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已准备就绪,接下来便是摩托车的完善。
林朝羽从英国归来时,已向日本及欧洲的摩托车制造商发出邀请,来香江参与赛事。
冠军将赢得五十万英镑奖金!
如此高额的奖励,必将吸引全球顶尖厂商前来角逐。
“比赛还剩一个月,发动机技术有无突破?”
王荣答道:“提升有限,仅比原版性能提高三成,百公里加速仍需十二秒。”
听到这一数据,林朝羽眉头紧锁。
如此表现,不仅逊于风雷,更难以在赛场脱颖而出。
他直视王荣:“连十秒都未能突破,这样参赛岂不是让我颜面扫地?具体是哪个环节卡住了?”
“是……喷油嘴。
”王荣硬着头皮解释,“其他方面已具备竞争力,但喷油嘴的精密开孔技术尚未达标,加上汽油纯度不足,所以……”
“日本应该能解决,立即与他们洽谈。
同时向大陆施压,要求提升精密仪器精度,否则终止合作!”
与大陆的交情再深,也不能因技术短板拖累进度。
若非看重大陆的资源优势,林朝羽早会选择自主研发。
资金充裕的他,完全有能力引进海外技术。
他指着眼前的摩托车强调:“赛车必须精简,核心只有两点——快!加速要快,极速要更快!稳!过弯时必须保持绝对稳定。”
“明白……”
一个月后,香江摩托车大赛如期拉开帷幕。
本次参赛的队伍阵容相当多元。
来自日本的川崎、丰田、铃木等品牌均有参与,但雅马哈缺席。
欧洲方面则有杜卡迪、宝马、凯旋等知名厂商亮相。
总计十二个品牌,二十四支车队同场竞技,规模堪称盛大。
美中不足的是,各车队派出的多为二线车手,缺乏顶尖选手的身影。
世界级摩托车锦标赛通常设有数个至十余个分站赛,每站间隔半月或一月举行。
车手需跻身前十五名才能获取积分,分站前三甲将捧回奖杯。
要晋级总决赛,必须参加过半分站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这类赛事门槛极高,对场地要求严苛,而香江的赛道条件难以达标,故而降低了规格。
本次赛事仅设四月、六月、九月三个分站。
分站冠军、亚军、季军分别可获三万、两万、一万英镑奖金。
总决赛奖金更为丰厚,前三名依次为十万、五万、三万英镑。
为扩大赛事影响力,林朝羽不仅调动旗下媒体全程报道,还邀请了英国、日本等国际媒体参与。
比赛全程三十圈,单圈两公里,总计六十公里,耗时约半小时。
由于前期宣传到位,加之引入了博彩环节,开赛当日现场座无虚席。
当青山集团的摩托车遥遥领先时,观众席爆发出震天喝彩。
许多人对香江能举办此类国际赛事倍感惊叹。
尽管赛事规格不及顶级锦标赛,但汇聚了五六个国家的参赛队伍,这般盛况在过往的香江实属罕见。
现场两位结伴观赛的老者感慨万千:
真没想到能在香江亲眼目睹国际比赛。
虽然项目陌生,但能在本地举办,说明香江确实今非昔比。
要是有朝一日能在家门口看奥运,那该多好。
这不过是开头戏。
听说林先生办这比赛,是为提振民族品牌。
等他的鲲鹏汽车面世,说不定还会办F1大赛。
到那时,咱们才真算扬眉吐气。
只可惜,这样的赛事要能在内地举办就更好了。
虽然不太清楚这场赛事的具体意义,但有这样的比赛举办,足以说明香江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不少年轻人在众多摩托车中,依然认为青山摩托的“飞神”最炫酷!它那极具张力的外形,厚重的金属质感配色,再加上充满未来感的赛博朋克风格,格外吸睛。
更难得的是,如此抢眼的设计丝毫没有影响它的速度表现。
当骑手俯身贴紧车身时,整辆摩托宛如一头疾驰的猎豹,风驰电掣。
尤其在弯道处,其他摩托车不得不谨慎减速,而“飞神”虽然也会稍稍降速,但幅度微乎其微。
某些急弯甚至能看到车身几乎擦地而过,惊险刺激!
整场比赛时间不长,却让观众热血沸腾!
赛后,林朝羽亲自为获胜骑手颁奖。
随后他宣布:“飞神将在半年后正式面向大众发售,所有配置保持不变,但最高时速会限制在240公里。”
这一消息立刻引发热议,有人高声问道:“林先生,飞神的定价是多少?之前的风雷在香江卖七万九千九百港币,飞神性能远超风雷,价格会不会更高?”
林朝羽回应道:“飞神仍需进一步优化,它并非青山摩托的终点,等到正式上市时,我会公布价格。”
这样的答复难免让人失望,但大家也表示理解。
毕竟林朝羽明确表示车辆还需完善,比赛中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日常骑行若出现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至此,首站赛事圆满落幕!
随着媒体的大肆报道,飞神一夜之间名声大噪,青山摩托也再次成为焦点。
尤其是市场上的风雷型号,销量迅速攀升。
尽管七万九千九百港币的高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但每售出一台,仍能为林朝羽带来约三万港币的利润。
香江站结束后,林朝羽立即安排飞神骑手携车出征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目标直指总冠军。
为此,他还专门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随行,全程记录摩托车的各项数据,并对赛道环境等细节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优化飞神的表现。
关于飞神的定价问题!
林朝羽主要参考此次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的表现。
青山摩托车与其他品牌不同。
成立时间短,缺乏历史底蕴,即便夺冠也难以在价格上超越宝马等百年品牌。
但限量版另当别论!
若定价十五万左右呢?
海外售价二十万,会有市场吗?
林朝羽认为仍有潜力,但需文化输出配合。
文化传播中,漫画与电影最易被接受。
以摩托车为主题,拍摄类似《头文字d》的电影,或打造《速度与激情》系列,设计一款炫酷车型,能加深消费者对青山品牌的印象。
不过,当前特效技术有限,电影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
漫画则不受限制。
想到此处,林朝羽召集漫画团队,将电影剧情转化为漫画脚本。
要求作品充满激情、热血,以此引发读者共鸣!
青山摩托车热销,街头氛围愈发活跃。
夜间特定路段常举办摩托车竞速赛,观众为车手助威,胜者可获丰厚奖励。
这类赛事类似香江的赌马,为城市增添繁华色彩。
然而光鲜背后暗藏阴影。
1967年5月,新蒲岗塑胶花厂爆发劳资冲突。
事件本与林朝羽无关,但局势迅速升级,港督府甚至出动警力 。
林朝羽察觉异常,派人与警方沟通。
许漫丽汇报:“探长称此事纯属工人滋事,不会牵连我们。
若工业区受到影响,可随时联系警方处置。”
林朝羽眉头紧锁:“竟可能波及我们?工人罢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青山集团在用工方面向来是香江的标杆,不少工厂为了留住工人被迫提高薪资福利,即便不改善待遇,也不敢过分压榨。
按理说,这种情况不该出现。
可事情不仅发生了,还闹得沸沸扬扬。
虽然对林朝羽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工人都涌向青山集团求职,那些黑心商人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他必须查清缘由。
许漫丽能成为林朝羽的得力助手,一是因为高效干练,二是因为出众的外表。
不到一小时,她就梳理清楚事件始末。
她将整理好的资料交给林朝羽,汇报道:“四月份,新蒲岗塑胶花厂出台严苛规定,包括损坏机器扣工资、禁止请假,并要求工人签署近似卖身契的协议。
工人联合抗议,要求取消不合理条款,虽不求与青山集团比肩,但至少不能太差。”
“然而谈判失败,厂方反而以工人不合格、经营困难为由,开除了九十二人,其中包括工人代表。”
“5月5日,冲突升级,工人阻止工厂出货,局势紧张。”
“5月6日,约150名工人在厂外集会,要求谈判。
下午工人阻拦出货时与管工发生肢体冲突,防暴警察到场后局势恶化,21名工人被捕,8人被判入狱,工会代表也被扣押。”
“5月7日,工人和支持者上街示威。”
“厂方随后找来社团成员殴打工人,导致两人死亡,其中一名是工人代表,另有二十多人受伤住院。
厂方拒绝承担医疗费,矛盾进一步激化,示威活动持续扩大。”
听完许漫丽的汇报,林朝羽深感震惊。
如今的香江,早已今非昔比。
随着青山集团的迅速发展,许多企业开始效仿其管理模式。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否因为青山集团抢占了市场,导致其他厂商经营困难?这或许是一个原因。
但林朝羽并非刻意用低价打压同行,而是希望通过市场竞争促使厂商提升技术水平,增强竞争力。
据了解,新蒲岗塑胶花厂的产品价格比青山集团低30%,对于品质要求不高的客户来说颇具吸引力。
按理说,这些厂商不该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举动。
难道背后另有隐情?
林朝羽询问许漫丽:新蒲岗塑胶花厂的老板是谁?与我们青山集团或同舟共济会有联系吗?
若对方针对的是他,按理应该会有所动作。
但至今未见异常,这让他感到疑惑。
林朝羽意识到今年香江可能面临危机,但绝不能让问题牵扯到自己或同舟共济会,决心要查清此事。
许漫丽回复:这家工厂与青山集团毫无关联,老板也不是同舟共济会成员。
会不会是他们想通过这件事向我传递某种信号?林朝羽放下文件分析道:青山集团凭借雄厚实力才能提供优厚福利,其他厂商可能仍想沿用旧制压榨工人获利。
他们顾忌我们的影响力,所以采取这种手段。
不太可能。
许漫丽思索后说:香江多为小型独立工厂,不像我们拥有完整产业链。
若是警告,应有更多厂商参与。
但目前仅新蒲岗塑胶花厂一家出现这种情况...
事件似乎是偶然发生的。
这个结论反而让林朝羽更加困惑。
好端端的为何要激化劳资矛盾?难道不想在香江发展了?
但离开香江就会失去这里的地理优势。
苦思无果后,林朝羽指示许漫丽:你密切跟进此事,一旦发现与我们有关联,立即处理!
“……好……”
……
新蒲岗塑胶花厂的罢工 愈演愈烈。
最初只是一家工厂的工人抗议,但由于港督府的决策失误,其他工厂的工人也纷纷加入。
这些工人虽然没有遭遇新蒲岗塑胶花厂那样的新规打压,但他们的薪资和福利仍是香江最底层。
得知新蒲岗的工人为权益抗争,他们感同身受,迅速响应。
魏良才便是其中之一。
他对工友说:“咱们这些底层人,不被当人看也就忍了,现在还要被压榨!机器坏了,难道是我们故意弄坏的吗?简直欺人太甚!更过分的是,他们直接开除九十二个人,连工资和补偿都不给。
老张,这事能忍吗?”
“绝对不能忍!一旦退让,其他工厂的老板都会效仿新蒲岗的做法,到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活路?可恨的是港督府,居然和那些资本家穿一条裤子,根本不管我们的死活!”
“工人就不是人吗?凭什么任由他们欺负?每天挣的钱连饭都吃不饱,还要被剥削!看看青山集团的工人,日子过得多好。
等这事结束,我也要去青山集团!”
“先把眼前的事解决再说。
必须逼港督府出台法规,否则以后工厂想怎么压榨就怎么压榨,我们还怎么活?”
工人的抗议让港督府焦头烂额。
他们甚至出动全香江的警力 ,可抓了更多人后,不仅没平息事态,反而激起更大的愤怒。
工人们甚至聚集在港督府门口,要求讨个公道。
局面陷入僵持,时任港督私人助理兼布政司的姬达束手无策。
港督此时不在香江,听闻此事后对姬达大发雷霆,斥责他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
姬达满腹委屈,因为他根本没下令 ——这一切都是警方擅作主张。
依照香江法律,工人和厂方若有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但警方二话不说就动手,才导致局面失控。
如今事态愈演愈烈,姬达彻底没了办法。
港督斥责完毕,姬达低声询问:“大人,眼下我该如何应对?”
“速去请林朝羽先生相助,以他在香江的威望,平息 易如反掌。
此事若在我返港前仍未解决,你便自行请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