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摇篮”庇护所的过程异常顺利,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宁静。昆仑之行的收获——星图、“星尘之梭”蓝图以及星语者的警告——被立刻列为联邦最高机密,仅在有限的最高层和核心科学家圈子内传播。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超级工程,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启动了。
“星尘之梭”的蓝图远超人类现有科技水平,但其设计理念却又巧妙地与人类在材料学、能量操控和空间理论方面的前沿研究有着某种程度的契合。它并非纯粹的机械造物,更像是一件需要能量与意念共同驱动的“法宝”或“神器”的科技版本。
建造地点选在了月球正面,一个由多国联合建造、原本用于深空探测的大型船坞——“广寒宫”船坞。这里远离地球,资源相对丰富,且便于监控“律法之锚”的动向,但也意味着一旦“绝对理性”有所异动,他们将首当其冲。
联邦倾尽了所能调动的所有资源。最顶尖的工程师、物理学家、材料学家、能量操控专家被秘密送往月球。从地球轨道工厂紧急调运的特种合金、能量核心、以及根据蓝图要求合成的奇异晶体,如同百川归海般汇聚到“广寒宫”船坞。
洛璃作为“秩序之基”的持有者和蓝图的“共鸣者”,也成为了工程的核心之一。她需要利用自身的力量,配合科学家们,激活和稳定那些超越常规科技的能量回路,将冰冷的金属与璀璨的晶体“熔铸”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过程对她自身的力量掌控和精神力是巨大的考验,但也让她对自身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应用。
李铭则发挥其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的特长,协助破解蓝图中更加晦涩的部分,尤其是关于跨空间导航和能量护盾系统的模块。他几乎不眠不休,与联邦最顶尖的AI和科学家团队一起,试图将星语者的古老智慧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技术参数。
郑毅坐镇地球,协调各方资源,应对因基金会垮台和后续“净网”行动引发的全球性政治、经济震荡,同时顶住内部某些质疑“劳民伤财”进行如此高风险星际计划的声音。他深知,这艘星梭承载的不仅是几个人的命运,更是人类文明在“绝对理性”阴影下挣扎求存的希望。
时间一天天过去。在月球船坞,一个流线型、通体闪烁着幽蓝与银白光泽、长度约百米的梭形飞船骨架逐渐成型。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推进器喷口,船体表面布满了如同神经网络般细微的能量导管和镶嵌着各色晶体的节点,看起来更像一件艺术品而非星际飞船。
然而,坏消息也接踵而至。
月球观测站确认,数日前从“律法之锚”区域脱离的未知高速物体,已经越过小行星带,其目标毫无疑问是火星。其速度远超人类任何已知飞行器,预计将比“星尘之梭”提前至少两周抵达火星轨道。
同时,“律法之锚”本身的能量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和剧烈,偶尔会向地球方向发射出一些难以解析的微弱探测波,似乎在不断校准和加强着什么。
压力与日俱增。
终于,在紧张筹备了将近一个月后,“星尘之梭”的主体建造和核心系统集成宣告完成。剩下的,是最关键的一步——初始能量灌注与意识绑定。
这一天,月球“广寒宫”船坞核心区戒备森严。洛璃站在已经基本完工、散发着冰冷金属与柔和能量光泽的星梭前。郑毅通过远程全息投影在场,李铭和核心工程团队则紧张地守候在控制室内。
“开始吧,洛璃小姐。”工程总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院士,通过通讯器说道。
洛璃深吸一口气,走到星梭舰首下方一个特定的圆形平台上。平台周围镶嵌着十二块最大的幽蓝色晶体,对应着星梭的十二个主能量节点。
她闭上双眼,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胸前的吊坠上。吊坠内,帝壹的意识依旧沉睡,但那团暗蓝火焰似乎因为感受到外部磅礴的能量而微微活跃了一丝。
她开始调动体内融合的力量。初代原型的秩序代码如同基石,为她构建起稳定而精确的能量输出框架;银色碎片的战意化作引导的锋矢,确保力量不会失控;而她自身的意志,则作为核心的驱动。
暗蓝色的光芒从她体内涌出,并非狂暴的爆发,而是如同涓涓细流,精准地注入脚下的平台,然后顺着预设的能量导管,流向星梭的每一个角落。
嗡——!
星梭庞大的舰体轻微震动起来,表面的能量导管逐一亮起,从舰尾向舰首蔓延,如同被点亮的星河。镶嵌在关键节点的晶体开始散发出对应属性的光芒——幽蓝代表空间稳定,银白代表能量驱动,淡金代表防御力场,翠绿代表生命维持……
控制室内,各项数据疯狂跳动。
“能量回路通畅!”
“核心晶体共振频率匹配!”
“空间折叠引擎预启动正常!”
“导航星图正在载入……载入成功!”
当最后一条能量导管被点亮,整个星梭仿佛活了过来,通体流淌着梦幻般的光辉,静静地悬浮在船坞中,散发着强大而内敛的能量波动。
洛璃缓缓收回力量,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明亮。她感觉到自己与这艘星梭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类似血脉相连的精神联系。她不仅是乘客,更像是这艘船的另一颗“心脏”。
“成功了!”控制室内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李铭激动地挥舞着拳头,老院士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地球那边的郑毅,紧锁的眉头也终于舒展了一些。
“恭喜你们,创造了奇迹。”郑毅的全息投影说道,“接下来,就是最后的准备工作了。洛璃,李铭,你们需要尽快熟悉星梭的操作和系统。船员选拔也在同步进行,我们会挑选最顶尖的飞行员、工程师和科学家,以及一支精干的安保小队。”
就在这时,一条来自地球最高议会的加密信息传递到了郑毅和洛璃这里。
信息内容让刚刚放松的气氛再次凝固:
“根据多个深空监测站及‘广寒宫’观测站的最新数据综合分析,‘律法之锚’在过去四十八小时内,能量输出呈现指数级增长,并持续向火星方向释放高强度、广谱信息干扰。干扰模式与已知的基金会技术有本质不同,更具……侵略性和‘污染性’。”
“最高议会授权:‘星尘之梭’即刻进入最终准备阶段,七十二小时内,必须启航!”
七十二小时!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一周!
“看来,‘祂’不想给我们太多准备时间。”洛璃看着信息,握紧了吊坠。
“我们必须出发了。”李铭推了推眼镜,眼神中虽有紧张,但更多的是决绝。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是在极限忙碌中度过的。选定的船员从地球和月球基地火速集结,进行紧急适应训练和任务简报。洛璃和李铭几乎住在星梭上,熟悉每一个系统,与AI核心进行深度交互。大量的补给、科研设备和武器被装载上船。
启航前夜,洛璃独自一人来到星梭的观景舱。透过巨大的舷窗,可以看到远处悬浮于漆黑太空中的蔚蓝地球,以及更远处那颗散发着苍白光芒的月球。而在月球的阴影面,那片被称为“律法之锚”的区域,即便在这里,也能隐约感受到一丝令人不安的能量悸动。
她轻轻抚摸着胸前的吊坠。
“我们就要出发了,帝壹。”她低声自语,“去火星,去寻找让你醒来的方法,去阻止那个家伙……你会陪着我的,对吧?”
吊坠内,那团暗蓝火焰似乎听懂了她的话,传递出一丝微弱但坚定的暖意,仿佛在说:“当然。”
第二天,标准时间上午八点整。
“广寒宫”船坞最大的闸门缓缓开启,露出外面无垠的星空。
“星尘之梭”号,通体流淌着静谧而强大的能量光辉,如同一位整装待发的星空骑士,静静地悬浮在发射位上。
舰桥内,洛璃坐在舰长席旁边的特殊共鸣位上,李铭坐在科学官席位,其他船员各就各位。舰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神情冷峻的前太空军王牌飞行员。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
“船员状态良好!”
“航道已清空,导航星图锁定火星!”
“‘摇篮’基地,这里是‘星尘之梭’,请求启航权限!”
郑毅的声音从地球传来,透过通讯器响彻舰桥:“权限授予!愿星辰指引你们,平安归来!”
“启动空间折叠引擎!航向,火星!”舰长沉稳下令。
洛璃集中精神,将自身力量与星梭核心共鸣。
星梭尾部的空间开始扭曲、折叠,形成一个微型的空间泡。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只有一种仿佛穿越水膜的轻微滞涩感。
下一刻,庞大的星梭化作一道模糊的流光,瞬间突破了月球的引力范围,以超越常规物理极限的速度,悄无声息地射向深空,只在原地留下一圈缓缓平复的空间涟漪。
人类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超光速(伪)飞船,承载着文明的火种与未知的希望,踏上了前往红色星球的远征。
而在他们身后,月球阴影面,“律法之锚”那庞大的结构深处,一点猩红的光芒如同窥视的眼眸,冷漠地注视着星梭远去的方向。
暗影,已然随行。真正的考验,就在前方那颗锈红色的星球上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