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首页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大秦:先生别担心,朕不是皇帝!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烽烟尽处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魔妃太难追 日月风华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 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文阅读 - 针灸鼻祖涪翁传txt下载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9章 江心不开口,谁在听回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这股脉动自涪水尽头而来,阿禾却第一时间在芦苇丛中的那个寡居渔妇身上,找到了共鸣。

连续七日,晨光微曦,那渔妇便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岸边礁石上,修补着一张破旧的渔网。

她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十指翻飞间,仿佛不是在织网,而是在弹奏一曲无声的弦乐。

阿禾屏息凝神,将目力催动到极致,终于看清了那藏在繁复动作下的奥秘。

每一次引线穿梭,渔妇的腕部都会有一个极其隐蔽的内旋,这股力道如一条细蛇,顺着手臂蜿蜒而上,带动肩背乃至整个后腰微微舒张。

而每当她收紧一个网结,皓齿必然轻咬,一股决绝的劲力从牙关生发,沉入丹田。

拉网时,双臂后引,腰背挺直,不偏不倚,恰好将力道贯注于“京门”与“志室”两处要穴,那瞬间的绷紧,宛如一张蓄势待发的大弓。

收线时,她屈膝低腰,身形下沉,重心稳稳压在足跟,巧妙地压迫了“会阳”穴,将一口散乱的气息牢牢封固在下焦。

这哪里是织网,分明是一套与天地水汽交换的吐纳功法!

阿禾心头巨震,他看出这套动作暗合了“肾主封藏、开阖有度”的至理,是生命为了对抗江水寒湿,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自行演化出的求生本能。

更让他惊奇的是,邻家一个患有夜尿频多顽疾的少女,因好奇跟着渔夫学了三日织网,虽动作笨拙,不得要领,但夜里起身的次数竟骤减。

阿禾心中豁然开朗,他悄然寻来一段深海海藻,用内力将其纤维揉碎,混入渔夫常用的麻绳之中。

从此,渔夫织网时,麻绳与海藻纤维的每一次摩擦,都会激发出一种带着淡淡咸腥的微雾。

那雾气极淡,肉眼难辨,却能被呼吸悄然带入体内,精准地沁润肺、肾二经。

半月之后,村里那位行走了几十年的老中医,偶然路过渔妇晾网的院子,只闻了闻那网上的气息,便骇然失色,抓住渔妇的手腕切了半天脉,最终颤抖着得出一个结论:“神了!这女人织的网,哪怕是晒干了,撕下一缕来当药引,都能治好老夫治了三年的虚喘之症!”

此事如风一般传开,却也在边陲之地,催生出了妖孽。

一封加急密报送到了柳妻的案头:某地出现一种名为“踏歌治病”的邪术。

为首的“民师”宣称,其舞步暗合天道,只要百姓围观其跳跃,便能感应天机,祛除百病。

已有数十户人家为求一个“前排观舞”的位置,耗尽家财,结果病情却愈发沉重。

柳妻星夜兼程,亲赴查证。

只见那所谓的“民师”在一高台上故弄玄虚,其步法看似玄妙,实则气血混乱,只是借着从太医门中偷学的一些《薪火录》皮毛术语,欺骗无知百姓。

她没有当场发作,反而不动声色,以官府名义当众宣布,为甄选真正的“教疗真法”,特举办一场“呼吸擂”。

规矩很简单:凡自称掌握真法者,需与重症病患同处一间密室七日。

若七日之内,施法者的呼吸能与病患的呼吸达成某种同频共振,使病患好转,便授予“真传印”,享三州供奉;反之,则视为妖言惑众,永远逐出三州地界。

那“伪民师”被名利冲昏了头,当即应战,第一个登台。

他强装深沉,盘膝而坐,试图引导对面病榻上一位肺痨患者的呼吸。

然而他自己心术不正,气息早已紊乱不堪,呼气短促,吸气漂浮,如风中残烛。

那患者本就气若游丝,看着他这般模样,心中愈发焦躁,强行模仿之下,气机紊乱。

不到第三日,便猛地咳出一大口黑血,昏死过去。

骗局不攻自破。

就在众人惶恐之际,村中一位自幼双目失明的织娘,竟自愿上台应战。

她不言不语,只让人在密室中放了一架她常用的织布机,对手则是一个下肢瘫痪多年的少年。

整整五日,密室中只有织布机“哐当、哐当”的声音。

那声音极有节奏,织娘每一次踩下踏板,都沉稳而有力,仿佛踩在了大地的脉搏之上。

少年初时心烦意乱,但听着这恒久不变的韵律,他的呼吸竟在不知不觉中被其牵引,变得深沉而绵长。

第五日清晨,当柳妻推开门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那瘫痪少年,竟在织机的声响中,微微抬起了自己的右腿!

民心顿醒!

柳妻趁势颁布《教疗辨伪十三条》,用最直白的语言写明:“凡导引,动而不出微汗者,为假;凡声疗,声不入心安神者,为假;凡按跷,痛不消解转化者,为假!”真伪之辨,从此有了铁律。

阿禾并未关注这场风波,他的心神,被另一件事物吸引了。

山道雪霁,一位老樵夫背着沉重的柴捆,在林间穿行。

阿禾悄然尾随,只为听他口中哼唱的那段不成调的小曲。

那曲子音节断续,毫无章法,却仿佛有一种奇异的魔力。

阿禾取出随身携带的骨笛,并非吹奏,而是用其独特的构造记录下那声波的振动频率。

回到栖身的山洞,他将记录的频率用内力在骨笛上重现。

赫然发现,那看似杂乱的旋律,每一个起始音,都精准地落在了“胆经”井穴“足窍阴”所对应的频率上,而每一个拖长的尾音,则稳稳地归于头部的“瞳子髎”穴。

一段小曲哼完,恰好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胆经音轨!

更让阿禾确信不疑的是,老樵夫那个原本警惕易醒、夜夜啼哭的小孙子,仅仅是跟着爷爷进山砍柴半个月,如今已能安眠整夜,雷打不动。

阿禾在樵夫必经之路的岩石下蹲伏了三日,终于彻悟。

这并非什么神传的曲子,而是老人在长年累月的山路行走中,形成的一种“情志导引”雏形。

每当遇到湿滑的险路,或是听闻林中兽吼,他便会下意识地哼起小曲,用声音的振动来稳定自己的心神,驱散恐惧。

这声音,就是他给自己开的“定惊安神汤”。

阿禾心有所动,他找到一截中空的细竹管,悄悄塞进了老樵夫的柴捆之中。

从此,老樵夫行走时,身体的震动便会引起竹管的共鸣,发出一阵若有若无的辅音。

这辅音与他的哼唱交织在一起,效果倍增。

不出数日,山中的猎户们竟争相邀请老樵夫同行,只为听那能让人胆气横生、夜里不做噩梦的“过山曲”。

夜半时分,阿禾悄然返回他最初在涪水边设下的那片“疗息区”。

那片用夯土筑成,地面上刻着模糊经络图的广场,他本是想查验,是否还有民众在自发使用。

月光下,广场上空无一人,却有一群顽童正在追逐嬉戏。

一个孩子扮演“疫鬼”,其余孩童则尖叫着围捕。

他们的奔跑路线看似杂乱,却在无意之间,一次又一次地踏遍了地上那些代表“十二经别”的关键节点。

每当“疫鬼”被众人扑倒在地,孩子们便会兴奋地齐齐跳起三下。

那落地的震荡,竟与人体“涌泉”上冲“百会”的冲脉节律惊人地吻合。

阿禾注意到,其中一个患有哮喘的幼童,平日里跑上几步便会喘息不止,此刻竟连追了三晚,面色红润,气息匀称,没有丝毫发作的迹象。

他站在暗处凝视良久,最终没有现身干预。

他只是在广场的边缘,按照九宫方位,悄悄埋下了九枚特制的陶埙。

这些陶埙的埙口迎着风,内部结构特殊,一旦受到地面传来的特定频率震动,便会发出一种极低沉、几乎听不见的鸣响。

第七日清晨,村里人炸开了锅。

许多人说,昨夜睡得格外香甜,仿佛有仙乐在耳边响起,就连夜里翻身,都觉得筋骨顺畅了许多。

春集开始,一支来自西域的驼队,第一次抵达了涪水流域。

领队的胡商满脸精明,却也带着一丝疲惫。

他听说了涪水流域流传的种种奇闻,尤其是那“摇铃治喘”之说,更是半信半疑。

他正思索间,忽见一位老货郎推着独轮车,领着小孙子,从远处悠悠而来。

货郎担上挂着一串黄铜铃铛,随着车轮滚动,发出清越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那祖孙二人的步伐与铃声完美契合,走得稳健而轻快。

胡商队中有一名侍从,常年患有胸闷之症,气息不畅。

他只是因为好奇,跟在那货郎车后走了半里路,竟不自觉地连连做了数次深呼吸,原本苍白的脸色,竟泛起了一丝红润。

胡商看得目瞪口呆,当即冲上前去,对着老货郎便是一个大礼,跪地恳请传授这神奇的“铃法”。

老货郎被这阵仗吓了一跳,憨然笑道:“俺哪懂什么法?就是这担子沉,俺教孙子,得这么摇,手腕才不累,铃铛也才响亮。”说着,他当场示范,左手稳住货担,右手手腕轻柔而富有弹性地一抖一抖。

阿禾隐在人群之中,微微一笑。

他趁着胡商与货郎攀谈之际,将一串内外双层的特制铃铛,连同一张无字的空白绢图,悄悄放在了胡商的驼鞍上。

数日后,驼队向西而去。

那胡商在路上无意中用温水擦拭绢图,竟见图上缓缓浮现出十三幅人形轨迹图,正是那日货郎示范的“声引十三式”。

从此,清越的驼铃声响彻丝绸古道,沿途留下了一段关于“东方铃语”的传奇。

暴雨将至,乌云压城。

阿禾独自一人,坐在涪水中央那块被冲刷了千年的青石上。

浪涛一下下拍打着礁石,远处村落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如豆,却温暖。

他闭上双眼,将所有的感知沉入这风声、水声、人声之中。

他想寻觅,想听一听,是否还有人提起“阿禾”,是否还有人议论那个留下“泥印”的神秘之人。

然而,他什么都没有听到。

他只听见,铁匠铺里,老师傅对着新收的徒弟怒吼:“你这一锤子下去,要把心里的火气带出去!肝气不舒,打出来的铁也是废铁!”

他还听见,孩子们在玩“过山曲”的游戏,猎户们在交流“呼吸擂”的见闻。

他的名字,他的痕迹,仿佛被这片土地彻底吸收、消化,然后融入了每一个人的生活细节之中,再也无法分割。

他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成了这里的一种常识,一种习惯,一种理所当然。

阿禾缓缓睁开眼,掌心那道陈年的旧伤处,忽然沁出了一滴殷红的血珠。

血珠没有被风吹散,而是垂直坠入下方的江心。

一滴血入水,荡开的,却是一圈难以察觉的金色纹路。

那不再是“泥印”的痕迹,而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个生命共同搏动的节律。

与此同时,远在州府的议政堂内,柳妻批阅完了最后一份关于《教疗辨伪十三条》实施情况的案卷。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提笔,以官府的名义,写下了一道全新的政令:“凡以‘阿禾’之名,设坛授法,聚众牟利者,皆属欺世盗名,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窗外,大雨倾盆而下,雨落如织。

某个村落的灶台旁,一个妇人正握着女儿的小手,教她如何用木勺,在微火慢炖的药粥里,均匀地搅动。

那小小的勺尖,在浓稠的米粥里划过一道又一道圆润的弧线,像极了一根穿行于经络之间,渡人于无形的银针。

天光破晓,雨后的泥土气息混着草木的生机,浓烈得近乎醉人。

这片被涪水滋养了千年的土地,在沉寂了一整个冬日之后,正等待着第一道犁铧的唤醒。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前世巨妖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别装深情,当年你多狠我记得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影:命令与征服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知否之袁家庶子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后汉异星录 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 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 铁槊镇唐末 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 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鹿踏雍尘 大唐中兴 躺赢的咸鱼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科举:寒门毒士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 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 
针灸鼻祖涪翁传 字游世界 - 针灸鼻祖涪翁传txt下载 - 针灸鼻祖涪翁传最新章节 - 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