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经问渡

清音妙画尊

首页 >> 双经问渡 >> 双经问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谍战岁月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双经问渡 清音妙画尊 - 双经问渡全文阅读 - 双经问渡txt下载 - 双经问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2章 第22集:医案为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2集:医案为证

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太医院后院的药香已漫过青砖灰瓦。双经渡(董承)伏在案前,指尖捻着一枚刚晒干的紫苏叶,叶片边缘的锯齿在晨光里泛着浅黄,像极了他此刻心绪——看似平静,却藏着不易察觉的锋芒。

“师父,这黄芩的绒毛总也筛不干净。”小周蹲在竹筛旁,鼻尖沾了点土黄色的药粉,活像只刚偷尝过蜜的小松鼠。他手里的竹筛晃得太急,几粒黄芩籽蹦到了双经渡的医案上。

双经渡抬头,眼底漾开一丝暖意。自半月前收下这孤童,后院便多了几分活气。小周虽年少,却懂事得紧,碾药时会记得按“春碾夏晒,秋晾冬藏”的古法来,记药方时连他随口提的“生姜解半夏毒”都一笔一画抄在麻纸上。此刻见药籽乱蹦,双经渡没责怪,只拾起一粒塞进小周手里:“你瞧这籽,外皮虽糙,里头却藏着生芽的劲。做医活就像孵这籽,急不得。”

小周攥紧药籽,脸一红,正想再说些什么,院墙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那声音极轻,却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像有人踮着脚在青砖上挪步。双经渡眉头微蹙——太医院的杂役送水、药农送药,脚步从不会这么鬼祟。

他不动声色地将案上的《黄帝内经》残页往书卷里掖了掖,指尖触到纸页边缘祖父写的“心乱则脉乱,脉乱则药难达”,心头猛地一沉。前日为户部尚书之子解毒后,尚书在朝堂上提了句“太医院有位董医官,医术与心性皆难得”,当时他只当是句寻常夸赞,如今想来,这话怕是已落进了某些人耳朵里。

“小周,去把前院的晒药架挪到檐下,看这天色,怕是要落雨。”双经渡的声音平稳如常,目光却扫过院角那棵老槐树——树后影影绰绰,似乎藏着个人。

小周应了声,抱起晒药架往檐下走。经过槐树时,他猛地抬头,树后那人慌忙缩了回去,衣角却被枝桠勾住,露出半片青色的官服里衬。小周心里一紧,快步走到双经渡身边,压低声音:“师父,是……是王医丞身边的刘医官。”

双经渡笔尖一顿,墨滴在宣纸上晕开个小小的黑点,像颗沉甸甸的石子落进心湖。王医丞对他的敌意,他早看在眼里。从入太医院第一天起,王医丞就因他“非世家出身”处处刁难:让他在寒冬腊月里清洗药材,故意将错标药性的医书给他研读,甚至在他为流民施药时,暗中命人把药桶打翻在泥水里。可从前的刁难,多是摆在明面上的轻视,像这般派人监视,还是头一遭。

“莫慌。”双经渡将那枚紫苏叶放进药臼,碾杵落下时发出沉稳的“咚咚”声,“他想看,便让他看。只是咱们得把手里的活计,做得更仔细些。”

他转身从樟木箱里取出一摞泛黄的纸卷,最上面那卷的封皮写着“长安行医录”,字迹是他惯用的小楷,工整却不刻板,带着几分医者特有的温润。这是他入太医院后便开始整理的医案,每一页都记着患者的脉象、症状、用药,连施针的穴位、煎药的火候都写得清清楚楚。只是从前记录,多是为了复盘医术,此刻再翻,他忽然明白——这些纸页,或许会成为他日后自证清白的凭证。

“小周,取些新的宣纸来,再备些朱砂。”双经渡将医案摊开,指尖划过其中一页,“你看这则,城西张屠户的‘积滞症’,当时用了‘保和丸’,却因他嗜酒,不得不加三钱葛花解酒。这用药的变通,得记明白。”

小周虽不解师父为何突然要重抄医案,却还是依言取来纸笔。朱砂研开时,空气中飘来淡淡的矿物腥气,与药香混在一起,竟生出种奇特的安宁感。双经渡提笔蘸墨,先写下“患者:吏部侍郎,病症:郁结成疾,脉象:沉而不畅,似有阻滞”,写到“诊治之法”时,他顿了顿,想起当时用的“疏肝理气汤”,更想起那句劝侍郎放下执念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笔尖悬在半空,他忽然意识到,王医丞若要发难,定会拿他“引佛经治病”说事。长安城里的医者,讲究“医道同源”,却绝容不下“佛理掺医”。王医丞只需一句“惑乱人心”,便能让他在太医院再无立足之地,甚至可能被扣上“借医传教”的罪名——那在当朝,可是足以掉脑袋的大罪。

“师父,怎么不写了?”小周见他停笔,忍不住问道。

双经渡望向窗外,晨雾已散,日头爬上屋脊,将槐树叶的影子投在地上,忽明忽暗,像极了人心的变幻。他想起祖父临终前,将那本《金刚经》交给他时说的话:“经书是渡人的舟,却不是撑船的篙。医人的,终究是你的手,你的心。”

他深吸一口气,将笔从墨碟里抽出,在宣纸上写下:“用药:柴胡三钱,白芍五钱,枳壳三钱……”写完药方,他换了支蘸朱砂的笔,在旁边另起一行,却没有写佛经,只记下“患者忧思过度,需嘱其‘减思虑,宽心胸’,每日晨起散步半个时辰,忌生冷油腻”。

小周看得发愣:“师父,你从前说的‘如梦幻泡影’,不记下来吗?那话对张侍郎可管用了。”

双经渡放下笔,摸了摸小周的头:“医案是给同行看的,得让他们明白‘为何用药’;而劝人宽心的话,是给患者听的,得让他们懂得‘为何要好好活着’。这两样,得分开记才清楚。”他转身从樟木箱底层取出个新的蓝布册子,封面题着“渡心杂记”,“那些开解人心的话,咱们记在这里。”

他翻开册子,提笔写下“侍郎忧升迁,执于‘得失’二字。可世事如脉,有浮有沉,若一味求浮,反会滞涩。当学水之性,遇方则方,遇圆则圆,虽曲而能达。”这段话里,没有半句佛经,却藏着《金刚经》“应无所住”的道理。

小周看着师父一边写医案,一边记杂记,忽然懂了:师父是在做防备。他想起前几日刘医官在药库门口,故意向其他医官念叨“董承给人看病,不先号脉,倒先讲些‘空啊虚啊’的浑话”,当时他只当是刘医官胡言,此刻才明白,那些话怕是早已传到王医丞耳里,正被一笔一笔记在“黑账”上。

“师父,我帮你抄。”小周拿起笔,学着双经渡的样子,先在医案上记下“城南李寡妇,产后血虚,脉细如丝”,又在杂记里写“劝其莫念亡夫,念则心伤,心伤则血难生。当惜眼前稚子,母爱若春阳,自能暖己暖人”。他字虽稚嫩,心意却真,写着写着,鼻尖又开始冒汗。

碾药的“咚咚”声,写字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小周的提问“师父,‘梅核气’是不是得加些桔梗?”,让后院的时光变得格外踏实。树后的刘医官起初还支棱着耳朵,想听到些“借佛经惑众”的证据,可听来听去,只有严谨的医理、细致的医嘱,连半个“佛”字都没听见。他蹲得腿麻,又怕被发现,只好悄悄溜走,临走时还在心里犯嘀咕:这董承,难道转性了?

日头爬到正中时,双经渡已抄完三十则医案,“渡心杂记”也记满了五页。他将医案按时间顺序理好,放进樟木箱的上格,又把“渡心杂记”锁进箱底的小抽屉里。做完这一切,他才发现手心竟有些汗湿——不是怕,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醒。

他忽然想起苏伯前几日送来的那包“防风”,苏伯当时说:“这药能祛风,更能固表。人在世间,就像这药,既要能驱散外邪,又得守住自己的根本。”那时他只当是说药材,此刻才懂,苏伯是在教他如何在风波里立足。

“师父,刘医官走了。”小周趴在墙头望了望,回头时眼睛亮晶晶的,“他走的时候,脸拉得老长,像吞了黄连似的。”

双经渡笑了,拿起那枚紫苏叶,放进小周手里:“你瞧,这叶子能解表散寒,可若没人识得它的用处,跟枯草也没两样。咱们做医人,既要懂药的性子,更得懂人的心思。”他望向太医院的朱红大门,门内是权贵的争斗,门外是百姓的疾苦,而他夹在中间,能依靠的,或许就是这些一笔一划写下的医案,和那颗始终向着“众生平等”的心。

忽然,前院传来一阵喧哗,有人高声喊着“王医丞到”。双经渡握着小周的手紧了紧,指尖触到那枚紫苏叶的锯齿,冰凉却扎实。

王医丞此刻前来,是为了什么?他是否已经布好了针对双经渡的罗网?且看下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 双经问渡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 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 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 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 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 铁槊镇唐末 穿越水浒传之谋逆 鹿踏雍尘 大唐中兴 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嗨!我是朱祁钰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楚国一统华夏 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 
双经问渡 清音妙画尊 - 双经问渡txt下载 - 双经问渡最新章节 - 双经问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