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庄最近有个大八卦,翠花在小卖部里站着,听淑红讲电话已经讲了十分钟了。
村里来小卖部买东西的顾客都顾不上了,只能用眼神示意自己找钱自己拿货。
来人看翠花打着电话一脸严肃,还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了,赶紧悄咪咪拿上东西就走。
当然是大事。张新强又要结婚了。
可不是淑红的公爹翠花的亲爹张老汉,是跟张老汉重名的,跟原先跟三勇合伙建棚的那个张新强。
今年春天,张新强的媳妇沈丽波,突然间肚子疼,送医院检查已经是肠癌晚期,这不才不到半年时间,人就没了。
太急了,病情发展太快。才三十多岁的人,就这么没了,可怜一对龙凤胎,就这么成了没娘的孩子。原先让人羡慕的一家子,就这么散了。
龙凤胎中的姐姐佳佳被大伯和大伯娘带到了城里,两人都是教师,还有一个儿子,有能力有精力照顾小姑娘。
弟弟家瑞留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和爸爸生活。家里还有堂弟,也有一起长大的伙伴。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毕竟娘没了,最可怜的是孩子。
张新强白天在地里忙活,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总觉得沈丽波还在灶台边忙活,家瑞更是每天晚上哭着找妈妈,张新强只能抱着儿子在屋里转圈,拍着他的背哄到后半夜,自己却睁着眼睛到天亮。
哥哥张新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琢磨着得帮弟弟找个伴儿,既能照顾家,也能让孩子们有个妈。
张新强半边天的日子才过了三个月,张新华就在学校给物色了一个弟媳妇。
齐老师今年四十岁,比张新强大三岁,教数学。丈夫三年前意外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儿子。平日里说话温温柔柔的,性格朴实文静。
两人见过几次面,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说是腊月里两家吃个饭,就这么两家合一家。
腊月里故事多,这事就在张家庄传开了——张新强要跟齐老师结婚了。
这消息像颗石子儿扔进了平静的池塘,溅起了满村的议论声。
淑红忙不迭地打电话把这事跟翠花说了,两个人在电话里唏嘘了半天。
张新强算是个老熟人,跟三勇合作建棚的时候,几乎每天见面,是个勤劳朴实的好人。
虽说跟三勇合作了一年多就散伙了,但三勇说了,新强二哥是个忠厚的,两人好合好散,没有人比他更实在了。
可现在张新强要二婚,淑红可就看不惯了。
“沈丽波才走了三个月啊!我还记得沈丽波下葬那天,张新强哭得多伤心,抱着坟头不撒手,现在倒好,坟头的草还没长起来呢,转头就要娶新媳妇了。这男人,就不能没有女人吗?”
翠花觉得这应该是抢亲,“也许是赶在年前吧,要不过了年又要守三年。家里还有个小的呢,不能没有娘照顾。”
“才三个月啊,也太快了,我这心里,过意不去。”
“你有什么过意不去,你跟沈丽波很熟吗?有感情吗?没听你说过呢。”
“我跟她不熟,那人也不是个好人,但她总是女人啊!是咱们女人!我就是为她打抱不平!再说那齐老师,她丈夫倒是走了三年,虽说时间长点,可也算是寡妇改嫁,这俩人凑一块儿,真是……”
翠花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说:“你说这寡妇和鳏夫,咋就这么难呢?以前村里也有寡妇改嫁的,前几年的王寡妇,丈夫走了五年,才跟邻村的李大叔成了家,那时候村里就有人说闲话,说她耐不住寂寞。可是她难啊,一个人拉扯个孩子,家里又没个人!不过齐老师是城里的老师,跟张新强这个农村汉子凑一块儿,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图啥呢。”
“图啥?还能图张新强有啥?不就是图个踏实过日子呗。”淑红撇了撇嘴,
“不过话说回来,这男人啊,还真是不如女人专情。你看沈丽波跟张新强过了快十年,孩子都生了俩,她走了才三个月,张新强就找新的了;可齐老师呢,她丈夫走了三年后,才敢琢磨着再找个人。要是换了女人,丈夫刚走没几个月,谁敢提再婚的事儿?不得被村里的唾沫星子淹死?”
“寡妇跟鳏夫结婚,你就只骂鳏夫不骂寡妇?寡妇难,鳏夫也难啊,张新强是为了孩子吧!”
翠花的声音软了下来,“佳佳现在跟着张新华过,虽说张新华两口子是个好的,可毕竟不是亲妈,孩子心里肯定想妈妈;家瑞留在张新强身边,以后齐老师来了,就算齐老师再好,能有亲妈疼吗?唉,最可怜的是孩子啊!”
“可不是嘛!最可怜的就是那俩孩子。希望那个齐老师是个好人,能好好待那俩孩子。”
淑红觉得心里好没有意思,望着远处的炊烟,轻轻叹了口气。
“那你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嗐,咱俩同意不同意人家张新强和齐老师又不管不听。”
“那咱俩在这咸吃萝卜淡操心干啥?”
“也是哈!”
村里的男人们跟女人们的看法却不一样。
张新强的邻居可羡慕:“新强这小子,真是好福气!沈丽波毕竟是农村妇女,没读过书,现在娶了个城里老师,以后佳佳和家瑞上学,还能有人辅导,多好啊!”
另一个人跟着也跟着点头:“可不是嘛!男人过日子,身边没个女人不行。沈丽波走了,新强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多不容易?现在有齐老师帮忙,家里能理顺了,孩子也能有人照顾,这是好事儿!”
“我看那齐老师不错,说话办事都透着股明白劲儿,不像有些女人,只会家长里短的。”另一个汉子接过话茬,眼里满是羡慕,“新强这是走了运了,死了个农村老婆,娶了个城里老婆,嘿!”
男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语气里满是羡慕,没人提沈丽波,也没人提那俩孩子,只觉得张新强这是“捡了个便宜”。
村里的人还在议论着,男人们羡慕张新强娶了个城里老师,女人们叹息着男人不如女人专情,可没人真正问过那两个孩子:你们想要新妈妈吗?你们还想妈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