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阳,秦老王妃的仪仗在前,武安侯府车马紧随其后,提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往云府而去。
提前得了消息的云府中门大开,云老夫人携儿子儿媳在门前迎候。
云府正厅,秦老王妃笑着执起云老夫人的手,“老妹妹,今日腆颜前来,是受了武安侯府所托。武安侯府托我问问府上,可愿割爱,将苏苏这颗明珠,许给他家?”
云老夫人嗔怪的看她一眼,“老姐姐,你也知道苏苏是我云家的明珠,你如今竟要帮着人将她割了去,我如何舍得?”
“若是旁人家,我自然不好意思跟你开这个口。”
秦老王妃轻拍她的手背,“主要是从容这孩子,品性端方,才学出众,更难得是一片赤诚之心。”
不等云老夫人开口,秦老王妃接着说:“从容这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家苏苏也是,他们俩年岁相仿,品貌相当,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是不是天造地设,云老太太不敢妄言,但她知道昨日孙女回府的时候晚了些。
回来时,手中还捧了个白玉瓶,瓶里插了朵并蒂莲。
那并蒂莲从哪来的,孙女也没隐瞒,所以……
她没有直接应允,而是将决定权交给了儿子儿媳,“自古婚姻大事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苏苏的终身大事,还得她父母做主。”
“是该如此。”
秦老王妃会意一笑,接过身后嬷嬷递上的泥金红帖,亲自递向云父:“这是武安侯府的生辰帖,并一份薄礼单子,聊表诚意。还望云大人、云夫人成全这段佳缘。”
云父双手恭敬地接过帖子和礼单,与夫人一同细看。
礼单上的聘礼之厚重,远超常规,足见武安侯府求娶的诚意之深。
然而,比起这些,他们更在意的,是女儿的心意。
云夫人微微一笑,看向秦老王妃,语气不卑不亢,“小女顽劣,蒙武安侯府看重,是她的福分。只是这婚姻大事,还需问过她自己的意思。”
武安侯夫人立刻开口:“应该的,应该的。”
云夫人身旁的嬷嬷很快离开,片刻后,云苏身着一身莲粉色衣裙,由嬷嬷陪着款步走入正厅。
她目不斜视,仪态万方地向诸位长辈行礼问安,举止间落落大方。
云夫人柔声问道:“苏儿,武安侯府托秦老王妃前来提亲,欲为世子求娶于你。你父亲和我,想听听你的意思。”
一时间,满堂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云苏身上。
云苏微微垂眸,颊边泛起淡淡的红晕,如初绽的芙蕖。
“女儿……全凭父亲母亲做主。”
这话虽含蓄,但在场众人都是明白人,自然听懂了话里的意思。
秦老王妃适时开口,“不知云大人、云夫人意下如何?”
云父轻抚长须,“武安侯府诗礼传家,门风清正,朝野共知。世子更是年少有为,不仅文采斐然,于政事上也颇有见地,实乃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他顿了顿,与夫人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颔首郑重应下,“世子品性才学皆属上乘,将小女托付于他,我们放心。这门亲事,我们云家,允了!”
“好!”
秦老王妃抚掌而笑,满面红光,“良缘天定,佳偶自成!既然两家心意相通,老身今日便为你们做个见证,这门亲事就此定下!”
武安侯夫妇紧绷的肩线终于放松下来,眼底漾开难以抑制的笑意。
另一时空,吴家,也迎来了一个媒人。
七八月,正是农忙的时候,这一日下大雨,下不了地,大家难得在家里休息一天。
吴耀祖的几个姐姐,有的在缝补衣服,有的在打前些日子刚收回来的黄豆,有的在编竹篮,有的在炒花生。
雨水顺着屋檐哗哗地流,在泥地上冲出深深浅浅的沟壑。
咚咚咚,咚咚咚。
敲门声混在雨声里,显得有些闷闷的。
老九正站在厨房门口,用簸箕筛着刚炒好的花生。
听到敲门声,她动作一顿,心里有些纳闷。
这样的大雨,村里那条黄土路早就成了泥浆汤,一脚下去能没到小腿肚,谁会挑这个时候上门?
她放下簸箕,随意的擦了擦手,快步穿过院子,拔开门栓。
门外站着个披着蓑衣的妇人,五十岁上下,蓑衣下摆和裤腿上溅满了泥点子。
见门开了,那人脸上堆起笑来,“这是吴家吧?有九朵金花的那家?”
老九点点头,“是这家,你是?”
“我是前头赵家庄的,你叫我赵大娘就行,我这人平日里除了做农活,也干点牵线搭桥的活,能进屋说说话不?”
来的是个媒人啊……
老九心里明了,侧身将人让进来,“赵大娘快进来避避雨,今天雨大,一家子都在家歇着呢。”
“好嘞。”
赵大娘在门边的石头上用力跺了跺脚上的泥,跟着老九进了屋,眼睛像梳子似的把吴家上下梳了一遍。
吴家这土坯房是旧的,但地上扫得干净,农具杂物也归置得整整齐齐。
来开门这姑娘,虽穿着补丁衣服,但眉眼周正,身段也好,看着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
堂屋里,几个姐姐见老九带着个生人进来,都停了手里的活计。
“这是赵家庄的赵大娘,外面雨大,进来咱家避避雨。”
老九跟几个姐姐简单介绍了一句,手脚麻利地给赵大娘搬了个板凳,“赵大娘你坐,这是家里几个姐姐,耀祖估计在屋里呢,我去叫他。”
听到这话,赵大娘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转了个弯。
吴家的情况她大概了解过,九个姐姐养着一个弟弟,原以为是几个年长的姐姐当家,没曾想居然是最小的小子在主事。
这么看来,这亲事能不能成,怕是要过当家小子这一关。
不一会儿,吴耀祖走了出来。
“赵大娘。”
吴耀祖跟她打了个招呼,随即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下,腰背挺直。
“哎呦,这就是耀祖吧!”
赵大娘脸上立刻堆起热络的笑,“你小的时候,你娘还背着你来过我们赵家庄,那时候我还给你把过尿呢,一晃都这么大了!”
吴耀祖并不想知道这些,他深吸一口气,直接开口:“无事不登三宝殿,赵大娘冒着大雨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赵大娘目光在屋里几位待嫁的姑娘身上扫过,最后落回吴耀祖脸上,“今儿雨大,想着你们都在家,就过来串个门,说说话。”
早知道了她是个媒人,吴耀祖懒得跟她绕弯子,目光平静地看着她,等着下文。
赵大娘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就这般沉得住气,正了正神色。
“看着你是个爽利的,大娘我也就有话直说了。我这儿啊,有一桩顶好的亲事,想说给你家姐姐。”
吴耀祖脸上没什么表情,既不见欣喜,也不见排斥,只点了点头,“赵大娘说的是哪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