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星槎与破浪号载着tx-7星区之战的丰厚战利品与沉重使命,悄然返回守望堡。那三艘缴获的“织网者”潜影梭,如同三块蕴含着无尽奥秘与危险的磁石,立刻吸引了天工院与阵法院所有顶尖修士的全部心神。在玄玑真人亲自批示下,一座位于守望堡地底深处、由李铮亲自布下重重涅盘领域与“巡天”隔绝阵法的绝密研究基地迅速启用,张乾、苏婉率领的核心团队进驻其中,开始了对潜影梭废寝忘食的破解与逆向工程。
研究过程充满了挑战与惊喜。潜影梭的外壳材质被分析出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活性灵金”,具备自我修复与能量适应的特性,其炼制手法完全超出了当前修真界的认知范畴。内部的灵能回路更是精妙绝伦,摒弃了一切冗余,每一道纹路都只为最高效的能量流转与信息处理服务,其设计理念带给张乾等人巨大的冲击与启发。
然而,最大的收获,来自于对其核心通讯与隐匿模块的解析。尽管大部分核心数据随着控制节点的毁灭而自毁,但残留的碎片依旧让焦炎境的修士们窥见了“织网者”灵能网络技术的冰山一角——那是一种基于“高维灵能谐振”原理构建的信息传递方式,并非通过常规空间传播,而是利用某种对底层法则的微妙共鸣,实现近乎即时、极难被拦截和干扰的超距通讯。而其隐匿技术,则涉及到对空间褶皱的精妙利用与自身灵波频率的动态偏移,使得其在常规探测手段下几乎如同隐形。
“妙啊!真是妙啊!”张乾捧着记录下解析数据的玉简,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若能掌握此等技术,我境星槎的隐匿与通讯能力将产生质的飞跃!”
苏婉则更侧重于防御层面:“它们那种‘法则侵蚀’的攻击方式,其原理在于制造一种局部的、针对特定法则结构的‘信息扰流’,并非纯粹的能量冲击。我们的‘巡天’护盾之所以能抵挡,正是因为其稳定的、内敛的灵能结构不易被这种扰流撬动。我们需要将这种抗性设计理念,推广到所有重要设施。”
基于这些宝贵的发现,焦炎境的技术升级进入了新一轮的爆发期。
天工院首先尝试仿制“活性灵金”,虽然无法完全复制,但通过融合焦炎境特有的“烬”力沉淀与新生法则,结合碧波府提供的几种稀有矿物,成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涅盘合金”。这种合金虽不如“活性灵金”那般神奇,但在强度、韧性以及对异常能量的抗性上,都远超以往材料,被优先用于“破浪号”同级星槎的建造以及关键部位的加固。
其次,便是李铮所提议的“星尘灵网”计划,正式提上日程并高速推进。借鉴“织网者”的灵能谐振理念,但摒弃其冰冷无情的控制内核,张乾团队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共鸣道标”。这种道标以李铮的涅盘道韵为基,融入了建木之种的纯净生机与混沌星漩的稳定特性,其核心并非简单的信息收发器,而更像是一个微型的、能够与焦炎境天地法则产生深度共鸣的“法则节点”。
李铮亲自出手,调动炼虚境的伟力与对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新生海核心,耗费七七四十九日,呕心沥血,成功炼制出了第一批共计九枚“星尘主枢”。这九枚主枢形制古朴,非金非玉,表面自然浮现混沌星漩与建木交织的道纹,内部蕴含着李铮的一丝本源道念。它们被分别安置于新生海、守望堡核心、星槎坞等九处关乎焦炎境气运的核心节点,深埋于地脉或融入阵法根基之中。
以这九枚“星尘主枢”为根,数以千计简化版的“子枢道标”被批量炼制出来,由精通阵法的修士驾驭星槎,秘密布设于焦炎境周边星域的关键引力点、隐蔽小行星乃至一些看似自然的星云尘埃带中。
当最后一个子枢道标在预定位点被成功激活,并与遥远的新生海主枢产生跨越空间的微弱共鸣时,整个“星尘灵网”一期工程,宣告完成!
没有绚烂的光华,没有浩大的声势。但在李铮以及玄玑真人等炼神返虚以上的高阶修士感知中,一张无形无质、却切实存在的灵性网络,已然以焦炎境为中心悄然张开。网络之内,任何不属于焦炎境法则体系的异常灵能波动与空间扰动,都会被敏锐地捕捉、放大,并通过主枢之间的共鸣,将警示清晰地传递回来。虽然覆盖范围远不及“织网者”那般浩瀚,但其在守护家园层面的灵敏性与隐蔽性,已然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几乎在灵网成型的同时,布设在东南方向的一枚子枢道标,便传来了一丝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异常反馈——并非“织网者”那种冰冷的解析波动,而是一种……仿佛来自万古之前的、充满归墟寂灭意境的法则韵律,正以一种缓慢而恒定的方式,试图渗透、影响着那片区域的星空结构。其源头,隐隐指向木翁曾提及的“归墟海眼”方向!
这一反馈,立刻引起了李铮的高度重视。他出关后,首次主动召集了核心层会议。
大殿之内,气氛肃穆。李铮将“星尘灵网”监测到的异常,以及之前来自东北方向道标的古老呼唤信息,一并告知众人。
“两处异常,皆指向‘归墟海眼’。”李铮目光扫过玄玑真人、白辰长老、张乾、柳烟等人,“结合木翁所言以及‘巡天’文明的信息,失落‘七曜’之一的‘寂曜’或‘渊曜’,极有可能便坠落在彼处。此物关乎‘七曜镇渊’格局,关乎对抗黑渊之根本,不容有失。”
“然,‘归墟海眼’凶名卓着,乃星海万水归流、法则终末之地,其内时空混乱,险阻重重,古籍记载,即便炼虚修士深入其中,亦有陨落之危。”玄玑真人面露忧色,“李铮,你虽已晋炼虚,道法独特,但孤身前往,实在过于行险。”
“师叔所言甚是。”李铮点头,“故此行需做万全准备。其一,需待‘破浪号’完全形成战斗力,至少再有月余,其新型护盾与武器系统方能磨合至最佳状态。其二,我需进一步巩固修为,尤其是对生死法则与归墟意境的领悟,以期在海眼之中多几分自保之力。其三,需尽可能收集关于‘归墟海眼’的一切信息,哪怕只是传闻碎片。”
他看向张乾与苏婉:“天工院与阵法院,需在此一月内,竭尽全力,基于对潜影梭的逆向研究,为涅盘星槎加装更强的隐匿与抗干扰模块,并尝试研制能够临时稳定局部时空的一次性法器,以备不时之需。”
“我等必竭尽全力!”张乾、苏婉肃然领命。
“柳烟、曦光,”李铮又看向她们,“情报分析与星象推演不能停,继续收集一切与‘归墟海眼’、‘七曜’相关的信息,哪怕只是虚无缥缈的传说。”
“明白。”
会议最终决定,焦炎境进入为期一个月的“潜修备战期”。对外保持最高警戒,对内则全力消化技术收获,提升实力,为李铮的“归墟海眼”之行,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散会后,李铮并未返回新生海,而是独自来到了守望堡最高的观星台。夜空之中,周天星斗大阵的光芒柔和而坚定,更远处,那无形的“星尘灵网”默默守护着这片新生的土地。
他摊开手掌,混沌星漩与建木之种缓缓旋转,感受着那从东南方向隐隐传来的、充满归墟寂灭意味的法则韵律。
归墟海眼……万法终末之地……
那里,埋葬着古老的荣耀,也隐藏着未来的希望。
他知道,这将是他修行至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一次必须经历的洗礼。
一个月后,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将启程,去往那片连光都无法逃脱的终极之地,寻找文明存续的……那一线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