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如同一尾沉默的巨鲸,潜行在密集的小行星带阴影中。船体外壳上新增的焦痕与护盾过载留下的能量残迹,无声诉说着不久前那场惊心动魄的逃亡。船内,气氛凝重如铁。
导航室内,灯光调至最低,只有主屏幕幽幽的光芒映照着众人沉肃的面庞。那五艘幽灵般追击者的信号已消失在探测范围边缘,但那种被毒蛇盯上的寒意,依旧萦绕在每个人心头。
“护盾能量恢复至41%,结构性损伤已初步修复,但引擎过载导致的能量回路脆化需要至少十二小时自然冷却,期间无法进行高强度跃迁。”王面的声音打破沉寂,冰晶面具下的目光扫过系统报告,“我们暂时安全,但行踪可能已经暴露。”
“对方是什么来头?”曹渊一拳砸在控制台上,金属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他眼中怒火燃烧,“藏头露尾的,差点阴了胖爷我!”
“舰船设计风格和能量武器从未见过,隐匿性和协同作战能力极强,像是专门从事猎杀的精锐小队。”迦蓝清冷地分析,指尖在虚拟星图上划出追击者的包抄路线,动作精准如手术刀,“目标明确,战术狠辣,不像是偶然遭遇。”
林七夜站在屏幕前,凝视着那片漆黑的星域,目光深邃。他指尖那缕三色能量已重新变得凝实,方才危急关头与“星尘之核”的共鸣,让他对这股新力量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不是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一种对规则层面的“加固”与“定义”。
“林舟,‘星尘之核’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何?”他开口问道,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舟立刻调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压抑的兴奋与后怕:“队长,初步分析完成了!这‘星尘之核’简直就是规则层面的‘稳定锚’!它的内部结构拥有不可思议的秩序性,能将接触到的混乱能量强行‘梳理’和‘规整’!”
他指着能量碰撞的模拟图谱:“看!湮灭射线的规则破坏性能量,在接触由‘星尘之核’稳定的护盾时,其瓦解效应被大幅抑制了!就像……就像用最坚硬的模具去承接熔化的铁水,虽然模具本身也会受损,但铁水无法随意流淌扩散!如果我们能完全掌握它的特性,甚至可能在一定时间内,创造出局部‘规则绝对稳定’的领域!”
规则绝对稳定领域?众人心中一震!这意味着在领域内,敌人的规则武器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这对于对抗那些拥有诡异规则的敌人来说,无疑是战略级的能力!
“代价呢?”林七夜冷静地问出了关键。如此强大的效果,不可能没有限制。
“负荷极大!”林舟表情严肃起来,“‘星尘之核’本身极其稳定,但作为能量中转和放大器,对载体的负担恐怖!刚才只是临时接入护盾反馈回路,持续了不到三秒,护盾核心的能量导管就出现了熔断迹象!如果是舰船整体或者个人长时间承载……恐怕会瞬间过载崩溃!”
强大的力量,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很公平。
“能小型化吗?或者找到安全承载的方法?”迦蓝问道,她立刻想到了战术应用的可能。
“需要大量测试和更高级的材料学支持,目前……很难。”林舟摇头,“而且,我怀疑这‘星尘之核’只是某种更庞大系统的‘零件’或者‘基石’。”
他的猜测与林七夜不谋而合。这枚碎片来自那块破碎的规则大陆,而大陆属于早已消逝的“守望者”文明。
“看来,那些‘幽灵舰队’的出现,或许并非偶然。”林七夜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寻找‘誓约水晶’和‘初始契约’的旅程,可能触动了某些存在的利益,或者……我们手中的东西,本就是他们觊觎的目标。”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前路更加凶险。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渊梗着脖子,“管他什么妖魔鬼怪,敢来惹事,胖爷我就砍他丫的!”
“莽撞解决不了问题。”王面沉声道,“当务之急是尽快修复方舟,提升实力。对方这次失手,下次再来,必定更加棘手。”
林七夜点头,下达指令:“林舟,王面,全力修复方舟,优先确保引擎和跃迁系统。迦蓝,曹渊,轮流警戒,加强对周边星域的监控,尤其是规则层面的细微扰动。卿鱼,”他看向一直安静站在身旁的安卿鱼,“你和我一起,继续熟悉和深化对‘星尘之核’共鸣的掌控。”
他需要更快地掌握这种新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在下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中,拥有反击的资本。
“是!”众人齐声应道,眼神坚定。
短暂的休整后,方舟这艘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钢的孤舟,再次悄然起航,沿着“誓约水晶”指引的光路,驶向更深邃的未知。只不过这一次,每个人都清楚,黑暗之中,不仅有远古的谜团,更有现代的死敌,在暗中窥伺。
而在方舟的能源核心旁,那枚暗银色的“星尘之核”,在幽暗的光线下,内部星云缓缓旋转,仿佛沉睡着足以改变规则的力量,静待着被真正唤醒的那一刻。
(第15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