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丹炉里的八粒废丹云天也没有丢弃,而是拿出另外一个瓷瓶小心地装了起来。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接下来的炼制过程就顺利了很多,再也没有先前那样中途就炼毁的状况出现,但成丹率依旧低得可怜。
当云天将剩下的灵药都炼制完,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天的时间。
中间虽然也停下来恢复过几次法力,但连续四天不间断地炼制丹药,对一个炼气七层的修士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此时的云天不但灵力几近耗尽,就连神识也耗费巨大,整个人都处在一种昏昏沉沉的状态中。
云天将炼丹室仔细收拾了一番,检查没有什么异状,这才取出了灵石槽里剩下的那颗中品灵石,推开石门走出了炼丹室。
云天深吸一口不再那么火热的清新空气,神智也清醒了不少。
他没有再做任何停留,快步出了炼丹堂。
在他疲惫地走出炼丹堂之时,当初领其去炼丹室的那位弟子恰好看到,脸上却是露出一副毫不掩饰的幸灾乐祸的表情。
在他看来,云天这四天定然是毫无收获,只是白白浪费了四百块下品灵石和灵药而已。
云天并未理会,径直回到自己的洞府,开启了禁制便一头倒在石床上呼呼沉睡了过去。
直到第二天正午,云天才缓缓醒转。
经过一夜的沉睡,他消耗的灵力及神识也尽数恢复到了巅峰状态。
云天从储物袋中接连取出一小两大三个瓷瓶。
他先拿起那个小瓷瓶,打开瓶塞,一股浓郁的药香瞬间从瓶口逸出。
看着瓶中那二十粒圆润的聚灵丹,云天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但当他看向那两个大瓷瓶时,无奈之色又旋即取而代之。
自成功炼制出第一粒聚灵丹之后,云天又断断续续炼制了不下十炉。
可惜那可怜的成丹率着实有些打击他的自信心。
少则一炉一粒成丹,多的也就勉强两三粒,从来没有一炉超过三粒的情况出现过。
跟自己的制符术比起来,这炼丹术的天赋,实在是不敢恭维,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天分可言。
云天将盛放聚灵丹的小瓷瓶重新收回储物袋,然后拿起其中一只装满废丹的大瓷瓶,打开瓶塞,看着里面近五十来粒灰黑色的废丹,一阵无语。
随后他神念一动,那尊神秘小鼎便出现在手中,此时的云天眼中充满了希冀之色。
他之所以没有丢弃这些废丹,就是想证实一下自己心中的一个猜测。
云天从瓷瓶中取出一粒废丹,直接放入小鼎之中。
他将神识探入鼎内,仔细关注着废丹的变化。
“果然!小鼎真的可以提纯废丹!”
约莫一盏茶的工夫过后,云天终于发现那枚废丹开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正如他所期盼的那样,废丹表面的杂质在一点点剥离。
足足等了近半个时辰,那粒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废丹”的丹药,通体散发着莹莹青光,一层淡淡的丹晕包裹着丹丸,赫然已是一粒极品聚灵丹!
只是,原本拇指大小的丹丸,如今已缩小了近半,只有小拇指指甲盖大小了。
云天看着指尖这枚小巧却灵气逼人的极品聚灵丹,欢喜不已。
这样一来,有了小鼎这逆天的提纯功能,即使自己的炼丹水平再不堪,也已无所谓了!
云天看了看天色,想着自己已经快五日没有回灵植园,便不再耽搁,出了洞府匆匆赶往灵植园。
到了自己看护的那处药园,仔细查看了一番,见园内的灵药并无任何异样,这才彻底放下心来。
接下来,云天认真打理了一番药园内的各类灵药,又给维持防护禁制的凹槽更换了新的灵石,这才回到了小木屋之中。
云天再次取出神秘小鼎,将储物袋中那两个大瓷瓶内的废丹分批全部放入小鼎之内,任由其自行提纯。
随后,他取出那粒提纯好的极品聚灵丹,毫不犹豫地吞入口中。
一股磅礴精纯的药力轰然化开,云天立刻运转起《青云诀》,开始全力炼化这股药力。
……
修炼无岁月,寒暑不知年。
转眼间,一年的时光匆匆而过。
在这一年里,云天除了每日照料灵植园,便是苦修不辍。
即使是以他五行伪灵根这般公认的废柴资质,但在每日至少一粒极品聚灵丹的奢侈辅助之下,他的修为也突飞猛进,已然达到了炼气期八层的顶峰,距离突破到炼气九层也仅有一步之遥。
每月一次的传功堂授课,云天也从未缺席,从中汲取了大量宝贵的修炼知识与经验,对修仙之路的理解愈发深刻。
期间,为了补充聚灵丹,他又去过一次炼丹堂租用炼丹室。
那位炼丹堂弟子见到云天,依旧是那副“你怎么又来了,还没放弃啊”的表情,言语间也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蔑。
云天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只是默默租下炼丹室,炼制了足够的丹药便匆匆离去。
有了小鼎的提纯能力,他已经彻底不在意那可怜的成丹率了。
这一日,云天从灵植园中走出。
今日是他当值看护药园任务的最后一天,他打算先去交还任务,至于接下来是否继续做看护药园任务,他打算过段时日再说。
云天径直来到外事堂。
他顺利地交还了灵植园的看护任务,并因此赚取到了三百点贡献值。
如今有了贡献点,云天第一件想做之事,便是准备去一趟他向往已久的藏经阁。
之前他也有去过,只是藏经阁内的各类藏书、文献、功法都只能用贡献点借阅,所以直到现在,云天才有了进入藏经阁,饱览群书的资本。
很快,云天便来到了藏经阁。
眼前的藏经阁乃是一座高达五层的塔楼式建筑,飞檐斗拱,古朴庄严,透着一股浓厚的历史沉淀之感,令人望之便心生敬畏。
进入藏经阁,便要在门口的检查点扣除一点贡献值当做所谓的门票。
云天见状,不由撇了撇嘴,心中略感无语。
上一次他前来,就是因为要收取这一点贡献值的入门费,害得他连这扇大门都没能进去。
藏经阁内部的布置倒是颇为新奇。
放眼望去,竟是一排排三层的巨型书架,按着圆形一圈一圈地向内延伸布置,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人进入其中,便如同进入了一座由书海构成的巨大迷宫一般,方向感稍差之人,怕是极易迷失在此。
每一排书架之前,都笼罩着一层浅青色的灵光护罩。
借阅的弟子只能隔着这层光罩,隐约看到书架上摆放的书册名称,以及寥寥数语的简略内容介绍。
要想借阅其中的某本书册,便需要将自己的宗门令牌放置在光罩的特定位置之上。
待宗门令牌自动扣除借阅该书册所对应的贡献点之后,那本被选中的书册便会自动从光罩内移出,落入借阅者手中。
据云天所知,一般借阅一次的时间为三日。
若是超过三日未曾归还,那么下次再来这藏书阁之时,则会被加倍扣除相应的贡献点。
想来这藏经阁内的每一本藏书,对于一个宗门而言,都算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所以宗门才会设置如此繁琐且谨慎的借阅规则。
云天信步踱入,从最外层的一排排书架开始,走走停停,目光仔细地扫过那些笼罩在青色灵光护罩后的书册名称及简略介绍。
这些外层书架上的书籍种类繁多,却大多是些基础入门的典籍。
他看到一本名为《炼丹师手札》的泛黄书册,简介上写着某位前辈炼丹师在炼丹过程中积累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一些常见低阶灵药药性的分析。
旁边还有一本《低阶符箓绘制详解》,介绍了十余种如清洁符、避尘符、传音符等炼气期修士常用的低阶符箓的绘制方法与注意事项。
云天还发现了几本介绍各类矿石、灵草的图鉴,例如《常见灵矿辨识》、《百年灵草图谱》等等,旁边甚至还有几本薄薄的册子,记载着一些修仙界流传的奇闻异事,以及某些知名地点的风土人情,倒是让他大开眼界。
除了这些,便是大量的个人修炼札记,记录了某些弟子在修炼过程中的一些感悟或者遇到的瓶颈,对云天而言,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然而,云天也注意到,这些书籍虽然包罗万象,但真正涉及到高深功法、强大秘术或者精妙阵法的内容,却是凤毛麟角,即便有,也大多是些残篇或者粗浅的概述。
足足花费了一个时辰,云天才将这外层区域的书册大致浏览了一遍。
他心中暗忖,这藏经阁第一层便如此浩瀚,若想将所有书名都看上一遍,怕是没个十天半月都难以完成,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思及此处,云天不再犹豫,转身来到先前经过的一处书架前。
他伸出手,将自己的宗门令牌轻轻放置在青色光罩上一个微微凹陷的卡槽之内。
令牌之上顿时青光一闪,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
片刻之后,一本略显厚重的青皮书册便从光罩内缓缓浮现,悠悠地飘落至云天手中。
一炷香的功夫后,云天已然回到了自己的洞府之中。
他开启洞府禁制,直接盘膝坐在石床之上,然后从储物袋中取出了那本刚刚借阅回来的书册。
此书封面上,用古朴的字体书写着七个大字——《苍兰大陆地舆图》。
苍兰大陆这个名字,云天在丰南坊市之时,便曾听闻过数次。
只不过,那大多是在茶馆酒肆之中,听那些往来的散修或商贩闲谈时偶尔提及,具体究竟如何,他却是一概不知。
云天翻开第一页,借着墙壁上的荧光石所发出的幽幽荧光,逐字逐句,仔细研读起来。
洞府之内,安静异常,只有他偶尔翻动书页时发出的“沙沙”声响。
每隔数十息,这轻微的声响便会响起一次,但很快又重新被一片寂静所取代。
这种状态,不知不觉间,已经维持了足足一个时辰。
云天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册,表面上虽还算平静,但脸颊已透出一抹红晕,双眼也渐渐涣散开来,没了焦点。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波涛汹涌,仿佛有一扇尘封了亿万年的古老门户,在他的识海之中被轰然推开,展现出一个远超他以往所有想象的,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宏伟世界。
先前在丰南坊市听闻的那些关于苍兰大陆的零星描述,与此刻这本地舆图中所展现的浩瀚景象相比,简直如同萤火之于皓月,不值一提。
他之前所认知的一切,不过是这广袤大陆上的弹丸之地,渺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本地舆图,就如同一双巨人之手,拨开了他眼前所有的迷雾,将整个苍兰大陆的轮廓,以一种无比震撼且直观的方式,清晰地烙印在了他的脑海深处。
那难以言喻的冲击,让他一时间竟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