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一个粗嗓门:“小子,给我站住!”
沈砚回头一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弟。这壮汉是镇上的恶霸,名叫张老三,平时最喜欢欺负弱小,抢东西。
“张老三,你想干什么?”沈砚把阿檐护在身后。
张老三眯着眼睛,看了看沈砚,又看了看阿檐,咧嘴一笑:“小子,听说你最近交了个漂亮的小娘子?这小娘子长得不错啊,不如跟我走,我保证让她吃香的喝辣的。”
阿檐一听就生气了,从沈砚身后走出来,叉着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讨厌!我才不跟你走呢!沈砚比你好一百倍!”
张老三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居然敢跟他顶嘴,脸色一沉:“臭丫头,给脸不要脸!兄弟们,把这小子打一顿,把这小娘子带走!”
两个小弟听了,就朝着沈砚扑过来。沈砚虽然是个书生,但也有点力气,他推开阿檐,跟两个小弟打了起来。可他毕竟是个读书人,哪里打得过两个壮汉,不一会儿就被打倒在地。
“沈砚!”阿檐急了,她忽然想起自己是燕子妖,虽然法术不高,但对付这几个恶霸还是没问题的。她闭上眼睛,心里默念咒语,不一会儿,就有一群燕子从四面八方飞来,围着张老三和他的小弟叫个不停。
张老三和他的小弟被燕子吓得够呛,有的燕子还叼着小石子,往他们头上砸。张老三抱着头,大喊:“别啄了!别啄了!老子走还不行吗!”
他说着,就带着两个小弟狼狈地跑了。周围的小贩和路人都看呆了,纷纷拍手叫好。
沈砚从地上爬起来,走到阿檐身边,担心地问:“你没事吧?刚才有没有受伤?”
阿檐摇摇头,笑着说:“我没事。这些燕子都是我的朋友,它们帮我赶走了坏人。”
沈砚看着周围的燕子,又看了看阿檐,心里既感动又佩服:“阿檐,你真厉害。”
阿檐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其实也没什么啦。只要你没事就好。”
周围的人见恶霸走了,也都围了过来,纷纷夸阿檐勇敢。卖糖葫芦的小贩还免费给了阿檐一串糖葫芦,说:“小姑娘,你真勇敢,这串糖葫芦给你当奖励。”
阿檐接过糖葫芦,开心地笑了。沈砚看着她的笑脸,心里忽然觉得,有这么个勇敢又可爱的姑娘在身边,真好。
自从集市风波后,沈砚和阿檐的关系越来越近了。阿檐还是天天赖在沈砚家,帮他扫地、整理书房(虽然越整理越乱),沈砚也天天教她读书、写字,教她人类的生活习惯。
这天晚上,月色很好,银辉洒在院子里,把一切都照得朦朦胧胧的。沈砚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却没有心思看。阿檐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一根柳枝,在地上画着圈。
“沈砚,你在想什么呢?”阿檐抬头问他。
沈砚放下书,看着她:“阿檐,你以后打算怎么办?一直待在我这里吗?”
阿檐愣了一下,低下头,小声说:“我不知道。我以前都是跟着夫君一起迁徙,春天来这里,秋天就飞走。可是现在……我不想走了。”
“为什么不想走了?”沈砚问。
“因为这里有你啊。”阿檐抬起头,眼睛里映着月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很开心。我喜欢听你读书,喜欢吃你做的饭,喜欢跟你一起逛集市。我不想离开你。”
沈砚的心跳忽然加速了,他看着阿檐的眼睛,轻声说:“阿檐,我也不想让你走。可是你是燕子妖,我是人,我们……”
“我知道人和妖不一样。”阿檐打断他,“可是我不在乎。我可以一直待在这里,陪你读书,陪你变老。就算以后我不能再化成人形,我也可以变回燕子,住在你的屋檐下,天天看着你。”
沈砚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忽然觉得很温暖。他伸出手,握住阿檐的手:“阿檐,不管你是人还是妖,我都喜欢你。我想跟你一起生活,一起看春天的花开,一起看秋天的落叶,一起过每一天。”
阿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看着沈砚,眼泪差点掉下来:“沈砚,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的愿意跟我在一起?”
“是真的。”沈砚点点头,“我愿意。”
阿檐一下子扑进他怀里,放声大哭起来。沈砚轻轻拍着她的背,安慰她:“别哭了,以后我们都会好好的。”
就在这时,忽然传来“啾啾”的叫声。沈砚和阿檐抬头一看,只见一只黑燕子站在院墙上,正歪着头看他们。
“是我夫君。”阿檐从沈砚怀里起来,擦了擦眼泪,对着黑燕子说,“夫君,我跟你说,我要留在这里,跟沈砚在一起。”
黑燕子叫了两声,像是在说“知道了”。它又看了沈砚一眼,然后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它同意了?”沈砚问。
阿檐点点头,笑着说:“嗯。它知道我喜欢这里,喜欢跟你在一起,所以它不反对。以后它会带着孩子们先飞走,等明年春天再回来看看我。”
沈砚看着阿檐的笑脸,心里忽然觉得,原来幸福可以这么简单。有喜欢的人在身边,有温暖的家,有平淡的日子,就足够了。
他拿起书,对阿檐说:“阿檐,我给你读段书吧。今天读《诗经》里的《关雎》,好不好?”
阿檐点点头,靠在他身边,认真地听着。月光下,沈砚的声音温柔而清晰,阿檐的眼睛里满是笑意。院子里的蝉鸣、远处的蛙声,还有沈砚的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最温馨的画面。
转过年,菱花镇就遇到了大麻烦——从开春到初夏,一滴雨都没下过。田里的庄稼都快枯死了,河沟里的水也见底了,村民们天天去龙王庙求雨,可一点用都没有。
沈砚看着干裂的土地,心里很着急。他家里的米缸也快空了,镇上的粮价涨了一倍,很多村民都快吃不上饭了。
阿檐看着沈砚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她记得以前跟着夫君迁徙的时候,见过很多地方闹旱灾,每次都是燕子们先找到水源,然后引导人类去挖井。
“沈砚,我有办法!”阿檐忽然对沈砚说。
“什么办法?”沈砚赶紧问。
“我可以让我的燕子朋友们帮忙找水源。”阿檐说,“燕子对水很敏感,能感知到地下的水源。只要找到水源,我们就可以挖井,这样庄稼就有救了。”
沈砚听了,又惊又喜:“真的吗?那太好了!可是……会不会太麻烦你的朋友们?”
“不会的。”阿檐笑着说,“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肯定愿意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