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宦海龙吟

乔尼幽

首页 >> 凤栖梧宦海龙吟 >> 凤栖梧宦海龙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王爷每日一问,小妾今天宅斗了吗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师妹用丹炉煮白粥,馋哭隔壁宗门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温先生,婚后愉快 青楼女子要从良,侯爷首辅请靠边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玄学大佬她又去摆地摊了 
凤栖梧宦海龙吟 乔尼幽 - 凤栖梧宦海龙吟全文阅读 - 凤栖梧宦海龙吟txt下载 - 凤栖梧宦海龙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44章 三皇子之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司礼监值房内的那场简短对话,像一根细刺,扎在了林夙的心头。关于镇北侯小姐苏静瑶的“不好传言”,钱太监语焉不详,但其幸灾乐祸的语气已说明一切——这必然是三皇子萧景哲阵营放出的风,目的无非是在选妃尘埃落定前,尽最后努力搅浑水,即便不能改变结果,也要在太子心中埋下一根刺,或败坏未来太子妃的名声。

林夙将核查文书仔细归档,又将钱太监的话在心中反复掂量了几遍,这才不动声色地返回东宫,将情况一五一十禀报了景琰。

景琰听罢,眸色沉静,并未立即动怒,只是指尖在书案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钝响。“萧景哲……他刚得了西山锐健营,不正该意气风发,趁机扩大战果么?竟还有心思用这等后宅妇人的手段?”

“正因他刚得了好处,才更需韬光养晦,避免成为众矢之的。”林夙冷静分析,“散播流言,成本低廉,若能生效自是好事,即便无效,于他也无甚损失。此举更像是……一种试探,试探殿下您的反应,也试探镇北侯府的底线。”

景琰冷哼一声:“跳梁小丑,徒惹人笑。”他顿了顿,看向林夙,“那些传言,可能查到源头?可能澄清?”

林夙摇头:“流言如风,无踪无迹。刻意去查,反而显得我们心虚,抬高了流言的身价。至于澄清……殿下,清者自清,未来太子妃品行如何,日久自然可见。此刻若大张旗鼓去澄清,正中了散播者下怀,将小事闹大。”他略一沉吟,“奴才以为,对此流言,东宫与镇北侯府皆应持身以正,置之不理。反而,我们应关注三皇子接下来的举动。他得了军权,绝不可能仅仅满足于散播流言。”

景琰颔首,对林夙的判断表示赞同:“不错。军权在手,他必有更大图谋。我们静观其变便是。”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大大出乎了景琰和林夙的预料。

就在朝臣们都以为,获得部分军权的三皇子萧景哲会趁热打铁,进一步在朝堂上对东宫发起攻势时,萧景哲却一反常态,变得异常“低调”甚至“谦和”起来。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在朝会上与景琰针锋相对,反而在几项无关痛痒的政务上,对景琰的处理方式表示赞同。下朝之后,他也不再急于回府与幕僚商议,而是几次主动走到景琰身边,语气诚恳地请教一些关于吏部考功或者工部水利方面的“难题”,姿态放得极低,一口一个“太子殿下经验丰富,还请不吝指点”,态度恭顺得让人挑不出错处。

这一反常举动,不仅让原本准备看兄弟阋墙大戏的朝臣们摸不着头脑,也让景琰心中的警惕提到了最高点。

这日散朝后,萧景哲再次拦住了正准备返回东宫的景琰。

“太子殿下留步。”萧景哲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不显得谄媚,又充分表达了对储君的尊重。

景琰停下脚步,转身看他,神色平淡:“三弟有何事?”

萧景哲拱了拱手,语气带着几分苦恼:“确有一事想请教殿下。是关于京畿附近几条年久失修的官道。工部报上来两个修缮方案,一者求快,耗费巨资,征发民夫;一者求稳,分期进行,耗费时长。臣弟思虑再三,难以决断,想起殿下日前处理漕运事务时,既顾及了效率,又体恤了民力,可谓一举两得。不知对此事,殿下可有以教臣弟?”

他这个问题,问得颇有水平。既涉及实务,又不触及核心权力,更巧妙地捧了景琰一下。若景琰不答,显得小家子气;若答了,似乎又成了兄弟和睦、共同议政的景象。

景琰目光微闪,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显:“三弟过誉了。官道修缮,关乎漕运、驿传及民生,确需慎重。孤以为,当以稳为主。如今天下虽安,然民力不可过度征发。分期修缮,虽耗时较长,却可减轻百姓负担,利于长远。三弟以为如何?”

萧景哲作恍然大悟状,连连点头:“殿下高见!是臣弟思虑不周,只贪快求功,险些忘了体恤民情。听殿下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他顿了顿,又感叹道,“以往臣弟年轻气盛,与殿下多有争执,如今回想,实属不该。还望殿下念在兄弟情分,勿要怪罪。日后朝政之上,还望殿下多多指点臣弟。”

这番话说得极为漂亮,几乎将过往的争斗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年轻气盛”,并主动递出了求和的橄榄枝。

景琰看着他真挚(至少表面如此)的眼神,心中波澜起伏。他绝不相信萧景哲会真心悔过,但对方摆出这般姿态,他若反应过激,反而显得自己心胸狭隘,不能容人。

“三弟言重了。”景琰淡淡一笑,虚扶了一下,“兄弟之间,讨论政务,各抒己见,本是常事。日后若能同心协力,共辅父皇,自是江山社稷之福。”

“殿下宽宏!”萧景哲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才恭敬地告退。

看着萧景哲离去的背影,景琰脸上的笑容缓缓敛去,眸中只剩下一片冰寒的警惕。

回到东宫书房,林夙早已等候在此。听景琰说完朝堂上萧景哲的表演,林夙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殿下,事出反常必有妖。三皇子此举,绝非真心求和。”

“孤自然知道。”景琰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开始泛黄的树叶,“他这是在以退为进。得了军权,已惹眼招忌,若再在明面上与孤激烈争斗,只会让父皇不满,让朝臣觉得他咄咄逼人。如今他摆出低姿态,一来可以麻痹我们,二来可以在父皇和朝臣面前塑造一个‘识大体、顾大局、勇于改过’的形象,三来……他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或许图谋更大。”

林夙补充道:“而且,他主动与殿下亲近,便可名正言顺地探听东宫对一些政务的看法,甚至可能借此机会,将他的一些人或想法,混入东宫的决策之中。此乃暗度陈仓之计。”

“不错。”景琰转身,目光锐利,“他想要‘兄友弟恭’的戏码,孤便陪他演下去。倒要看看,他能演到几时,这戏台之下,又藏着怎样的刀剑!”

接下来的日子,萧景哲果然将“友爱兄弟”的戏码贯彻到底。他不仅时常与景琰讨论政务,偶尔还会送上一些不太贵重却显心思的礼物,如新得的砚台,或是几本难得的孤本典籍,美其名曰“与太子殿下共赏”。甚至在一次宗室宴会上,当有宗室长辈隐晦提及之前兄弟不和的传闻时,萧景哲还主动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表示那都是过去自己年少无知,如今深感太子兄长宽厚仁德,自己唯有尽心辅佐云云,赢得了一片“知错能改”的赞誉。

皇帝萧彻对此乐见其成。在一次家宴上,他还特意当着众人的面,表扬了萧景哲最近的“进步”和“懂事”,并嘱咐景琰作为兄长,要多加教导和包容弟弟。景琰自然是恭敬应下,扮演着宽容的兄长角色。

然而,在这片看似和谐的景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林夙执掌司礼监随堂太监的权柄后,利用批红和核查文书之便,更加严密地监控着朝野上下的动向。他发现,萧景哲虽然表面上与东宫修好,但其核心党羽,如李阁老、刘侍郎等人,活动并未减少,反而更加隐秘。他们不再公开弹劾东宫,却频频在吏部考评、官员调动等具体事务上,为自己派系的人争取利益,动作精准而迅速。

同时,石虎从江南传回的消息也证实,盐税案的线索在牵扯到三皇子母族一位远房亲戚时,遭遇了极大的阻力,对方似乎早有准备,销毁了不少关键证据。

更让林夙在意的是,西山锐健营那边传来消息,萧景哲以“整饬军务”为名,频繁前往军营,并对中下层军官进行了一轮不太起眼的调整,换上了一些看似资历平平、却皆与其府中幕僚有所关联的人。

所有这些信息碎片,都被林夙一一收集、整理,拼凑出一幅与表面和谐完全不同的图景——萧景哲并未放下争斗,他只是转换了战场,从明面上的剑拔弩张,转入了更深层、更隐秘的势力渗透和根基巩固。

这一日,萧景哲又来到东宫,与景琰商议完今冬京城炭敬供给的琐事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即告辞,而是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太子殿下,近日臣弟翻阅前朝典籍,见有记载,前朝曾因皇子协理部分京营戎政,而生出‘双子帅’之局,导致军令不一,贻误战机。臣弟思及自身,蒙父皇恩典,协理西山营,常感忐忑,唯恐才疏学浅,有负圣恩,亦怕……惹来非议。”

他这番话,说得极其巧妙。表面上是在自省和担忧,实则是在试探景琰对他掌握军权的态度,甚至隐隐有挑拨之嫌——暗示皇帝的安排可能造成军令不一。

景琰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宽和的笑容:“三弟多虑了。父皇安排,自有深意。西山营乃京畿屏障,有三弟这等细心之人协理,孤与父皇方能更安心。至于‘双子帅’之说,前朝旧事,岂能与本朝相提并论?三弟只需恪尽职守,一心为公,何来非议?”他语气微微一顿,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萧景哲,“况且,京营主力仍在谢指挥使手中,军令统一,三弟不必过于忧心。”

萧景哲被景琰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还隐隐被点出他掌握的并非核心军权,脸上笑容不变,眼底却闪过一丝极快的不豫,随即又化为感激:“殿下如此信任,臣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与殿下期望。”

又闲谈几句,萧景哲这才告辞离去。

他走后,林夙从屏风后转出,低声道:“殿下,三皇子方才所言,恐非无的放矢。他主动提及‘军令不一’,或许……是在为日后某些行动做铺垫,亦或是想试探殿下对京营军权的敏感程度。”

景琰负手而立,眼神幽深:“孤知道。他越是表现得谦卑、谨慎,所图恐怕就越大。西山营……他频繁调整军官,绝不会只是为了整饬军务那么简单。”

林夙沉吟道:“是否需要奴才让石虎他们,更密切地留意西山营的动向?尤其是三皇子新安插进去的那些人。”

“准。”景琰点头,“还有,选妃之事将近,宫内外视线汇聚,正是他可能浑水摸鱼之时。各处关卡,尤其是涉及军务、财政的消息传递,需格外留心。”

“奴才明白。”

就在这种表面平静、内里紧绷的氛围中,太子选妃的终选之期,终于到了。

这一日,皇宫内苑一派肃穆气象。经过层层筛选留下的数位秀女,身着统一的礼服,静候在指定的宫殿内,等待着皇帝、皇后(已故,由高位妃嫔陪同)以及太子本人的最终甄选。

景琰身着储君朝服,面容平静,端坐在皇帝下首。他的目光扫过殿中垂首而立、环肥燕瘦的秀女们,心中并无多少波澜。他知道,这不过是一场政治博弈的延续,他选择的不是妻子,而是一个盟友,一个象征。

皇帝萧彻的精神似乎不错,仔细打量着每一位秀女,偶尔问上一两句家世、才学。陪同在侧的崔婕妤(崔婉如)轻声细语地补充着一些关于秀女性情品行的信息,话语间不着痕迹地引导着。

当内侍唱名到“镇北侯庶女苏静瑶”时,殿内所有人的目光,或多或少都带上了一丝探究。毕竟,她是皇帝属意的太子妃人选,也是近期流言隐约缠绕的对象。

苏静瑶稳步上前,依礼跪拜。她身姿挺拔,举止从容,虽低着头,却无丝毫怯懦之态。声音清越,回答皇帝的问话时条理清晰,不卑不亢。

景琰注意到,她的手指在袖中微微蜷缩,显露出内心的紧张,但仪态始终无可挑剔。他想起林夙核查后回报,此女性情沉静,通诗书,明事理,在侯府中并不受宠,但行事颇有章法。那些关于她“品行有瑕”的流言,查无实据,更像是空穴来风。

皇帝显然对苏静瑶的表现颇为满意,微微颔首,又问了镇北侯苏穆的近况,苏静瑶一一得体回应。

最终,没有任何悬念,皇帝当场颁下旨意,册封镇北侯庶女苏静瑶为太子妃,择吉日完婚。

旨意宣毕,众人叩谢隆恩。景琰起身,目光与下方的苏静瑶有瞬间的交汇。他看到她迅速垂下的眼帘,以及那一眼中蕴含的平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复杂情绪。

大婚已定,东宫即将迎来新的女主人。这无疑是对景琰地位的一次巩固,也标志着与镇北侯势力联盟的初步建立。

然而,就在这桩婚事尘埃落定,众人心思各异之际,一名小太监匆匆走到林夙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林夙脸色微变,迅速看了一眼正在接受众人道贺的景琰,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大殿。

片刻后,林夙在殿外僻静处,听完了手下小太监的紧急禀报,眉头紧紧锁起。他挥手让小太监退下,独自在原地站立了片刻,望着宫墙上方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整理了一下情绪,重新回到殿内。庆典的气氛正浓,无人注意到他短暂的离开和回来后眼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凝重。

直到仪式结束,众人散去,景琰返回东宫,林夙才寻到机会,单独禀报。

“殿下,”林夙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紧迫,“刚收到密报。三皇子府的一名心腹幕僚,三日前已秘密离京,方向……似是北疆。”

景琰正准备更衣的手骤然一顿,猛地转过身来:“北疆?”

北疆,正是镇北侯苏穆的驻防之地!在这个太子妃刚刚册定的敏感时刻,萧景哲派人秘密前往北疆,其意图,不言而喻!

景琰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锐利,仿佛淬火的寒铁。

“看来,孤的这位三弟,是半点也不肯让孤清净啊。”他声音低沉,带着凛冽的寒意,“这‘兄友弟恭’的戏,他怕是快要演到头了。”

大婚的喜庆气氛尚未散去,新的阴云,已悄然笼罩在北方的天际线。萧景哲的“北疆之行”,究竟意欲何为?这看似平静的朝局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无声地酝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恐怖仙缘 谍战:我其实能识别间谍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带百亿物资,在70年代风生水起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重生七零,末世女的摆烂军婚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长生修仙:从沙漠开始肝经验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最近更新灶王爷的赊账簿 悔婚后我拿千亿支票砸哭前未婚夫 离婚当天,霸道总裁跪求我复婚 大江大河之我是Mr宋 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改嫁绝嗣纨绔,好孕体质震惊大院 普颜被嘲?我靠变美APP封神! 急诊夜未央禁欲教授他暗恋成真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约战:孤独的救赎 我名贝利亚O50话事人 诛仙之我叫万剑一 黄仙叩门 鹤舞洪荒 我为历劫之神,我为求仙之人 震惊!将军府嫡长女重生,癫了啊 零号档案:进化失控by智源 发癫整顿职场后,公司老板爱上我 规则怪谈:我的天赋能看穿规则 杀穿妖魔乱世,从通幽血鹤开始! 
凤栖梧宦海龙吟 乔尼幽 - 凤栖梧宦海龙吟txt下载 - 凤栖梧宦海龙吟最新章节 - 凤栖梧宦海龙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