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天唐锦绣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百炼飞升录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第8章 【聱áo牙】,“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聱áo牙】,文句不顺口,指艰涩难读。韩愈《进学解》:“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关于韩愈《进学解》中的名句“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我们将从故事原文、注释翻译、创作背景、寓意及现实论述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故事原文与语境

《进学解》是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的一篇赋体散文,全文假托国子先生(韩愈自称)与学生的对话,用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

相关原文选段: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在文章开头,先生教导学生时,为说明儒家经典的博大精深,提到了“周诰殷盘”等文献:

“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

二、全文注释与翻译

1. 单字与词语注释

· 周诰:指《尚书·周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是周代的文告。

· 殷盘:指《尚书·商书》中的《盘庚》上、中、下三篇,是商王盘庚迁都时对臣民的训诫。

· 佶屈:又作“诘屈”,指文字艰涩,语句曲折拗口。

· 聱牙:指读音拗口,念起来不顺嘴。

2. 句义翻译

“向上效法虞夏时代的典章,深远得没有边际;《周书》中的诰文和《商书》中的《盘庚》,文辞艰涩拗口,难以诵读;《春秋》用词严谨,《左传》文辞铺张;《易经》变化奇妙而有法则,《诗经》思想纯正而辞采华美。”

三、创作背景与深意

1. 创作背景

· 时间与人世:此文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韩愈复任国子博士之后。他此前曾因直言进谏、反对迎佛骨等事由屡遭贬谪,虽才华横溢、倡导古文,但仕途坎坷。

· 写作动机:韩愈借“进学解”之名,实则通过学生之口,倾吐自己学问虽精却不受重用的牢骚。全文采用“以退为进”、“正话反说”的笔法,在自我解嘲中暗含对当时执政者不识人才、用人不公的讽刺。

2. 深意解读

· 表面含义:直接形容《尚书》中周诰和殷盘这些古老文献的文字古奥艰深,难以读通。这是作为国子博士在向学生阐述治学之艰难与经典之深奥。

· 深层寓意:

· 标举儒家正统: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极力推崇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他列举这些“佶屈聱牙”的经典,意在说明真正有价值、承载“道统”的文章正在于此,而非当时流行的骈俪浮华之文。

· 隐喻自身处境:这些经典虽然伟大,却因“佶屈聱牙”而不为世俗所喜。这正隐喻了韩愈自己秉持儒家正道、文章内容充实,却不合时宜、不被理解的困境。他与这些经典一样,内涵深厚却“知音者稀”。

· 治学态度:韩愈告诫学生,治学不能避难就易,真正的学问正在这些看似难读的经典之中,必须下苦功钻研。

四、现实意义论述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这句话,穿越千年,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对文化传承的启示:正视经典的“难度”,而非回避

在信息爆炸、阅读碎片化的今天,人们习惯于浅显、直白、快节奏的信息接收方式。像《尚书》这样“佶屈聱牙”的经典,更容易被束之高阁。这句话提醒我们:

· 价值与难度并存:真正的文化瑰宝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进入门槛。不能因为其“难”而否定其价值,反而应意识到,正是这种“难度”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哲学和语言智慧。

· 传承需要“翻译”与引导:作为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是抱怨经典难懂,而是像韩愈一样,做经典的“解诂”者,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如白话翻译、趣味解读、影视化呈现)来活化经典,降低大众的学习成本,而非让其永远“佶屈聱牙”下去。

2. 对个人治学与成长的启示:拥抱“困难”,方能精进

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专业技能的学习上,我们都会遇到自己的“周诰殷盘”。

· 克服“舒适区”:学习编程时面对复杂的算法,研究医学时背诵繁复的解剖名词,学习法律时钻研晦涩的法条……这些过程都是“佶屈聱牙”的。如果因为困难而放弃,就无法达到精深的境界。

· “佶屈聱牙”是精进的阶梯: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个“勤”就包括了克服“佶屈聱牙”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种脑力上的艰苦磨砺,知识结构才能牢固,思维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3. 对社会的启示:评价体系应重视“内涵”而非仅看“形式”

韩愈所处时代,骈文追求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他推崇“佶屈聱牙”的古典,实质是呼吁文章要回归思想和内容本身。

· 批判形式主义: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学术界的“论文八股”,还是商业宣传的浮夸辞令,都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我们应当时刻警醒,避免陷入华而不实的陷阱。

· 鼓励深度思考: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鼓励和容纳那些初看“佶屈聱牙”、实则富有洞见的思想和表达。对于看似不那么“顺滑”的批判和不同声音,应给予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因为其背后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洞察。

五、结语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八个字,不仅是韩愈对古代文献特征的精准概括,更是他本人文化立场与人生境遇的生动写照。它告诉我们:

· 于文化,真正的传承在于理解并克服其最初的“艰深”,汲取其中的智慧。

· 于个人,成长之路必然伴随“佶屈聱牙”的挑战,战胜它们,方能实现价值的升华。

· 于社会,需要建立更能识别和珍视内在价值的评价体系。

这种面对“难”的态度——不是回避,而是认知、解析并最终超越——正是中华文明乃至个人得以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谋动天下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烬余书:寒江洗冤录 从少爷到皇帝 针灸鼻祖涪翁传 异世谋主:乱世定鼎 魏砥 躺赢的咸鱼 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穿越古史之枫华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 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 楚国一统华夏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 神州明夷录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乡野奇途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