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0章 意外收获(上)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三日后的一个清晨,清远县衙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来人是州府的急差,风尘仆仆,面带急色,手中捧着一份用黄绫包裹的紧急文书。

苏大人,州府急件!差役一进门就高声宣报。

苏明远正在书房处理公务,听到通报后心中一紧。在王安礼考察团离开后的这几天,他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最终的考察报告会如何写。现在州府来了急件,很可能就是关于考察结果的消息。

快请进来。苏明远放下手中的笔,整理了一下衣冠。

差役走进书房,恭敬地将文书递上:大人,这是知州大人的亲笔急件,要求您立即过目。

苏明远接过文书,发现封印上还有朝廷的印记,显然这不仅仅是州府的文件。他小心地拆开黄绫,展开其中的文书,只见上面写着一行行工整的小楷:

清远县令苏明远:朝廷考察团已完成对你县政务的全面考察,现将考察结果通报如下:经实地考察和多方了解,认定苏明远在清远县任职期间,政绩显着,品行端正,改革有方,深得民心。特予以嘉奖,并上报朝廷备案。另,朝廷有意调用贤能,望做好交接准备。此谕急达。大宋熙宁二年十二月十九日,知州李承昭。

看完这份文书,苏明远的心情复杂至极。一方面,考察结果是正面的,这说明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认可;另一方面,朝廷有意调用贤能这句话意味着什么,他心中也大致有数了。

回禀知州大人,苏明远已收到文书,定当遵照执行。苏明远对差役说道。

送走差役后,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房里沉思。三年前他来到清远县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县令,对古代的政治环境还不够了解。经过这三年的历练,他不仅在治理能力上有了长足进步,更重要的是对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态有了深刻的认识。

正在思考中,师爷赵文渊匆匆走进来:大人,听说州府来了急件?

苏明远将文书给赵文渊看了看:文渊,看来我们在清远县的日子不多了。

赵文渊看完文书,脸上既有高兴又有不舍:大人,这是好事啊!考察团给了这么高的评价,说明您的政绩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只是...只是清远县舍不得您啊。

我又何尝舍得清远县?苏明远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景色,这三年来,我在这里倾注了太多心血。每一项改革,每一个政策,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要离开了,确实有些不舍。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但是,做官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舒适,那我完全可以在清远县安安稳稳地待下去。但如果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理想,为了帮助更多的百姓,那么走向更大的舞台也许是必然的选择。

赵文渊点头:大人说得是。以您的才能,确实应该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只是,清远县的这些改革事业怎么办?会不会因为您的离开而半途而废?

这个问题正是苏明远最担心的。任何改革都需要持续的推进和巩固,如果缺乏有力的后续支持,很可能会功亏一篑。

这确实是个问题。苏明远深思道,我们必须想办法确保改革的延续性。一方面,要培养一批能够继续推进改革的干部;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减少对个人的依赖。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明远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交接工作。他将自己三年来的治理经验整理成册,详细记录了各项改革措施的执行细节和注意事项。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县衙干部的培训,希望他们能够在自己离开后继续维护改革成果。

但真正让苏明远意外的,是来自京城的消息。

这天上午,一个穿着朴素但气度不凡的中年人来到县衙求见。他自称姓郑,是从京城来的,有重要消息要告诉苏明远。

苏大人,在下郑怀远,久仰大名。来人一见面就深深行礼。

苏明远仔细打量着这个人,发现他虽然衣着简朴,但举止间透露出一种书卷气和见过世面的沉稳。郑先生客气了,不知有何指教?

郑怀远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外人后,压低声音说道:大人,在下从京城来,带来了一些关于您前程的消息。

苏明远心中一动:请讲。

大人的《浮沉录》一文在京城引起了很大反响,王安石王相公对此文大加赞赏,认为体现了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气。郑怀远说道,而王安礼王大人回京后,对您在清远县的政绩也给予了极高评价。

听到这里,苏明远的心跳开始加速。王安石在朝中的地位他当然知道,如果能得到王安石的赏识,对自己的仕途发展无疑是极大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郑怀远继续说道,朝廷正在推行新政,急需一批有能力、有魄力的官员充实中央机构。您在清远县的改革实践,正好符合朝廷的需要。据可靠消息,您很可能会被调入京城,在重要部门任职。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既兴奋又紧张。进入京城意味着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挑战。

敢问郑先生,具体会是什么职位?苏明远小心地询问。

这个还不确定,但据说可能是在户部或者工部,负责与地方改革相关的工作。郑怀远回答道,以您在财政改革和水利建设方面的经验,这些部门都很需要您这样的人才。

户部或工部!这可是朝廷的重要部门,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和工程建设。如果真能在这些部门任职,确实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

郑先生,多谢告知这些消息。苏明远诚恳地说道,但在下想问,为什么您要特地来告诉我这些?

郑怀远笑了笑:实不相瞒,在下也是改革的支持者。您在清远县的事迹传到京城后,很多人都很关注。我们这些人都希望朝廷能够重用像您这样的官员,推动国家的进步。

这个回答让苏明远对郑怀远有了更深的了解。看来在京城,确实有一批支持改革的人士,他们在暗中支持着新政的推行。

另外,郑怀远又说道,在下还要提醒大人一点。京城的政治环境比地方复杂得多,各种势力交错,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大人在京城任职,需要更加谨慎,也需要更高的政治智慧。

这个提醒很及时。苏明远在清远县虽然也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毕竟是一个小地方,情况相对简单。京城则不同,那里聚集着全国的政治精英,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全国,每一次博弈都关系到巨大的利益。

多谢郑先生提醒,在下定当谨记。苏明远感激地说道。

郑怀远告辞后,苏明远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京城的机会确实诱人,但挑战也同样巨大。他想起了自己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的初衷——用现代的知识和理念来改变这个时代,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清远县,他已经验证了这个理想的可行性。那么在京城,他是否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实现更宏大的目标呢?

当天傍晚,苏明远召集了县衙的主要干部,向他们透露了可能调任的消息。

大人,您真的要离开我们了?李仲文有些不舍地问道。

如果朝廷确实有调令,我当然要服从。苏明远说道,但是,我们在清远县建立的这些制度和事业,不能因为我的离开而中断。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维护。

赵文渊问道:大人,您希望我们怎么做?

苏明远认真地说道:首先,要继续执行各项改革措施,不能因为我的离开而松懈。其次,要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形成一个稳定的治理团队。第三,要时刻以百姓利益为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明远更加频繁地深入各村各乡,了解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清远县生涯做最后的总结。

在义学,孩子们听说县令老爷可能要离开,都显得很不舍。小石头拉着苏明远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县令老爷,您能不能不走?我们都舍不得您。

看着这些天真的孩子,苏明远心中涌起一阵酸楚。但他还是温和地对孩子们说:小石头,县令老爷要去更远的地方工作,帮助更多的人。你们要好好读书,将来也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水利工程现场,参与建设的农民们听说县令要调走,都感到惋惜。王师傅代表大家说:苏大人,这个水库是您主持修建的,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在各个村庄,百姓们也都表达了对苏明远的感激和不舍。张里正说:大人,您在清远县做的好事,我们都记在心里。无论您走到哪里,我们都会支持您。

这些朴实的话语,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让苏明远感动。三年来,他用真心换真心,用实干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这种支持不是靠宣传包装得来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政绩和品格赢得的。

十二月底的一个雪夜,苏明远接到了正式的调令。朝廷任命他为户部员外郎,专门负责地方财政改革事宜,要求在春节后进京赴任。

看着手中的调令,苏明远的心情五味杂陈。户部员外郎虽然只是从六品,比县令的正七品高不了多少,但在朝廷中央任职的意义完全不同。这意味着他将有机会参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改革理念。

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他将告别生活了三年的清远县,告别那些支持他的百姓,进入一个全新而复杂的政治环境。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苏明远对着窗外的雪景自语道,从一个现代的学者,到古代的县令,再到朝廷的官员,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他想起了三年前初到清远时的忐忑和迷茫,想起了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阻力,想起了与豪强对抗时的勇气和坚持,想起了百姓们支持时的感动和温暖。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现在,一个更大的舞台在向他招手。在那里,他将面对更复杂的挑战,承担更重大的责任,也有机会实现更宏大的理想。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实事求是,为民服务,用智慧和勇气去推动这个时代的进步。

清远县的这三年,是他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他政治生涯的重要起点。现在,他将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踏上新的征程。

除夕夜,清远县城张灯结彩,家家户户都在庆祝新年的到来。但对苏明远来说,这个除夕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他在清远县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

县衙的后堂里,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张宣纸。他要写一封告别信,向清远县的百姓们告别,同时也要为自己的继任者留下一些建议。

清远父老乡亲:明远即将奉调进京,心中万分不舍...他提起笔,却发现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不知从何写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最近更新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 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 回到东汉当赵云 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 大阵主 后汉异星录 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 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 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 争霸天下:日月所照 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