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亨利倒下后,直到身体冰凉才被人发现。
他的 已经僵硬,而小亨利反应过来时,一切为时已晚。
他自己也被打到遍体鳞伤,场面惨不忍睹。
林朝羽环视全场董事,微微一笑,从容说道:“看来老亨利和小亨利先生无法继续参与会议了,那么——”
他毫不客气地坐上老亨利的位置:“接下来,由我来主持董事会,各位没意见吧?”
面对他的强势,众人沉默不语。
随后,林朝羽宣布新的人事安排:钮壁坚仍任怡和洋行总裁,同时调派一批青山集团培养的人才进入怡和。
紧接着,他宣布将朝羽物业与朝羽地产并入怡和洋行。
尽管自己的地产业务规模尚不及怡和,但百年洋行的底蕴终归被他收入囊中。
同时,林朝羽下令立即撤销对青山集团的所有诉讼。
消息一出,香江震动。
怡和洋行竟真落入林朝羽之手?凯瑟克家族彻底溃败。
多数人原以为林朝羽需要时间才能击垮对手,却未料到凯瑟克家族如此不堪一击——老亨利被活活气死,小亨利则被钮壁坚打进了医院。
和记洋行内,祁德尊听完汇报,猛地直起身子:“什么?”
秘书迅速重复:“林朝羽已完全控股怡和洋行,并撤销了对青山集团的诉讼!”
祁德尊愣住,一时无言。
当听到钮壁坚暴打小亨利时,他下意识摸了摸眼眶。
别人或许不知,但祁德尊清楚——钮壁坚那家伙可是练过拳击的,战斗力绝非虚名。
“洋行战神”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
祁德尊轻叹一声,低声说道:眼下林朝羽怕是要大发横财了,怡和洋行、置地集团加上九龙仓集团,如今全都归他一人掌控!
他摇了摇头,拨通了林朝羽的电话:林先生,恭喜啊!
电话那头,林朝羽只是淡然一笑,语气平缓地回道:多谢祁德尊先生,你的祝贺我心领了。
祁德尊再度开口:林先生,九龙船坞的事,我们可以再谈谈,价格方面可以慢慢商量。
不必了,我手头资金紧张,刚拿下怡和洋行,债务不少。
林朝羽干脆地回绝。
对于和记洋行,他稳操胜券。
反正73年股灾一来,祁德尊必然破产。
届时他大可从汇丰银行低价收购,根本不必现在高价接手。
祁德尊眉头微皱,隐约觉得林朝羽似乎有意压低九龙船坞的收购价。
低价?绝无可能。
前来向林朝羽道贺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老马登也打来电话,祝贺林朝羽接任怡和洋行董事长。
林朝羽依旧从容,接受了老马登的祝贺,同时表示愿与会德丰洋行继续合作,继续承接修船和船只改造业务,并计划自行造船。
近期,林朝羽的业务版图迅速扩张。
此前,董浩云从美国购入了五十多艘二战时期的胜利轮,这些废弃船只被送往林朝羽的船厂改造。
如今董浩云声势大涨,与包玉刚争夺船王之位。
然而,林朝羽一举吞下怡和洋行,瞬间轰动香江,风头完全盖过了两位船王。
如今,林朝羽既是造船巨头,也是航运大户,每月从澳洲运输大量铁矿和煤炭,一部分供应大陆,另一部分供给自家发电厂。
运输业无不与他交好,大陆的需求巨大,林朝羽俨然已成重要客户。
此外,他在香江的汽车制造厂已开始建设,初期生产货车,后续将逐步拓展至轿车。
老亨利死了,死得毫无价值。
最后,太古洋行也致电林朝羽,表达了祝贺。
最后一次谈判中,林朝羽向凯瑟克家族摊牌。
要么交出股权,拿钱体面离场;要么等到无力偿还汇丰利息时,连最后的体面都将失去。
机会摆在眼前,若凯瑟克家族不识相,林朝羽不介意亲自帮他们体面。
最终,凯瑟克家族低头妥协,放弃了怡和洋行的股份。
随后,林朝羽从汇丰银行手中收购剩余股权,持股比例突破90%。
依据法律,他强制回购了小股东股份,正式启动退市程序。
接下来,林朝羽着手重组怡和洋行资产,整合旗下业务。
这一战让林朝羽跻身四大洋行之列,标志着华人资本首次能与英资分庭抗礼。
历史性时刻原本该由十年后李嘉成收购和记洋行、包玉刚夺取九龙仓开启,如今却被林朝羽提前改写。
退市后的怡和洋行迎来大刀阔斧的改革。
林朝羽意外发现其竟保有汽车零部件业务,虽规模有限,却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重组方案迅速落地:
- 朝羽物业、朝羽地产回归置地集团,统一管理所有地产项目
- 九龙仓聚焦码头、仓储及物流业务
- 怡和集团保留原有架构,仍由钮壁坚执掌,但董事会新增华人成员
- 财务大权由林朝羽亲自掌控
人事布局同步完成:
贺志洪执掌置地集团,吕向前接管九龙仓。
顶层架构上,青山集团实现了对怡和洋行的全资控股。
近年来,林朝羽将旗下地产、物流、码头等核心业务悉数交由怡和集团打理。
同时,他将青山食品有限公司及其饮料、零食板块与怡和洋行的食品业务完成合并,虽然仍由华人担任总裁,但已整体纳入怡和集团体系。
经过数年发展,青山食品在香江市场已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本地市场竞争,林朝羽始终持保留态度。
在他看来,香江市场空间有限,过度竞争并无必要,整合资源后向外拓展才是明智之举。
尽管怡和洋行源自英国资本,但如今已被林朝羽全资掌控。
他并不急于推动上市,现有资金储备足以支撑发展需求。
怡和洋行原本业务范围繁杂,扩张过程中暴露出严重的管理混乱问题。
由于股权分散,凯瑟克家族难以有效整顿,只能重点发展核心业务。
在林朝羽完成全面收购后,他对整个集团进行了深度重组。
目前,林朝羽更关注的是即将到来的市场机遇。
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他正静待明年香江楼市调整期的到来,准备适时进行战略性收购。
然而,一个新的抉择正摆在他面前——大陆方面发出了访问邀请。
面对这个邀请,林朝羽内心充满顾虑。
虽在香江商界举足轻重,且与大陆保持良好关系,但能否平安往返仍令他担忧。
当他发现受邀名单中还有霍瑛东时,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
毕竟霍瑛东已有过大陆之行,且一切顺利。
说是要我们去学习?林朝羽直截了当地询问霍瑛东,霍老,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觉得这趟行程真的没问题?霍瑛东谨慎回应:具体不好说,但我直觉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次邀请,或许是有些重要事项需要当面商议。
面对这份以学习为名的邀请函,林朝羽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虽然对方暗示将讨论合作事宜,但究竟能否成行,成行后能否安全返回,这些未知数让他迟迟难以决断。
然而,倘若不去考察,生产设备所需的零部件由谁来供应?眼下虽然有几个利润丰厚的项目,但全都依赖大陆的零件制造。
“我再斟酌一下!”
此时正值十月。
考察计划定在十一月。
若一切顺利,十二月便能返程。
思虑再三,林朝羽最终下定决心——去!
他必须确保后续合作的顺利推进,无论大陆现状如何,零件的质量绝不能出问题。
同时,他也开始未雨绸缪,为自己可能遭遇的意外做准备。
倘若真的无法归来,又该如何应对?
启程前夕,林朝羽着手安排各项事务。
他暂时将公司交由王荣管理。
如今公司已逐步步入正轨,只要按既定方针发展,基本不会出现大问题。
此外,他还联系了弟弟林朝武。
兄弟俩每月都会通话一次,但十月份尚未联络。
林朝羽详细交代了情况:若自己真的遭遇不测,弟弟必须结束旅程,返回香江坐镇大局。
若十二月仍未联系,林朝武务必立即回来接手。
尽管林朝武在商业上并无天赋,但林朝羽对他极为信任。
只要他的武力足以震慑宵小之徒,便已足够。
林朝羽深知弟弟的性格——他不会胡来,只会严格执行自己在公司制定的政策。
而当林朝武表示,若兄长无法归来,他将不顾一切冲进去救人时,林朝羽深受感动。
弟弟虽已踏上修仙之路,但骨子里的莽劲儿丝毫未减。
在他眼中,只要实力足够,千军万马亦不足惧。
整个十月,林朝羽都在与伴侣努力孕育下一代。
即便暂时无法归来,也要确保血脉得以延续。
时间来到1966年。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年份。
再次踏上大陆的土地,林朝羽深切感受到这个时代的独特氛围。
他此行衣着朴素,未穿西装。
霍瑛东的情况与他类似,但令林朝羽哭笑不得的是,对方竟在身上藏了大量食物。
据他回忆,早年曾被困在一座孤岛上,历经漫长饥饿后才获救。
这段经历让他养成了随身携带大量食物的习惯,只要食物短缺,他就会立刻进食。
林朝羽对此感到无奈。
如今的大陆与历史相比已发生显着变化,主要得益于林朝羽暗中输送的大量化肥生产线。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这些化肥厂已逐步投产,使大陆的粮食产量有所提升,至少比过去改善不少。
不久后,两人抵达京城。
尽管有接待安排,但条件远不如后世。
在向导陪同下,林朝羽在京城转了转。
眼前的景色与五十六年后截然不同,他对此并无兴趣,反而好奇是否有一个四合院,住着名叫何雨柱的人。
他想验证传说中的“四合院宇宙”是否存在。
然而一番探寻后毫无发现,倒是找到了一家轧钢厂,该厂生产的设备会直接供应给林朝羽。
设备质量尚可,林朝羽迫切希望大陆能加快高精尖设备的研发。
目前大陆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并不大,大约在十年以内。
随后,林朝羽与几位高层领导会面。
面对这些从战场拼杀、血火中走出来的传奇人物,他感到心跳加速。
与他们的经历相比,自己的成就显得微不足道。
不过,交谈时林朝羽依然展现了专业素养。
“如果可能,我希望国内能在海南岛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他缓缓说道,“我认为我们具备显着优势,应该推行精益生产方式。
强大的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我们不仅要生产卡车、货车,更要发展轿车。”
林朝羽的思路很明确:推动国内建立完整的汽车生产体系。
造汽车不像造火箭或航母,靠集中资源就能实现突破,而是考验整个工业体系的成熟度。
论难度,汽车不如航天;论迭代速度,不如It行业;论安全性要求,也不及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
汽车行业能否成为制造业的标杆?
与其他行业相比,造车必须在成本、安全、稳定性和更新速度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造火箭可以不惜代价,举全国之力投入人力财力,每个零件生产上百个以筛选最优,甚至同时造两枚火箭再择其一发射。
但若用这种方式造车,亏损将难以承受。
汽车制造的核心是节约成本。
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还要确保品质。
汽车产业链极为庞大,从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到销售环节,环环相扣。
林朝羽需要的不仅是一家汽车工厂,而是完整的产业集群。
以福特汽车为例,年产量超300万辆,直接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就有1800家。
此外还有层层外包的间接供应商,涉及冶金、纺织、能源、化工等行业。
任何一环出问题,都可能影响整车量产。
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
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支撑,汽车制造寸步难行。
林朝羽早在生产摩托车时就意识到这一点,如今造车更觉其复杂性。
孤立的一家汽车厂难以存活。
品牌可以自创,但零部件如何解决?销售渠道可自行搭建,但其他环节呢?没有本土产业链支持,一切皆是空谈。
不仅林朝羽面临这一挑战,许多制造业都依赖本土零部件供应。
林朝羽希望能将核心环节留在国内解决。
无论国内局势如何变化,林朝羽都希望国内能稳定供应零部件。
若失去这一支持,香江制造业将遭受重创。
“造车是为了与世界竞争!”林朝羽语气平静,“同时,我希望推动技术交流,共同突破。
如果可能,我们的汽车也能出口大陆。”
此次为期十四天的访问中,林朝羽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目前的发展离不开大陆支持,而大陆同样需要他——无论是煤炭、铁矿运输,还是大量工业设备的供应。
这段时间,林朝羽向大陆提供了不少支持,双方的信任关系日益稳固。
此次林朝羽亲自前往,更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合作基础。
“我们还需要再研究研究!”领导微笑着说道,“林先生可以在大陆多走走看看,我们也需要时间商讨。”
“好的!”林朝羽点头笑道,“我也希望祖国人民早日开上自主生产的汽车!”
林朝羽在大陆停留了半个多月。
除了王荣,香江无人知晓他去了大陆。
若消息传开,势必引发震动。
如今的林朝羽已是华人商界的领军人物,一旦他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香江制造业将面临巨大冲击,青山集团这块肥肉必会引来各方觊觎。
不过,大陆方面并无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