章 赴考临安聚英才 两院争锋显峥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

第一百一十九章 赴考临安聚英才 两院争锋显峥嵘

时光荏苒,夏意渐浓。陈家沟的日子在宁静与期盼中悄然流逝。陈彦归家后,并未沉溺于团聚的温馨,而是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备考之中。白日里,他或在自家清幽的书房内潜心研读经史,将岳麓书院所学与过往积累融会贯通;或踱步于田间地头,望着绿浪翻滚的稻田,思索着农事民生与经世致用之道。夜晚,则挑灯夜读,针对乡试可能涉及的策问方向,梳理思路,锤炼文笔。他深知,两浙路乃文风鼎盛之地,才子云集,乡试之激烈,绝非寻常,丝毫不敢懈怠。

祖父陈满仓见长孙如此勤勉,心中欣慰,时常默默将新沏的茶水放在书房门口;母亲张桂娘则变着花样准备可口的饭菜,生怕儿子营养跟不上;就连顽皮的堂弟陈松,经过上次的“劳作体验”和大哥的开导,也懂事了许多,路过书房时都会放轻脚步,偶尔还会探头探脑地送上几个自家果园新摘的甜桃,眼中带着对大哥的崇拜。家,成了陈彦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温暖的港湾。

然而,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七月初,暑气渐炽,乡试的日期日益临近。初八这日,天色未明,陈家大院已是灯火通明。

堂屋内,气氛凝重中带着不舍。祖母王氏拉着陈彦的手,一遍遍地摩挲着,眼眶泛红,千言万语化作反复的叮嘱:“彦儿,路上千万小心,吃好睡好,莫要熬坏了身子……考不考得中都不打紧,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母亲张桂娘强忍着泪水,将最后几件熨烫平整的衣衫和精心准备的干粮、药品塞进已经鼓鼓囊囊的行囊,声音哽咽:“娘都给你备齐了,缺什么就在城里买,别舍不得花钱……”

父亲陈延峰话不多,只是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沉声道:“放心去考,家里有我和你二叔。”

二叔陈延岳也道:“彦儿,别有太大包袱,尽力就好。”

就连小堂弟陈松,也扯着陈彦的衣角,仰着小脸,认真地说:“大哥,你一定要考中!等我学会了做肥皂,赚了钱,也给你买好多好多书!”

陈彦看着家人关切的面容,心中暖流涌动,亦有些酸楚。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祖父、祖母、父母、二叔二婶,郑重地行了一个大礼:“爷、奶、爹、娘、二叔二婶,彦儿走了!你们在家,务必保重身体!待乡试毕,无论结果如何,彦儿即刻返家!”

辞别家人,陈彦与石头登上马车。马车缓缓启动,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噜的声响。陈彦探出车窗,用力挥手。晨光熹微中,家人久久伫立在院门口的身影越来越小,祖母和母亲终于忍不住,抬手拭泪的身影,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他收回目光,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将那份浓浓的亲情化为前行的动力。

马车抵达清河县城码头时, 赵修远和柳云卿已在此等候。赵修远依旧是锦衣华服,气度从容,身边跟着两个伶俐的书童和仆从,行李考箱一应俱全,显得准备充分。柳云卿则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行李简朴,但精神饱满,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一丝紧张。见到陈彦,二人皆迎了上来。

“彦弟!”

“陈兄!”

三人相见,互道问候。赵修远笑道:“看彦弟气色饱满,想必在家中备考甚是顺利。”

陈彦拱手回礼:“师兄过奖,不过是按部就班,不敢荒废时日。看师兄与云卿兄亦是神采奕奕,定是准备充分。”

柳云卿略显腼腆地笑了笑:“尽力而为,只求不负所学。”

寒暄过后,四人一同登上了前往临安府的大型客船。此次行程主要沿运河而行,路途颇远,但客船宽敞平稳,倒也舒适。

船行水上,两岸风光渐次变换。 初时,四人常聚在甲板上,凭栏远眺,欣赏着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小桥流水,白墙黛瓦,桑田藕塘,舟楫穿梭。如画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也冲淡了些许离愁别绪。他们时而谈论沿途风物,时而交流备考心得,时而吟诗作对,倒也惬意。

赵修远家学渊源,见识广博,常能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柳云卿基础扎实,心思缜密,往往能提出独到见解;陈彦则思路开阔,常能融汇各家,提出新颖观点。三人相互切磋,彼此启发,都觉获益匪浅。石头则安静地在一旁伺候,偶尔听得出神,眼中流露出对知识的向往。

然而,随着临安府越来越近,交谈的内容也逐渐更多地转向了即将到来的乡试,气氛不知不觉间变得凝重起来。即便是最为洒脱的赵修远,眉宇间也多了几分严肃。毕竟,三年一度的乡试,关乎无数读书人的前途命运,由不得半点轻松。尤其是临安,作为两浙路的治所,南宋旧都,文风鼎盛,高手如林,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数日后,客船终于抵达了繁华似锦的临安府(杭州)。 作为曾经的帝都,临安府城郭壮丽,市井繁华,西湖潋滟,山水如画。此时正值乡试之期,更是汇聚了来自两浙路各州府的数千名学子,整个城市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文墨书香与竞争的火热氛围之中。

码头上人头攒动,接官的、迎客的、揽生意的,喧闹非凡。陈彦四人随着人流上岸,立刻感受到了这种非同寻常的热闹与紧张。

“几位相公,可是来应试的?要住店吗?小店干净卫生,离贡院又近!”刚踏上码头,便有数名店家伙计围了上来,热情地招揽生意。

赵修远经验老到,摆手挡开众人,对陈彦道:“彦弟,临安我随家父来过,知道有几家老字号客栈,清静些,我们不如去那里看看?”

陈彦点头:“有劳师兄安排。”

然而,当他们按照赵修远的指引,找到那几家客栈时,却发现早已客满为患。连问数家,皆是如此。家家客栈门口都挂着“客满”的牌子,大堂里挤满了身着各色生员衫的学子,或高声谈笑,或低声诵经,空气中弥漫着焦虑与期待。

“没想到今年人如此之多!”赵修远也有些无奈。

柳云卿看着眼前景象,脸上忧色更重:“看来……只能找些偏些的小店了。”

就在几人有些一筹莫展之际,石头眼尖,指着不远处一条稍显僻静的巷子口道:“少爷,那边好像有家客栈,看着挺新的,要不要去看看?”

那是一家名为“清波居”的客栈,位置离西湖稍远,但门面整洁。进去一问,果然还有空房,但价格却比平常翻了两倍还不止!

掌柜的陪着笑脸解释:“几位相公见谅,实在是没办法。这三年一度的盛事,房源紧张,小店也是昨儿刚腾出两间上房,这价格……实在是行情如此。”

赵修远皱了皱眉,他虽不缺钱,但也不喜被坐地起价。陈彦看了看疲惫的柳云卿和一脸期待的石头,沉吟片刻,对掌柜道:“就要这两间吧,我们住下了。”他知道,此时能找到落脚处已属不易,不能再苛求。况且,柳云卿家境一般,这房费他自然要承担大半。

柳云卿连忙道:“陈兄,这如何使得……”

陈彦摆手打断:“云卿兄不必客气,你我同窗之谊,何必计较这些。安心住下,备考要紧。”赵修远也点头称是。柳云卿感激地看了陈彦一眼,不再推辞。

安顿好行李,已是午后。四人简单用了些午饭,决定下午先在客栈休息,傍晚时分再出去走走,熟悉一下环境,也舒缓一下连日舟车劳顿。

华灯初上,临安府迎来了它最富魅力的时刻。 四人信步走出客栈,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贡院附近的街道更是灯火通明,酒楼茶肆座无虚席,文玩店铺生意兴隆,更有许多学子模样的年轻人聚在街头巷尾,或交流学问,或高谈阔论,空气中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竞争的躁动。远处西湖方向,隐隐传来丝竹管弦之声,更添几分繁华绮丽。

当他们路过一座临湖而建、颇为雅致的茶楼“望湖楼”时,发现楼下围了一大群人,里面传来阵阵喝彩声与争辩声,似乎有热闹可看。四人好奇地挤进人群,只见茶楼门前空地上,分左右站着两拨学子,个个意气风发,显然正在较量文采。周围围观的也都是读书人,看得津津有味。

仔细看去,左边一拨学子,身穿统一的深蓝色儒衫,衣襟上绣着小小的“岳麓”二字,正是来自岳麓书院的同窗!陈彦甚至还认出了其中几位,都是书院中颇有名气的才子。而右边一拨,则身着白色儒衫,袖口绣着“白鹿”图样,乃是来自江西白鹿洞书院的学子。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齐名,同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两院学子相遇,难免有争胜之心。

只见场中,一位白鹿书院学子刚刚吟出一句上联:“白鹿衔芝,仙踪渺渺临江右”,此联既嵌书院名“白鹿”,又点明其地理位置(江右,即江西),更寓含仙家气象,颇为巧妙。

岳麓书院这边,一位身材高瘦的学子沉吟片刻,对道:“岳峰叠翠,文气森森镇楚中”,以“岳峰”对“白鹿”,“楚中”(湖广)对“江右”, “文气森森”对“仙踪渺渺”,也算工整,气势上却似乎略逊一筹。

周围众人纷纷点头,有人叫好。

白鹿书院那边又一人马上接口,出一上联:“四书五经,入耳皆成锦绣”,气魄宏大。

岳麓书院这边应对的是:“百家诸子,关心只在民生”,立意虽好,但在对仗和气势上,似乎又被压过。

接连几个回合,岳麓书院学子的应对虽无不妥,却总显得沉稳有余,机巧锋芒不足,渐渐落了下风。围观人群中开始出现一些低声议论,白鹿书院学子脸上不免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这时,白鹿书院中一位看似为首、气质颇为倨傲的学子踏步上前,朗声道:“久闻岳麓书院治学严谨,学子功底扎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根基深厚。不过……”他话锋一转,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若论才思之敏捷,机锋之巧妙,似乎稍欠火候。看来此次两浙乡试,这魁首之位,合该我白鹿洞书院扬威了!”此言一出,他身后的白鹿学子纷纷附和,气势更盛。

岳麓书院这边,几位学子面有愠色,却一时语塞,先前应对那位高瘦学子更是面红耳赤,显然被戳到了痛处。周围围观者中,不乏浙江本地学子,见白鹿书院如此嚣张,不免有些愤愤不平,却也无从反驳。

陈彦在人群中静静看着,眉头微蹙。他认出那为首的白鹿学子名叫刘畅,是白鹿洞书院近年来声名鹊起的才子,素有才名。赵修远在他耳边低声道:“此人名叫刘畅,狂是狂了些,但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柳云卿则面露忧色,紧握着拳。

眼见岳麓书院气势受挫,陈彦深吸一口气,正准备上前。就在这时,岳麓学子中,一位一直沉默寡言、面容清秀的学子——周文博,目光在人群中扫视时,恰好看到了挤在前面的陈彦、赵修远和柳云卿三人!他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和希望的光芒。

周文博深吸一口气,似乎从陈彦平静的目光中汲取了力量,他缓步走出,面向刘畅,平静地开口道:“刘兄此言差矣。学问之道,岂在口舌机锋之快?根基不牢,纵有巧思,亦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岳麓学子,重在厚积薄发,明体达用。至于乡试成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在陈彦脸上停留了一瞬,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自有公论,岂是事前口舌所能定夺?更何况,我岳麓英才济济,焉知没有藏龙卧虎之辈?” 他虽然未直接出手对对联,但这番话不卑不亢,有理有据,顿时让岳麓书院这边的气势稳住了不少。

刘畅闻言,冷哼一声:“哦?藏龙卧虎?那不妨请出来一见,让我等江右学子也见识见识岳麓英才的风采!”

周文博等的就是这句话,他立刻转身,对着陈彦等人的方向,拱手一礼,朗声道:“陈师兄!赵师兄!柳师兄!你们来得正好!刘兄想见识一下我岳麓英才的风采,还请几位师兄不吝赐教!”

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带着各种复杂的情绪——期待、好奇、审视、挑衅——全部聚焦到了刚刚挤出人群、站在前方的陈彦、赵修远和柳云卿三人身上。尤其是陈彦,虽衣着朴素,但气度沉静,目光明澈,在西湖的灯火映照下,显得卓尔不群。

压力与期待,瞬间转移到了陈彦三人肩头。一场关乎书院声誉的文斗,即将迎来新的变数。

------

(第一百一十九章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最近更新洪武:医圣朱橚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离之星 于府钱庄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大秦帝国:铁血文明 寒门小神童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寒甲御天 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 石器革命 千秋一烬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爱吃清蒸桂花鱼的小娘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txt下载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最新章节 -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