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杨大林还从挎包里掏出两瓶四九城二锅头。
放在桌上说是带给玉湘大爷尝尝。
朱大队长不知道杨大林这是啥情况。
不是已经逃荒出去了吗,咋又回来了。
按说逃荒出去的人自己要管,还要上报,但是都是乡里乡亲的,逃出去能过上好日子也行,就别回来了。
如果杨大林回来了,自己不上报,被人知道了,弄不好自己也会被举报,就不好了。
所以朱玉湘看在两瓶酒的份上,并没有着急责问,而是疑惑的问杨大林:“大林子你这是?”
杨大林知道他所想,先把正事说一下:“玉湘大爷,我是回来需要您帮忙的。
我已经在四九城工作了,也落户了,回来也就是补办个迁出户口的证明。
您给写个介绍信,盖个章就行了。”
说完杨大林把自己的工作证,还有单位开的介绍信,街道开的介绍信拿了出来。
朱玉湘认字不多,但是公章,还有工作证还是能看明白的。
“嚯,驾驶员还是五级,大林子有出息了啊。
你有了工作,我这就好办了。”
朱玉湘惊讶的说。
杨大林谦虚道:“运气好,运气好,遇到了贵人了。
贵人帮了忙。
不然我也不能进单位吃公家饭。”
朱玉湘知道,杨大林既然已经落户四九城了,而且已经是正规工人了。
那自己就不能当恶人了,自己还需要巴结人家呢。
没听说过驾驶员一个县委书记都不换嘛。
这是极好的工作。
自己开会时候可听别人说过。
朱玉湘立马变了脸,还想要让他媳妇爬起来,做个饭,招待一下杨大林。
杨大林好不容易劝住了。
并解释了:“玉湘大爷,这回时间太紧了,我和同事是去了泉城出差,
顺路回来一趟,明天上午就得回去。
所以才冒昧晚上来打扰。
等下回再来,再来和玉湘大爷好好喝一顿。”
杨大林没说自己需要去外地和同事汇合。
不然一会儿怎么把换的梨运走呢。
两人又寒暄几句,也明白了,迁出证明,确实需要去公社盖一下章。
两个人约定了,明天一早玉湘大爷会去公社找杨大林。
杨大林说,明天他一早会骑车来村口接他,一起去公社。
也算是给足玉湘大爷面子。
他虽然是生产队大队长,可是他还没有自行车,现在又是困难时期。
弄张票可不容易。
如果他去公社,要么套牛车,驴车,要么就是骡子车。
那速度太慢了。
所以杨大林提议明天早上骑车来村口接他,这样速度也快点。
杨大林和朱玉湘聊完这事。
杨金海见他们把这事聊完,提出杨大林他们单位可能需要点水果发福利。
想和村里换点水果带走,给钱和粮票。
这就让朱玉湘更高兴了。
秋后村里的梨和苹果,他们除了上交公社,还留了不少。
村里和公社也很鸡贼,村里的水果果园在地区那里知道登记的是什么吗?
登记的是荒地,你敢信?
要么说底层干部也有智慧。
不是说不想登记成果园。
而是怕上级的上级让交大量的水果。
尤其是大跃进时期,别人吹一亩产粮几万斤,他们当地可没敢吹水果一棵树产几千几万斤。
和地里产粮造假不一样,一棵果树你怎么造假。
当时他们这可是有聪明人,其他地方瞎吹,他们这果树没有人乱讲。
后来在地区级汇报的是他们这果园都是荒地。
公社和县里也能拿着这些水果和别的地方换点急需的物资。
如果汇报的是果园,上级让你也放大卫星,多上交,那可麻烦了。
到那时候你想交,你自己都没有,凑也凑不出来啊,因为整个县也就他们这个公社和隔壁公社有成规模的果园,其他公社就没有了,只有零零散散的。
所以说这个荒地登记的很有意思。
最起码一年到头能让这片果园给大队还能剩下不少水果,来换点急需的物资。
朱玉湘听了杨大林的条件,可比自己去其他远点的大队换物资给的高多了。
关键是不用自己往远处运啊。
只运到村口面就行了。
杨大林还多解释了几嘴:“玉湘大爷,这条件是我看在老家乡亲的份上,照顾大家的。
去其他大队,我们单位可不会出这条件。
您知道就好,注意保密。
而且我同事们也不知道,他们一会只负责装走。
您只要组织人把水果运到村口外面就行了。
现在就得搬过去,不能白天装,不然这事让其他大队知道了,还麻烦。
我一会只把钱交给您和会计,其他人我就不见了,不然再有人说出去。
对您不好。”
朱玉湘理解,换点物资谁不是悄悄的换,哪敢大张旗鼓的。
自己单独收下钱和粮票也不合适,肯定需要会计在场。
而且还不能贪点,毕竟还有杨金海和杨金江两兄弟知道这事。
所以这事能对村里有好处,已经让他很满足了。
最起码可以给每家每户分点钱和粮票,也算自己能耐大了。
就这样大家都得感谢自己。
自己从中不捞钱不捞票,但是能换来大家的支持和拥护,也挺好。
他让杨大林他们几个在家里等下,他出去喊人,让人去村里的仓库捡好的水果,用筐运到村口。
杨大林知道他们村,筐不少,还提出让朱玉湘给多准备一些,算杨大林他们买的。
朱家庄筐不少,是因为这玩意可以用梨树枝和苹果树枝编织。
还挺耐用的。
不过鸭梨树枝直溜的不多,苹果树枝用的多。
朱玉湘一听:“这要你什么钱,村里多的是,我做主一会那装梨的筐都送给你们了。
村里这些多的是。”
杨大林还提了,村里其他品种的好果子,也多装点。
他回头送给单位的领导尝尝,如果有机会,下次再来换一些。
就算自己村里的果子不够了也没关系,他只和朱家庄换,朱家庄可以去其他村低价换回来就行了嘛。
就算朱家庄给的价格再低,也比他们自己换出去给的价格高。
还省了往远处运的力气,还有减少了大量损耗呢。
都是双赢的好事,这就让朱玉湘更高兴了。
他出去很快就交代好了会计和几个小队长,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