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朝,由此开启了南北统一的局面,让分裂的中原大地再次走向统一。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南方的陈朝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我们接着看。
到了公元584年,正月壬申日,后梁国主前往隋朝朝见,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面向北接受隋朝官员的郊迎慰劳。进入大兴殿朝见时,隋文帝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后梁国主改戴远游冠、身穿朝服,君臣一同行礼参拜。隋文帝赏赐后梁国主一万匹细绢,以及数量相当的珍宝古玩。
隋朝前华州刺史张宾、仪同三司刘晖等人编撰成《甲子元历》,上奏朝廷。壬辰日,隋文帝下诏颁布新历。
二月乙巳日,隋文帝在灞上为后梁国主饯行。突厥苏尼部男女一万多人归降隋朝。
夏季,四月庚子日,隋朝任命吏部尚书虞庆则为右仆射。隋朝上大将军贺娄子干征调五个州的兵力攻打吐谷浑,斩杀一万多男女,二十天后班师回朝。
隋文帝因陇西地区屡次遭到侵扰劫掠,而当地习俗不设村落坞堡,下令贺娄子干督促百姓修建堡垒,同时实行屯田积储粮食。贺娄子干上书说:“陇右、河西地区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边境尚未安宁,不可广泛开垦耕地。我近来看到屯田的地方,收获少而耗费多,白白浪费人力,最终还会遭到敌人践踏破坏;请废除那些偏远的屯田点。况且陇右百姓以畜牧为生,如果强迫他们聚集定居,会让他们更加不安。只要让镇守的堡垒相互连接,烽火台彼此相望,百姓即便分散居住,也必定没有忧虑。”隋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因贺娄子干熟悉边境事务,丁巳日,任命他为榆关总管。
五月,南陈任命吏部尚书江总为仆射。
隋文帝因渭水含沙量大,深浅不固定,漕运的人深感不便,六月壬子日,下诏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率领水利工匠开凿渠道,引渭水从大兴城东到潼关,全长三百多里,命名为广通渠。漕运从此畅通便利,关中地区都依赖它。
八月壬寅日,隋朝邓恭公窦炽去世。
隋文帝不喜欢华丽的文辞,下诏命令天下公私文书都应如实记录事实。泗州刺史司马幼之的奏表文辞华丽,被交付有关部门治罪。治书侍御史赵郡人李谔也因当时文人写作崇尚轻薄浮华,上书说:“曹魏的三位君主(曹操、曹丕、曹叡)崇尚文辞,忽视君主治理天下的大道,喜好雕虫小技。下属效仿上级,于是形成风气。江东的齐、梁两国,这种弊病更加严重:文人争相追求一个韵脚的新奇,比拼一个文字的巧妙;写的文章连篇累牍,不外乎是描写月亮露珠的形态,堆积的书案装满木箱,全是刻画风云的景色。世人以此相互推崇,朝廷据此选拔官吏。追求功名利禄的道路一旦开通,人们对华丽文辞的喜爱就更加深厚。于是乡里的孩童,贵族子弟,还没学会基本的历法算术,就先创作五言诗。至于羲皇、舜、禹的典籍,伊尹、傅说、周公、孔子的学说,从此不再关心,也从未入耳。把傲慢放诞当作清静虚无,把抒情写赋当作功绩,把儒学质朴视为古板笨拙,把擅长词赋看作君子。因此文风日益繁缛,政务日益混乱,实在是因为抛弃了圣人的准则,把无用的东西当作有用的缘故。如今朝廷虽然下了诏书,但听说外州远县,仍然沿袭旧弊:践行仁孝的人,被豪门排斥,不被录用;擅长轻薄文辞的人,却被选拔为官吏,举荐到朝廷。这都是因为刺史、县令没有遵守朝廷的教化。请求广泛考察,将违反规定的人送交御史台审查弹劾。”他又上书说:“士大夫自夸自耀、谋求晋升,不再有廉耻之心,请求明确加以惩处贬黜,以整肃风气。”隋文帝下诏将李谔前后的奏疏颁布天下。
突厥沙钵略可汗多次被隋朝击败,于是请求和亲。千金公主主动请求改姓杨氏,做隋文帝的女儿。隋文帝派遣开府仪同三司徐平和出使突厥,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晋王杨广请求趁突厥衰弱之机出兵攻打,隋文帝没有同意。
沙钵略可汗派遣使者送信说:“从天生的大突厥天下贤圣天子伊利居卢设莫何沙钵略可汗,致信大隋皇帝:皇帝是我的岳父,就像我的父亲;我是皇帝的女婿,就像皇帝的儿子。两国疆土虽不同,但情义却是一致的。从今往后,子子孙孙,直到万世,亲善友好不断绝。上天为证,绝不违背!我国的羊马,都是皇帝的牲畜;皇帝的丝绸彩缎,都是我国的物品。”
隋文帝回信说:“大隋天子致信大突厥沙钵略可汗:收到你的信,知道你有很大的善意。既然我是沙钵略的岳父,如今看待沙钵略就和看待儿子没有区别。朕会时常派遣大臣前往突厥看望女儿,同时也看望沙钵略。”于是派遣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出使突厥,车骑将军长孙晟担任副使。
沙钵略可汗陈列军队,展示珍宝,坐着接见虞庆则,声称生病不能起身,并且说:“自从我的祖父、父亲以来,从不对人下拜。”虞庆则责备并晓谕他。千金公主私下对虞庆则说:“可汗性情如豺狼;过分与他争执,他会咬人。”长孙晟对沙钵略可汗说:“突厥和隋朝都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身,我们怎敢违背你的意愿!但可贺敦(突厥王后)是皇帝的女儿,那么可汗就是大隋的女婿,怎能不尊敬岳父!”沙钵略可汗笑着对他的大臣们说:“必须拜见岳父!”于是起身下拜,额头触地,跪下接受诏书,把它戴在头上,随后深感羞愧,与部下相聚痛哭。虞庆则又让他向隋朝称臣,沙钵略可汗问身边的人:“什么是臣?”身边的人回答说:“隋朝所说的臣,就像我们这里说的奴。”沙钵略可汗说:“能够做大隋天子的奴,都是虞仆射的功劳。”他赠送虞庆则一千匹马,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
冬季,十一月壬戌日,隋文帝派遣兼散骑常侍薛道衡等人出使南陈,告诫薛道衡“要领会我的心意,不要用言辞与人争辩折服对方”。
这一年,南陈后主在光昭殿前修建临春、结绮、望仙三座楼阁,每座都高几十丈,连绵几十间,楼阁的窗户、门楣、墙壁上的装饰、悬挂的横木、栏杆,都用沉香木、檀香木制成,用金玉装饰,点缀着珍珠翡翠,外面悬挂珠帘,里面摆放着宝床、宝帐,服饰玩物瑰丽华美,是近古以来所没有的。每当微风轻轻吹过,香气飘散数里。楼阁下方堆石成山,引水成池,种植了各种奇花异草。
南陈后主自己居住在临春阁,张贵妃居住在结绮阁,龚、孔两位贵嫔居住在望仙阁,楼阁之间有复道相互连通往来。此外还有王、李两位美人,张、薛两位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人,都受到宠爱,轮流在楼阁上游玩。后主任命宫中具有文学才华的袁大舍等人为女学士。仆射江总虽然担任宰相,却不亲自处理政务,每天与都官尚书孔范、散骑常侍王瑳等十几位文人,在后宫侍奉后主游玩宴饮,完全没有尊卑次序,被称为“狎客”。后主每次饮酒,就让各位妃嫔、女学士与狎客一起赋诗,相互赠答,挑选其中特别艳丽的诗作,谱上新的乐曲,选拔一千多名宫女练习演唱,分批次轮流演出。歌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致都是赞美各位妃嫔的容貌姿色。君臣纵情饮酒唱歌,从夜晚到天亮,习以为常。
张贵妃名叫丽华,原本是军人的女儿,做龚贵嫔的侍女,后主见到她后十分喜爱,得到宠幸,生下太子陈深。贵妃头发长七尺,光泽可以照人,性情聪慧机敏,神采焕发,举止端庄华贵,每当她注视凝望时,目光神采飞扬,映照周围的人。她善于揣摩君主的心意,引荐各位宫女;后宫的人都感激她,争相称赞她的善良。她还会厌魅之术,经常在宫中举行不合礼制的祭祀,聚集女巫跳舞。后主荒废政务,大小官员的奏章,都通过宦官蔡脱儿、李善度呈递请示;后主靠在软枕上,把张贵妃放在膝盖上,一起裁决政务。蔡脱儿、李善度记不住的事情,贵妃都会逐条整理记录,没有遗漏。她还趁机打探宫外的事情,民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定先知道并告知后主;因此后主对她更加宠爱特殊,在后宫中独一无二。宦官和亲近的人,内外勾结,引荐宗族亲戚,横行不法,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赏罚的命令,不再从宫外发布。大臣中有不顺从他们的,就趁机诬陷诋毁。于是孔范、张丽华的权势威震天下,执政的大臣都顺风谄媚依附。
孔范与孔贵嫔结为兄妹;后主不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每当有坏事发生,孔范必定曲意掩饰,称赞赞美,因此得到极其优厚的宠爱,后主对他言听计从。大臣中有进谏的,就以罪名斥责贬黜。中书舍人施文庆,涉猎不少书史,曾在后主做太子时侍奉过他,聪明机敏,记忆力强,熟悉官吏职责,能心算口诵,及时处理事务,因此深受后主亲近信任。他又举荐自己交好的吴兴人沈客卿、阳惠朗、徐哲、暨慧景等人,说他们有做官的才能,后主都予以提拔任用;任命沈客卿为中书舍人。沈客卿能言善辩,很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同时掌管金帛局。旧制规定:军人、士人都不征收关卡市场的赋税。后主大肆修建宫殿,极尽奢华,导致国库空虚,每当有工程兴建时,常常苦于资金不足。沈客卿上奏请求,不论士人百姓,都征收关卡市场的赋税,并且比原来加重征收。于是任命阳惠朗为太市令,暨慧景为尚书金、仓都令史,这两个人原本都是小吏,核查账簿,细致入微,从没有差错;但他们都不识大体,监督责罚苛刻琐碎,聚敛财物没有满足,士人百姓哀叹怨恨。沈客卿总领此事,每年的收入,比往常多出几十倍。后主非常高兴,更加认为施文庆善于识人,对他格外亲近器重,大小事务,无不委托给他。他们相互引荐,佩戴貂蝉冠饰(高官象征)的官员有五十人。
孔范自认为自己的文武才能,满朝无人能及,因此从容地对后主说:“外面的各位将领,都是行伍出身,只是匹夫之勇罢了。深谋远虑,哪里是他们所能懂得的!”后主以此询问施文庆,施文庆畏惧孔范的权势,也认为他说得对;司马申又加以称赞。从此将领们稍有过失,就剥夺他们的兵权,分配给文官;剥夺任忠的部众,分配给孔范和蔡征。于是文武官员离心离德,最终导致国家覆灭。
公元585年春季,隋文帝命令礼部尚书牛弘修订吉、凶、军、宾、嘉五种礼制,最终整理成一百卷;戊辰日,下诏推行新的礼仪制度。
三月戊午日,隋朝任命尚书左仆射高颎为左领军大将军。
南陈丰州刺史章大宝,是章昭达的儿子,在任上贪婪放纵,朝廷派太仆卿李晕接替他。李晕即将抵达时,辛酉日,章大宝袭击杀害了李晕,起兵反叛。
隋朝大司徒郢公王谊与隋文帝是旧交,他的儿子娶了隋文帝的女儿兰陵公主。后来隋文帝对他的恩宠礼遇逐渐淡薄,王谊心怀怨恨。有人告发王谊自称名字应验谶语,相貌有称王的征兆;公卿大臣上奏称王谊大逆不道。壬寅日,隋文帝赐王谊自尽。
章大宝派他的部将杨通攻打建安,未能攻克。朝廷的军队即将赶到,章大宝的部众溃散,他逃入山中,被追兵擒获,家族被灭三族。
隋朝度支尚书长孙平上奏:“请下令民间每年秋收后,每家按贫富等级交纳一石以下的粟麦,储存在当地的社庙中,委托社司管理核查,用来防备荒年,命名为‘义仓’。”隋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五月甲申日,首次下诏各郡县设置义仓。长孙平是长孙俭的儿子。当时民间很多人虚报年龄为老人、小孩来逃避赋税徭役,山东地区承袭北齐的弊政,户口和租税的奸伪情况尤其严重。隋文帝命令州县大规模核查户口,户口不实的,里正、党长流放到边远地区;堂兄弟以下的亲属,都下令分户立籍,以防隐瞒人口。通过这次核查,户籍账册上新增加了一百六十四万多人口。高颎又建议,民间赋税缴纳没有固定的账簿,难以核查,请求实行“输籍法”,颁布到各州,隋文帝同意了,从此奸伪行为无处隐藏。
各州征收的物资,每年黄河南岸的从潼关、黄河北岸的从蒲坂运往长安,运输的车辆在路上接连不断,昼夜不停的情况持续数月。
后梁国主去世,谥号为孝明皇帝,庙号世宗。世宗孝顺仁慈、节俭朴素,境内安定。太子萧琮继位。
起初,突厥阿波可汗与沙钵略可汗产生矛盾,突厥分裂为两部分,阿波可汗逐渐强大,东到都斤山,西越金山,龟兹、铁勒、伊吾及西域各胡人部落都归附他,号称西突厥。隋文帝也派上大将军元契出使阿波可汗处安抚他。
突厥沙钵略可汗既被达头可汗围困,又畏惧契丹,于是派使者向隋朝告急,请求率领部落越过沙漠向南,寄居在白道川。隋文帝同意了,命令晋王杨广出兵支援,供给他们衣服粮食,赏赐车辆、服饰和鼓吹乐器。沙钵略可汗趁机向西进攻阿波可汗,击败了他。但阿拔国乘虚抢掠了沙钵略的妻儿;隋朝官军为沙钵略攻打阿拔国,击败了对方,将缴获的物资全部给了沙钵略。沙钵略非常高兴,于是与隋朝订立盟约,以沙漠为边界,并上奏表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主。大隋皇帝,是真正的皇帝!我怎敢依仗兵力和险要地势,窃取君主名号!如今我仰慕淳厚的风化,归心于有道的君主,屈膝叩头,永远做隋朝的藩属。”他还派儿子库合真入朝觐见。
八月丙戌日,库合真抵达长安。隋文帝下诏说:“沙钵略过去虽然与我国和亲,但仍算是两个国家;如今成为君臣,便成了一体。”于是下令在郊庙中祭祀宣告,向远近各地普遍颁告;凡是赐给沙钵略的诏书,不直呼他的名字。隋文帝在内殿宴请库合真,引他拜见皇后,赏赐慰劳极为丰厚。沙钵略非常喜悦,从此每年按时朝贡不断。
九月,南陈将军湛文彻侵犯隋朝的和州,隋仪同三司费宝首出击将他擒获。
冬季,十月壬辰日,隋朝任命上柱国杨素为信州总管。
起初,北地人傅縡以庶子的身份在东宫侍奉南陈后主,后主即位后,傅縡升任秘书监、右卫将军兼中书通事舍人。他恃才傲物,搞得很多人都非常怨恨他。施文庆、沈客卿一起诬陷傅縡收受高丽使者的黄金,后主将傅縡逮捕入狱。
傅縡在狱中上书说:“统治百姓的君主,应恭敬侍奉上天,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百姓,减少嗜欲,远离谄媚奸佞之徒,天不亮就操劳到夜晚,太阳落山了还忘记吃饭,这样才能恩泽遍及天下,福运流传子孙。陛下近来酒色过度,不虔诚祭祀郊庙大神,专门媚事淫乱昏邪的鬼神,小人在身边,宦官玩弄权柄。厌恶忠直之士如同仇敌,看待百姓如同草芥。后宫妃嫔穿着绮罗锦绣,马厩里的马剩下的饲料吃不完,而百姓流离失所,尸体遮蔽荒野,贿赂公然进行,国库资财损耗殆尽。天神愤怒,百姓怨恨,众叛亲离,我担心东南的帝王之气从此断绝。”
奏书呈上后,后主大怒。过了一会儿,怒气稍有缓解,派使者对傅縡说:“我想赦免你,你能改过吗?”傅縡回答说:“我的心就像我的脸,我的脸能改变,我的心才能改变。”后主更加愤怒,命令宦官李善庆彻底追查他的案子,最终将傅縡赐死在狱中。
后主每次举行郊祀典礼,常称病不去,所以傅縡的奏书提到了这件事。这一年,后梁大将军戚昕率领水军袭击南陈的公安城,未能攻克而返回。
隋文帝征召后梁国主的叔父、太尉吴王萧岑入朝,任命他为大将军,封怀义公,趁机将他留在长安不让返回;又设置江陵总管来监视后梁。
后梁大将军许世武秘密联络南陈荆州刺史宜黄侯陈慧纪,想献城归降;计谋泄露,后梁国主将他杀死。陈慧纪是南陈高祖的堂孙。
隋文帝派司农少卿崔仲方征发三万名壮丁,在朔方、灵武修筑长城,东到黄河,西至绥州,绵延七百里,用来遏制胡人的侵扰。
公元586年二月,隋朝开始下令各州刺史、高级佐官每年年末轮流入朝,接受朝廷考核。丁亥日,隋朝再次命令崔仲方征发十五万壮丁,在朔方以东、沿边险要地带修筑数十座城池。丙申日,南陈后主立皇弟陈叔谟为巴东王,陈叔显为临江王,陈叔坦为新会王,陈叔隆为新宁王。
三月己未日,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求隋文帝退位做太上皇,传位给皇太子。隋文帝说:“我承受天命,抚育百姓,每天忙到日落还勤勉不倦,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好。怎能效仿近代帝王,把皇位传给儿子,自己追求安逸享乐呢!”
八月戊申日,隋朝申明公李穆去世,朝廷用特殊礼仪安葬他。闰月丁卯日,隋朝太子杨勇出镇洛阳。
隋朝上柱国郕公梁士彦讨伐尉迟迥时,所到之处战无不胜,后来接替尉迟迥担任相州刺史。隋文帝猜忌他,将他召回长安。上柱国杞公宇文忻与隋文帝年轻时交情深厚,擅长用兵,有威名,隋文帝也猜忌他,借故免去他的官职。梁士彦、宇文忻与柱国舒公刘昉都被疏远,闲居无事,心怀怨恨,多次往来密谋叛乱。
宇文忻想让梁士彦在蒲州起兵,自己做内应,梁士彦的外甥裴通参与了谋划并告发了他们。隋文帝隐瞒此事,任命梁士彦为晋州刺史,想观察他的意图;梁士彦很高兴,对刘昉等人说:“这是天意!”他又请求任命仪同三司薛摩儿为长史,隋文帝也答应了。后来在公卿朝见时,隋文帝命令侍卫在行列中逮捕了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审讯时,三人起初还不认罪。恰逢薛摩儿被抓来,隋文帝命他当庭对质,薛摩儿详细供述了始末,梁士彦脸色大变,对薛摩儿说:“你害死我了!”丙子日,梁士彦、宇文忻、刘昉都被处死,他们的叔侄、兄弟被免死但除去官籍。
九月辛巳日,隋文帝身穿素服亲临射殿,命令百官射取三家的家产物资,以此作为告诫。
冬季,十月己酉日,隋朝任命兵部尚书杨尚希为礼部尚书。隋文帝每天清晨临朝听政,直到日落都不倦怠,杨尚希劝谏说:“周文王因忧虑辛劳减损寿命,周武王因安乐而延长年寿。希望陛下把握大纲,责成宰相处理事务。繁琐细碎的政务,不是君主应该亲自处理的。”隋文帝认为他说得对,但没能听从。
癸丑日,隋朝在襄州设置山南道行台,任命秦王杨俊为尚书令。杨俊的王妃崔氏生下男孩,隋文帝很高兴,赏赐群臣。
直秘书内省博陵人李文博,家境一向贫寒,有人去祝贺他,李文博说:“赏罚的设立,是依据功过。现在王妃生了男孩,和群臣有什么关系,竟胡乱接受赏赐!”听到的人都感到羞愧。
吐谷浑可汗夸吕在位百年,多次因喜怒无常废黜或诛杀太子。后来太子害怕,密谋劫持夸吕归降隋朝,向隋朝边境官吏请求援兵,秦州总管河间王杨弘请求出兵接应,隋文帝没有同意。太子的计谋泄露,被夸吕杀死,夸吕又立小儿子嵬王诃为太子。叠州刺史杜粲请求趁吐谷浑内乱讨伐它,隋文帝又没同意。
这一年,嵬王诃再次害怕被诛杀,密谋率领一万五千户部落归降隋朝,派使者到朝廷请求援兵接应。隋文帝说:“吐谷浑的风俗,与人伦常理不同,父亲既不慈爱,儿子又不孝顺。我用德行教化百姓,怎能助成他们的叛逆恶行呢!”于是对使者说:“父亲有过失,儿子应当劝谏,怎能暗中谋划非法之事,背负不孝的名声!天下都是我的臣民,各自做善事,才符合我的心意。嵬王既然想归顺我,我只教他做臣子的礼法,不能远派兵马帮助他做坏事!”嵬王诃于是停止了计划。
公元587年二月,隋朝征发十万多壮丁修筑长城,二十天后停工。夏季四月,在扬州开凿山阳渎以通漕运。
突厥沙钵略可汗派儿子向隋朝进贡,并请求在恒州、代州之间打猎,隋文帝同意了,还派人赏赐酒食。沙钵略率领部落叩拜两次接受赏赐。
沙钵略不久后去世,隋朝为此停止朝会三天,派太常寺官员前去吊唁祭祀。
起初,沙钵略因儿子雍虞闾懦弱,留下遗命立弟弟叶护处罗侯为可汗。雍虞闾派使者迎接处罗侯,准备拥立他,处罗侯说:“我突厥自木杵可汗以来,多是弟弟取代哥哥,庶子夺取嫡子的位置,违背了先祖的法度,导致互不敬畏。你应当继位,我不怕拜你!”雍虞闾说:“叔父和我父亲是同根连体,我是枝叶,怎能让根本服从枝叶,叔父屈居于晚辈之下呢!况且先父的遗命,怎能废弃!希望叔父不要怀疑!”双方使者相互推让五六次,处罗侯最终继位,这就是莫何可汗。他任命雍虞闾为叶护,派使者向隋朝上奏表说明情况。
隋朝派车骑将军长孙晟持符节册封莫何可汗,赏赐鼓吹、幡旗。莫何可汗勇敢且有谋略,用隋朝所赐的旗鼓向西攻打阿波可汗;阿波的部众以为莫何得到了隋军援助,大多望风归降。莫何最终生擒阿波,上书隋朝请求决定他的生死。
隋文帝让群臣商议,乐安公元谐请求将阿波就地斩首;武阳公李充请求将他活捉到朝廷,公开处死以示众。隋文帝问长孙晟:“你怎么看?”长孙晟回答说:“如果突厥背叛朝廷,必须用刑罚制裁。现在是他们兄弟自相残杀,阿波的恶行并非针对我国。趁他困窘将他诛杀,恐怕不是招抚远方的办法。不如让他们共存。”左仆射高颎说:“骨肉相残是教化的弊端,应当保全抚养以示宽大。”隋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八月,隋文帝征召后梁国主入朝。后梁国主率领群臣二百多人从江陵出发;庚申日,抵达长安。
隋文帝因后梁国主在外地,便派武乡公崔弘度率军驻守江陵。军队到达都州时,后梁国主的叔父太傅安平王萧岩、弟弟荆州刺史义兴王萧献等人担心崔弘度袭击他们,乙丑日,派都官尚书沈君公到南陈荆州刺史宜黄侯陈慧纪处请求归降。九月庚寅日,陈慧纪率军抵达江陵城下。辛卯日,萧岩等人驱赶文武官员、百姓共十万人前来投奔南陈。
隋文帝得知后,废除后梁国;派尚书左仆射高颎安抚遗民;为后梁中宗、世宗各安排十户人家守墓;任命后梁国主萧琮为上柱国,赐爵莒公。
十一月丙子日,南陈任命萧岩为开府仪同三司、东扬州刺史,萧献为吴州刺史。
甲午日,隋文帝前往冯翊,亲自祭祀旧社庙;戊戌日,返回长安。
这次出行,内史令李德林因病未随从,隋文帝从同州下敕书追召他,与他商议讨伐南陈的计策。返回时,隋文帝在马上举鞭指向南方说:“等平定南陈之日,用七宝装饰你,让崤山以东没人能比得上你。”
起初,隋文帝受禅以来,与南陈睦邻友好,每次抓获南陈间谍,都赐给衣马以礼遣返,但陈高宗仍不禁止侵扰掠夺。所以太建末年,隋军入侵;恰逢陈高宗去世,隋文帝立即下令撤军,派使者前去吊唁,国书中自称姓名并叩首。陈后主回复时更加骄横,国书末尾说:“想来你国内安好,我这里天下清平。”隋文帝很不高兴,把国书拿给朝臣看。上柱国杨素认为君主受辱臣子该死,拜了两拜请求治罪。隋文帝向高颎询问攻取南陈的计策,高颎回答说:“江北地区寒冷,收成较晚;江南水田成熟较早。估计他们收获的时候,我们少量征调兵马,声称要袭击,他们必定屯兵防守,足以耽误他们的农时。等他们聚集军队,我们就解甲休兵。多次这样,他们就会习以为常;之后再集结军队,他们必定不信。趁他们犹豫的时候,我们就渡江;登陆作战,士气会更加旺盛。另外,江南土地浅薄,房舍多是茅竹搭建,储存的物资都不用地窖。我们秘密派人趁风纵火,等他们修复后再烧掉。不出几年,他们自然财力耗尽。”隋文帝采用了他的计策,南陈开始陷入困境。
于是杨素、贺若弼以及光州刺史高劢、虢州刺史崔仲方等人争相献上平定江南的计策。崔仲方上书说:“现在只需在武昌以下的蕲、和、滁、方、吴、海等州,增派精兵,秘密谋划渡江;在益、信、襄、荆、基、郢等州,迅速建造船只,大张声势,准备水战器具。蜀江、汉江是长江上游,水路冲要,是必争之地。敌军虽然在流头、荆门、延洲、公安、巴陵、隐矶、夏首、蕲口、湓城等地部署船只,但最终会聚集在汉口、峡口进行水战决战。如果敌军因上游有军队而派精兵赴援,下游各将领就需择机横渡长江;如果敌军拥兵自卫,上游水军就击鼓前进。他们虽依仗九江、五湖的险要,但没有德行就无法固守;徒有三吴、百越的兵力,没有恩德就不能自立。”隋文帝任命崔仲方为基州刺史。
等到接受萧岩等人归降后,隋文帝更加愤怒,对高颎说:“我是百姓的父母,怎能因一条衣带般狭窄的江水就不去拯救他们呢!”于是下令大规模建造战船。有人请求秘密进行,隋文帝说:“我要公开替天行道讨伐有罪,有什么可保密的!”他让人把造船的木片投入江中,说:“如果他们畏惧而悔改,我还有什么要求!”
杨素在永安建造大舰,名为“五牙”,舰上建五层楼,高一百多尺;左右前后设置六根拍竿,各高五十尺,可容纳八百名战士;次一等的叫“黄龙”,可容纳一百名士兵。其余平乘、舴艋等舰船各有等级差别。
晋州刺史皇甫续将要赴任,叩首说南陈有三个可以灭亡的理由。隋文帝询问具体情况,他说:“大国吞并小国,这是其一;以有道讨伐无道,这是其二;南陈接纳叛臣萧岩,我们有了出兵的理由,这是其三。陛下若任命将领出兵,我愿效微薄之力!”隋文帝慰劳并派遣了他。
当时江南的妖异现象特别多,临平湖的水草久被堵塞,忽然自行开通。陈后主厌恶此事,于是到佛寺中自卖为奴来镇服妖异。又在建康建造大皇寺,修七级佛塔;还没完工,火从塔中燃起将其烧毁。
吴兴人章华,好学且擅长写文章。朝臣因章华一向没有功名资历,竞相排挤诋毁他,只任命他为大市令。章华郁郁不得志,上书极力劝谏,大略说:“从前高祖南平百越,北诛逆虏,世祖东定吴会,西破王琳,高宗收复淮南,开辟千里疆土,三位先祖的功绩已经很卓着了。陛下即位至今五年,不思先帝的艰难,不知天命的可畏;沉溺于宠妃,迷惑于酒色;祭祀祖庙不出宫门,册封三妃却亲临殿轩;老臣宿将被弃置荒野,谄媚奸邪之徒升进朝廷。现在疆土日益缩小,隋军逼近边境,陛下如果不改弦更张,我预见姑苏台将再次有麋鹿出没(指国家灭亡)!”陈后主大怒,当天就把章华斩首。
到了公元588年春季,正月辛巳日,南陈后主立皇子陈为东阳王,陈恬为钱塘王。派遣散骑常侍袁雅等人出使隋朝;又派散骑常侍九江人周罗睺率军驻守峡口,侵犯隋朝峡州。
三月戊寅日,隋文帝下诏说:“陈叔宝占据巴掌大的土地,放纵贪得无厌的欲望,掠夺百姓,使他们资产耗尽;逼迫朝廷内外的人,劳役不停;穷奢极侈,日夜颠倒;斩杀直言进谏的人,诛灭无罪的家族;欺瞒上天作恶,祭祀鬼神求恩;让女子浓妆艳抹却手持武器,让宫女穿绫罗绸缎却要戒严清道;自古以来的昏君乱主,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君子潜逃,小人得志。天灾地孽,物怪人妖层出不穷。官员们闭口不言,百姓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再加上他违背道义和诺言,侵扰边境;像老鼠、盗贼一样昼伏夜游。天下都是我的臣民,每当听到这些情况,我都心怀悲伤怜悯。可以出兵执行法令,顺应时机诛灭他;这次行动之后,永远平定吴越地区。”又送去玺书揭露陈后主的二十条罪状;还抄写了三十万份诏书,传遍江南地区。
南陈太子陈胤,生性聪明机敏,喜好文学,但有不少过失;太子詹事袁宪恳切劝谏,可他不听从。当时沈皇后失宠,而后主的近侍多次在东宫往来,太子也多次派人到皇后住处,后主怀疑他们心怀怨恨,因此非常厌恶。张、孔两位贵妃日夜编造皇后和太子的坏话,孔范之流又在宫外附和。后主想立张贵妃的儿子始安王陈深为继承人,曾随口提及此事。吏部尚书蔡征顺从旨意称赞,袁宪严厉反驳说:“皇太子是国家的储君,是百姓所归附的,你是什么人,敢轻易谈论废立!”后主最终听从了蔡征的建议。夏季五月庚子日,废黜太子陈胤为吴兴王,立扬州刺史始安王陈深为太子。蔡征是蔡景历的儿子。陈深也聪明仁惠,有志向操守,举止庄重,即使是身边的近侍也从未见他喜怒形于色。后主听说袁宪曾劝谏陈胤,当天就任命袁宪为尚书仆射。
后主对待沈皇后一向冷淡,张贵妃独掌后宫大权,沈皇后却淡然处之,从未有过忌恨,生活节俭,衣服没有锦绣装饰,只以阅读图书史籍和佛经为事,多次上书劝谏。后主想废黜她而立张贵妃,恰逢国家灭亡,未能实现。
冬季十月己亥日,南陈后主立皇子陈蕃为吴郡王。己未日,隋朝在寿春设置淮南行省,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
后主派遣兼散骑常侍王琬、兼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出使隋朝,隋人把他们留在客馆。王琬等人多次请求返回,隋人不允许。
甲子日,隋朝因出兵讨伐南陈,在太庙祭祀,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杨广从六合出兵,杨俊从襄阳出兵,杨素从永安出兵,荆州刺史刘仁恩从江陵出兵,蕲州刺史王世积从蕲春出兵,庐州总管韩擒虎从庐江出兵,吴州总管贺若弼从广陵出兵,青州总管弘农人燕荣从东海出兵,共设九十位总管,兵力五十一万八千人,都受晋王杨广调度。军队东接沧海,西抵巴蜀,旌旗战船连绵数千里。任命左仆射高颎为晋王元帅府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军中事务都由他们决断;安排调度,没有任何阻碍。
十一月丁卯日,隋文帝亲自为将士饯行;乙亥日,抵达定城,检阅军队并誓师。
隋文帝前往河东;十二月庚子日,返回长安。突厥莫何可汗向西攻打邻国,中流箭去世。国人拥立雍虞闾,号称颉伽施多那都蓝可汗。
隋军进逼长江,高颎对行台吏部郎中薛道衡说:“这次大规模出兵,江东一定能攻克吗?”薛道衡说:“能攻克。我曾听郭璞说过:‘江东分治称王三百年,会重新与中原合并。’现在这个期限即将到来,这是其一。陛下恭敬节俭、勤劳治国,陈叔宝却荒淫骄侈,这是其二。国家的安危在于任用的人,他任命江总为宰相,只知饮酒作诗,提拔小人施文庆,把政事托付给他;萧摩诃、任蛮奴作为大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这是其三。我们有道义且强大,他们无德行且弱小,估计他们的兵力不过十万,西起巫峡,东至沧海,分散兵力则势力悬殊、力量薄弱,集中兵力则顾此失彼,这是其四。我们有席卷江南的态势,此事毫无疑问。”高颎高兴地说:“听你分析成败的道理,让人豁然开朗。本来只期望你的才学,没想到你的谋略如此高明。”
秦王杨俊统领各军驻扎在汉口,负责上游的调度。南陈后主下诏任命散骑常侍周罗睺都督巴峡沿江诸军事来抵御隋军。
杨素率领水军东下三峡,军队抵达流头滩。南陈将军戚昕用一百多艘青龙舰驻守狼尾滩,此地地势险峻,隋军对此很担忧。杨素说:“胜负的关键,就在这一战。如果白天进军,他们会看到我们的虚实,滩流湍急,不由人控制,我们就失去了便利;不如夜间突袭。”杨素亲自率领数千艘黄龙舰,士兵衔枚(防止出声)顺流而下,派开府仪同三司王长袭率领步兵从南岸攻打戚昕的其他营寨,大将军刘仁恩率领骑兵从北岸奔赴白沙,黎明时赶到,发起攻击;戚昕战败逃走,隋军俘获了他的全部部众,安抚后遣返,秋毫无犯。
杨素率领水军东下,战船布满江面,旌旗铠甲映照日光。杨素坐在平乘大船上,容貌雄伟,南陈人看到他,都很害怕,说:“清河公就是江神啊!”
长江沿岸的镇戍据点听说隋军将至,相继上奏报告;施文庆、沈客卿都压下不报。
起初,后主因萧岩、萧献是后梁宗室,率领部众前来投奔,心中猜忌他们,所以把他们的部众分散到远方,任命萧岩为东扬州刺史,萧献为吴州刺史;派领军任忠出守吴兴郡,控制这两个州。派南平王陈嶷镇守江州,永嘉王陈彦镇守南徐州。不久后征召二王参加第二年的元会,命令沿江各防区的船舰都跟随二王返回都城,以此显示威势给前来投奔的后梁人看。因此长江中没有一艘战船,上游各州的军队都被杨素的军队阻挡,无法赶到。
湘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在职时间已久,很得人心,后主因他占据上游,暗中猜忌他;自己考虑平时对群臣缺少恩惠,担心他们不听从自己,没有可以任用的人,于是提拔施文庆为都督、湘州刺史,配给精兵两千,让他西上赴任;同时征召陈叔文回朝。施文庆对这件事非常高兴,但害怕外出之后,掌权者抓住自己的把柄,于是推荐同党沈客卿代替自己。
还没出发时,两人共同掌管机密事务。护军将军樊毅对仆射袁宪说:“京口、采石都是要害之地,各需五千精兵,再调出二百艘金翅舰,沿江上下巡逻,作为防备。”袁宪和骠骑将军萧摩诃都认为应该这样做,于是和文武群臣共同商议,请求按樊毅的计策执行。施文庆担心没有兵力跟随自己,影响他赴任,而沈客卿又贪图施文庆的职位,自己可以专权,都在朝堂上说:“如果有议论,不必当面陈述;只需写奏疏,我们会代为上奏。”袁宪等人认为可以,两人带着奏疏入宫,告诉后主说:“这是常事,边城的将帅足以应对。如果派出军队和船只,恐怕会惊扰百姓。”
等到隋军进逼长江,间谍频繁到来,袁宪等人多次恳切奏请,反复多次。施文庆说:“元会即将到来,南郊祭祀的时候,太子要率领很多人;现在如果出兵,这些事就会荒废。”后主说:“现在先出兵,如果北边没事,就用水军跟随祭祀,有什么不可以!”施文庆又说:“这样的话,邻国就会听到消息,会认为我国弱小。”后来又用财物贿赂江总,江总在宫内为他们游说。后主难以违背他们的意思,又迫于群臣的请求,于是下令交给外朝详细商议。江总又压制袁宪等人,因此商议了很久都没有决定。
后主随口对侍臣说:“帝王之气在这里。北齐军队来了三次,北周军队来了两次,都被我们击败。他们能怎么样呢!”都官尚书孔范说:“长江是天险,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的阻隔,现在敌军怎么能飞渡呢!边将想要立功,才妄言说情况紧急。我常担心官职太低,敌军如果渡江,我一定能做太尉公!”有人妄说隋军的马死了,孔范说:“这是我们的马,怎么会死呢!”后主笑着认为他说得对,所以不做充分防备,继续演奏伎乐、纵情饮酒、赋诗不停。
这一年,吐谷浑的裨王拓跋木弥请求率领一千多家归降隋朝。隋文帝说:“天下都是我的臣民,我抚育他们,都以仁孝为本。吐谷浑君主昏庸狂乱,他的妻儿心怀恐惧,都想归顺,以自救危亡。但背叛丈夫和父亲的人,不能收纳。而且他们的本意只是逃避死亡,现在如果拒绝,又显得不仁。如果再有消息,只需安抚他们,让他们自行归附,不需要出兵接应。他的妹夫和外甥想来,也随他们的意愿,不必劝诱。”
河南王移兹裒去世,隋文帝命令他的弟弟树归继承他的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