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北虎那惊魂一瞥的对峙,让程立秋如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他足足用了两天时间,才彻底远离了那片属于山林之王的领地,紧绷的神经才得以稍稍松弛。但他并未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寻参的信念。越是人迹罕至、危机四伏的地方,才越有可能藏着年份久远、品相绝佳的老山参。这既是财富的诱惑,也是对他猎人技艺和胆魄的终极考验。
他调整了方向,朝着黑瞎子岭主脉延伸出的一条支脉行进。那里山势更加陡峭,多是岩石裸露的险峰和深不见底的峡谷,寻常猎人和采参人极少涉足。路愈发难行,很多时候需要徒手攀爬近乎垂直的岩壁,或者借助绳索,荡过湍急的溪流。他的手掌被粗糙的岩石磨出了血泡,衣服也被荆棘刮扯得破破烂烂,但他眼神中的光芒却愈发炽亮。这种挑战,反而激起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
这天晌午,他沿着一条干涸的古老河床,艰难地跋涉。河床两侧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长满了耐旱的苔藓和低矮的灌木。阳光直射下来,在白色的岩石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程立秋用索宝棍支撑着身体,抹了把额头上滚落的汗珠,抬头望向那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峭壁顶端。根据他的经验,这种背风向阳、土质特殊(由岩石风化和鸟类粪便等形成)的悬崖峭壁,往往是极品山参最喜欢的生长环境之一,俗称“悬崖参”,因其生长极其缓慢,一旦有成,必是精品。
他仔细观察着峭壁的每一处缝隙,每一片稍有土壤堆积的平台。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测器,不放过任何一点异样的颜色或形态。突然,他的目光在峭壁中段、一处被几丛顽强生长的矮松半遮半掩的狭窄平台上,猛地定格了!
那里,在斑驳的岩石和稀疏的绿色之间,似乎有一点极其醒目的、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红色,在正午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而神秘的光泽!
程立秋的心跳骤然加速!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红色……那形状……难道是……红榔头?!
他强压下内心的狂喜,生怕这只是光线造成的错觉,或者是什么颜色相似的野果。他迅速取下背夹子,从里面拿出一个用旧望远镜片自制的、小巧的单筒“望山镜”,凑到眼前,仔细调整焦距,向那处平台望去。
镜头里,景象变得清晰起来!只见在那不足一米见方的平台上,积着薄薄一层腐殖土,几丛矮松的根系顽强地扎在石缝中。而就在松树的荫蔽下,一株形态优雅、茎秆挺拔的植物静静伫立着。最顶端,一簇鸡蛋大小、饱满圆润、鲜红欲滴的浆果,如同红宝石般缀在翠绿的叶片之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红榔头!真的是红榔头!而且看那浆果的繁密程度和植株的高度形态,底下的人参年份绝对不短!
巨大的喜悦如同洪水般瞬间冲垮了程立秋连日来的疲惫和紧张!他激动得手都有些发抖,差点拿不稳望山镜。找到了!他终于找到了!而且看这品相,极有可能是一棵罕见的“大货”!这一趟所有的艰辛和危险,在这一刻,都显得无比值得!
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如何安全地攀上那处峭壁,并将人参完整无缺地“抬”出来,才是真正的挑战。
他仔细观察着攀登路线。峭壁近乎垂直,布满了风化的裂纹和凸起的岩石,一些顽强的灌木和藤蔓从石缝中伸出,可以作为借力点。但风险同样巨大,一旦失手,摔下去非死即残。
程立秋没有犹豫。他将背夹子和步枪妥善地藏在河床一块巨岩后面,只随身带着寻参的工具套、绳索和一壶水。他活动了一下手脚关节,检查了鞋子的防滑性,然后看准路线,开始徒手向上攀爬。
他的动作如同猿猴般敏捷而稳健。手指抠进岩石的缝隙,脚尖精准地踩在微小的凸起上,身体紧贴着岩壁,一点点向上挪动。粗糙的岩石磨蹭着他的手掌和膝盖,火辣辣地疼,但他浑然不觉,全部心神都集中在头顶那簇越来越近的红色希望之上。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淌下来,滴落在身下的岩石上,瞬间蒸发。他的呼吸因为用力而变得粗重,但节奏依旧平稳。有几次,脚下的石块松动脱落,哗啦啦地滚下峭壁,惊出他一身冷汗,但他总能及时调整重心,化险为夷。
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他终于有惊无险地攀爬到了那处平台边缘。他双臂用力,一个引体向上,灵活地翻了上去。
平台不大,仅能容他勉强转身。他顾不上喘息,目光立刻被那株近在咫尺的人参牢牢吸引。凑近了看,更加令人震撼。那参株高达近两尺,茎秆粗壮,呈紫褐色,显示出不凡的年份。顶端的红榔头浆果饱满得几乎要滴出汁水来。他甚至可以透过稀疏的土壤,隐约看到下面那粗壮参体的轮廓!
“五品叶……不,看这芦头(根茎连接处)的紧密程度,还有这艼(不定根)的形态,至少是六品叶,甚至可能是七品叶的‘老人参’!”程立秋心中狂喜,声音都带着激动的颤抖。这样的老山参,价值无法估量!
他不敢怠慢,立刻按照古老的规矩行事。先是从怀里掏出那根鲜艳的红绳和两枚磨得光滑的乾隆通宝,小心翼翼地将红绳系在人参的茎秆上,两端用铜钱压住,口中念念有词,既是祈福,也是安抚这有了灵性的“山宝”。
然后,他拔出快当刀,开始极其小心地清理人参周围的杂草和灌木根须,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抚摸婴儿的皮肤,生怕伤到任何一条纤细的参须。清理出足够的空间后,他换上了鹿骨钎子。
真正的“抬参”开始了。这是最考验耐心和技巧的环节。程立秋屏住呼吸,整个人趴伏在平台上,用鹿骨钎子一点一点地、极其轻柔地剥离人参周围的泥土。他必须顺着参须生长的方向,不能有任何拉扯和折断。每一根主须,每一缕毛细根,都可能是这棵老参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全部精神都沉浸在这细致入微的工作中,外界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时间悄然流逝,太阳渐渐西斜,将他的影子在峭壁上拉得老长。他的额头抵在微凉的土地上,汗水顺着鼻尖滴落,但他浑然不觉,眼中只有那在泥土中逐渐显露真容的、黄白色泽的瑰宝。
参体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芦头碗(茎痕)密布,紧密如叠鳞,身形灵秀,须根清晰而长,如同老人的美髯。这绝对是他生平所见品相最好的野山参!
就在他全神贯注,即将把最后几缕关键的参须从紧实的土壤中剥离出来的关键时刻,异变陡生!
从他身旁岩石的一道狭窄缝隙里,一条潜伏已久、与周围环境几乎融为一体的“土球子”(短尾蝮蛇),似乎被这持续不断的扰动惊动,猛地如同黑色的闪电般窜出!它张开口,露出致命的毒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一口,咬在了程立秋因为趴伏姿势而毫无防备的大腿根部内侧!那里距离要害部位极近,而且血管丰富!
“呃啊——!”
一阵钻心刺骨的剧痛,瞬间从被咬处炸开,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烫了上去!程立秋猝不及防,发出一声压抑的痛呼,手中的鹿骨钎子差点脱手!
他反应极快,剧痛袭来的瞬间,另一只空着的手已经条件反射般地摸向了腰间的猎刀!他甚至来不及看清是什么东西咬了自己,凭着感觉和那股熟悉的腥风,反手就是一刀挥出!
“噗嗤!”一声轻响,锋利的猎刀精准地将那条尚未来得及缩回石缝的“土球子”斩成了两段!蛇头部分掉落在平台上,还在神经反射地张合着嘴巴,毒液从毒牙中渗出。
但程立秋的心,却在这一刻沉入了谷底!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大腿根部,两个清晰的、冒着黑血的牙印,赫然在目!伤口周围的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肿胀、发黑,那股熟悉的、带着麻木感的剧痛,正沿着血管和神经,飞速向上蔓延!
是“土球子”!而且是毒性极烈的那种!
程立秋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太清楚这种蛇毒的厉害了!如果不及时处理,毒素攻心,神仙难救!而他现在身处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悬崖平台,孤立无援!
巨大的恐惧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刚刚还沉浸在发现旷世奇珍的狂喜之中,转眼间,却已然踏入了鬼门关!
视线开始变得模糊,头晕目眩,四肢也开始发软、发麻。他看着近在咫尺、几乎已经完全出土的极品老山参,又看了看自己腿上那致命的伤口,一股强烈的不甘和愤怒涌上心头!
难道……难道他程立秋,历经千辛万苦,躲过了熊狼虎豹,最终却要栽在这小小的毒蛇口中?死在这荒无人烟的峭壁之上?魏红和孩子们还在家里等着他……他承诺过要平安回去的……
不!他不能死在这里!
求生的本能,让他用尽最后一丝清醒的意志,试图采取自救。他颤抖着手,想去解下绑腿的布带,捆扎住伤口上方,阻止毒液回流。但手臂已经有些不听使唤,麻木感越来越强。
就在他视线模糊、意识即将被黑暗吞噬的最后一刻,他似乎隐约听到下方传来一点轻微的、不同于风吹草动的声响。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抬起头,模糊的视线里,好像看到一个矫健的、穿着兽皮的身影,正如同灵猿一般,敏捷地沿着他刚才攀爬上来的路线,快速向上而来……
是幻觉吗?还是……山神爷派来的救星?
这个念头刚起,无边的黑暗便彻底吞噬了他的意识。程立秋头一歪,昏死在了这处承载着希望与绝望的悬崖平台之上,手中还紧紧握着那根沾着泥土的鹿骨钎子。而那棵几乎完全出土的绝世老参,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红榔头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凄艳而神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