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阁内烛火通明,林川与起草小组的成员们围坐在长案前。案上堆满了历代法典、泰西律书,以及辽东推行新政的文书档案。
第一条最为关键。徐承烈指着草案,大明帝国由皇帝统治,与议会共治天下,这一句怕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王贞仪轻声道:小女子以为,应该加上解释,说明议会并非分权,而是辅政。
顾博士摇头:泰西诸国,议会确实有制衡君权之实...
便在众人争论之际,阁外突然传来喧哗。管家慌张来报:王爷,钱谦益带着数百太学生跪在宫门外,说...说要死谏!
林川放下笔:果然来了。
宫门外,钱谦益白衣素冠,跪在青石板上。身后太学生黑压压跪了一片,齐声高呼:祖宗之法不可变!
崇祯帝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脸色阴沉。
林川分开人群,走到钱谦益面前:钱大人这是何意?
钱谦益昂首道:老夫宁可死,也不愿见太祖江山毁于一旦!
好一个忠臣!林川冷笑,那我问你,太祖立法,为的是什么?
自然是为了江山永固!
那如今江山可固?林川环视太学生,建虏肆虐时,你们在哪里?百姓流离时,你们在哪里?现在要变法图强,你们倒要死谏了?
太学生中一阵骚动。钱谦益颤声道:强词夺理!
林川突然提高声音:你们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可还记得太祖民为邦本的训诫?议会就是要让民情上达,这违背祖训了吗?
一个年轻太学生突然站起:学生...学生觉得辽王说得有理...
住口!钱谦益怒斥。
林川却笑了:这位小友,你来说说,为何觉得有理?
年轻学生鼓起勇气:学生在辽东游学时,亲眼见过议会如何调解纠纷,如何兴修水利...比官府办事更快更好。
太学生中议论纷纷。钱谦益脸色惨白。
便在此时,一队百姓来到宫门外。为首的老农跪地高呼:陛下!辽王的新政好啊!我们村通了水渠,再不怕旱了!
接着是工匠、商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支持新政的呼声压过了太学生的抗议。
崇祯帝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终于开口:都散了吧。明日的朝会,再议约法之事。
回到文渊阁,众人都松了口气。
好险。徐承烈抹了把汗,若不是那些百姓...
这不是巧合。林川淡淡道,我早就让人去各地联络了。要变法,光靠我们几个人不行,要靠天下百姓。
王贞仪若有所思:王爷,约法通过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教育。林川毫不犹豫,要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书,让每个人都明白约法的意义。
烛火跳跃,将众人的影子投在墙上,仿佛一个个守护新时代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