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绝版的楠神

首页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直播算命太准,被全网警察关注了 穿成奸臣嫡女,她本色出演 真千金被读心后,人设崩了 六零真千金遭全家厌弃后被国家宠 六零:缺德女配在线夺笋 惨死三世,女配摆烂后他们都慌了 婚后,封太太靠撒娇拿捏禁欲教官 恶毒雌性深陷兽世修罗场 前妻撩人,容总他超爱 齁甜!在恶人综艺里被病娇盯上啦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绝版的楠神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全文阅读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txt下载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14章 销量飙升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报上连载的八部小说引发了热烈讨论,《大明报》迅速积累了一批忠实读者。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读者的黏性极强,许多人为了追更情节,每天都会购买新一期报纸。

朝武传媒办公室内,王志成震惊不已。

《大明报》发行不足一个月,日销量已达一万两千份。

按每份三角计算,日毛利约为三千六百元,扣除成本后,日利润超过两千元,月利润可达六万元。

虽然比起林朝羽的医药生意仍有差距,但报纸的盈利能力已远超预期。

王志成不由得感叹,林朝羽当初的判断果然没错。

“老板,这销量太惊人了!”王志成兴奋道,“要是日销突破十万份,单日毛利岂不是能达到三万元?”

“完全有可能。

”林朝羽微微一笑,“销量还会继续增长。”

随后,林朝羽提出新策略:在报纸上增设读者投票环节,每周统计小说人气排名,并给予作者现金奖励——第一名五千元,第二名三千元,第三名一千元,奖金需当面发放。

这一举措进一步刺激了销量。

短短一周内,《大明报》日销量从一万两千份跃升至三万份,已接近《明报》的一半。

《明报》编辑部内,金镛仔细阅读了《大明报》上的八部小说。

尽管他认为自己的文笔更胜一筹,但这些小说却精准抓住了读者的兴趣点,想象力丰富,令 罢不能。

林朝羽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小说。

上古神话、洪荒传说,现代修真、秘境探险,都市异能、超级英雄,江湖侠义、快意恩仇,机甲战斗、对抗天魔,基因进化、肉身横渡宇宙,甚至连武侠题材,也是两部穿越之作。

不得不说,想象力极为丰富。

连金镛都承认,这些作品让他产生了阅读的兴趣,读起来酣畅淋漓。

八本书!

金镛的眉头不由得紧锁起来。

文笔尚可,创意更是天马行空。

若是单本较量,金镛自信胜券在握。

但问题在于,对方一口气推出八部小说,部部精彩纷呈。

这份《大明报》没有冗长的社论,也不谈什么狗经、马经,纯粹连载小说,每日更新万字,一年便是三百六十万字。

金镛暗自心惊。

他一本《神雕侠侣》百余万字,耗费近三年光阴,而对方三四个月便能完成同等篇幅。

如今,《明报》销量逐渐下滑,社论无人问津,仅有少数读者偶尔翻阅《狗经》和《马经》。

放下报纸,金镛轻叹一声。

他感受到了压力——一个强劲的对手正以八本书围攻他一部作品。

此刻的《明报》仅靠金镛一人支撑,不像十年后拥有倪匡等一众作家供稿,更无《明报晚报》里温瑞安等人的助力。

即便金镛停笔,仍有稳定的稿源。

然而当下,能独当一面的唯有金镛。

单挑不过,那就八本齐上!

林朝羽此举,无异于亮出王炸。

他不否认金镛的作品优秀,但再厉害的作品也不可能日日更新。

读者需要消遣,若没有金镛的小说,自然会寻找替代品。

即便林朝羽的作品稍逊一筹,至少能满足读者打发时间的需求。

八本小说,目前足矣。

待报纸销量再创新高,便能顺势推广驱虫药广告。

至于社评,日后可以逐步增加。

眼下,提升销量才是重中之重。

金镛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拖延了,否则明报的销量将难以维持。

必须加快更新速度!

……

……

另一边,林朝羽正在饮料厂设计一款全新的凉茶。

玻璃瓶盛装,外包装采用红色纸张,印着黑色字体——林青山。

这款凉茶的配方源自父亲早年为他们兄弟调配的饮品。

林朝羽毫不犹豫地使用了父亲的名字,也算是对他的一种纪念。

“怕上火喝林青山!”

他低声念了一遍,满意地笑了:“不错,听起来挺顺口的,定价就定在五角钱一瓶。”

为了推广这款凉茶,林朝羽特意安排人在小说中加入林青山凉茶的设定——主角从小饮用,既能稳定心境,又能强身健体。

只要不出意外,这款凉茶未来必将大受欢迎。

等他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时,自然少不了提及林青山凉茶,销量自然不成问题。

简单视察后,林朝羽仍在考虑正式推广的时机。

目前凉茶已通过官方备案,销售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打开市场。

回到公司,他发现陈琪芸正一脸幽怨地盯着自己。

“怎么了?”林朝羽有些疑惑。

“你说对了,尹志平果然……”陈琪芸忧心忡忡,担心剧情真如林朝羽所料,杨过会失去一条手臂。

“哟,金镛更新这么快?”林朝羽挑了挑眉,笑道,“看来是 急了?”

最近,《神雕侠侣》的更新速度惊人,连续三天日更万字,这在以往简直难以想象。

显然,金镛感受到了压力。

“确实如此。

”陈琪芸点点头,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再不更新,明报的销量真要下滑了。”

林朝羽随手拿起桌上的明报翻阅。

金镛的小说分为连载版、三联版和新修版,剧情大致相似。

林朝羽粗略扫了几眼,评价道:“还行,说明我们的影响力够大,再加把劲!”

深夜,明报编辑部。

金镛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强打精神重新审阅稿件。

《大明报》的八本小说更新速度实在惊人,他的手都快写麻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报纸行业初现雏形,到了七十年代便迎来了鼎盛时期。

《明报》凭借金镛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内迅速崛起。

当时的香港虽小,却汇聚了七十余家报刊,竞争异常激烈。

经过一轮轮洗牌,至1982年仅剩五十五家,到1997年更是缩减至三十八家。

而《明报》始终稳居前三,甚至有望登顶。

这份成功离不开金镛的辛勤耕耘。

他创作的小说引人入胜,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如今的《大明报》却让金镛感到了压力。

从名字来看,这份新刊明显有意模仿。

更棘手的是,《大明报》一次性连载八部小说,气势如虹。

若《明报》更新不足,销量难免下滑。

这种竞争迫使金镛不得不加快步伐。

他仔细研读了《大明报》的作品,发现其特点鲜明:情节畅快,题材多样,语言直白,世界观宏大。

就连金镛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小说确有可取之处。

这种通俗化的风格,对《明报》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前段时间,《明报》日销量一度跌至五万份。

金镛只能通过加紧更新《神雕侠侣》才勉强稳住局面。

……

浪澄湾,朝武传媒

《大明报》的销量已从最初的三万份激增至六万份,直逼《明报》的巅峰水平。

更令人振奋的是,增长势头强劲,有望突破十万大关。

林朝武对此并不意外,他认为香港市民娱乐选择有限,优秀的小说自然备受追捧。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小说的市场需求仍将旺盛。

太火爆了!王志成兴奋地汇报最新数据,老板,我们的报纸供不应求,每天都有数百通电话询问后续剧情!

林朝武浏览着报表,淡然颔首:还不错。

“老板!”一旁的王志成出声道:“最近又有客户联系我们,想商讨广告合作的事宜,您看我们要不要考虑一下?”

“暂时不用急!”林朝羽略作停顿,随后接着说道:“我新开了家饮料厂,再加上青山集团的药品,打算先在《大明报》上投放些广告。”

“原来是这样……”

王志成的兴致明显不高。

广告可是报纸盈利的重要渠道,如果内部消化广告份额,报纸的收入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对王志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毕竟报纸赚得越多,他的提成自然也越高。

“内部的广告和外部的一样收费。”

林朝羽似乎看出了王志成的小心思,只是轻轻一笑,随后淡然说道:“无论是青山医药还是青山饮料,只要价格合理,都可以刊登。

但有一点必须严格把关——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广告,都必须确保‘货真价实’!”

王志成连忙点头:“明白!”

“另外!”林朝羽继续吩咐道:“作者的稿酬,写到一百万字后,可以适当提高标准,具体涨幅你自己把握。

五年内最高可以提到千字十五。”

王志成再次应道:“好的,明白!”

林朝羽微微一笑,有了这份报纸,自己也算是掌握了对外发声的渠道,拥有了自己的传媒工具。

以后的社论可以逐步增加,小说也可以出版单行本,大不了等作者写完一本后,再慢慢修改完善。

“这些是什么?”林朝羽的目光忽然落在旁边的一摞报纸上。

“老板,您……最好还是别看了!”王志成显得有些慌乱。

林朝羽随手拿起一份翻阅起来。

这是其他报刊的文章,大多是对他的批评言论。

总有些闲来无事的人,对他写的小说指指点点。

譬如有人说《九鼎》毫无武侠韵味,纯粹是无脑爽文,远不如金庸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情怀,主角过于自私。

又比如批评《寻秦记》含有太多色情内容。

而对于都市异能题材,喷得更狠,认为这种故事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纯属胡编乱造。

还有人专门挑《高达》的刺,声称以目前华人的科技水平,这辈子都不可能造出高达这样的武器,不如多看看欧美。

林朝羽看到这里,不由得笑了。

这话前半句倒没错,可问题是——欧美也不行啊!

高达这东西,只适合存在于虚构作品中,非要较真现实,那纯属脑子有问题。

王志成有些不安地望向林朝羽,见他神色如常,才低声说道:“老板!”

“不必放在心上。”

林朝羽随手将报纸扔到一旁,语气轻松:“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报纸,写好文章。

这些评论不值一提,销量才是关键。

哪天销量下滑了,再反思问题出在哪儿。

至于这些闲言碎语,能影响读者买我们的报纸吗?”

他笑了笑,继续道:“金镛不是说过吗?‘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小事一桩,无需在意。”

王志成疑惑地问:“金镛说过这话?”

林朝羽这才想起,金镛此时刚写完《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尚未动笔,便摆摆手:“别纠结这个了。

明天加印十万份,看看市场反应。”

“明白!”王志成利落地应下。

次日,王志成满脸喜色地向林朝羽汇报:“老板,十万份报纸卖光了!明天印十二万份如何?”

“全卖完了?”林朝羽略感意外,这已是《明报》销量的两倍。

他点头道:“好,加印十二万份!”

一份报纸日销十二万份,犹如一颗深水 ,震动了整个香江报界。

六十年代,即便是老牌报刊《星岛日报》也未曾达到如此高度。

然而,林朝羽却做到了——仅靠连载小说,且一口气推出八部作品。

没有社评,没有赛马资讯,更没有花边新闻,纯粹以小说吸引读者。

既不涉及政治,也不站队,销量却一路飙升,突破了十万份大关。

这一成绩令无数同行眼红,也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评。

有人指责“报纸无社评,算什么报纸”,还有人抨击林朝羽的小说低俗不堪。

但林朝羽在内部定下规矩:只看销量,无视杂音。

“连金镛都免不了挨骂,何况我们?”他常对团队说,“现在能发声的都是所谓精英,可真正每天追更的普通市民,哪有渠道表达支持?顶多打个电话催更罢了。

要么就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看销量,看读者的反应。

至于其他报纸的批评?

林朝羽的态度就一句话:的谁啊,老子不认识。

面对质疑和攻击,他既不反驳,也不对骂。

要是多看你一眼,都算我输。

其他报社也觉得没劲。

要是能吵起来,好歹还能带动点销量。

可人家压根不搭理你。

更气人的是,销量还一路飙升。

连金镛都被卷了进来。

《明报》的销量原本巅峰是六万份,现在因为金镛频繁更新,渐渐涨到了八万。

对香江市民来说,这才是最大的福利——

金镛都被逼着天天更新了。

……

“怕上火喝林青山!广告词要朗朗上口,但别吹牛,什么喝了能练内功的鬼话,提都别提!”

林朝羽一边指导,一边在纸上随手画了个草图:“包装形象嘛,我的想法是——戴草帽,扛枪,枪上挂个酒葫芦!”

虽然画得歪歪扭扭,但意思到位了。

这形象参考了前世小浣熊水浒卡里的林冲,自带一股侠气。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虚空塔 七零:娇娇军嫂搬空仇人钱财养崽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恐怖仙缘 综漫:人在原神,加入聊天群 穿越综影:从下乡开始隐居幕后 穿越六零,随军海岛养崽崽 柯南:我是道士,不是侦探 喂!宿主!叫你生子没叫你攻略 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海军 六零年,穿成了心机女主的垫脚石 星铁:杨先生,我想其中有些误会 胎穿七零:大佬心尖白月光 穿越星际,我娶了帝国最强o 谍战:回档情报,我成了军统信仰 四合院之走不通的路就来打开 瑾色香江:四合院里的少年梦 每首歌都爆火!你们说他是糊咖? 我在亮剑卖军火,打造超级独立团 快穿:惊!炮灰女配她变了! 
最近更新朱砂痣成了心头刀 伏魔山海:从镇妖塔开始登神 斗罗之我是剑神 凡人踏天之欲与天齐 女帝的百万倍修为分割术 史上最差生 李安寻仙传 魔帝归来,世界震颤 青铜血契:十二时辰镇龙劫 星际神医他靠吃瓜爆红 寒门青云:穿越知否之逆袭路 封杀十年,弃女逆袭成国际巨星 九龙拉棺:我以荒古圣体称尊 中二少年与毒舌师傅的驱邪之旅 修仙从六脉神剑开始 我在诡异世界里偷生 我靠打渔修长生 国运七零,嫌我女娃?我科研兴邦 港片:跟我玩心眼?先搞你陈浩南 族谱空间:我靠子嗣成为大地主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 绝版的楠神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txt下载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最新章节 - 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