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公寓楼下的梧桐树叶,天宇就被手机闹钟吵醒了。屏幕上是羽墨昨晚发来的消息:“明早八点楼下集合,记得带咱们整理好的闲置物品~”他翻身下床,抓过沙发上的帆布包——里面塞满了他熬夜分类好的书籍和模型,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星际穿越》漫画,想起这是羽墨去年生日送他的,当时她笑说“看不懂硬核科幻,看看漫画总行了吧”,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公寓大厅已经热闹起来,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在挂横幅,“公益义卖·爱心传递”八个字在晨光里格外醒目。羽墨蹲在角落的折叠桌旁,正把叠好的t恤按颜色分类,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贴在脸颊上。
“来晚了?”天宇走过去,把帆布包放在桌上,顺手递过一瓶冰水。
羽墨抬头冲他笑,眼睛弯成月牙:“刚摆好一半,你来得正好。”她指着旁边的空位,“你的‘推销区’在这儿,我把定价表放这儿了。”
桌上的闲置物品堆得像小山:天宇的科幻模型、羽墨的手绘插画、隔壁张阿姨的编织篮、对门小哥的吉他……每样东西都贴着手写的价格标签,旁边用红笔标着“所得款项全部捐赠公益基金”。
“开始营业!”随着公寓管理员一声喊,居民们陆续围了过来。天宇清了清嗓子,抓起一个机械模型举高:“看这个!限量版机甲模型,关节可动,原价三百多,今天义卖只要五十,买回去给孩子当玩具,还能献爱心,多值!”
他嗓门亮,又会抓重点,很快就围了一圈人。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拽着妈妈的衣角,盯着模型挪不开脚。天宇蹲下来,把模型递给他:“试试?能摆出好几种姿势呢。”小男孩接过模型,手指笨拙地摆弄着,妈妈笑着扫码付款:“就冲你这耐心,也得买一个。”
羽墨在旁边听得直乐,手里的动作却没停——把义卖品按“文具类”“家居类”“玩具类”重新码整齐,还在每个分类牌上画了小图案:铅笔图案标文具,小房子标家居,小熊标玩具。有阿姨拿起她的手绘插画:“这画得真好看,多少钱?”
“二十块一张,都是我自己画的风景。”羽墨抬头笑,“您要是喜欢,我再送您一张小书签。”阿姨爽快付款,临走前还夸:“这姑娘手巧,人也甜。”
太阳升到头顶时,天宇的“推销区”已经空了大半。他抹了把汗,转头看羽墨——她正蹲在地上,帮一个老奶奶找老花镜。老奶奶说想给孙子买本童话书,羽墨翻遍了书堆,终于找出一本带拼音的《安徒生童话》,还细心地用胶带把磨损的书脊粘好。
“你这儿快空了,过来搭把手?”羽墨冲他招手,指着桌上剩下的毛绒玩具,“这些娃娃没人要,是不是定价太高了?”
天宇拿起一个兔子玩偶,捏了捏耳朵:“不是价高,是缺个‘故事’。”他举起玩偶对路过的小女孩说:“看这兔子的围巾,是旁边那个姐姐亲手织的,你看这针脚多密——买回去不仅能抱着睡觉,还能告诉同学‘这是爱心兔子’,多有意义。”小女孩眼睛一亮,拉着妈妈就付了钱。
羽墨看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卖?”
“学着点。”天宇挑眉,顺手把一个小熊玩偶塞给她,“这个你卖,就说‘这是我朋友亲手缝的,眼睛是用纽扣做的,独一无二’。”
羽墨试着开口,声音有点小:“这个小熊……是我朋友缝的,眼睛是纽扣做的……”话没说完,就被一个阿姨打断:“姑娘看着面善,这熊我要了!多少钱?”
看着阿姨扫码的背影,羽墨眨眨眼,转头冲天宇比了个“耶”的手势。阳光穿过大厅的玻璃窗,落在她沾了点灰尘的脸颊上,天宇忽然觉得,比任何时候都耀眼。
午后的人流渐渐少了,两人坐在折叠椅上清点款项。羽墨数着零钱,手指在纸币上轻轻划过:“五十、一百、一百五……哇,居然有两千多了!”
天宇凑过去看她的账本,字迹娟秀,每笔钱都标着买主和物品:“你这记账比我做项目报表还认真。”
“那当然,这可是要捐给山区孩子的,一分都不能错。”羽墨把钱塞进捐款箱,锁扣“咔嗒”一声扣上,像是完成了件大事。
旁边的张阿姨拎着刚买的编织篮走过来:“小两口真般配,一个会卖,一个会理,这义卖多亏了你们俩。”
羽墨脸一红,刚想解释,天宇已经笑着接话:“阿姨眼光好,我们确实搭档得还行。”他偷偷碰了碰羽墨的手背,两人相视一笑,心里像揣了颗甜糖。
收摊时,管理员举着相机过来:“来,合张影!给咱们义卖活动留个纪念。”
天宇把羽墨往身边拉了拉,自己站在稍后面一点的位置,让她的肩膀靠着自己的胳膊。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羽墨忽然想起早上出门时,天宇非要把最重的模型箱自己扛着,说“你负责轻巧的,重活我来”;想起他教她推销时,特意放慢语速,怕她跟不上;想起他看着她被阿姨夸奖时,眼里藏不住的笑意。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义卖桌上的小物件,看似普通,却在阳光里闪着温暖的光。
回去的路上,羽墨抱着剩下的几本童话书,忽然说:“下次还要参加。”
天宇点头:“嗯,下次把我那套珍藏版漫画也带来。”他顿了顿,看着她怀里的书,“不过下次,换你负责推销,我来整理?”
羽墨仰头看他,阳光透过树叶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用力点头:“好啊!不过你得教我怎么编‘故事’。”
“没问题。”天宇伸手,替她拂去头发上的草屑,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包教包会,不收学费,管饭就行。”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梧桐叶的清香。两人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紧紧挨在一起,像极了义卖桌上那对被买走的小熊玩偶——虽然普通,却因为一起经历过“奉献”的时光,变得格外珍贵。
这场公益义卖,卖出去的是闲置物品,收获的却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是看着别人因为自己的付出而露出笑容时的满足,是分工合作时不用言说的默契,是在“给予”中感受到的,比任何情话都实在的联结。就像那些被买走的物品,它们带着旧主人的温度,去往新的地方,而留下的这份温暖与默契,却在两个年轻人心里,扎了根,发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