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贞观憨婿 神武太医俏女帝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34章 群臣激辩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午后,苏明远刚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歇息,管家就来禀报:大人,宰相府来人了,说王相请大人过府一叙。

苏明远心中一动。王旦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今日朝会上他虽然表面中立,但最后的折中建议实际上是在帮苏明远。现在召他过府,必有深意。

备车,马上就走。

宰相府比刘府更加气派,但布置却简朴许多,没有那些奢华的陈设,反而处处透着文人的雅致。

王旦在书房接见了他。这位宰相年近六旬,清瘦儒雅,一双眼睛却格外锐利。

明远来了,坐。王旦指了指旁边的座位,语气随和。

多谢王相。苏明远落座,心中却在揣测对方的意图。

今日朝会上,你那一番话,说得好。王旦亲自给他倒茶,有勇气,有见识,也有担当。

王相过奖了。明远只是据实以奏,份内之事。

份内之事?王旦笑了,能把份内之事做到这个份上的,天下能有几人?

他放下茶壶,正色道:明远,老夫今日请你来,是想跟你说几句心里话。

王相请讲。

你今日揭露的那些问题,老夫并非不知。王旦叹了口气,朝中这些年积弊已深,老夫也想改革,但阻力太大。不是老夫不想动,是实在动不了。

他看着苏明远:你年轻,有冲劲,老夫很欣赏。但老夫也要提醒你,这条路不好走。你今天得罪的人,不在少数。

明远明白。苏明远坦然道,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明远不敢说能改变一切,但至少要尽一份力。

王旦赞许地点头,有这份心就好。只是你要记住,改革不能操之过急。今日圣上让你先试点,这是明智之举。你切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若能在试点中做出成绩,自然有人支持你;若是失败了,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就会落井下石。

多谢王相教诲。

还有一点。王旦压低了声音,你今天虽然没有点名,但刘侍郎那边已经恨上你了。他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故吏众多,势力不可小觑。你要小心。

明远会注意的。

王旦又叮嘱了几句,才让他告辞。临别时,他拍着苏明远的肩膀:年轻人有朝气是好事,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老夫这些年能在宰相位子上坐稳,靠的不仅是能力,还有谨慎。你记住,活得久才能做更多事。

这番话意味深长。

离开宰相府,苏明远心情沉重。王旦的话提醒了他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个权力场中,理想和能力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夹缝中生存,如何在保持原则的同时不被人打倒,同样关键。

马车行至半路,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了?苏明远掀开车帘。

大人,前面有人拦路。王忠警惕地说。

苏明远心中一紧,探头看去,只见前方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人,正是御史中丞李及。

苏大人,李某有礼了。李及拱手道。

苏明远下了马车:李大人,这是……

借一步说话。李及看了看四周,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两人来到附近一个僻静的茶楼。李及要了个雅间,屏退了小二。

李大人有话不妨直说。苏明远开门见山。

痛快。李及笑了,那李某就直言了。今日朝会上,苏大人揭露地方苛政,可谓大快人心。李某身为御史中丞,本就是监察百官,对苏大人所为深感钦佩。

他顿了顿,但李某也要提醒苏大人,你今日所为,已经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不会善罢甘休。

明远知道。

知道就好。李及正色道,李某今日来,是想告诉苏大人,御史台支持你。你若需要什么帮助,尽管开口。

这是在表明立场,也是在结盟。

苏明远心中一暖。他本以为今天会四面楚歌,没想到还有人主动伸出援手。

多谢李大人。明远若有需要,定会相求。

另外。李及压低声音,李某打听到,刘侍郎那边已经在活动了。他们打算在试点的时候给你使绊子,让你的改革无法推行。你要有所准备。

哦?如何使绊子?

无非就是那些老手段。李及冷笑,或是在选择试点地区时做手脚,挑最难搞的地方给你;或是在执行过程中阳奉阴违,让你的政策走样;又或者干脆让地方官员联合起来对抗,让你寸步难行。

苏明远点头。这些手段确实很常见,也很有效。

李某的意思是,你在选择试点地区时,要亲自把关,不能让他们左右。另外,执行过程中也要全程跟进,不能假手于人。李及提醒道。

明远明白。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才各自离去。

回到府中,已是黄昏。苏明远让人准备了简单的晚膳,边吃边思考对策。

王旦的告诫,李及的提醒,都让他意识到接下来的道路会有多艰难。

但他没有退路了。

吃完饭,他来到书房,摊开地图,开始研究哪些地方适合作为试点。

按照朝廷的要求,要选三到五个州县。这些地方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太难搞,还要能够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他在地图上圈圈点点,最后圈定了五个地方:

一个是他的故乡,那里他熟悉情况,也有一定的人脉基础;

一个是江南富庶之地,那里经济发达,百姓相对宽裕,改革阻力较小;

一个是北方边境州县,那里军事压力大,税赋问题严重,最能体现改革的必要性;

还有两个是中部地区的普通州县,情况相对中等,具有普遍代表性。

这五个地方涵盖了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和社会状况,足以测试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正沉思间,管家又来禀报:大人,刑部尚书薛大人求见。

苏明远一愣。薛奎是刑部尚书,与他平日并无交往,这个时候来访,所为何事?

有请。

薛奎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方面大耳,一副威严相。他进了书房,环顾四周,看到墙上挂着的那些字画和书籍,点了点头。

苏大人好雅兴。

薛大人过奖,请坐。

两人落座,薛奎开门见山:老夫今日来,是想跟苏大人说一件事。

薛大人请讲。

今日朝会上,苏大人提到地方官员贪腐,百姓申诉无门。这让老夫想起一桩旧案。薛奎叹道,三年前,西南某县有一百姓状告县令贪赃枉法,层层上告,最后告到了刑部。老夫亲自审理此案,查明确有其事,那县令克扣赈灾粮款,中饱私囊数万两。

他顿了顿,可你猜最后如何?

如何?

那县令的靠山在朝中四处活动,最后只是革职了事,贪赃的银子也没追回多少。而那个申诉的百姓,反而因为被杖责,差点丢了性命。薛奎愤然道,老夫当时就想,这样的事如果不改变,百姓如何能伸冤?如何能信任朝廷?

苏明远听得心中沉重。

所以,当苏大人今日提出建立申诉机制时,老夫心中甚为赞同。薛奎认真道,刑部愿意配合苏大人推行这一改革。若有需要,尽管开口。

又是一个支持者。

苏明远起身施礼:多谢薛大人支持。有薛大人相助,明远更有信心了。

不必谢老夫。薛奎摆手,老夫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若能让百姓少一些冤屈,多一些希望,老夫这把老骨头再累也值得。

送走薛奎后,苏明远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虽然有刘侍郎那一派的反对,但他也并非孤军奋战。王旦的指点、李及的支持、薛奎的配合,都让他看到了希望。

只要他能在试点中做出成绩,证明改革的可行性,就能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就能将这一改革推广到全国。

夜深了,苏明远仍在灯下伏案。他要制定详细的试点方案,要考虑每一个可能的问题,要为每一个环节做好准备。

窗外,月明星稀。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苏明远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写下一行行计划和对策。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龙武帝尊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权力之巅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后汉异星录 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穿越水浒传之谋逆 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鹿踏雍尘 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嗨!我是朱祁钰 魏砥 躺赢的咸鱼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楚国一统华夏 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水浒新梦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浮世离歌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