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首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天唐锦绣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全文阅读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txt下载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2章 陇右新天 十年砺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十个春秋,陇右大地上的北秦,已然不再是昔日那个在夹缝中挣扎求生、风雨飘摇的边陲小政权。时光的魔法,配合着人的奋斗,将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点化出了一番截然不同的气象。

十年的生聚,并非完全与世无争。利用北魏持续南征、与刘宋拉锯,以及赫连勃勃死后夏国内部陷入继承纷争的良机,陈衍审时度势,率领已然脱胎换骨的北秦军,进行了一系列有限但精准的扩张。

北秦的疆土不再局限于安定一隅。其控制范围向西扩展至陇山部分要隘,向东触抵泾水上游,向北与夏国在边境地带反复争夺,向南则牢牢扼守着通往汉中的几条通道。虽然仍不能与北魏、刘宋这样的巨无霸相比,但已俨然是西北地区一个不容忽视的强大势力,辖下数郡之地,人口也因持续吸纳流民、鼓励生育而增加了数倍。

昔日的安定城,经过多次扩建和加固,城墙高厚,瓮城林立,已然成为一座雄峻的军事重镇。而位于其西侧、渭水支流畔的“秦州”,则因其更中心的位置和更优越的水利条件,被建设为北秦新的政治与经济中心。

秦州城内,街道宽阔平整,虽无江南的雕梁画栋,却自有一股北方边地的雄浑大气。官署、市集、工坊区、居民区规划井井有条。城内不仅有关陇的汉人,还有羌人、氐人、甚至归附的鲜卑、匈奴部落民,各种口音、服饰交织,呈现出一派民族交融的勃勃生机。王府坐落城中,气象森严,门前那杆玄色“秦”字大旗,比十年前更加鲜亮夺目。

十年的持续推行和优化,府兵制已然深入北秦的骨髓。它不再是权宜之计,而是成为了北秦立国的根本军事制度。境内凡受田之户,几乎家家有府兵。平日耕作,农闲操练,战时征召,这套体系运转得日益纯熟。

此时的北秦常备军力,已远超万人,且皆为历经轮训、甚至参加过边境摩擦的精锐。他们的装备早已不是当年的破烂拼凑。军工坊在灌钢法、标准化生产和流水作业的支撑下,能量产质量上乘的环首刀、破甲槊、强弓硬弩。士卒披甲率极高,虽非人人铁甲,但皮甲、镶铁棉甲已然普及,精锐的“玄甲营”更是人人身着以灌钢法锤炼的鱼鳞甲或札甲,在阳光下望去,黑压压一片,犹如移动的钢铁丛林。

最大的变化在于骑兵。通过贸易、掠夺和自身培育,北秦拥有了相当规模的马场。陈衍高度重视骑兵建设,不仅普及了双马镫和高桥马鞍,更借鉴了匈奴、鲜卑的骑射技术,组建了兼具冲击力和机动性的精锐骑兵。虽然与北魏的铁弗匈奴精锐甲骑相比可能仍有差距,但已绝非昔日吴下阿蒙。

军队的战术战法也更加丰富成熟。山地游击、步骑协同、弩阵阻击、工程作业等能力得到全面发展。陈衍和慕容月编写的操典、条例成为军校教材。一支有灵魂、有纪律、有技术的强军已然成型。

均田制的坚持,是北秦稳定的基石。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土地兼并与贫富分化的问题开始隐约显现,但总体上,大部分百姓拥有自己的土地,负担相对公平的税赋,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水利建设成果显着,新修的渠堰陂塘有效抵御了西北常见的干旱。来自西域的苜蓿等作物被引种,既肥地,又为牲畜提供了优质饲料。农业产量相比十年前,有了显着提升。官仓常满,民间亦有余粮。

手工业蓬勃发展。除了军工之外,治铁、制盐、纺织、皮革加工、陶器等行业都因社会稳定和技术交流而进步明显。秦州城内的市集规模庞大,货物琳琅满目,不仅有本地的物产,还有来自河西、西域、甚至通过曲折渠道来自南朝和北魏的商品。一种北秦自铸的“大秦通宝”钱开始在境内及周边流通,促进了商业繁荣。

十年的共同生活、并肩作战、通婚杂居,使得北秦境内胡汉之间的隔阂大大减少。陈衍和慕容月(其身世本身就是融合的象征)大力推行“胡汉一体”的政策:无论胡汉,分田纳税一视同仁;立有战功,同样封赏;鼓励胡人学习汉家农耕、礼仪,也鼓励汉人学习胡人的骑射之长。

官府文书通用汉字,但基层吏员中不乏通晓胡语的汉人或通晓汉文的胡人。节日里,既过汉家的春节、端午,也庆祝胡人的某些传统节庆。饮食、服饰、音乐、舞蹈都在相互影响和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粗犷而富有生命力的陇右文化。

王府设立的学馆规模扩大,不仅教授儒家经典,更注重实用之学:算数、律法、医药、工技,甚至基础的军事理论。生源也包含了胡汉各族聪慧子弟。虽然一时难以培养出经学大家,但却为北秦输送了大量急需的基层官吏和技术人才。文化的向心力在缓慢却坚定地形成。

十年的光阴,也在陈衍和慕容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陈衍已年近四旬,鬓角早已染霜,面容被边塞的风霜刻上了皱纹,显得更加刚毅和深沉。长期的殚精竭虑和旧伤困扰,让他的身体不再如年轻时那般强健,但他的目光却更加锐利,洞察世情,意志也愈发坚韧如钢。他不再是那个凭借一腔热血和现代知识横冲直撞的穿越者,而是一位真正成熟、深谙治国之道、手握重权的君王。他更加沉默,但每一句话都更有分量。

慕容月则如同经过精心打磨的美玉,愈发显得光华内蕴。她不仅是陈衍的贤内助,更是北秦实际上的“宰相”,将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的智慧、冷静和在高门与部落中历练出的政治手腕,弥补了陈衍性格中过于刚直的一面。两人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北秦的天下。

他们的长子陈定,已长成一个十岁的少年,开始在学馆习文,在军营练武,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聪慧而强健,是北秦上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十年的生聚,北秦确实强大了。仓廪充实,兵马精强,政局稳定,文化交融,俨然一派西北强邦的气象。

然而,陈衍和慕容月并未被眼前的繁荣迷惑。他们深知,北秦的强盛是相对的,是建立在南北两大巨头无暇西顾的基础之上。

北魏在经过多次南征和内部整合后,国力日盛,那位雄才大略的太武帝拓跋焘绝不会永远忽略身后的威胁。

南朝的刘宋,在经历初期的动荡后,如今在文帝刘义隆(刘义符已被废杀)的“元嘉之治”下,也逐渐恢复国力,虽北伐屡遭挫折,但未必没有再度经略西北的心思。

而西方的凉州诸国、北方的柔然,也都不是善与之辈。

北秦就像一株在两大巨人脚步间顽强生长起来的大树,虽然粗壮,但一旦巨人转身,依然面临着被轻易踩碎的风险。

“十年了……”陈衍站在秦州高大的城楼上,眺望着远方隐约的陇山轮廓,对身边的慕容月轻声道,“我们赢得了时间,但最终的考验,还没有到来。”

慕容月依偎在他身边,目光同样悠远:“是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永远没有足够的时候。”陈衍握住她的手,声音坚定,“但我们已经比十年前强大了太多。无论未来来的是谁,我们都有了一战之力,有了……选择自己命运的资格。”

城外,新一茬的麦苗正在积雪下孕育着生机。北秦,这个在血火中诞生、在夹缝中成长的政权,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的画卷上,刻下了无法忽视的一笔。下一个十年,等待它的,将是更大的风浪,以及……或许,真正决定天下命运的机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谋动天下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洛神仙界篇 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 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 烬余书:寒江洗冤录 魏砥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我在大周是天子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三国:玄行天下 神州明夷录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乡野奇途 大宋闲医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无声有念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txt下载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最新章节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