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首页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大明国师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藏国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第一权臣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6章 孝文帝拓跋宏:狂热的"汉文化博主",有没有你的姓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开篇词·浪淘沙

紫宸换汉裳,胡乐停章,龙门佛影照洛阳。

万里江山归一统,血火文章。

青史话仓皇,功过难量,鲜卑姓氏入残阳。

最是痴情家国事,泪洒陵岗。

北魏的龙椅在公元471年迎来了一位特殊的主人——年仅五岁的拓跋宏。这孩子登基那天,平城(今大同)的风沙比往常更烈,老臣们看着御座上裹着鲜卑貂裘的小不点,心里都犯嘀咕:这娃娃怕是坐不稳江山。谁也没料到,这个奶声奶气的皇帝,后来会把整个鲜卑民族改造成汉服爱好者。

《魏书·高祖纪》里说他生而洁白,有异姿,翻译过来就是这小子皮肤白得不像鲜卑人,颜值逆天。更奇的是他打小就爱读书,《五经》倒背如流不说,还总拿着汉书问太傅:为啥汉人皇帝都爱定都中原?当时的冯太后听了直乐:这娃莫不是投错了胎?

冯太后是个狠角色,既是拓跋宏的祖母,又是他的政治导师。这老太太搞起改革来比男人还猛,推行均田制时,把那些占着良田不纳税的鲜卑贵族骂得狗血淋头:你们祖上骑马打仗厉害,现在让你们种地纳税就怂了?拓跋宏在一旁看得眼冒星星,心里暗暗记下:改革这事儿,就得这么干。

有次朝会,一个老王爷当着小皇帝的面抱怨:汉人礼节太麻烦,咱们鲜卑人就该骑马射箭!拓跋宏奶声奶气地回了句:《礼记》里说礼不下庶人,王爷您是贵人,咋能不讲礼?气得老王爷吹胡子瞪眼,却被冯太后一句陛下说得对怼了回去。这孩子,打小就透着股的基因。

公元490年,冯太后驾崩,24岁的拓跋宏终于亲政。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让满朝文武惊掉了下巴——迁都洛阳。

当时的洛阳可不是现在的旅游城市,经过多年战乱,早就成了废墟网红打卡地。拓跋宏偏说这地方好:咱祖宗是黄帝后裔(他自己认的),不回中原老家说不过去!大臣们集体反对,尤其是那些鲜卑勋贵,在平城住了几十年,祖坟都在那儿,谁愿意搬家?

《魏书》记载了这场拉锯战的名场面:拓跋宏说要南征南齐,带着文武百官和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走到洛阳时恰逢秋雨连绵,道路泥泞,鲜卑贵族们个个叫苦连天。拓跋宏坐在马背上慢悠悠地说:既然大家怕打仗,那咱就在这儿定都吧,也算没白跑一趟。众人这才明白,南征是假,迁都才是真。有个老臣哭着喊:平城的马奶酒还没喝够啊!拓跋宏回了句:洛阳的杜康酒更带劲。

迁都这步棋,堪称神操作。洛阳是中原文化的中心,把都城放这儿,等于昭告天下:咱北魏不搞草原那套了,要学汉人治国。但这也捅了马蜂窝,那些世代居住在平城的鲜卑贵族,利益受损,心里早就把拓跋宏骂了千百遍。

拓跋宏的改革,可不是小打小闹。他像个狂热的汉文化博主,每天琢磨着怎么让鲜卑人彻底。

第一步是改穿汉服。鲜卑人传统服饰是夹领小袖,方便骑马射箭,但拓跋宏觉得太土。他下令:从今往后,大臣上朝必须穿汉人的宽袍大袖。有个老臣叫拓跋丕,死活不肯换,穿着鲜卑袍子就来上朝,结果被拓跋宏怼得下不来台:你这打扮,是想让朕给你配个马镫吗?《魏书》里说国人多不悦,说白了就是一群大老爷们被迫穿汉服裙装,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第二步是改说汉话。拓跋宏规定:三十岁以下的官员,必须说汉语,敢说鲜卑语的,直接下岗。他还亲自抽查,有次听到一个侍卫说鲜卑语,当场就把人贬去看城门。有大臣求情:老臣们年纪大了,学不会啊。拓跋宏放了松:老的可以慢慢来,但小的必须学,不然以后怎么跟汉人打交道?这招够狠,直接从语言上切断了鲜卑人的文化乡愁。

最狠的是改汉姓。拓跋宏带头把改成,还说:北方人把叫,叫,咱这姓听着就像土包子,改了!他给鲜卑贵族们统一分配汉姓:丘穆陵氏改穆氏,步六孤氏改陆氏,贺赖氏改贺氏......有个贵族哭着说:祖宗的姓都没了,这跟忘本有啥区别?拓跋宏冷笑:能让国家变强的本,才值得守。《魏书·官氏志》里记了一百多个改姓的例子,堪称古代版百家姓大改造。

除此之外,他还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己带头娶了汉族大臣的女儿;废除鲜卑的原始祭祀,改用汉人的礼仪;甚至连官制、法律都照搬汉朝的......这哪是改革,简直是文化换血。

改革从来都是要流血的,拓跋宏的改革,代价是亲情和生命。

他的太子元恂,是个标准的鲜卑叛逆少年。这孩子胖,怕热,洛阳的夏天让他受不了,总念叨着回平城。有次他偷偷把汉服扒了,换上鲜卑袍子,还拉拢了一批反对改革的人,想逃回平城搞。拓跋宏知道后,气得浑身发抖,亲自拿着棍子打了元恂一百多下,边打边骂:你这逆子,对得起朕的苦心吗?最后愣是把元恂废为庶人,没多久又赐死了。《魏书·废太子恂传》里说高祖恸哭,群臣莫敢言,这哭声里,有父亲的痛,更有改革者的无奈。

太子死后,反对声浪更大了。平城的鲜卑贵族趁机作乱,拓跋宏不得不亲自带兵平叛。平叛回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南征南齐,想完成统一大业。常年的劳累和郁结,拖垮了他的身体。公元499年,33岁的拓跋宏在南征途中病倒了,临终前还惦记着改革:朕死之后,千万别改朕的制度。

他死后,谥号孝文皇帝。这个字,道尽了他的一生——用文治取代武功,用笔墨代替刀枪。但他没想到,自己的改革太急太猛,没来得及消化矛盾。他一死,那些被压制的鲜卑旧势力卷土重来,北魏很快陷入内乱,最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有人说他是亡国之君,可谁又能否认,正是他的改革,让鲜卑族融入了中华民族,为后来的隋唐大一统埋下了伏笔?

后世对拓跋宏的评价,吵了一千多年。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夸他:好贤乐善,仁孝聪敏,美须髯,善谈吐。简直是完美男神。但也有人骂他:数典忘祖,把鲜卑人的根都断了。其实这事儿不难理解,就像现在有人疯狂追捧外国文化,有人坚守传统,拓跋宏不过是站在了全盘汉化的极端。

但平心而论,他的改革是有远见的。当时的中原文化,在制度、科技、文化上确实比鲜卑的草原文化先进。拓跋宏就像一个敏锐的战略投资者,果断抛售落后的鲜卑股,重仓汉文化概念股。虽然短期内阵痛不断,但从长远看,加速了民族融合。现在咱们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拓跋宏当年的折腾,也算是添了一把火。

他的一生,就像一场盛大的汉服秀,自己是主角,带着整个鲜卑民族上台。秀场很精彩,代价很沉重,但终究在历史的t台上,留下了惊艳的一瞥。

参考《魏书·高祖纪》《资治通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重回高中时代的爱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黜龙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调教大明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明末钢铁大亨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烬余书:寒江洗冤录 从少爷到皇帝 针灸鼻祖涪翁传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魏砥 躺赢的咸鱼 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穿越古史之枫华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三国:西凉狼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大宋闲医 汉阙惊澜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令狐楼主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txt下载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最新章节 -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