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海军基地。
两艘崭新的万吨级铁甲舰,如同两座浮动的钢铁山峦,静静地停泊在船坞中。它们是镇远号和定远号的姊妹舰,继承了前两者威武的龙式舰艏和厚重的装甲,但在细节上又做了诸多改进。炮塔的转动机构更加灵活,蒸汽机的功率也略有提升。
今天,是它们被正式授旗命名的日子。
海军衙门的官员们,格物院的工程师们,以及船政总局的工匠们,齐聚一堂。周大勇亲自主持了这场仪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名太监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兹有新建铁甲舰两艘,朕心甚慰。特赐名‘镇海’、‘定海’,以彰我大华海军镇抚四海之功,安定波涛之志!即日起,以‘镇海’号、‘定海’号为核心,并海靖级巡洋舰四艘,补给舰十艘,组建‘大华帝国印度洋舰队’!命,原南太平洋舰队副司令,陈强,为印度洋舰队总司令,晋一等海疆伯!即刻启航,奔赴西亚,扬我国威,护我商路!”
陈强,正是当初在澎湖血战中为保护施琅而壮烈牺牲的陈晖的亲弟弟。他继承了兄长的勇猛和忠诚,在后续的南洋作战中屡立战功,如今被李信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臣,陈强,领旨谢恩!”陈强一身笔挺的海军将领服,上前一步,单膝跪地,从周大勇手中接过了那面象征着舰队指挥权的龙旗。他的眼神坚毅,没有丝毫的畏惧。
“陈强,”周大勇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你哥哥是个英雄。陛下把这支舰队交给你,是对你的信任,也是对你哥哥在天之灵的告慰。此去西亚,路途遥远,风高浪急。你的任务,只有一个!”
周大勇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我们大华在波斯湾的油井,被英夷的舰队堵住了。你的任务,就是开过去,告诉他们,那片海,从今往后,归我们大华管!谁不服,就把它打到服为止!”
“末将明白!”陈强大声应道,“不破英夷,誓不回还!”
仪式结束后,周大勇将陈强单独叫到了自己的指挥室。
“坐。”周大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这次去,压力不小。根据玄鸟卫从英夷本土传回的情报,他们在我们大华科技的刺激下,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大大加快了。他们也造出了自己的铁甲舰。”
陈强心中一凛。“他们的铁甲舰,战力如何?”
“具体数据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吨位比我们的镇远级要小,大概在六千到八千吨左右,主炮口径也不会超过250毫米。不过,他们可能装备了自己研发的步枪和机枪,陆战火力不容小觑。”周大勇的表情很严肃,“所以,你的舰队过去,不仅是海军的对峙,更是陆军的登陆作战。西南军区和南方军区抽调的三个师,会分批次由运输船队运往西亚。你的首要任务,是确保他们的登陆场安全,并在‘科威特一号堡垒’周边,建立起稳固的防御圈。”
“末将明白了。海上决战,陆上巩固。”
“对。”周大勇点头,“还有一件事,你要记住。英夷不同于荷兰。他们更狡猾,更注重实际利益。能不打,尽量不打。但如果非打不可,就必须一战定乾坤,把他们彻底打痛,打怕!让他们知道,在印度洋,挑衅大华的代价,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绝密文件,递给陈强。“这是燕云司长从西亚传回的密电。他怀疑,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可能已经和英夷有所勾结,准备拿我们的油田做交易。所以,你到了之后,不仅要防备英夷,还要提防奥斯曼人。我们的堡垒,虽然坚固,但毕竟孤悬海外。一旦被两面夹击,会很被动。”
陈强接过文件,只看了几眼,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
“大帅放心,”他收起文件,郑重地说道,“只要印度洋舰队还有一艘船能开炮,就绝不会让任何人动我们大华的油井一寸土!”
三天后,广州港汽笛长鸣。
在无数百姓的欢呼声中,庞大的印度洋舰队,缓缓驶出了港口。两艘万吨铁甲舰“镇海”、“定海”一前一后,如同两尊移动的海上堡垒,四艘海靖级巡洋舰在其两翼护航,后面跟着长长的补给船队。它们将南下穿过马六甲,横跨整个印度洋,去向世界宣告,一个新的海洋霸主,已经到来。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波斯湾。
英夷远东舰队司令,威廉·哈里森准将,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不远处那座让他心惊胆战的“科威特一号堡垒”。
“将军,我们已经在这里封锁了半个月了。那些大华人,除了用岸炮朝我们示威过一次,就再没别的动静。他们的那艘叫‘黑龙号’的油轮,也一直停在码头。”副官在一旁汇报道。
哈里森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不对劲。太安静了。大华人不是这么好脾气的。他们一定在等什么。”
他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上次那门巨炮的试射,炮弹落点离他的旗舰不到一百米,激起的水柱几乎将甲板掀翻。那种来自心底的恐惧,他至今记忆犹新。他知道,自己的这几艘七千吨级的“君权”级铁甲舰,在那座堡垒的岸防火力面前,根本占不到任何便宜。
“给伦敦发电报,”他沉吟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告诉他们,我需要增援。至少……至少需要两艘和大华人一样大的万吨级铁甲舰。否则,我们守不住波斯湾。”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电报还未抵达伦敦,一支比他想象中更强大的舰队,已经带着帝国的怒火,向他奔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