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秒种大田

言笑晏晏176

首页 >> 三秒种大田 >> 三秒种大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修仙归来在都市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深空彼岸 逍遥人生 曼陀罗妖精 陛下不可以! 都市花缘梦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原来你们都想上我(NP) 
三秒种大田 言笑晏晏176 - 三秒种大田全文阅读 - 三秒种大田txt下载 - 三秒种大田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章 《账本里的商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春花蹲在老屋的门槛上,指尖捻着账本边缘磨得发亮的牛皮纸。六月的阳光斜斜切过堂屋,在泛黄的纸页上投下窗棂的影子,把那些用圆珠笔写的歪扭字迹照得愈发清晰——张婶,老玉米三斤,磨糊用李叔,甜玉米五斤,做罐头镇东头饭店,嫩玉米五十斤,月底结。这是她守着村口小卖部的第十年,账本换了三本,纸页从雪白变作米黄,连带着那些名字后面的需求,也像门前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刻进了她心里。

一、账本里的老熟人

最早的账本是蓝皮的,边角卷得像朵喇叭花。春花记得那是2014年秋天,刚从镇上中学辍学的她接过父亲的烟袋锅,也接过了这间二十平米的小卖部。那时候货架上摆着最多的是洗衣粉和酱油,玉米制品只有墙角堆着的半麻袋老玉米,是给隔壁王奶奶磨面用的。

春花丫头,给婶称三斤老玉米。张婶的大嗓门穿透玻璃柜台时,春花正在账本第一页练字。她歪歪扭扭写下张桂英,老玉米3斤,1.5元,抬头看见张婶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帕子角裹着刚摘的豆角。这玉米得晒透了,磨出来的糊糊才香。张婶用粗糙的手指捻起一粒玉米,阳光从她银白的发丝间漏下来,在玉米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那时候李叔还没退休,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裤来买甜玉米。丫头,要最嫩的甜玉米,穗子得攥着发沉的。他把玉米塞进帆布包时,春花总能闻到一股机油味。后来才知道,李叔在镇办罐头厂当技术员,家里的玻璃罐子里永远泡着琥珀色的玉米罐头,厂里的配方不如自家的,加把冰糖,放片柠檬,孙女能吃一冬天。他在账本上签字时,钢笔字刚劲有力,像他摆弄罐头瓶时的认真。

镇东头的饭店是2016年开的,老板姓赵,总让后厨的小伙计来传话。赵老板要五十斤嫩玉米,带绿皮的那种。小伙计跑得满头大汗,帆布兜子里还揣着刚出锅的糖糕,赵哥说,这玉米得现摘现送,不然炒出来不脆。春花第一次骑三轮车去送玉米时,看见饭店墙上贴着特色菜:玉米炒腊肉,红底黄字,在电风扇的风里轻轻晃。

二、被忽略的数字

2020年春天,疫情把村子封了半个月。小卖部的货架空了大半,唯有墙角的玉米堆还冒着热气——张婶隔着栅栏递过钱来,丫头,多称两斤,孙子在家上网课,得喝糊糊补脑子。李叔的电话打过来时,春花正在给玉米脱粒,丫头,甜玉米有没有存货?孙女说想吃罐头了。赵老板的微信消息弹出来:玉米能送吗?客人点名要玉米烙。

那天晚上,春花把三本账本来回翻看,忽然发现了蹊跷。张婶买老玉米的频率从每月两次变成了每周一次,尤其是在孙子放寒暑假的时候;李叔的甜玉米总是在月底断货,刚好赶上他发退休金的日子;赵老板的订单更规律,每月逢五逢十就多要二十斤,后来才知道那是镇上赶集的日子。

她蹲在玉米堆前数玉米粒,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做生意就像种玉米,得知道哪块地爱喝水,哪棵苗要施肥。那时候她不懂,只觉得父亲的话像玉米须一样絮叨。可现在看着账本上的数字,那些名字后面的做罐头炒菜忽然活了过来,像一张张脸在她眼前晃。

有天半夜,春花翻到2018年的冬天,账本上记着张婶,老玉米10斤,给城里儿子带。她忽然想起那年春节,张婶的儿子开着小轿车回来,后备箱里装着礼盒,却特意拐到小卖部拎走了那袋老玉米。城里超市的玉米都是机器脱粒的,不如家里的有嚼头。张婶当时的话,此刻在她耳边格外清晰。

三、农科所的陌生人

农科所的王技术员第一次来村里时,开着辆印着科技下乡的白色面包车。他给村民们发彩色传单,上面印着高产甜玉米种植技术,唾沫横飞地讲着每亩增产三百斤。春花抱着账本蹲在人群后,听见他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忽然忍不住插了句嘴:张婶要老玉米磨糊,李叔要甜玉米做罐头,他们要的不一样。

王技术员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她:小姑娘懂什么?数据显示,甜玉米的市场需求量是老玉米的五倍。他举起手里的报表,上面的折线图像波浪一样起伏。春花没见过报表,只知道账本上张婶的名字出现了146次,李叔的名字出现了98次,他们要的玉米,在报表上大概只是个模糊的小点。

那天下午,王技术员在村委会院子里测土壤,春花抱着账本去找他。王同志,你看这老玉米......她的话没说完,就被手机铃声打断了。王技术员对着电话大声说:李总放心,这批甜玉米绝对符合出口标准,糖分含量达标......挂了电话,他拍着春花的肩膀:丫头,做生意得看大市场,别盯着村里这点小买卖。

可春花忘不了,上周张婶来买玉米时,手里拿着张体检报告。医生说我血糖高,不能吃甜的,还是老玉米磨糊养人。她看着张婶佝偻的背影,忽然觉得那些印着出口标准的报表,像村口的水泥路一样,把人和土地隔得越来越远。

四、玉米地里的新主意

2021年开春,春花把小卖部后面的三分地翻了过来。她没种农科所推广的甜玉米,而是一半种了张婶爱吃的老玉米,一半种了李叔做罐头的甜玉米,地头还留了几垄特别嫩的,专给赵老板的饭店留着。播种那天,邻居二柱子蹲在田埂上笑她:春花,你这是瞎折腾,人家都种高产的,你种这些老掉牙的品种。

春花没说话,只是在账本的最后一页画了张地图,三分地被分成了三块,分别写上张婶区李叔区赵老板区。她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看老玉米的叶子是不是打卷了,甜玉米的须子是不是变干了,嫩玉米的穗子够不够饱满。露水打湿她的布鞋,泥土沾满她的裤脚,可看着玉米苗一天天长高,她心里比卖出一箱方便面还踏实。

第一场雨下来时,春花在玉米地里插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张婶的玉米——磨糊专用。那天张婶来送饭,看见木牌突然红了眼眶:丫头,你比我那儿子还懂我。她从布兜里掏出个搪瓷碗,里面是刚磨好的玉米糊,上面漂着层金黄的油花,尝尝,用你种的玉米磨的。

李叔的罐头瓶摆到小卖部货架上时,春花特意腾出了最显眼的位置。玻璃罐子里的甜玉米浸在琥珀色的糖水里,瓶身上贴着李叔牌罐头的红标签,那是春花用电脑设计的。丫头,这能卖出去吗?李叔搓着手,眼里的紧张像刚摘的玉米上的露水。可没过三天,镇中学的老师就来买走了十瓶,学生们不爱吃食堂的菜,这个当零食正好。

赵老板的饭店菜单换了新的,春花牌嫩玉米成了招牌菜。他特意在厨房门口支了口铁锅,客人看得见厨师把带着绿皮的玉米剥出来,切成段扔进锅里翻炒。这玉米带着土腥味,吃着踏实。有个戴眼镜的客人边吃边说,他面前的盘子里,玉米段上还沾着几粒泥土。

五、账本外的日子

2023年秋天,春花的玉米地扩到了三亩。她雇了村里的留守老人帮忙打理,每天早上都能看见张婶在张婶区摘玉米,李叔在李叔区选穗子,赵老板的小伙计蹲在地头数嫩玉米的个数。他们不再是账本上的名字,而是玉米地里的伙伴,知道哪棵玉米该浇水,哪棵该施肥。

新账本是硬壳的,封面印着金色的玉米图案。春花在第一页写着:张婶的玉米要晒三天,李叔的要留三分之一做种子,赵老板的必须带五片绿叶子。这些话不像账目,更像日记,记着村里的日子,也记着那些藏在玉米地里的心事。

有天傍晚,王技术员又来村里了。他看着春花地里不同品种的玉米,忽然挠了挠头:丫头,你这玉米亩产不如甜玉米高啊。春花递给他一根刚煮好的老玉米:王同志,你尝尝,这玉米磨的糊糊,张婶能喝一辈子。王技术员咬了一口,玉米的清香混着泥土味在嘴里散开,他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是报表上的数字算不出来的。

夕阳把玉米地染成了金红色,春花的账本摊在田埂上,风一吹,纸页哗啦啦地响。上面的字迹不再歪扭,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像地里的玉米苗,扎实地扎在泥土里。她知道,这账本里记着的不只是买卖,还有一村人的日子,那些日子像玉米一样,普通,却饱满,藏着最实在的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权欲:从小镇公务员到一省之长 寻忆:武灵天下 撒旦老公:调皮小猫休想逃!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都市花缘梦 巨星崛起 四合院之坑人无数却都说我好人 四合院:张弛有度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鉴宝神瞳 赵氏嫡女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妙医圣手叶皓轩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重生纪元:星域帝途 开局遇到爱哭白露 开局SSS级雷霆,保送龙武! 名义:重生祁同伟,从大风厂开始 古城过客 从地心到星际,修真录 弑天医尊 医路青云之权力巅峰 都市判官以武为笔 通灵列车 新兵入伍,SSS级天赋惊动高层 兵王归来:七个美女大佬包养我 穿成弃子?带异能下乡囤货虐渣爽 反派的我躺平后,女主们全急了! 黑道枭雄,东莞姐姐爱上我 开局就离婚,我在乐坛杀疯了 开局演乌鸦哥,成港片反派专业户 我给众仙发红包 赶海:钓鱼佬的暴富人生 墨西哥枭雄的战争 
三秒种大田 言笑晏晏176 - 三秒种大田txt下载 - 三秒种大田最新章节 - 三秒种大田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