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白波谷营寨的第七日,牛辅派来的粮草押运队终于抵达。领头的校尉李蒙带着五百士兵,押着数十辆粮车停在营寨外 —— 粮车上的粟米多半是陈粮,掺着些许霉变的谷粒,数量也只够八千将士十日之用。
许褚亲自出营时,正见李蒙叉着腰站在粮车前,语气带着几分轻慢:“许将军,近来河东粮道被白波贼搅扰,董使君(董卓仍以并州牧自居)和牛将军能凑出这些粮草,已是尽了全力,还望将军体谅。”
身后的庞德按捺不住要上前理论,却被许褚用眼神按住。他走上前,脸上没半分怒意,反而笑着拍了拍李蒙的肩膀:“李校尉一路从安邑过来,辛苦了。只是我麾下将士连日操练,每日要消耗四五百石粮草,这些…… 怕是撑不了几日啊。”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不瞒李校尉,前日周泰的斥候探到,白波贼杨奉部正往白波谷以南移动,离安邑不过百里。若我军因缺粮战力受损,万一让贼寇绕过谷口去袭扰安邑外围,牛将军那边怕是不好向董使君交代 —— 你说是不是?”
李蒙脸上的倨傲顿时淡了几分。他不过是牛辅的亲信,哪敢担 “误事” 的责任?正支吾着,许褚又递了个台阶:“当然,我也知道董使君和牛将军的难处。这样,劳烦李校尉回去禀报牛将军,就说我许褚感念二位的支持,先将这些粮草收下。若是后续能再补些新粮,我必上表朝廷和董使君,为牛将军请功 —— 毕竟眼下能在河东稳住局面,全靠董使君、牛将军坐镇。”
这番话既点出利害,又给足面子。李蒙松了口气,连忙应道:“许将军放心,某这就回去向牛将军禀报!”
送走李蒙,庞德忍不住道:“主公,这李蒙分明是故意刁难,您何必对他这般客气?”
许褚道,“董卓如今是朝廷命官,牛辅是他女婿,李蒙是牛辅的人 —— 咱们初到河东,没必要为这点粮草撕破脸。再说,我们自己预留的粮草够两月之用,我已让人送信给李傕、郭汜,托他们在牛辅面前美言几句,想来后续粮草不会再这般克扣。”
正说着,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将军,安邑来人了,说是李儒先生的幕僚,有要事求见。”
许褚心中一动 —— 李儒(字文优)竟会主动派人来?他连忙道:“快请进来。”
来人是李儒的亲信幕僚王先,手持一封书信,躬身道:“许将军,文优先生听闻将军抵达白波谷,特让在下送来书信,还有些军械物资。”
许褚接过书信,展开一看,只见李儒的字迹工整:“许将军,闻你赴河东讨贼,甚慰。董使君敬重蔡伯喈先生,亦念你我旧情,特赠你铁料五千石、箭矢五千支,望你能早日荡平白波,共护河东。另,伯喈先生已至洛阳,董使君待之甚厚,将军可宽心。”
信中还附了一张军械清单,除了铁料和箭矢,还有五十副皮甲。许褚心中了然 —— 李儒这是在替董卓示好,也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王兄,多谢文优先生的厚赠。” 许褚笑着将书信收起,“劳烦你回去转告文优先生,我必不负董使君与他的期望,守住白波谷,不让白波贼越雷池一步。另外,还请文优先生代我向蔡先生问好 —— 我离开江东一年多,不知先生近况,心中甚是挂念。”
王先点头:“将军放心,在下必如实转告。文优先生还说,若将军在河东有难处,可随时派人去找他。”
送走王先后,张既道:“主公,李儒此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他既提了蔡先生,又送了军械,是想让您依附董卓。”
“我知道。” 许褚拿起清单,递给马钧,“这些铁料正好用来造改良弩和铠甲。德衡,你尽快安排工匠开工,争取一月内再造出两百把改良弩。”
马钧接过清单,喜道:“有了这些铁料,末将不仅能造弩机,还能打造长枪,给骑兵装备上!”
许褚又对张既道:“我再写一封信,派人送回庐江,给我父亲报平安,了解一下庐江近况。顺便打听一下蔡先生离开江东的缘由 —— 我总觉得,先生去洛阳,未必是心甘情愿。”
张既应道:“末将这就去办。”
三日后,李傕、郭汜亲自从安邑赶来,说是 “探望旧友”。许褚率陈到、庞德出营迎接,营外摆下酒筵。
酒过三巡,李傕笑着道:“仲康,当年陈仓之战,若不是你率军突袭羌贼大营,咱们哪能那么快取胜?如今你到河东,哥哥们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 牛辅将军那边,我已替你说过,后续粮草会按时送来,绝不会再掺陈粮。”
郭汜也道:“是啊,仲康。董使君很看重你,说你是蔡伯喈先生的高徒,又是难得的将才。只要你好好替朝廷讨贼,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许褚举起酒碗,笑道:“多谢二位兄长。我许褚不过是尽分内之事,能有今日,全靠二位兄长和文优先生照拂。日后在河东,还望二位兄长多指点。”
他知道,李傕、郭汜虽是董卓心腹,却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与他们搞好关系,既能稳住董卓,也能在日后局势变化时,多一条退路。
酒筵过半,李傕压低声音道:“仲康,洛阳那边近来不太平,何进想召董使君入京诛杀十常侍。你觉得,董使君该不该去?”
许褚心中一凛 —— 历史上董卓入京,正是何进征召的结果。他沉吟片刻,道:“兄长,此事关乎朝廷安危,需谨慎。董使君若入京,河东需有人镇守,免得白波贼趁机作乱。我在白波谷,愿替董使君守住河东门户,让他无后顾之忧。”
这番话既没明确支持,也没反对,却暗中表了态 —— 他会守住河东,不会随董卓入京。李傕、郭汜对视一眼,没再多问。
送走李傕、郭汜后,陈到道:“主公,董卓若入京,必生大乱。咱们要不要早做准备?”
“当然要。” 许褚道,“张既,你立刻派人去洛阳,设法联系蔡先生,若有机会,想办法让先生和蔡小姐离开洛阳,去庐江避祸。周泰,你率斥候小队,加强对安邑方向的探查,密切关注董卓军的动向。庞德、乐进、裴元绍,加紧操练军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末将遵令!”
夜色渐深,许褚站在营寨的望塔上,望着安邑的方向。
董卓入京已是必然,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许褚能做的,就是在这场风暴来临前,尽快壮大自己的实力护住麾下将士,更要为自己铺好一条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