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钟粹宫,桂花香萦绕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林清玥端坐案前,指尖轻轻抚过各地呈上的甘薯丰收奏报,心中计算的不仅是民生大计,更是这深宫中微妙的力量平衡。此刻,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即将改变后宫势力的格局。
瑾妃踏入钟粹宫时,仿佛带来了一股春风。她身着藕荷色宫装,发髻简单绾起,只簪一支白玉簪,与皇后慕容婉如那种咄咄逼人的华贵截然不同。这位太后亲侄女入宫十年,始终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姿态,今日却主动登门,令林清玥心生警惕。
“云嫔妹妹近日推行甘薯种植,活民无数,姐姐佩服不已。”瑾妃声音温和,如清泉流过玉石。她示意宫女呈上一个锦盒,“这是家父从南方带来的新茶,妹妹尝尝。”
林清玥通过读心术,敏锐地捕捉到瑾妃心中的真实想法:【慕容婉如近日动作频频,若再不相助云嫔,后宫将成慕容家天下】。更让她意外的是,瑾妃内心深处对皇后藏着难以化解的怨愤——虽然瑾妃自己尚未察觉根源。
茶过三巡,瑾妃终于道明来意:“妹妹可知,昨日皇后向太后进言,称甘薯种植劳民伤财,建议削减预算?”她轻叹一声,“太后虽未立即采纳,但已心生疑虑。”
林清玥心中一震。此事她尚未听闻,可见瑾妃在太后身边确有影响力。她不动声色地试探:“姐姐消息灵通,不知有何指教?”
瑾妃凝视着她:“妹妹入宫已有五年多,该知这深宫中,独木难支林之理。”话中深意,不言而喻。
送走瑾妃后,林清玥立即启动情报网。小顺子通过内务府的关系查明:瑾妃近年确实屡遭皇后打压,其父在朝中职位被慕容家族逐步蚕食。更关键的是,太医署记录显示,瑾妃入宫前身体康健,但进宫后却莫名染上畏寒之症,每逢月事便痛苦难当——这极可能是被人暗中下药所致。
钱妈妈从老宫人处打探到更深层信息:瑾妃与当今太后虽为姑侄,但感情真挚。太后曾多次暗示皇帝应多临幸瑾妃,却都被皇后以“瑾妃体弱不宜侍寝”为由阻拦。
林清玥通过多次“偶遇”进一步验证瑾妃人品。她在御花园观察瑾妃对待下人的态度,发现这位妃子从不苛责宫人,甚至记得每个丫鬟的名字。读心术也证实,瑾妃心中并无争宠之念,反而对宫廷争斗充满厌倦。
最让林清玥触动的是,一次瑾妃探望生病的大公主后,心中暗忖:【若我此生无缘为母,愿助云嫔这等贤德之人立足后宫,也算积福。】这份真诚,打动了林清玥。
三日后,林清玥回访瑾妃所在的永和宫。她特意带上自制的药茶:“姐姐畏寒之症,或可试此茶调理。”这药茶根据现代药理配制,能温和调理女性生理周期。
瑾妃饮后果然感觉手脚温暖许多,惊喜之下更添感激。两人屏退左右,在院中桂花树下密谈。
“姐姐可知,自己畏寒之症从何而来?”林清玥轻声问道。见瑾妃愣住,她继续点拨:“有时有些病症非天灾,也可能是人祸。”
瑾妃手中茶盏微微一颤,她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不敢深想。林清玥趁机道:“在这深宫,防人之心不可无。姐姐若愿与妹妹同心,必当护姐姐周全。”
两人击掌为盟,约定相互照应。瑾妃负责在太后面前为林清玥周旋,并及时传递皇后动向;林清玥则助瑾妃调理身体,并在前朝事务上为瑾妃家族提供支持。
临别时,瑾妃赠予林清玥一枚太后所赐的玉佩:“见此玉如见太后,宫中老人都会给几分薄面。”这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信物,表明结盟的诚意。
联盟初成,林清玥开始着手调查柔妃冤案。她以整理藏书阁典籍为由,每日泡在满是尘埃的故纸堆中。通过读心术,她找到几位曾在柔妃宫中伺候的老宫人,从他们零碎的记忆中拼凑真相。
柔妃,先皇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不仅容貌倾国倾城,更难得的是性情温婉善良。老太监回忆:“柔妃娘娘待下人极好,冬日总嘱咐我们多添炭火,夏日赏瓜果消暑。”这样的女子,却落得病死冷宫的下场。
起居注中的蛛丝马迹引起林清玥注意:柔妃失宠前三个月,先皇后慕容晓频繁召见巫蛊术士。而就在柔妃被打入冷宫后不久,慕容晓的兄长——慕容婉如的父亲,现在的宰相慕容峰——突然升任兵部尚书。
更巧合的是,当年指证柔妃行巫蛊之术的宫女,在案发后不久“失足落井”,而验尸的仵作也在几日后暴病身亡。这一切,都指向有人要灭口。
林清玥在藏书阁暗格中,意外发现一本破旧的《冷宫纪事》,上面记载:“柔妃临死前日夜喊冤,称有人裁赃陷害。”笔迹颤抖,似是偷偷记录。
掌握初步证据后,林清玥选择在恰当时机向齐珩透露。那夜齐珩来钟粹宫用膳,谈及今日皇子功课,感叹三皇子齐珩当年最得先皇喜爱。
林清玥顺势道:“臣妾近日整理旧籍,见柔妃娘娘手书诗稿,字迹清秀,内容充满慈爱之心,不像会行巫蛊之术之人。”
齐珩手中筷子一顿,眼中闪过痛色:“母妃她……确实温柔善良。”这是些年来他第一次在他人面前提及生母。
林清玥取出一方柔妃亲手绣的帕子——这是她费尽心思寻得的物证:“陛下请看,柔妃娘娘绣工精细,每一针都充满耐心。这样的人,怎会诅咒他人?”
帕角绣着一株兰花,旁有“珩儿安康”四字。齐珩接过帕子,指尖微微颤抖。通过读心术,林清玥清晰感受到他心中翻涌的悲痛与怀疑。
当夜,齐珩独自在御书房呆到天明。次日早朝,他当众质问慕容家族一位老臣:“朕听闻先皇时巫蛊案牵连甚广,卿可知情?”满朝震惊。
慕容婉如得知后,在长春宫摔碎了一地瓷器。她意识到,林清玥不仅要在当下与她争锋,更要翻查旧案,动摇慕容家族根基。
帝后关系自此出现明显裂痕。中秋宫宴上,齐珩当众赞赏林清玥:“云嫔整理典籍有功,让朕得见先人智慧。”而对身边的皇后,却只是礼节性交谈。
慕容婉如强颜欢笑,心中杀意更盛。她通过父亲在朝中施压,称“后宫干政有违祖制”,却被齐珩驳回:“云嫔整理的是农书医典,何来干政之说?”
更让皇后不安的是,瑾妃近日频频陪伴太后,每每提及林清玥都极尽赞美。太后原本对林清玥的疑虑逐渐消散,甚至私下对皇帝说:“云嫔确有过人之处,皇帝可多加倚重。”
深秋的一个黄昏,林清玥与瑾妃在御花园密会。瑾妃带来重要消息:皇后正在拉拢二皇子生母贵妃赵氏,准备联手对付她们。
“风雨欲来。”林清玥望着天边乌云,轻声道。但她心中并无畏惧——有了瑾妃这个盟友,有了逐渐清晰的真相,她已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风暴。
瑾妃握住她的手:“妹妹放心,太后近日对皇后已有些不满。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必有拨云见日之时。”
两人相视一笑,同盟之谊在危机中愈发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