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我的谍战岁月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烽烟尽处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章 第1章 白bái,“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白bái,清楚,明了。《荀子·天论》:“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

关于《荀子·天论》中的“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这同样是一句蕴含了深刻司法智慧与政治哲学的名言。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关于司法公正的早期光辉。

一、原文与上下文

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的以下段落:

原文:

“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从,畸则不可为,匿则大惑。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昏世,大乱也。故道无不明,外内异表,隐显有常,民陷乃去。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慎子有见于后,无见于先。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信。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宋子有见于少,无见于多。有后而无先,则群众无门。有诎而无信,则贵贱不分。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有少而无多,则群众不化。《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

在进行了上述关于“道”作为永恒准则的论述后,荀子总结道:

“故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紧接着,便是我们讨论的这句:

“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

关键字词注释:

· 罪白者:“白”,清楚、明白。“罪白者”指罪行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罪犯。

· 伏其诛:“伏”,服罪、接受。“诛”,惩罚、刑罚。意指接受他应得的惩罚。

· 疑者:指案情有疑问、证据不足、难以定罪的案件或嫌疑人。

· 以与民:此句解释有分歧,主要有两种主流观点:

1. “与”通“予”,指赦免、释放。 这是更被广泛接受的理解。意为将(其)交还给民众,即予以释放,不施加刑罚。

2. “与”指参与,让民众来评议。 意为将存疑的案件交由民众来商议裁决,体现了谨慎的态度。

二、翻译

根据主流的解释,这句话可以翻译为:

“罪行确凿清楚的,就应服法受刑;案情存有疑问的,就应将其释放(或:就应交由民众评议)。”

三、典故背景

1. 作者与着作: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更具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色彩。他强调“礼法并施”,是儒法思想之间的关键桥梁。

· 《天论》 的核心是“明于天人之分”,认为人世间的治乱祸福在于人自身,而非上天。因此,建立公正、理性的人间秩序是君子的责任。

2. 司法思想语境:

在荀子所处的战国末期,各国变法,法治思想兴起。但如何避免严刑峻法、如何保证司法公正成为思想家们探讨的问题。荀子在这段话之前,强调了“公平”是处理政事的准绳,“中和”是断案的准则。他主张有法依法,无法则依类推,坚决反对偏私和不按常法办事。

“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正是这一“公平中和”思想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它上承孔子“赦小过”(《论语·子路》)和“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的仁恕精神,下启后世“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

四、寓意

这句话的核心寓意是:

司法权力的行使必须极其审慎,其最高价值在于公正,而其底线在于“慎刑”,即宁可放过一个有疑点的嫌疑人,也绝不能错罚一个无辜者。

这体现了两种至关重要的司法理念:

· 证据中心主义:惩罚必须建立在“罪白”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之上。

· 疑罪从宽\/从无精神: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时,法律的天平应向保护嫌疑人权利的一方倾斜。这并非纵容犯罪,而是为了防止更大的不公——冤狱。

五、结合现实论述

荀子的这一思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现代法治文明的基石,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1. 对现代司法体系的镜鉴:

· “罪白者伏其诛”对应“罪刑法定”与“证据裁判”原则。 现代司法要求定罪量刑必须严格依据法律,且证据必须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这确保了刑罚的准确性和正当性,让每一个真凶都受到法律制裁,维护社会正义。

· “疑者以与民”(按赦免理解)直接对应“疑罪从无”原则。 这是现代刑事诉讼法的黄金法则。当公诉方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时,法院应作出无罪判决。诸如中国的“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冤错案件的平反,正是用血的教训印证了“疑罪从无”的极端重要性。牺牲个案的“可能”的惩罚,是为了扞卫整个司法制度不冤枉一个好人的底线。

2. 对公共管理与行政思维的启示:

· 赏罚分明,依据确凿:在企业管理或公共治理中,对员工的奖惩必须基于清晰、明确的规则和确凿的事实(“罪白”),而不能凭领导的主观好恶或模糊的指控。这能建立公信力和团队信任。

· 谨慎行使权力:当面对复杂情况、信息不全时(“疑者”),管理者应保持谦抑和谨慎,而不是滥用权力强行做出决定。有时,“不做决定”或“从轻发落”比“错误决定”要好得多。这体现了对程序和边界的尊重。

3. 对社会舆论与网络“审判”的反思: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舆论常常在事实未清之前就对某些事件和人物进行“定罪”(“网络审判”)。荀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公众在面对存疑的“瓜”时,应秉持“疑者不罚”的精神,保持理性围观,让子弹飞一会儿,将最终裁决权交还给法律和证据(“与民”中的理性与法律精神),而不是任由情绪主导,造成不可挽回的网络暴力。

结论:

“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短短十个字,勾勒出一个理性、公正、人道的司法蓝图。它告诉我们,一个文明的社会,其强大不在于刑罚的严酷,而在于其对待最弱小的嫌疑人时所展现的谨慎与公正。从古代“钦恤庶狱”的传统,到现代“疑罪从无”的法治理念,荀子的智慧穿越时空,依然是我们构建公平正义社会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它时刻警醒着权力的执掌者:正义的实现,不仅在于惩罚的必然性,更在于惩罚的准确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 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 鹿踏雍尘 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 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 从少爷到皇帝 穿越古史之枫华 楚国一统华夏 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 科举:寒门毒士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白话明太祖实录 凉州雪:徐骁风云录 浮世离歌 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 三国:大汉第一毒 乡野奇途 大明MC系统 反贼 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