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郡,鄚县。
这座位于冀州中部的小城,因其水陆交通之便,虽经战乱,仍保留着几分往日的喧嚣。然而,近日来,城中气氛却略显不同。一支打着“刘”字旗号的官军驻扎城外,军容严整,秋毫无犯,与寻常过往的兵痞截然不同,引得城中百姓议论纷纷,既好奇又带着几分不安。
刘备率部抵达鄚县已数日。他并未大张旗鼓入驻县衙,而是选择了城外一处废弃的庄园作为临时驻地,一来避免扰民,二来也便于接应后续到来的部队。
初来乍到,诸多杂事需要安排。令刘备略感惊喜的是,新投的廖化对此地颇为熟悉。
“明公,”廖化主动请缨,态度恭敬却不再拘谨,“属下早年游历,曾在此地盘桓过数月,识得几位本地乡老,也知何处可购得粮草补给。若蒙信任,愿为明公分忧,安排驻地修缮、粮秣采买等一应杂事。”
刘备正需此类人手,闻言大喜:“如此甚好!便有劳元俭了!子龙军务繁忙,这些琐事交予你,我放心。”他当即拨给廖化些许银钱和几名得力士卒,让其负责后勤事宜。
廖化果然干练,很快便将临时驻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修补了破损的围墙,清理出足够的营房,又从附近乡里以公平价格购得了粮草蔬菜,甚至还能找到手艺不错的工匠修补损坏的鞍具铠甲。其行事周到,价格公道,不仅刘备满意,连本地乡民也对其颇有好感,纷纷称赞这支“刘”字号的官军与别处不同。
闲暇时,刘备常唤廖化与赵云一同叙话。或在院中树下,或于篝火旁,烹一壶粗茶,并无太多珍馐美味,但气氛却轻松融洽。
“元俭,听闻你是襄阳人士?那可是好地方,人杰地灵,何以会远走北方,卷入黄巾之事?”一日傍晚,刘备看似随意地问起。
廖化闻言,神色一黯,随即坦然道:“回明公,属下家中本是襄阳小吏,后……后因得罪上官,家道中落。年少气盛,不满乡里豪强欺压,又恰逢张角之徒在荆襄之地传播太平道,言说世间平等,无有欺压,一时……一时糊涂,便信了那套说辞,跟随渠帅北上,后来才知……”他苦笑摇头,“才知一切皆是虚妄,所谓‘平等’,不过是他们争权夺利的幌子,死伤枕藉的,终究是我等无知小民和寻常百姓。”
赵云在一旁默默听着,他出身常山真定,对底层百姓的苦难亦有体会,不禁微微颔首。
刘备叹息道:“张角之辈,借百姓之苦达成私欲,确实可恨。然则,若非官府不清,豪强不仁,民生多艰,又岂会让他们有可乘之机?归根到底,欲绝乱源,还需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他这话,既是感慨,也是说给廖化和赵云听,表明自己的志向。
廖化眼中闪过激动之色:“明公所言极是!化……化后来投官军,本以为可赎前罪,为国效力,奈何……唉,所见官军,大多视我等如草芥,动辄打骂,甚至杀良冒功,实在令人心寒。”他说起不堪往事,语气中仍带着一丝愤懑。
“此等败类,玷污官军声誉,着实可恨!”刘备沉声道,“备虽不才,但在我军中,绝不容许此等事情发生!无论出身,只论功过,一体同仁!元俭,你既有报国之志,过往之事,不必再耿耿于怀。日后在青州,正有你用武之地!”
廖化起身,郑重行礼:“明公知遇之恩,化没齿难忘!必以死相报!”
几日相处下来,廖化深切感受到刘备与之前所遇所有官员的不同。这位声名在外的宗亲太守、县侯,身上没有丝毫骄矜之气,待人真诚平和,关心士卒衣食住行,能与他们同吃同住,言谈间心系的是天下百姓,而非个人权位。这种魅力,如同暖阳,渐渐融化了他心中因过往经历而凝结的冰霜,让他真正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赵云虽沉默寡言,但沉稳可靠,武艺高强,对刘备忠心耿耿,也让廖化深感佩服,三人关系日渐融洽。
就在这看似平静的等待中,来自各方的消息开始陆续送达鄚县。
最先抵达的是太史慈从青州潜行送回的密报。情报以蝇头小楷写就,详细记录了青州目前的混乱局势:黄巾军主力以青州北部、东部山区为依托,四处攻掠,人数众多,但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州牧焦和畏敌如虎,坐困州治临淄,一味防守,毫无作为,致使各地县令或逃或降,或据城自守,形势一片糜烂;同时,地方豪强趁机拥兵自重,甚至与黄巾暗通款曲,局势错综复杂。太史慈还在信中标注了几条相对安全的行军路线和几处可能获取补给的地点。
刘备与赵云、廖化一同看了情报,心情愈发沉重。青州的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焦和无能,官军涣散,黄巾势大,豪强观望,这简直是一个烂摊子。
“情况不容乐观。”刘备蹙眉,“子义辛苦了,让他继续潜伏,密切关注黄巾主力动向,尤其是其粮草集结之地。”
信使刚走不久,又一匹快马带着风尘抵达驻地,送来的却是震动天下的消息:中平五年十一月,凉州叛军首领王国率数万之众,围攻关中西部门户陈仓!陈仓若失,叛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三辅,震动洛阳!
军情如火,朝廷震动。无奈之下,汉灵帝只得重新起用因得罪宦官而被罢免的老将皇甫嵩,任命其为左将军,督率前将军董卓等部,共计四万兵马,紧急西征,救援陈仓。
“皇甫义真将军复出了!”赵云得知消息,眼中露出敬重之色。皇甫嵩乃是平定黄巾之乱的有功之将,声望极高。
刘备却想得更深。朝廷被迫启用皇甫嵩,说明中央兵力已然吃紧,否则绝不会让一位被罢黜的将领重新掌兵。而且,让董卓这等骄悍之辈受皇甫嵩节制,其中又能有几分顺畅?凉州战事一起,必然牵扯朝廷大量精力,对于远在青州的自己,恐怕更难得到实质性的支援了。
“多事之秋啊……”刘备望着西方,喃喃自语。凉州的烽火,似乎预示着这个帝国正在加速滑向更深的深渊。
就在这天下风云激荡之际,鄚县之外,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和嘹亮的号角声!
“报——!”斥候飞马来报,声音中带着兴奋,“主公!赵将军!是幽州的旗号!大批兵马正朝我县开来!”
刘备、赵云、廖化等人立刻登上临时搭建的望楼。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军队正沿着官道浩荡开来。队伍前方,“关”、“张”字大旗迎风招展,格外醒目。队伍中,不仅有精锐的骑兵,还有大量的步卒,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辎重车队,车上满载粮草、军械!
“是云长和翼德!他们到了!”刘备难掩心中激动,用力一拍栏杆。
赵云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看这阵势,文和先生之计,成了!”
廖化在一旁,看着那支军容鼎盛、源源不断的队伍,心中震撼无比。他原本以为刘备只是率少数亲信赴任,却没想到竟有如此强大的后援!这位刘使君的实力和谋划,远超出他的想象。他更加坚定了誓死追随的决心。
很快,大军抵达鄚县城外。关羽、张飞一马当先,驰至庄园外,滚鞍下马,快步走到刘备面前,单膝跪地,声若洪钟:
“大哥!弟等奉命率军前来汇合!三千余将士,粮草军械俱全,听候大哥调遣!”
刘备连忙上前,亲手扶起二位兄弟,看着他们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面容,看着身后那支雄壮的军队,数月来的担忧、焦虑一扫而空,豪情顿生!
“好!好!二位贤弟辛苦了!文和先生何在?”
“文和先生与宪和先生以及麴义将军在后方押运粮草,片刻即到!”关羽答道。
“哈哈!太好了!”刘备大笑,“今日我等兄弟重逢,又得大军汇合,实乃天助我也!传令下去,杀猪宰羊,犒赏三军!待文和先生一到,便共商进军青州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