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风云

正在格式化中

首页 >> 大秦帝国风云 >>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话版三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我的谍战岁月 天唐锦绣 满唐华彩 烽烟尽处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一品驸马 第一权臣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大秦帝国风云 正在格式化中 - 大秦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大秦帝国风云txt下载 -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4章 哀帝的短命改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那个淫雨霏霏的春天,汉成帝刘骜的暴崩,如同抽去了支撑未央宫繁华表象的最后一块基石。帝国在短暂的惊愕与混乱后,迎来了它的新主人——由祖母傅太后与朝臣们精心运作、最终被王政君太后(元帝后,成帝母)与权臣王音(时已接替王凤为大司马)所接受的定陶王刘欣,是为汉哀帝。

这位年仅十九岁的新君,踏入未央宫时,心情是复杂而激荡的。他并非先帝嫡子,以藩王入继大统,内心深处既有着一步登天的恍惚,更潜藏着对权臣、对旧有势力的深深忌惮与不信任。他亲眼目睹过王氏外戚在成帝朝是何等煊赫,也深知自己能够即位,并非完全出于王氏的本意,更多是各方势力在皇嗣断绝情况下博弈与妥协的结果。一种强烈的、想要摆脱束缚、重振皇权、证明自己的欲望,在他年轻的心中熊熊燃烧。

哀帝即位之初,确有一番新气象。他深知王氏势大,不宜硬撼,便采取迂回策略。他首先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给予极高的礼遇,以示对先帝母族的尊崇,稳住王氏的基本盘。同时,他大力擢用自己的亲信与真正有才学、且对王氏专权不满的士人。他将昔日的定陶国傅、相,以及如师丹、孔光、何武等以儒学、正直着称的大臣引入中枢,委以重任。尤其是师丹,被任命为大司马,与王音(旋病逝,由王商接任)、王莽(被哀帝征召还朝,任光禄大夫侍中,以示对王氏的安抚与利用)并列为三公,显然有意扶持一股制衡王氏的力量。

然而,哀帝最大的倚仗和掣肘,皆来自于他的祖母——如今被尊为恭皇太后(因哀帝追尊其父定陶恭王为恭皇)的傅氏,以及其母丁姬(被尊为恭皇后)背后的傅、丁外戚集团。傅太后性格刚猛强悍,权欲极盛,在定陶国时便已显露无疑。如今孙儿贵为天子,她更是志得意满,迫不及待地要将傅家子弟安插进权力核心。她时常干预朝政,对哀帝施加影响,要求封赏傅、丁两家,其族人如傅喜、傅晏、丁明等迅速占据要职,其车服仪仗,多有僭越,甚至欲求与太皇太后王政君比肩的尊号。

这种急切的行为,不仅引起了王政君及王氏家族的极大不满与警惕,也让哀帝感到为难。他需要外戚的力量来对抗王氏,但傅、丁家族的迅速膨胀,又构成了新的权力掣肘和舆论压力,使他“中兴”的旗帜尚未完全展开,便蒙上了一层“私其外家”的阴影。

在这样内外交困、多方角力的背景下,一场旨在解决帝国深层危机的改革,被仓促地推上了历史舞台。这便是由师丹、孔光、何武等人倡议,得到哀帝支持的“限田限奴”之议。

其时,土地兼并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大量的自耕农破产,沦为豪强地主的佃农或奴婢,导致国家控制的编户齐民锐减,税基崩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师丹等人痛陈时弊,指出“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愈困”,提出对诸侯王、列侯、公主、吏民占田的数量设定上限,同时限制他们占有奴婢的数量,逾制者田畜奴婢没入官府,以期抑制兼并,缓和矛盾。

此议一出,朝野震动,如巨石落水。底层百姓和部分有识之士翘首以盼,视若甘霖。然而,它触动的却是从宗室、外戚、功勋贵族到官僚、豪强地主的整个统治阶层的核心利益。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权势正试图扩张的傅、丁家族,以及虽暂时收敛却根基深厚的王氏家族。

未央宫前殿,关于此议的辩论异常激烈。傅晏、丁明等人虽不敢明目张胆反对,却以“制度难改”、“易生纷扰”为由,消极应对。王氏一派的官员则或冷眼旁观,或语带讥锋,暗示此议过于激进,恐非其时。而各地郡国的守相,大多自身就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更是阳奉阴违,拖延不办。改革的诏书虽下,却在执行层面遭到了无形的、却是铜墙铁壁般的抵制。

哀帝感受到了巨大的阻力,他年轻气盛,却又缺乏其祖宣帝那般驾驭复杂局面的政治手腕和魄力。改革的困境,傅、丁外戚的贪得无厌,王氏家族那看似恭顺实则无处不在的影响力,都让他感到焦躁和无力。

就在这政治僵局之中,另一种更为荒诞的寄托,开始在哀帝心中滋生。他转而向鬼神寻求慰藉与答案。一个名叫夏贺良的齐地方士,通过哀帝宠信的臣子解光、李寻(即此前私议谶纬者)等人引荐,来到宫中。他声称持有汉初谶书《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依据所谓的“赤精子之谶”,宣称“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于天”,鼓吹哀帝应改元易号,方能延年益寿,弭灾异,固国本。

身心俱疲、对现实改革感到绝望的哀帝,竟如抓住救命稻草般,听信了这番鬼话。在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他下诏宣布“再受命”,大赦天下,改元“太初元将”,自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企图以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挽回颓势。

这场闹剧,仅仅持续了两个月,便在朝野上下一致的反对和嘲笑中草草收场。夏贺良等人以“执左道,乱朝政,倾覆国家,诬罔主上”的罪名被处死。哀帝不得不下诏废除改元,恢复了建平年号。这场“再受命”的闹剧,非但未能巩固他的权威,反而彻底暴露了他的昏聩与软弱,使其声望一落千丈。

经此挫折,哀帝心灰意冷,愈发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他最引人非议的,便是对弄臣董贤的变态宠溺。董贤以其“性柔和”、“便辟善媚”得幸,与哀帝同卧起,恩宠无比,二十二岁便官至大司马卫将军,权倾朝野,其家族鸡犬升天,赏赐动辄以万万计。一次午睡,董贤枕着哀帝的袖子,哀帝欲起而不忍惊动,竟断袖而去,“断袖之癖”遂成千古笑柄。

皇帝如此,朝政可想而知。限田限奴之议早已无疾而终,傅、丁外戚与王氏旧臣在短暂的对抗后,发现皇帝并非英主,便转而开始某种程度的利益勾连,共同瓜分着帝国的剩余价值。地方吏治腐败,天灾频仍,流民载道,帝国的躯体在加速溃烂。

在位仅仅七年的汉哀帝,在二十五岁的盛年,便因纵欲过度而一病不起,于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驾崩。他带走了他那短命而可笑的改革,也带走了“陈圣刘太平皇帝”的荒唐梦想。他留给帝国的,是一个比成帝末年更加混乱、更加绝望的烂摊子,一个外戚(傅、丁、王)势力盘根错节、皇权空前衰微的危局。

随着哀帝的崩逝,傅太后、丁姬也已在此前去世,傅、丁外戚失去了最后的依靠。未央宫的巨大权力真空,瞬间显现。太皇太后王政君,这位历经元、成、哀三朝,一直隐忍不发的七旬老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新接管了传国玉玺。她第一时间驾临未央宫,收回了大司马董贤的印绶,将其罢黜。董贤自知大势已去,当日便与妻子惶恐自杀。

环顾满朝,能够托付重任、稳定局势,并且让她感到放心的,似乎只有那位在她印象中始终“恭俭好学”、“德行高尚”的侄子——新都侯王莽。历史的聚光灯,再次,也是最后一次,聚焦到了这位已然在朝野积累了巨大声望的王氏子弟身上。王莽,被太皇太后王政君任命为大司马,领尚书事,总揽朝政。一个全新的,也是最后的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顶级兽夫太缠人,绝美娇雌想出逃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民国谍影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 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 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 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 清欢渡:味染人间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一剑照汗青 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 蓝月闪烁之时 谁说神罗不算罗 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 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 
大秦帝国风云 正在格式化中 - 大秦帝国风云txt下载 - 大秦帝国风云最新章节 - 大秦帝国风云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