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首页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逆天明末三十年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第一权臣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8章 匈奴单于请求归附 刘禅赐其金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冬,塞北的风雪比往年来得更早。鄂尔多斯草原上,赵统率领的十万大军驻扎已有五月余,营帐连绵数十里,在白雪覆盖的荒原上宛如一条蛰伏的巨龙。

中军大帐内,炭火噼啪作响,赵统凝视着悬挂的羊皮地图,眉头紧锁。云中郡初设,百废待兴,而探马接连传来的消息更令人不安——匈奴单于麾下各部族竟能集结十万控弦之士。

“报!”亲兵掀帐而入,带来一身寒气,“将军,长安急件!”

赵统展开绢书,眼中闪过诧异。刘禅并未催促进军,反而命他按兵不动,同时朝廷已派杨仪出使匈奴,又调魏延、姜维、王平等将集结十五万大军于雁门关一线。

“陛下圣明。”

赵统、赵广、张遵等轻叹一声,走到帐门处眺望北方。风雪中,远方的匈奴王庭如同隐伏的猛兽,而汉皇这番部署,显然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与此同时,匈奴王庭内气氛凝重。单于栾提呼厨泉手持金杯,却久久未饮。帐下各部首领争论不休,主战主和两派相持不下。

“汉军虽众,然草原是我们的天下!当年冒顿单于纵横塞北,汉高祖亦要屈膝和亲,何惧这刘禅小儿!”

左贤王摔杯而起,满面虬髯因激动而颤动。

右谷蠡王却摇头道:

“今非昔比。鲜卑拓跋部雄踞草原,不过旬月便被赵统歼灭于鄂尔多斯。汉军弩箭之利,战术之精,非我草原骑兵可敌。”

正争论间,帐外传来通报:“报!汉使杨仪求见!”

杨仪身着汉官朝服,手持节杖,在匈奴武士虎视眈眈下从容入帐。他先施一礼,而后直接展开一卷绢帛:

“大汉皇帝致匈奴单于:今天下一统,海内归心。单于若率部来归,必当厚待,赐以王爵,开通关市,共修和睦。若执意相抗,则天兵将至,悔之晚矣。”

呼厨泉单于沉吟不语,手指轻敲金座。其实他早已得报,汉军不仅赵统十万大军屯兵草原东侧,魏延更是亲率精锐驻扎雁门,形成夹击之势。

汉军总兵力达二十五万之众,且都是历经战阵的精兵强将。

更让单于心惊的是,汉人这次带来的不仅是刀剑,还有茶叶、丝绸、农具和种子。

几位曾偷偷与汉商交易的部族首领,此刻眼神闪烁,显然已被汉人茶马互市的条件打动。

夜深时分,单于独登高台,眺望星空下的草原。

寒风中传来孤狼哀嚎,让他想起部落这些年来的艰辛——冬日严寒,水草不足,各部为争夺牧场兵戎相见。若与汉朝开战,纵能暂胜一二阵,终难敌其举国之力。

“大单于。”老祭司不知何时来到身后,“老奴夜观天象,见紫微星耀于南,此乃汉室当兴之兆。我匈奴人与汉人交锋数百年,胜少败多。今汉天子愿以王礼相待,或许是时候结束干戈了。”

呼厨泉长叹一声,心中已有决断。

与此同时,雁门关内却是另一番景象。魏延站在关城上,望着城外连绵军营。十五万大军井然有序,操练声震天动地。

姜维手指地图对诸将道:“匈奴若战,我可分三路进击。王平将军南出黄土高原,直捣单于庭;魏延大将军自雁门北进,断其归路;赵统将军则从东侧包抄。三面合围,必可一举而定。”

王平却道:“陛下圣意,似乎更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近日关市交易频繁,匈奴人来往增多,似有和意。”

魏延大笑:“战和不战,我军都需做好准备。匈奴人敬重强者,唯有展示雷霆之力,方能使其真心归附。”

正议论间,一骑快马飞驰入关:“报!匈奴单于遣使求和,愿举部归附!”

诸将面面相觑,既感欣慰又不免有些失望——准备了如此大军,竟无用武之地。

魏延拍案而起:“好!传令各营,保持戒备,未有陛下明令前,不可松懈半分!”

长安未央宫内,刘禅接到匈奴归附的奏报,不禁抚掌而笑。

董允贺道:“陛下圣明,不费一兵一卒而定北疆,此乃千秋功业!”

刘禅却摇头道:“非朕之能,乃时势使然。匈奴人亦是我华夏血脉,武帝时内附者众。今其愿归附,朕当以诚相待。”

经过朝议,刘禅定下安置匈奴之策:

封呼厨泉为匈奴王,赐金印紫绶,划定了牧场地界;开放五处关市,允茶马互易;派遣儒生教授汉字、农技;选匈奴贵族子弟入长安太学读书。

同时,刘禅命魏延、赵统合兵二十万,遣百姓五十万,明年开春,开赴河套地区,重建秦时故郡——九原、朔方二郡。此举既为巩固边防,也为开发塞北沃土。

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初夏,河套地区重现生机。二十万汉军一边筑城建垒,一边开垦荒地。让匈奴人惊讶的是,汉兵并非单纯驻防,而是真正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

魏延与赵统并肩立于新建的九原城头,眺望着远方黄河如带,沃野千里。

“想不到塞北亦有如此富饶之地。”赵统感慨道,“若能引水灌溉,必成塞上江南。”

魏延点头:“陛下有旨,要在此地屯田养兵,与匈奴人互市通婚,使之渐染华风。数十年后,谁还记得汉匈之别?”

下方集市中,汉人与匈奴人交易正酣。汉商带来铁器、布匹、茶叶,换取匈奴人的马匹、皮毛。语言虽不完全相通,但通过手势和笑脸,交易进行得十分热闹。

几队汉军士卒正在教匈奴人使用新式犁具,而匈奴骑士则向汉人展示骑射技巧。双方从最初的警惕戒备,渐渐生出几分融洽。

呼厨泉单于——如今的大汉匈奴王,看着这一幕,对身边儿子道:

“汉人有句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匈奴人选择归附,或许真是最好的出路。”

儿子轻声道:“父王,汉皇帝答应让我去长安太学读书。”

呼厨泉拍拍儿子肩膀:

“去吧,学习汉人的文化和智慧。将来回来,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族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

九月秋高,刘禅北巡至新设的朔方郡。匈奴单于呼厨泉率各部首领迎驾百里,献上良马千匹,毛皮万张,誓言永世归附。

刘禅扶起呼厨泉,对众首领道:

“自今以后,汉匈一家,共守北疆。朕已下旨,减免匈奴人三年赋税,设立官市,永通有无。”

又封匈奴单于呼厨泉,为匈奴王,世袭罔替,并赐其金印绶一枚,金千两,蜀锦百匹。

随后举行的盟誓仪式上,汉匈文武数百人共饮血酒,对天立誓:“汉匈和睦,子孙永好;叛盟背约,天神殛之!”

仪式结束后,刘禅登临阴山高处,俯瞰苍茫北疆。远处黄河如带,草原苍茫;近处农田阡陌,城池巍峨。汉人与匈奴人混居的村落中,炊烟袅袅,一片祥和。

董允在一旁轻声道:“陛下,自高祖白登山之围至今,四百余年汉匈纷争,终于在陛下手中终结。”

刘禅远眺天地相接之处,缓缓道:“治国之道,在柔远人。武力可暂服其形,文化方能永服其心。朕要在这里建学堂,兴礼乐,让匈奴子弟读书明理;开医馆,传医术,解族人疾苦;通婚姻,融血脉,使汉匈真正成为一家。”

塞外的风吹动天子旌旗,猎猎作响。刘禅的目光越过草原,越过沙漠,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辽阔的大汉边疆——那里不再有烽火狼烟,只有商队往来,炊烟相望,不同民族的百姓在这片广袤土地上和睦共生。

北疆已定,天下归心。但刘禅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如何让这份和平长久持续,让不同文化真正融合,还需要数十年的耐心经营。而他相信,这条路虽然漫长,但一定是通向盛世的正道。

塞外的夕阳将天边染成金红,犹如一个新时代的曙光,正照耀在这片古老而新生的土地上。

有好事者写歌而贺之:

《汉皇抚塞歌》

天马出渥洼,蹑影追长风。

金戈耀草原,汉帜卷阴空。

单于卸雕弓,稽首长安东。

胡笳咽霜雪,羌笛咽春融。

九原犁铧白,朔方烽燧红。

茶马穿瀚海,盐铁贯云峰。

谁言塞北苦,弦诵有童翁。

愿持一卮酒,长歌四海同。

而刘禅自己填词则为:

《满江红·北定阴山》

铁甲凝霜,西风烈、旌旗蔽空。

望阴山、云垂草莽,雁唳苍穹。

单于帐中惊拓跋,汉皇塞外陈雕弓。

纵马鞭直指九原郡,烽烟红。

黄河水,今古同;长安月,照归鸿。

看茶马通商,胡汉交融。

金印紫绶颁王爵,犁铧铜鼎代刀弓。

愿边城永熄狼烟烽,四海雍。

欲知后事如何,静待下章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绍宋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流浪吧!蓝星人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工科技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爸,这好像是北宋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 双经问渡 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 风起赣南 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 闲话清史 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 封御三国:潜龙问鼎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穿越我有招兵系统 穿回渭北做刀客 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后汉异星录 程序带我穿越回去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 烬余书:寒江洗冤录 穿越古史之枫华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 肉肉的小书虫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txt下载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最新章节 - 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